Workflow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保险(601336.SH):第三季度净利润180.58亿元,同比增长88.2%
格隆汇APP· 2025-10-30 21:36
格隆汇10月30日丨新华保险(601336.SH)公布,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2.11亿元,同比增长30.8%;归 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58亿元,同比增长88.2%。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72.52亿元,同比增长 28.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8.57亿元,同比增长58.9%。业绩变动主要系前三季度中国资本市 场回稳向好,公司2025年三季度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 ...
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8.57亿元,同比增长58.9%
新浪财经· 2025-10-30 17:41
新华保险10月30日公告,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2.11亿元,同比增长30.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180.58亿元,同比增长88.2%。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72.52亿元,同比增长28.3%;归属于母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328.57亿元,同比增长58.9%。业绩变动主要系前三季度中国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公司 2025年三季度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 ...
大金融强势爆发!“准百亿”证券ETF(159841)昨日收涨近5%,成交巨幅放量超12.6亿元,机构预计证券行业全年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
搜狐财经· 2025-09-30 09:37
证券ETF市场表现 - 证券ETF(159841)收盘上涨4.79% 换手率12.89% 成交额12.64亿元 市场交投活跃[3] - 近2周规模增长9.03亿元 近10个交易日有9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净流入9.57亿元[3] - 最新融资买入额7473.04万元 融资余额达3.60亿元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3] 券商个股表现 - 广发证券(000776)上涨10.02% 华泰证券(601688)上涨10.01% 国盛金控(002670)上涨9.99%[3] - 湘财股份(600095)和东方证券(600958)等个股跟涨[3] 行业政策环境 - 券商板块政策暖风频吹 包括并购重组预期和交易机制优化[3] -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4] - 重要会议指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5] 行业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创2016年以来最佳经营业绩 营收同比回升23.47% 净利同比回升40.37%[4] - 自营业务收入占比创近十年新高 经纪业务收入占比小幅回升[4] - 经纪和自营业务同比高增带动行业经营业绩增幅扩大[4] 行业前景展望 - 证券行业全年业绩实现增长的确定性较强[5] - 2025年四季度行业经营环境有望保持风偏提升和交易活跃的基本格局[5] - 券商板块平均P/B整体围绕1.55倍的近十年平均估值波动[5]
A股市场投资策略周报:PPI实现同比降幅收窄,关注主线题材延续性-20250911
渤海证券· 2025-09-11 20:08
核心观点 - PPI同比降幅收窄 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 主要受低基数及反内卷政策影响 预计9月延续改善态势[2][31] - A股市场短期结构性机会优于整体 前期主线题材延续性需观察 中期受政策巩固回稳向好势头支撑[4][36] - 出口增速因需求前置效应消退及高基数回落 但9月低基数下有望边际改善[2][29] 市场回顾 - 主要指数普遍上涨 近5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涨2.91% 创业板指涨10.00% 沪深300涨4.19% 中证500涨6.33%[2][5] - 成交量显著缩量 区间成交11.26万亿元 日均成交额2.25万亿元 较前五日日均减少4147.68亿元[2][8] - 行业表现分化 申万一级行业中仅银行下跌 通信、电子、电力设备涨幅居前 石油石化、煤炭、医药生物涨幅居后[2][24] 经济数据 - 8月出口同比增长4.4% 较7月回落2.8个百分点 主因高基数及前期抢出口效应导致需求前置[2][29] - 8月CPI环比持平 同比下降0.4% 猪肉供给充足及能源价格拖累下短期仍承压[2][31] - 8月PPI环比由降转平 同比降幅收窄 为3月以来首次 反内卷政策推动部分行业价格边际改善[2][31] 政策动向 - 财政政策重点做强国内大循环 消费端聚焦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投资端侧重公共服务领域[4][35] - 反内卷政策部署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综合整治无序非理性竞争 关注行业稳增长方案落地[4][35] - 宏观政策延续730政治局会议基调 以存量政策落实落细为主[35] 投资策略 - 中期政治局会议政策部署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缓解市场下行风险担忧[4][36] - 短期关注结构性机会 TMT板块受益算力国产替代及人工智能+行动推进[4][36] - 电力设备及有色金属行业存在储能需求超预期、固态电池突破、反内卷及美联储降息等多重催化[4][36] - 金融行业受益资本市场回稳向好态势巩固[4][36]
着力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持续增强市场吸引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8-15 02:23
资本市场政策支持与市场表现 - 政策组合拳从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等方面协同实施,助力资本市场抵御外部冲击并巩固回稳向好态势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1] - 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持续落地见效,推动形成注重市场内在稳定性、上市公司吸引力和投资者回报的生态 [2] 市场指标与资金动向 - A股总市值6月底站上100万亿元新台阶,两融余额8月初重返2万亿元(时隔十年),沪深北三市成交额8月13日再超2万亿元(时隔近半年) [2] - 沪指8月14日站上3700点,为2021年12月以来首次 [2] - 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2000亿元 [4]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中国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其中5月和6月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6] 上市公司质量与投资者回报 - 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2.4万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9% [4] - 9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500亿元,33家超100亿元,61家超50亿元 [4] - 上市公司分红劲头增强反映其内驱力提升,为投资者创造可预期现金流回报 [4] 监管与改革方向 - 证监会将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 [3] - 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健全股债期产品和服务体系 [5] - 完善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制度,抓好并购重组改革,加大分红回购激励约束,强化财务造假惩防 [5] 外资参与与市场开放 - 高盛维持中国股市在亚太区域"超配"立场,将MSCI中国指数12个月目标点位从85点上调至90点 [6] - 瑞银资产管理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持续吸引外资关注且潜力巨大 [6] - 外资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原因包括估值吸引力、经济基本面改善、经济模式韧性、消费韧性和房地产市场趋稳 [6] - 证监会将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完善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和实施路径,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 [7]
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经济日报· 2025-08-13 06:10
