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中免股价微涨0.08% 海口海关智慧监管缩短免税品上架时间
搜狐财经· 2025-07-31 01:32
股价表现 - 7月30日股价报66.28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5元,涨幅0.08% [1] - 当日成交量为267870手,成交金额达17.8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56.97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01% [2] 公司业务 - 是国内领先的免税运营商,主要从事免税商品零售业务 [1] - 在全国多个重点城市和旅游目的地经营免税店 [1] - 经营品类涵盖香化、精品、服饰、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 [1] 行业动态 - 海口海关推出智慧监管措施,通过电子标签和远程视频查验提升通关效率 [1] - 免税商品从入仓到上架时间最短仅需2小时,较传统模式节省1.4天 [1] - 2025年以来三亚海关已对329批次离岛免税进口货物实施查验,其中80%采用便利化政策 [1]
全岛封关后——货物、人员等进出如何管?便利性是否受影响?
海南日报· 2025-07-29 10:56
二线口岸通行对象管理 - 三类海关监管货物(零关税货物、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一线"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需经二线口岸海关监管通道进入内地 [2] - 非海关监管货物及所有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按现行规定管理,无需新增查验环节或附加证件 [2] 通行效率提升措施 - 构建"一站式通关"模式,支持企业线上提前申报,实现海关与安检部门协同作业及"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站放行" [3] - 实施"前推后移"策略,将农产品检测、通行附加费征收等管理事项移至二线口岸外区域以避免拥堵 [4] - 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加强智慧监管,促进海关、海事、边检及口岸运营单位信息互通与监管互认 [5] - 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体系,对高信用企业减少查验频次以加速通关 [6] 整体通行体验 - 封关后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内地保持便捷往来,游客及各类主体进出海南不受影响且将享受更多智能化便利服务 [6]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劣质低价竞争!市场监管总局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7-28 18:36
市场监管发展规划座谈会要点 核心观点 - 会议聚焦"十五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 [1] 促进国内大市场发展 - 加快完善市场监管基础制度 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2] -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劣质低价竞争行为 [2] 质量强国建设 - 开展质量强企、质量强链、质量强县专项行动 [3] - 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3] 标准化发展改革 - 健全国家标准体系 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 [4] - 提升标准供给水平 [4] 监管能力提升 - 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三位一体建设 [5] - 重点强化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能力 [6] 平台经济监管 - 完善平台经济监管制度规则 建立常态化责任体系 [7] - 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 [7] 注:原文未包含具体经济数据或百分比变化指标
海南岛12月封关运行:货物“零关税”,与内地人员往来更便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4:05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政策 -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展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1] - 封关不是封岛 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 将海南岛全岛建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实施"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岛内自由"的政策制度 [1] - 封关后海南与国际联系更加便捷 有利于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 促进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1] 封关政策措施"四个更加" - 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 "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由21%提高至74% 加工增值达30%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2] - 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 对全国现有部分禁止 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2] - 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 设置8个"一线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 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 [2] - 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 对"零关税"货物等实行低干预 高效率监管 [2] 货物贸易"零关税"政策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税目由1900个扩大至6600个 占比74% 比封关前提高53个百分点 [4]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 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4] - "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动 免于补缴进口税收 [5] 人员往来政策 - 封关后与内地人员往来无需额外证件 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 [6] - 仅部分货物从海南进入内地需要接受查验 包括"零关税"货物 加工增值货物和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 [6] - 将采取"一站式通关"模式 "前推后移"管理 智慧监管和信用管理等措施保障通关效率 [7] 政策影响 - 政策有利于降低市场主体生产成本 激发市场活力 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5] - 有助于延伸岛内产业链条 增强产业竞争力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5] - 封关后海南将继续保持与内地便捷往来 旅客将享受更好旅行体验和服务 [7]
市场监管总局:加快建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监测系统、网络交易领域监管平台
快讯· 2025-07-22 21:07
会议要求,要扎实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压紧压实责任,坚持动真碰硬抓好整改整治,注重举一反 三、建章立制,推动实现从"解决一个问题"延伸到"解决一类问题"。要着力推进智慧监管建设,推动出 台深化智慧监管改革的意见,加快建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监测系统、全国经营主体统一登 记注册系统、网络交易领域监管平台,切实提升监管效能。要大力推进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加强重点领 域支撑能力建设,狠抓事业单位改革任务落实,促进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不断强化事业单位对总局 工作的支撑保障作用。要持续推进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办好《市场监管社区》内刊,发挥好典型示范引 领作用,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进一步激励干部职工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7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工作点评会,盘点、调度第二季度各单位贯彻落实党中 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总局重点任务情况,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作出安排。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主 持会议并进行点评讲话。总局绩效办汇报第二季度绩效评估情况,办公厅汇报第二季度重点工作推进情 况。8家单位作经验交流发言,2家单位作检讨表态发言。 会议指出,第二季度各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第二季度工作点评会
快讯· 2025-07-22 21:07
金十数据7月22日讯,7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工作点评会,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作 出安排。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主持会议并进行点评讲话。总局绩效办汇报第二季度绩效评估情况, 办公厅汇报第二季度重点工作推进情况。8家单位作经验交流发言,2家单位作检讨表态发言。会议要 求, 要着力推进智慧监管建设,推动出台深化智慧监管改革的意见,加快建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 主体责任监测系统、全国经营主体统一登记注册系统、网络交易领域监管平台,切实提升监管效能。要 大力推进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加强重点领域支撑能力建设,狠抓事业单位改革任务落实,促进科研事业 单位改革发展,不断强化事业单位对总局工作的支撑保障作用。 (市场监管总局) 相关链接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第二季度工作点评会 ...
