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

搜索文档
基金大事件|多只QDII基金放宽大额申购限制,首批10只科创债ETF正式获批......
中国基金报· 2025-07-05 21:23
QDII基金动态 - 多只QDII基金放宽大额申购限制 鹏华、华宝、华安、汇添富等基金公司宣布旗下QDII产品恢复申购或提升申购金额上限 [2] - QDII产品恢复申购与新一轮QDII额度获批有关 [2] - QDII基金表现抢眼 权益类产品上半年净值增长率最高接近90% 主要受益于港股市场反弹及创新药、科技等板块上涨 [13] 公募基金子公司布局 - 多家基金专业子公司首单业务落地 易方达财富子公司成立 华夏股权投资子公司与昭衍新药、乐普医疗合作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3] - 华夏基金设立行业首家运营子公司北京华夏金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包括为银行理财产品提供份额登记、估值等服务 [17] - 兴证全球基金新加坡子公司获批 注册资金1000万新币 计划开展海外市场研究及投资业务 [18] 基金投资策略与市场展望 - 多家基金公司发布下半年投资策略 普遍看好国内经济温和复苏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药、新消费等领域 建议采取"深挖Alpha、等待Beta"策略 [4] - 可转债基金表现亮眼 年内平均净值增长率达5.6% 最高业绩增长超11% 下半年关注科技、红利、周期类品种 [12] - 消费主题基金申报数量环比大幅上升 消费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击 传统和新兴消费领域均存机会 [16] 产品发行与市场表现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闪电获批 易方达、华夏等10家头部基金公司参与 单只发行上限或为30亿元 部分产品有望"一日售罄" [5][6] - 上半年新基金发行总规模5408.48亿元 同比下滑近两成 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1880.59亿元 同比增长超183% [10][11] - 公募REITs总规模从314亿元增长至超2000亿元 产品数量达73只 累计分红220亿元 资产类别扩容至十大类 [8] 券商与私募动态 - 券商"金股"组合上半年收益榜发布 近九成组合实现正收益 东北证券、东兴证券、华西证券位列前三 [15] - 私募分红动作频繁 思睿集团旗下可转债产品宣布分红 绩优产品通过分红回馈投资者并保持规模稳定 [20] 其他市场数据 - 公募参与定增上半年浮盈超20% 合计获配金额超百亿元 行业景气度上行及政策利好推动收益 [7] - 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快速增长 3只产品跻身两百亿元级阵营 信用风险低及跟踪效率高是主因 [18]
时代新材(600458):定增落地改善资产状况,募投项目实施提升竞争力
甬兴证券· 2025-07-04 15:3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7月2日时代新材发布定增发行情况报告书,2025年5月14日获证监会批复,本次定增采用竞价发行,发行价格12.18元/股,与发行底价比率127.01% [1] - 截至2025年6月26日,发行股票总数量106,732,348股,募集资金总额12.999999986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2.8937006247亿元 [2] - 发行使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增加,资产负债率降低,提升资金实力和偿债能力,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盈利能力、持续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围绕主营业务,符合产业政策和公司战略,实施有利于拓展业务,巩固竞争优势,提高盈利能力,发行后业务结构无重大变化 [3]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1亿元、8.60亿元、10.59亿元,截至2025年7月2日,收盘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6.73倍、12.85倍、10.44倍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利润表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538|20,055|22,564|25,072|27,493| |年增长率(%)|16.6|14.4|12.5|11.1|9.7|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百万元)|386|445|661|860|1,059| |年增长率(%)|8.3|15.2|48.5|30.2|23.2| |每股收益(元)|0.48|0.55|0.80|1.04|1.29| |市盈率(X)|19.19|23.29|16.73|12.85|10.44| |净资产收益率(%)|6.7|7.3|10.2|12.2|13.8|[12][14] 