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搜索文档
“品质好鸡”背后的安心密码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20:28
链博会与肯德基参展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在北京开幕[1] - 百胜中国连续第二年参展链博会 旗下品牌肯德基通过品牌日活动展示从源头到消费者的全链路品质管理[1] - 肯德基在展会期间推出吮指原味鸡85周年庆典活动 追溯这款经典产品背后的品质管理体系[1] 肯德基品质溯源活动 - 肯德基发布《解密一口好鸡肉的溯源之旅》专题片 展示从农场到餐桌的全链路品质管控[1] - 公司6月联合权威媒体和专家开展供应链溯源活动 诠释"美味始于对源头的敬畏和品质的坚守"[1] - 活动邀请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和消费者代表共同参与 重温产品成长故事[2] 供应链科技应用 - 肯德基供应商采用全封闭智能环控鸡舍 中央系统动态调节空气质量与温湿度[4] - 养殖过程使用精准营养配比的天然谷物饲料 严格遵循0激素添加承诺[4] - 每批次鸡只建立数字化"身份证" 关键生长指标和运输轨迹数据实时上链[4] 品质管理体系 - 公司构建全链条数字化管控体系 涵盖从养殖环境到加工运输的全过程[4]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肯定肯德基对品质源头的严苛要求 认为具有行业标杆意义[5] - 从智能养殖到精准烹制 公司正在重新定义美味炸鸡的品质标准[5]
“一棚果”产业多元化发展 助力林区经济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7-17 10:18
龙江森工集团森林果蔬产业发展 产业现状与规模 - 龙江森工林区"一棚果"产业作为"九个一"重点工程,正以多元化发展态势成为经济转型新引擎 [1] - 已形成2677栋设施棚室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山下示范园区负责技术推广,山上基地扩大种植规模 [8] - 柴河局公司果蔬基地达332亩,当前采摘季有28000株柿子藤、5000余株茄果类蔬菜进入分批采摘阶段 [3] 技术创新与特色品种 - 通北局公司智慧农业园采用水培系统,实现温度(25℃)、湿度(65%)、光照(15000勒克斯)全智能调控,蔬菜30天成熟且全程无土无农药 [7] - 培育出草莓番茄、玉女黄瓜等特色品种,从常规果蔬发展为多样化品类体系 [3] - 兴隆局公司试点菌菜轮作模式,将68栋冷棚改造为羊肚菌与果蔬兼用大棚,产品获辽宁加工企业认可 [7][9] 销售渠道与经济效益 - 柴河局公司通过"北菜南运"将产品销往南方,同时开发生态采摘、旅游观光等复合业态延长收益周期 [5] - 水培蔬菜从采摘到商超仅需2小时,订单持续增长 [7] - 兴隆局公司正与商超、餐饮企业建立长期供应,并拓展电商渠道 [8] 未来规划 - 计划2028年棚室数量增至3000栋,年产量达2000吨,制定4项产品标准 [8] - 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提升技术能力,优化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 [8] - 柴河局公司棚室种植使采摘期较露天延长近三个月(至10月初) [5]
谋变链条创新品牌 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河南日报· 2025-07-16 07:48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现状 - 河南已形成多个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包括漯河肉制品加工集群、郑州速冻食品集群、商丘饮料酒集群和新乡休闲食品集群 [1] - 农产品加工业存在链条较短、创新支撑较弱、价值链水平不高等问题,呈现大而不强特点 [1] 产业链延伸发展方向 - 向前端延伸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 [1] -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包括医用、药用、保健、美妆、预制等方向 [1] - 推动农产品加工与装备制造、包装印刷、生物医药、冷链物流、电商平台、宠物食品等产业衔接配套 [1] - 促进农产品加工与赏花采摘、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科普研学、农事体验等业态协同发展 [1] 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 - 重点技术研究领域包括生物育种、加工制造、机械装备、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营养健康等 [2] - 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智慧农业 [2] - 整合农资、农机、农技、农艺、信息、人才等资源,完善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2] 品牌建设战略 -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智慧化监管及溯源体系建设 [2] - 建设豫农优品、美豫粮油品牌矩阵,建立省级公用品牌商标授权使用机制 [2] - 培育特色优势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2] - 打造"豫字号"农业精品品牌,包括"珍稀牌""工艺牌""文化牌"等乡土品牌 [2]
