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
搜索文档
 广西将构建韧性跨境产业链支持中小企业深耕东盟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17:21
 广西自贸区3.0版战略举措 - 广西将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构建韧性跨境产业链[1] - 广西正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和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新高地[1] - 广西将出台配套措施,加强政策解读与培训以提升企业规则应用能力[1]   企业支持与服务平台 - 依托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及相关跨境经济合作园区等平台机制支持中小企业深耕东盟市场[1] - 活动中成立中国—东盟自贸区3.0桂企出海服务站,为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提供政策解读、信息发布、案例辅导等综合咨询服务[2]   区域合作与全球意义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将为区域和全球经贸合作注入更大确定性,为各国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1] - 自贸区3.0版有利于构建更稳定的发展环境,推动越中合作进入可持续发展新阶段[2] - 广西已成为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重要桥梁,未来将继续在推动区域数字贸易、绿色经济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2]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市场对需求疲软的担忧持续 贸易局势缓和 国际油价小幅走低
 搜狐财经· 2025-10-28 11:16
 油价表现 - 市场对需求疲软的担忧持续压制石油软实力运行,10月27日国际油价小幅走低 [1] - 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12月期货结算价每桶61.31美元,下跌0.19美元,跌幅0.31% [1] - 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12月期货结算价每桶65.62美元,下跌0.32美元,跌幅0.49% [1] - 欧佩克联盟近期连续两月大幅增产,远超市场吸收能力,导致布伦特油价跌至四年低位 [2]   供需基本面 - 供应端存在过剩压力,欧佩克联盟大幅增产导致供应超出市场吸收能力 [2] - 需求端呈现结构性疲软,全球贸易战持续冲击工业用油需求 [2] - 美国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中国炼厂开工率低于预期,显示实体经济软实力耗散 [2] - 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新制裁以及超预期的美国需求共同支撑了油价 [1]   主要产油国策略 - 欧佩克联盟倾向于在12月适度提高产量,这是其持续推进的每月增产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夺回市场份额 [1][2] - 欧佩克正从产量控制者向技术标准制定者转型,通过预期管理和地缘协调重塑定价权 [2][3] - 伊拉克正就其欧佩克配额展开谈判,目标是在其每日550万桶的可用产能范围内进行重新评审,该国石油日总出口为360万桶 [1][2] - 俄罗斯通过市场多元化和制裁应对策略展现适应性软实力,美国新增制裁后,俄罗斯计划建立国家石油基准指数体系以增强市场自主性 [2][3] - 美国将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列入黑名单,以切断莫斯科所需的收入来源,卢克石油公司计划出售国际资产 [1][3]   地缘政治与贸易因素 - 美国财政部长表示美中官员已就贸易协定商定"实质性框架",但交易商对这些措施实际对全球供应的影响程度仍持谨慎态度 [1][3] - 历史数据显示,中美能源贸易受关税政策冲击显著,2025年6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额降至零 [3]   行业未来竞争维度 - 未来竞争焦点集中在技术标准主导权,清洁能源技术突破加速需求弱化,长期压制油价中枢 [4] - 气候叙事能力日益显著,全球能源变革背景下环保政策对石油产业软实力影响加大 [4] - 数字贸易扩张形成"服务化-低碳化"共生效应,重塑能源竞争格局 [4] - 产油国需将资源势能转化为规则制定能力、价值创新能力和联盟管理能力,以在全球能源变革中占据有利位置 [4] - 页岩油行业面临技术同质化和资本估值困境,需重构产业生态 [3]
 中共中央发布会丨“十五五”时期,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搜狐财经· 2025-10-26 15:26
 积极扩大自主开放 - 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 [2] -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2] - 加快推进区域和双边贸易投资协定进程 扩大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2] - 聚焦打造开放高地 搞好各类开放试点试验 [2]   推动贸易创新发展 - 货物贸易方面拓展中间品贸易和绿色贸易 推动市场多元化和内外贸一体化 [2] - 服务贸易方面完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2] - 数字贸易方面有序扩大数字领域开放 [2] - 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 加大力度扩大进口以满足产业转型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2]   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 - 擦亮“投资中国”品牌 塑造吸引外资新优势 落实“准入又准营” [3] - 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3] - 有效实施对外投资管理 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3] - 引导产供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 既重视GDP也重视GNI 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3]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加强与共建国家战略对接 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3] - 深化贸易投资产业人文务实合作 [3] - 拓展绿色数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 [3]
 数字贸易政策密集出台,中国如何抢占全球贸易新赛道?