资产负债表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12,264|12,927|14,380|15,775|17,421|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5,966|7,566|7,658|7,717|7,756| |资产总计(百万元)|18,230|20,493|22,037|23,492|25,177| |流动负债(百万元)|9,148|11,365|12,293|13,073|13,968|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2,555|2,326|2,542|2,722|2,902| |负债合计(百万元)|11,703|13,692|14,834|15,794|16,869|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5,795|6,089|6,506|7,022|7,657|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732|713|697|676|650|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18,230|20,493|22,037|23,492|25,177|[13][14] 现金流量表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795|1,142|1,000|852|1,107|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94|-1,287|-538|-525|-533|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82|-125|-20|-189|-283|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348|-304|420|138|292| |期初现金余额(百万元)|1,870|2,217|1,913|2,333|2,471| |期末现金余额(百万元)|2,217|1,913|2,333|2,471|2,762|[13][14] 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16.6|14.4|12.5|11.1|9.7| |成长能力:营业利润增长(%)|52.1|39.3|44.0|31.5|23.8| |成长能力:归母净利润增长(%)|8.3|15.2|48.5|30.2|23.2| |获利能力:毛利率(%)|15.4|15.6|15.9|16.5|16.7| |获利能力:净利率(%)|1.9|2.2|2.9|3.3|3.8| |获利能力:ROE(%)|6.7|7.3|10.2|12.2|13.8| |获利能力:ROIC(%)|4.2|5.4|6.8|8.1|9.2|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64.2|66.8|67.3|67.2|67.0| |偿债能力:净负债比率(%)|1.7|18.1|15.2|16.0|14.7|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1.34|1.14|1.17|1.21|1.25|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0.99|0.89|0.91|0.94|0.98|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0.99|1.04|1.06|1.10|1.13|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4.90|4.27|4.26|4.43|4.28| |营运能力:存货周转率|5.70|7.16|8.18|8.09|8.08| |每股指标:每股收益(元)|0.48|0.55|0.80|1.04|1.29| |每股指标: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96|1.39|1.21|1.03|1.34| |每股指标:每股净资产(元)|7.03|7.38|7.89|8.52|9.29| |估值比率:P/E|19.19|23.29|16.73|12.85|10.44| |估值比率:P/B|1.31|1.73|1.70|1.57|1.44| |估值比率:EV/EBITDA|6.72|7.98|9.14|7.70|6.59|[14]
石大胜华定增决议有效期拟再延一年,业绩承压引关注
大众日报· 2025-07-04 12:24
定增方案延期与调整 - 公司拟将2022年定增方案决议及授权有效期延长12个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 - 2022年定增方案最初于2022年8月通过,决议有效期12个月,2023年及2024年已两次延期12个月[4] - 定增方案审核过程曲折,最初拟募资45亿元用于七大项目,后因董事反对及交易所问询,2023年9月第三次修订后募资额降至19.9亿元,取消电解液项目[4][5] - 2024年9月获证监会批复,有效期12个月,若今年9月前未完成需重新申请[5] 业绩表现与亏损原因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5200万至6000万元,同比减少236.64%至257.66%[6] - 亏损主因包括武汉电解液基地未达产、甲基叔丁基醚产品降价、氟化锂及碳酸锂价格下跌[6] - 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分别为83.16亿元、56.35亿元、55.4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8.91亿元降至1641.96万元[10] 行业环境与战略合作 - 碳酸酯行业产能扩张、电解液价格低迷且供应过剩、甲基叔丁基醚盈利收窄,共同影响公司业绩[10] - 2025年3月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期内宁德时代拟采购电解液10万吨,预计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0][11] - 合作有助于完善产业布局、提升市场占有率及锂电池材料竞争力[11]
控股股东拟不超10亿元全额认购定增 助力西宁特钢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7-02 21:15