智研咨询发布:三文鱼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发展方向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15 08:57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三文鱼行业市场规模为104.30亿元,同比下降0.53% [2] - 全球物流成本波动与进口检疫政策趋严形成双重压力 [2] - 挪威、智利等主产国出口量波动直接影响国内供给稳定性 [2] - 国产替代方案尚处培育期,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供给补充 [2] - 冷链基建完善、国产养殖技术突破以及消费场景多元化拓展为长期增长潜力提供支撑 [2] 定义及分类 - 三文鱼是鲑科鱼类的统称,主要生活在北半球冷水海域 [4] - 按养殖方式可分为野生三文鱼和养殖三文鱼 [4] - 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如欧米伽-3脂肪酸)、维生素(如维生素D、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如钙、铁、锌等) [4] 行业政策 - 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推进沿海工厂化、网箱等养殖模式数字化改造 [6] - 202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27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0% [7] - 2024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控 [7] - 2024年9月国务院提出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海上牧场和"蓝色粮仓" [7] 发展历程 - 1985-2000年萌芽期:挪威三文鱼进入中国市场,曾占据进口量近九成 [8] - 2001-2016年启动期:国内开始养殖虹鳟,智利、英国等国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8] - 2017-2019年高速发展期:中挪贸易关系恢复,智利等新兴供应国超越挪威 [9] - 2020年至今震荡期:受疫情影响后快速恢复,2023年上半年进口总量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 [9] 行业壁垒 - 技术壁垒:涉及水质管理、生物技术、先进养殖设备等多领域专业知识 [11] - 资金壁垒:养殖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高昂,养殖周期长资金回笼慢 [12] - 人才壁垒:需要养殖技术、市场营销、数字化技术等多方面专业人才 [13] 产业链 - 上游包括鱼苗、饲料、药品、养殖设备等生产资料 [14] - 下游通过电商平台、超市、批发市场、餐饮店等渠道销售 [14] 发展趋势 -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理念 [3] - 供应链优化与资源整合 [3] - 产品多元化与高附加值 [3]
几张照片就能分析成熟度?AI挑瓜与人工挑瓜哪个更甜→
齐鲁晚报· 2025-07-11 17:31
AI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AI技术可通过图像识别分析西瓜成熟度和甜度,但准确率存在局限性,仅能依赖视觉数据和知识库进行推断[3][11] - AI挑瓜相比传统方法效率更高且结果一致,但无法模拟人类综合触觉、听觉等感官判断[11] - 部分AI模型因训练数据差异导致输出结果不同,多模态模型表现优于单一图像模型[11] 传统农业经验与AI技术的对比 - 人工选瓜依赖瓜脐大小、瓜蒂弯曲度、敲击声音浑厚度等综合指标,能判断新鲜度等AI无法识别的维度[5][8] - 实验显示人工挑选的西瓜新鲜度更优,而AI挑选的西瓜甜度更高[8] - 传统经验适用于非标准化场景,AI技术更适合标准化批量处理[11] 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 - 青岛已实现无人机巡检、土壤墒情监测、AI分拣等技术在种植采收环节的规模化应用[12] - 智能育种机器人工作效率达2.5亩/小时,可通过集群作业实现指数级提升[12] - 数字农业示范园集成物联网、5G等技术构建智能环境调控系统,单栋鸡舍管理效率达15万只/1人[13] 农产品品质控制技术 - 木瓜种植通过智能温室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北方反季节量产[13] - 立体养殖技术使鸡蛋收集、饲料投喂等流程全自动化,操作效率提升99%以上[13] - 设施农业已形成高效生产体系,青岛获评全国首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13] 消费者选购指南 - 成熟西瓜特征包括纹路清晰、瓜脐内凹、敲击声浑厚,新鲜度可通过瓜蒂状态判断[14] - 8424品种纹路浅,甜王品种果皮厚,麒麟品种果肉脆嫩,不同品种需差异化挑选[14] - 重量与含水量正相关,畸形果品质通常低于圆润果形[14]
黑龙江省:培育高素质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21:51
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 -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制定《2025年黑龙江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旨在提升农民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素养,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 [1] - 2025年计划分层次、分区域、分类别、分模块开展常规培育22182人、专题培育5350人 [2] - 