 搜狐财经· 2025-10-25 11:36
 报告概述 - 报告由长沙景略智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三个皮匠报告政策研究小组编制,于2025年8月发布,总页数超400页 [1] - 报告核心是系统梳理国家及地方层面支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政策措施,为相关主体提供政策导航与操作指引 [1] - 报告全面呈现我国数字贸易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展现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开放合作为导向、以重点领域突破为抓手的发展路径 [2]   政策框架与范围 - 政策层级划分为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国家层面包括国务院、商务部等部门发布的规划,地方层面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多个省市 [3] - 政策实施时间从2020年至2025年,呈现持续更新、动态调整的特点,适应数字贸易快速发展态势 [3] - 政策体系涵盖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关键举措、先行试点、制度支撑和资源保障等多个维度 [3]   发展目标与量化指标 - 国家层面设定明确量化目标:到2029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占比超45%,2035年提升至50%以上 [3][12] - 多地设定了本地数字贸易规模增长目标,形成全国性的量化发展指引 [3]   重点支持领域 - 政策支持涵盖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数字订购贸易四大细分领域 [3] - 具体支持跨境电商、服务外包、数字内容等新业态发展 [3] - 积极发展数字产品贸易,加强数字应用场景和模式创新,提升数字内容制作水平 [13] - 持续优化数字服务贸易,促进数字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数字服务创新发展 [13] - 大力发展数字技术贸易,加强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技术领域对外贸易 [13]   关键政策举措 - 推进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包括放宽数字领域市场准入、促进数据跨境流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3][14] - 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深化数字贸易国际合作 [15] - 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完善统计体系 [16][17] - 加强多渠道支持保障,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资 [17]   区域布局与试点 - 北京、上海、浙江等地依托自贸试验区、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在数据跨境流动、数字规则对接等方面先行先试 [3] - 沿海省市聚焦国际枢纽建设,中西部地区结合区位优势推进特色数字贸易领域发展,形成差异化布局 [3] - 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19][20]   政策覆盖地区 - 报告详细收录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安徽、重庆、广西、贵州、海南、河北、黑龙江、江苏、辽宁、山东、山西、陕西、天津等省市的具体政策 [5][6][7][8][9] - 重点城市包括杭州、衢州、阜阳、宿迁、大连、青岛等,形成了多层次、全覆盖的政策体系 [6][7][8]
 “数字+贸易”带来哪些新变化
 经济日报· 2025-10-25 06:09
 数字贸易发展规模与现状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达1.5万亿元人民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3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数字技术与国际贸易深度融合,不断拓展贸易新空间 [1] - 数字贸易作为数字技术与国际贸易深度融合的新形态,在中国蓬勃发展,并在数字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方面形成显著竞争力 [2]   数贸融合带来的新变化 - 拓展贸易边界:电子商务平台打破传统贸易地域限制,数据和数据形式的产品服务成为重要交易对象 [1] - 创新贸易模式:应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实现贸易供需精准对接,促进全球工厂跨境直采 [1] - 促进贸易便利化:AI驱动虚拟试衣间、智能客服和动态定价系统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区块链技术保障国际支付顺畅安全 [1] - 赋能贸易主体:中小微企业及轻资产贸易主体无需庞大线下渠道即可通过数字平台开展对外贸易 [1]   地方实践与技术创新案例 - 北京打造“京贸兴”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多方协同的贸易数字化服务体系 [2] - 深圳农行与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创新数字货币支付方式,通过货币桥系统将跨境贸易支付时间从1-3天缩短至10秒 [2] - 浙江义乌外贸企业使用AI工具一键生成多语种商品视频,直接对话全球客户以提升体验并方便供需对接 [2]   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 - 出台数字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并放宽数字贸易领域市场准入 [3] - 建设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包括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合理布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 [3] -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完善跨境电商法律法规 [3] - 促进数据跨境有序流动,构建多层次数据跨境流动安全防护体系,建立高效便捷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3]   产业与平台发展重点 - 培育综合性数字贸易平台,整合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数字营销、信用担保等功能,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协同 [4] - 推广区块链技术建立可靠的商品溯源体系,增强国际信任 [4] - 重点培育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数字贸易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 [4]
 在义乌,一个LED背包的“西游记”
 环球网· 2025-10-24 16:39
 产品创新与市场热度 - LED背包成为第31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的网红产品,其核心亮点是背部的大显示屏,可显示自定义文字或卡通图案,具备防水功能,内置两万毫安充电宝可支撑屏幕连续亮灯三天[3] - 该产品市场反响热烈,商户仅凭此单品一上午就获得一百多万元的订单,显示出其精准击中市场需求痛点的能力[4] - 产品具备高度定制化能力,例如根据马来西亚采购商要求,从提出需求到样品打出仅需一天时间,首批500个定制背包在一周后即可发往港口[7]   义乌外贸的规模与活力 - 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已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贸易往来,拥有2.5万名常住外籍人士,每年吸引超60万人次外商前来采购[7] - 今年前8个月,义乌进出口总值达5542.6亿元,同比增长24.9%,显示出强劲的外贸增长势头[10] - 订单规模多样,既有高达百万元的批量采购,也有几百件的小额试单,但汇总起来成就了义乌外贸的惊人体量[8]   数字化转型与电商赋能 - 线上渠道全面升级,义乌小商品城链接了1688、Egatee、亚马逊、Tiktok、小红书等全球17大电商平台,并建设自有数字贸易平台Chinagoods[12] - 数字化工具广泛应用,采购商可通过3D数字展厅360度查看商品细节,AI翻译实现实时沟通,定制需求可先看数字模型,极大提升了贸易效率[11] - 数字支付取得突破,小商品城打造“义支付 Yiwu Pay”平台,跨境业务已支持26个币种的全球收款,交易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12] - 数字化平台成效显著,Chinagoods平台注册采购商突破533万人,智捷元港年度货物出运量突破12万标箱[12] - 跨境电商成为重要销售渠道,今年通过跨境电商卖出的LED背包已占到总销量的大头[12]   物流网络优化与效率提升 -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自今年6月开港运营,通过港口功能前置将宁波舟山港的港口功能延伸到内陆,海铁联运班列使物理距离减少100多公里,运输时间明显缩短[13] - 物流网络全球织密,向西“义新欧”班列已开通26条运行线路,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向东连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构建海陆空多位一体的综合物流枢纽体系[13] - 物流效率提升带来竞争优势,客户反馈从义乌采购通过宁波港发货,收货速度更快,近1.5万家市场经营户使用中欧班列经营外贸业务[14][16]
 义乌“厂二代”用AI破局,在第六代市场速卖全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1:40
 项目概况 - 浙江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正式开业运营,建筑面积达41万平方米,汇聚3700多家商户 [1] - 项目涵盖时尚珠宝、创意潮玩、智能装备等八大新兴行业 [1] - “商二代”“创二代”“新生代”经营户占比超过一半 [1]   数字化技术应用 - 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市场的“人、货、场、链”,数字工具覆盖内容生成、跨境推广等环节 [1] - 市场提供微信小程序及基于本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世界义乌”app [1] - 商户可使用安全、可靠、科学的VPN,随时随地开展跨境电商和社交媒体直播 [1] - 市场将数字AI结合到实际运营中,开发了AI小程序、AI视创、AI导航、AI名片等工具 [1]   效率提升案例 - 使用AI软件可将产品海报制作时间从五六天缩短至五六分钟 [2]   未来发展规划 - 义乌推动“万名商户AI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覆盖超万名市场商户与数字贸易从业者 [2] - 通过系统开展“AI+跨境电商”技能培训,推动市场从“卖全球”走向“智全球” [2]
 义乌“进化”:从小商品之乡迈向全球数贸之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20:32