公司股权变动与定增计划 - 天津建龙将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西宁特钢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的A股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5.7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 [1] - 本次发行完成后,天津建龙持股比例将从29.96%提升至40.52%,控制权进一步增强 [2]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提升资本实力和资产规模 [3]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西宁特钢是西部地区最大、西北地区唯一的百万吨特殊钢生产基地,属于国家级创新型企业 [1] - 2024年及2025年1-3月,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减亏39.41%和19.42%,显示经营改善 [2] - 公司通过司法重整完成控股股东变更,现控股股东为天津建龙,实控人变更为张志祥 [1] 行业前景与战略发展 - 先进制造业发展将提升高端制造对特殊钢的需求,为公司提供转型升级机遇 [3] - 本次定增有望增强资金实力,助力产品质量提升和市场开拓,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3] - 控股股东全额认购显示对公司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和强力支持 [2]
智明达2.13亿定增背后:实控人频繁巨额减持 去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大降8成
新浪证券· 2025-07-01 15:07
资本运作 - 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13亿元,用于无人装备及商业航天嵌入式计算机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1] - 大股东共青城智为在2024年7月8日至9月30日累计减持111.89万股,套现约2560.08万元 [1] - 共青城智为在2025年3月3日至6月3日期间减持不超过112.56万股,减持总金额4551.99万元 [1] - 实控人王勇计划进行股东询价转让503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10.22%及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00%,可套现约1.48亿元 [2] - 王勇与共青城智为累计套现金额或超过2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8亿元,同比下降33.95%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5.50万元,同比下降79.79%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1212.43万元,同比下降80.37% [2] - 2025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68.72万元,同比增长64.69% [3] - 202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1.78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 [3] 市场反应 - 大股东减持与定增计划引发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及大股东意图的质疑 [2] - 投资者质疑"大股东一边减持套现,一边公司又要定增"的行为动机 [2] - 虽然股价短期未大幅波动,但投资者信心受到一定影响 [2]
上半年A股定增规模同比增长逾6倍
证券日报· 2025-07-01 00:07
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募资规模较大 本报记者 吴晓璐 今年以来,定增市场持续回暖。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6月30日,年内已有70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以定增股份上市 日统计),合计募资6959.19亿元,同比增长611.62%。其中,19家央企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定增募资合计5886.8亿元。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A股定增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政策驱动下国 企主导的产业升级与并购重组项目将加速推进,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以及契合国家战略方向的产业。 定增大单频现 参与主体类型多元 此外,今年以来,随着二级市场回暖,定增收益也有所提升。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6月30日,年内定增项目超九成 浮盈,赚钱效应提升。田利辉表示,这有利于形成"盈利—资金流入"的正向循环,提升投资者参与热情。 深圳大象投资控股集团总裁周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资金高度聚集在国资主导的能源、电力等 重资产行业,以及半导体、AI等硬科技领域。另外,定增市场赚钱效应增强,促使机构积极参与。 定增预案翻倍增长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今年以来,A股公司发布的定增预案也明显增多。据Wind ...