资本市场政策成效 - 上证指数从2900点攀升至3600点 创业板指数7月单月涨幅超8%领涨全球 [1] - 监管部门协同推动新国九条与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 涵盖风险化解 交易机制优化 科技创新支持和中长期资金入市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1] 经济基本面支撑 - 上半年GDP增速达5.3%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核心CPI温和回升 [2] - 新动能占比提升 低空经济 AI算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增速远超传统产业 [2] - 外资上半年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超100亿美元 7月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创年度新高 [2] 政策与制度优化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结构政策聚焦服务消费与两重建设 [2] - 监管层健全稳市机制 深化科创板改革 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3] - 扩容浮动管理费率基金 培育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3] 发展趋势与优势 - 经济高质量发展 宏观政策预期和中国资产估值修复形成三大确定性支撑 [1]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和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持续凸显 [3] - 资本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向上 稳中求进趋势 [3]
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新华社· 2025-08-06 08:47
城市更新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作为重要抓手 推动城市结构优化 动能转换 品质提升 绿色转型 文脉赓续和治理增效[1][3] - 中国城镇化率从2012年53.1%上升至2024年67% 城镇人口由7.2亿增至9.4亿[2] - 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质 要素投入从土地资本转向知识数据技术管理[3] - 城市更新有助于存量提质增效 激活内需 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并推动行业转型升级[3]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 - 新增置换债券累计发行3.8万亿元 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过2.5个百分点[4] - 部署12万亿元地方化债组合拳 推动地方化债压力减轻和债务风险缓释[4] -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坚决遏制通过国企举债融资或借款等行为[4]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清除隐性债务滋生温床[5] 资本市场发展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6] - 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市场经受住外部冲击后韧性增强且预期改善[6] - 新国九条等改革政策持续落地 注重提高市场内在稳定性 提升上市公司吸引力和回报投资者[7] - 经济高质量发展确定性 宏观政策预期确定性和中国资产估值修复确定性为市场提供基础条件[7]
持续创新制度设计,推动资本市场回稳向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6:22
资本市场吸引力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需要改善投资预期,包括鼓励国内外资金进入市场和吸引优质企业[1] - 重点在于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优化"长钱长投"生态,如鼓励长期定投,改善投资回报预期[1] - 提高投融资便利性,增强资源配置功能,加强金融开放以提高国内外投资者回报[1] 资本市场包容性 - 市场包容性聚焦企业端,支持不同发展阶段、所有制和行业企业,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2] - 体现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差异化融资需求,打破行业壁垒支持企业上市[2] - 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包容性,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鼓励科创企业上市[2]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 - 二季度以来股票市场明显改善,上证指数从3040点升至3600点以上,创业板指从1756点升至2400点以上[3] - 恒生指数达到近两年新高,市场回暖稳定投资者信心[3] - 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支持实体经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助于扩大内需和化解风险[3] 巩固市场措施 - 中长期改革推动市场依靠业绩和制度变革驱动[4] - 增量扩围资本市场调节工具,优化政策安排[4] - 创设新型金融工具,增强中央汇金和地方平台稳定市场能力[4] - 规范化中央汇金类平准基金操作,建立科学运行机制[4] 资本市场发展逻辑 - 通过制度创新、市场开放和生态优化构建现代金融体系[4] - 经济基本面稳进,宏观调控积极,改革落地增强市场稳定性和吸引力[4]
定增市场火热,同标的深市规模最大的证券ETF(159841)上周获1.21亿元资金净流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0:29
市场表现 - 8月4日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证券ETF(159841)跌0.28% 成交额超3700万元 盘中频现溢价交易 溢折率0.07% [1] - 证券ETF成分股国泰海通、东方财富、中信证券等飘红 [1] - 截至8月1日 证券ETF上周5个交易日有4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净流入1.21亿元 [1] - 证券ETF最新流通份额52.64亿份 流通规模56.76亿元 为同标的中深市规模最大ETF [1] 政策动态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1] - 全球首个RWA注册登记平台将于8月7日上线 由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发起 打通资产代币化全流程服务体系 [1] 行业数据 - 截至8月1日 今年以来A股78家上市公司定增落地 增发股份882.27亿股 实际募资6642.74亿元 同比大增668.74% [2] - 券商作为定增核心参与主体 投行业务将直接受益于承销规模扩大 [2] - 资本实力雄厚券商可通过自有资金或资管产品参与战略配售 布局低估值优质标的 [2] 机构观点 - 中信建投认为政治局会议定调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 后续增量政策可期 [2] - 华创证券指出已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预告的上市券商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50% [2] - 证券ETF(159841)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 覆盖A股大市值证券龙头及金融科技龙头 [2]
21社论丨宏观政策适时加力,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2:59
宏观经济政策方向 -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1] -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政策需落实落细以缩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温差 [1] - 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 - 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充裕前提下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 稳定外贸等领域 [2] - 财政资金具有更强引导效应 需提升审批效率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以释放政策效能 [2]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以发挥更大乘数效应 [2] 扩大内需与消费支持 - 投入138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资金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3] - 完善养老 育幼 文化 旅游等服务消费政策体系 实施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服务业贷款财政贴息 [3] - 强化财政政策"投资于人"方向 通过育儿补贴 免费学前教育 养老服务补贴等惠民生举措扩大消费需求 [3] 产业升级与市场秩序优化 - 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 - 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竞争秩序 依法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市场化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3] 资本市场与房地产作用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巩固回稳向好势头以加强预期引导 [4] -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稳中有进是经济回升的重要标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