 项目与政策背景 - 浙江义乌全球数贸中心于10月14日正式开业运营,标志着义乌市场从传统贸易向数字贸易生态跃升 [1] - 浙江省计划到2027年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并将推进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建设列为改革重点工作 [2] - 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是第六代市场的核心项目,建筑面积达41万平方米,汇聚3700多家商户 [3]   市场与商户特征 - 第六代市场商户中,“商二代”、“创二代”、“新生代”经营户占比超过一半,拥有自主品牌或IP产品的商户比例达到57% [3] - 市场涵盖时尚珠宝、创意潮玩、智能装备等八大新兴行业,改变了以小商品价格竞争为主的传统形象 [1][3] - 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市场的“人、货、场、链”,使商业形态更开放多元 [2][7]   数字化基础设施与工具 - 全球数贸中心构建“1+3+N”数贸生态,包括一个高能级数贸港、三大核心平台(Chinagoods、智捷元港、义支付)以及多场景AI应用 [4] - AI工具已覆盖设计、生产、营销、交易全链条,具体应用包括AI导航、AI设计、AI视创、AI视频翻译等 [1][6] - 义支付平台为商户跨境经营提供支持,安全性能高且交易量持续攀升 [4]   效率提升与商业模式变革 - AI工具大幅提升商户工作效率,例如产品海报制作时间从五六天缩短至五六分钟 [6] - 数字化改变了交易方式和商户的思维方式,让生意更聪明,市场更具活力 [1][2] - 商户通过数字化工具和社交媒体进行品牌化运营,致力于改变义乌“低价商品”的刻板印象 [7]   战略规划与未来发展 - 义乌启动“万名商户AI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覆盖超万名市场商户与从业者,推动市场从“卖全球”走向“智全球” [6] - 义乌发布“1+5+2+M”品牌出海新战略,构建以海外总部、五种出海模式等为支撑的出海体系 [8] - 自2023年启动品牌出海计划以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布局62个海外项目 [8]
 进一步稳外贸 新政策将适时推出
 经济网· 2025-10-23 10:39
 外贸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外贸承压前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1] - 第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已连续8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2] - 出口和进口已连续4个月同比双增长 [7] - 外贸通过结构优化与业态创新积聚新动能,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 [2]   政策支持方向 - 商务部将从释放政策效能、开展贸易促进、深化贸易合作三方面开展工作 [1][2] - 释放政策效能包括落实已出台政策、加强服务保障、做好宣传解读并加强新政策储备 [2] - 开展贸易促进举措包括广交会减免费用、支持企业参展、发布市场信息指南 [2] - 深化贸易合作包括推动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提高零关税产品比例、发挥进博会作用 [2] - 新的稳外贸政策将重点聚焦培育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和服务贸易三大新兴增长引擎 [4]   区域发展与结构优化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八成 [7] - 西部地区进出口达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7]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发送集装箱货物突破109万标箱,同比增长70.3%,通达全球127个国家的577个港口 [7] - 形成“沿海引领、内陆崛起、沿边突破”的外贸发展新格局 [7]   新兴业态与增长动能 - 政策将超越传统货物贸易,聚焦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和服务贸易 [4] - 数字贸易领域可能探索跨境数据流动便利化、支持平台企业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4] - 绿色贸易政策或建立碳足迹核算认证体系以应对新型壁垒,并提供财政激励 [4] - 服务贸易方面有望缩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鼓励数字化全球交付 [4] - 重庆、成都等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密集出口,形成新贸易增长点 [7]   企业支持与痛点解决 - 企业痛点集中在成本、订单、风险三大领域,通过通关便利化、出口退税、信保覆盖形成对策闭环 [4] - 金融服务需开发灵活汇率避险产品和跨境结算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门槛 [5] - 就业保障需针对跨境电商运营、外语客服等岗位开展定向培训,建立用工对接机制 [5] - 提升便利化需优化通关流程,开通“绿色通道”以缩短通关时间 [5] - 对中小微企业扶持效果显著,例如山东省推出“小微企业外贸服务包”,江苏省建立“重点外贸企业白名单” [7]
 一片火热!义乌全球数贸中心订单不断
 搜狐财经· 2025-10-21 19:11
 事件概述 - 义乌全球数贸中心于10月14日正式开业 [1] - 新市场汇聚了新场景、新面孔、新模式 [1]   市场运营状况 - 开业后一周内,经营户以饱满热情投入新市场经营 [1] - 市场活动形成数字贸易的澎湃浪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