正业科技拟募资4亿元背后:连亏三年资产负债率逐年攀高 原实控人曾向定增对象“保底”收益
新浪证券· 2025-06-30 18:18
公司定增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6826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亿元 资金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1] - 发行对象为控股股东景德镇合盛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发行价格锁定5.86元/股 较公告日收盘价7.22元折价18.8% [1] - 控股股东通过低价定增获得每股1.36元账面浮差 按发行上限6826万股计算 套利空间达9280万元 [1] 历史违规事件 - 原实控人徐国凤在2017年非公开发行期间违规签署《投资保底协议书》 承诺对九泰基金管理的产品按年化8%收益率进行差额补足 [1] - 该行为违反《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关于禁止财务资助认购投资者的规定 广东证监局于2023年10月对徐国凤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连续三年下滑 分别为9.91亿元 7.58亿元 7.11亿元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 分别为-1.01亿元 -2.21亿元 -2.23亿元 [2] - 资产负债率逐年攀升 从2022年63.01%升至2024年85.85% [2] 市场影响 - 违规兜底行为破坏资本市场公平原则 扰乱定价机制 若形成常态将严重损害市场健康发展 [2] - 事件导致公司形象受损 投资者信任度下降 对后续融资和业务拓展形成阻碍 [2]
鑫宏业定增3亿元背后:两年前IPO募资16亿元 曾拿巨额闲置现金理财
新浪证券· 2025-06-30 18:14
定增计划 - 公司披露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亿元用于超融合导体线缆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大功率充电连接及冷却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核电站用特种电缆及电气贯穿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 - 公司2023年6月2日在创业板上市募资16.33亿元此次定增距IPO仅两年 [1] 财务状况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总计42.20亿元广义货币资金约6.8亿元账面资金较为充裕 [1] - 2024年7月3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1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其中7亿元为闲置募集资金3亿元为闲置自有资金 [1]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控股股东单一直接股东表决权均不足以对股东大会决议产生决定性影响 [2] - 董事长卜晓华与董事孙群霞合计控制公司48.58%股份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2] 市场表现 - 公司IPO发行价为67.28元/股目前股价在36.7元左右长期处于破发状态 [2]
长川科技31亿元定增:实控权面临严重稀释 上市后股权融资16亿分红3亿
新浪证券· 2025-06-26 15:08
定增计划 - 公司抛出规模高达31.32亿元的定增计划,创下上市以来最大融资纪录 [1] - 拟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1.32亿元,其中21.92亿元用于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占比70%),9.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投资者,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融资与分红情况 - 公司自2017年4月上市以来累计直接融资额达16.05亿元(IPO及股权再融资之和) [2] - 累计现金分红7次,分红数额为3.05亿元,呈现"重融资、轻分红"特点 [2] - 2021年定增募集资金总额3718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36245.84万元,用于探针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6026.50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10219.34万元) [2] 项目延期问题 - 2021年定增项目中的探针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两次延期 [3] - 首次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并调减募集资金金额 [3] - 第二次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反映项目管理与执行可能存在问题 [3] 股权结构变化 - 若此次定增按上限完成,实控人赵轶、徐昕夫妇持股比例将从28.48%下降至18.10% [4] - 股权高度稀释可能影响公司控制权稳定性 [4] - 历史上曾出现实控人减持违规等问题,反映公司治理存在缺陷 [4]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营产品包括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AOI设备 [2] - 产品已应用于汽车电子、5G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芯片检测 [2]
波折不断,冠昊生物终止高折价5亿定增计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19:28
定增终止事件 - 冠昊生物决定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撤回申请文件,历时两年多的定增计划终止 [2] - 定增方案自2023年3月披露,拟向实控人关联方发行股票募集不超过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5] - 终止原因是市场环境变化及公司整体发展规划考虑 [3] - 定增价格8.96元/股较6月25日收盘价15.52元/股低73.21%,价差引发市场质疑 [3][4]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1-2023年销售费用分别为1.85亿元、1.56亿元、1.67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37.88%、41.45%、41.2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 2024年药品业务营收3700万元同比下降25.15%,销售量从45.2万支降至32.6万支 [8] - 医疗器械板块2024年营收2.87亿元同比微增0.72%,其中B型硬脑膜补片增长21.52%至7214万元,传统主力产品下降14.70% [8] - 近三年累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39亿元,包括商誉减值2.14亿元和存货跌价准备6904.95万元 [9][10] 公司治理与合规问题 - 深交所曾就销售费用高企等问题发出问询函,公司解释为业务布局广泛导致费用较高 [2][5] - 公司曾因信披违规收到警示函,涉及1.051亿元重大诉讼披露滞后和核心代理权终止未及时公告 [7] - 子公司珠海祥乐代理的美国爱锐人工晶体2021年贡献22.54%营收,但代理权2022年5月终止未及时披露 [7] 研发与产品布局 - 主要药品本维莫德乳膏2020年进入医保但市场表现不佳,正推进针对特应性皮炎的III期临床试验 [8] - 业务布局分散,涉及生物材料、药业、细胞及医疗器械代理销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