重点支持实施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工程、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培育工程、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工程 [2] 粮油和农产品产能提升 - 以水稻、大豆、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为主要实施范围,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开展培育 [2] - 聚焦玉米、大豆等作物单产提升,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或单项关键技术培训,在适宜地区普及水肥一体化技术 [2] - 围绕畜牧、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开展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培育,重点面向养殖大县开展肉牛、奶牛、生猪等养殖培训 [2] 农业机械化发展 - 聚焦主要粮油作物耕种管收机械化作业环节,培养高素质农机手、农业生产无人机飞手 [3] - 重点围绕机械化措施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环节以及机收减损等开展农机手技能提升培训 [3] - 通过竞争性立项安排26个县(市、区)开展农机手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 [3] 乡村新产业发展 - 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培养"农业+"新产业带头人 [4] - 重点关注返乡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领域群体,培养青年带头人 [4] - 2025年安排11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4]
暨军民赴临平区调研智慧农业发展情况
杭州日报· 2025-07-09 10:12
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 东湖智慧生态田园产业综合体应用农业智慧大脑、循环水渔业养殖、大棚陆基圆桶养鱼、果蔬立体种植等技术,实现高效率鱼菜综合生产 [1] - 杭州农发临平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从播种、催芽、育苗、移栽到采收、包装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1] - 临平区乡村共富研学中心开展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产学研合作及和美乡村建设 [1] 技术应用与创新 - 推动良种良法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探索农业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 [1] - 强调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1] - 创新投资运营与分红机制,推动技术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 政策与发展方向 - 以深化"千万工程"为牵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农业发展理念更新、技术革新 [2] - 围绕"富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深化农村改革 [2] - 以供应链建设为抓手,突出品牌化、生态化、数字化,激活农业发展内生动力 [2] 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 - 探索成本可控、绿色高效、符合本地实际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1] -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做实做深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 [1] -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乡村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工作 [2]
研判2025!中国畜牧机器人行业发展背景、市场现状及布局企业分析:“农业强国”战略背景下,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9 09:20
畜牧机器人行业概述 - 畜牧机器人通过集成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应用于畜禽养殖全流程的智能化装备,核心功能涵盖环境监测、饲喂管理、挤奶操作、疾病预警、清洁消毒及数据采集等环节 [1] - 2024年我国畜牧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8.7亿元,同比增长20%,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将超22亿元 [1][16] - 畜牧机器人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应用规模较小,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16] 畜牧机器人种类及市场结构 - 饲喂机器人占比最大,约占35%,在规模化养殖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1][18] - 挤奶机器人占比约25%,显著提升挤奶效率和卫生标准 [1][18] - 巡检机器人占比约20%,清洁消毒机器人占比约15%,其他机器人如分拣、称重等占比小于5% [1][18] 畜牧机器人发展阶段 - 萌芽期(2000-2015年):以引进欧洲挤奶机器人为标志,本土企业处于技术消化与仿制阶段 [4] - 成长期(2016-2020年):政策扶持与资本涌入推动国产替代加速,产品线扩展至饲喂、巡检等领域,成本下降约50% [4] - 爆发期(2021年以后):AI与5G技术深度融合,智慧畜牧理念更加深入 [4] 畜牧机器人产业链 - 上游涵盖金属材料、电子元件、传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高精度传感器与芯片是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 [6] - 中游企业聚焦整机研发与解决方案提供,代表性厂商包括牧原、小龙潜行、合肥拉塞特机器人等 [6] - 下游需求主要来自规模化养殖场与政府主导的智慧牧场项目 [6] 畜牧机器人行业发展因素 - 养殖规模庞大:2024年末我国牛、猪、羊年底数量分别为10046.5万头、42742.9万头、30049.3万头,水产品产量7366.5万吨 [8][9] - 农村劳动力短缺:2024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7.34亿人,较2015年减少0.29亿人 [11] - 政策利好持续释放:2030年畜牧养殖机械化率、水产养殖机械化率目标≥60% [13][15] 畜牧机器人企业布局 - 国内企业包括牧原集团、拉塞特机器人、国科农牧、小龙潜行、华大智农、黑龙江农垦畜牧工程技术装备等 [23][24] - 产品涵盖饲喂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挤奶机器人等 [24] 畜牧机器人发展趋势 - 推动畜禽养殖业向更高水平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提升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25] - 未来养殖业将更加高效、环保,且更加关注动物福利,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25]
【杨凌】“科技根系”深扎乡村振兴沃土
陕西日报· 2025-07-09 08:06
农业科技创新 - 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解决传统猕猴桃种植中产量与品质难以兼顾的问题[1] - 园区引进优质种苗和种植技术 建设新优品种实验展示区 良种苗木繁育区 标准化栽培展示区等全产业链示范园区[2] - 研发增氧控温冷库技术 改进催熟工艺 使猕猴桃口感提升且保质期延长至15天[2] - 技术推广至宝鸡 渭南 汉中等地 使"徐香""脆香"等品种每亩利润普遍提升5000元[2] - 园区每年培养数百名职业农民和创新创业人才 吸引9名研究生加入农业领域[2] 智慧农业应用 - 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植物工厂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从播种到收获仅需42天 仅需4-5名工作人员维护[3] - 智慧云控制中心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 智能化 系统化管理[3] - "棚掌柜"温室大棚智慧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测和调控温室环境参数[4] - 深蓝智慧渔业示范中心配备循环水系统 兼容多种养殖模式 年产30-40吨无抗生素高品质水产品[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 杨凌成立8个由院士专家领衔的产业创新中心 涵盖种业 果业 畜牧业等领域[5] - 区域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50%以上 实现123个动植物品种权交易转化[5] - 打造面向全国特别是旱区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载体 推动先进种植技术普及[5]
英国顶尖生态学家:中国“好得令人无法拒绝”
环球网资讯· 2025-07-09 06:56
科研人才流动 - 英国顶尖生态学家杰森·查普曼决定全职加盟中国南京农业大学 [1] - 查普曼的选择凸显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 [1] - 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国际顶尖人才 [1] 科研技术优势 - 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昆虫雷达技术,能够高效追踪飞行昆虫 [1] - 中国在雷达昆虫学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拥有众多科研人员 [1] - 昆虫探测雷达技术具备高度灵敏的探测和追踪能力,分析软件复杂 [1] 科研资金与协作 - 中国的科研资金支持"远优于"英国,为查普曼提供充足资源 [2] - 南京农业大学承诺为查普曼团队提供一流的科研条件和平台 [2] - 中国科研团队协作高效,查普曼称机会"好得让人无法拒绝" [2] 科研成果与国际影响 - 查普曼发表过140余篇学术论文,促进中英科研机构合作 [2] - 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上频繁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 - 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推动昆虫迁徙研究 [2] 研究应用领域 - 查普曼的研究将助力解决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智慧农业问题 [2] - 中国对农业研究的重视为昆虫雷达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