陕西省四部门联合打击黄河非法采砂
陕西日报· 2025-07-22 14:35
协同发力,构建长效监管格局。水利部门牵头查处违法采砂,检察机关强化公益诉讼监督,公安机关严 打涉砂犯罪及黑恶势力,交通运输部门严查非法运砂车辆船舶,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巡查、案件移送等 机制,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紧盯黄河干流、渭河及无定河等重点河段,严打无证盗采、超量采砂、"蚂蚁搬家"式盗采,以及利 用"三无"船舶、夜间作业等隐蔽手段的违法活动,深挖公职人员参与非法采砂等"保护伞"问题;强化跨 部门联动,建立"水利牵头、检察监督、公安打击、交通管控"协同机制,探索推行"1+3"联合执法模式 (水行政执法队+公安、交通、属地政府联络员),对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形成执法合力;科技赋能智 慧监管,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依托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术实时发现违法行为, 畅通12345、12314等举报渠道,发动社会力量共同监督。 日前,陕西省水利厅、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陕西省黄河流域非 法采砂打击整治的通知》,以"亮剑护河2025"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整治陕西省黄河流域河道非法采砂 行为,筑牢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联合整治旨在维护河势稳定 ...
【省生态环境厅】陕西以智慧监管推进生态环境执法体系现代化
陕西日报· 2025-07-21 07:37
科技赋能智慧监管 - 陕西整合国家、省、市三级24个信息化系统,打通底层污染因子数据库,搭建升级版全省非现场信息化执法平台 [1] - 新平台对全省近5万家排污企业实现24小时信息化监管,通过AI算法动态画像并以红黄绿三色码分级管控 [1] - 平台精准输出违法线索,降低涉企现场检查频次,执法效能显著提升 [1] 锚点体系与数智化转型 - 以排污许可证为基础,将企业生产设施、治污设施等十大类物理实体确定为执法关键"锚点" [2] - 通过数据建模将锚点嵌入移动执法系统,实现亚米级精准定位导航,辅助执法人员精准发现问题 [2] - 体系在全国首创移动执法全要素数字化呈现,减少企业管理人员陪同需求,做到无事不扰 [2] VR执法教学系统 - 陕西研发高仿真虚拟执法场景,帮助执法人员反复练习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应用 [2] - 系统模拟多种执法场景流程,有效提升现场执法能力 [2]
专家学者聚广西北海 探究人工智能赋能特种设备安全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7-13 09:3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特种设备保有量近十年年增长率维持在7%左右[1] - 特种设备数量从2015年的1100万台增长至2023年的2294万台[1] - 电梯数量占比接近50%[1] 技术应用与监管创新 - 人工智能和智能设备将成为实现特种设备智慧监管的重要工具[1] - 电梯安全AI监管模型具备物联网智能监控功能 可自动识别困人故障并呼叫救援[2] - AI技术可自主筛查违法线索并预警 提升救援效率并为精准执法提供数据支撑[2] - AI安全监管智能头盔实现从"人眼观察"到"智慧洞察"的转变 提升监管精准性和及时性[2] 监管重点领域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如叉车)的安全使用需重点关注[1] - 电梯数量快速增长带来监管压力提升[1] 行业活动与交流 - 北海市举办特种设备人工智能监管交流会 探讨AI赋能安全监管新路径[1][2] - 交流会推动人工智能在市场监管领域的创新应用 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2]
智慧工地、定向音箱让成都重归宁静
中国环境报· 2025-07-11 08:06
噪声污染治理成效 - 成都市噪声投诉量同比下降11.9%,其中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投诉同比分别下降6.4%、19.1%、28.3%、43.9% [1] - 2025年噪声污染百日攻坚期间全市学校噪声投诉量同比降幅高达52.2% [4] - 2024年成都市餐饮类(含酒吧)噪声投诉量首次同比下降27.2%,2025年攻坚期间同比降幅为12.8% [6] 建筑施工噪声治理 - 施工噪声投诉量占成都市噪声投诉总量近三成 [2] - 成都市住建部门出台《成都市建设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四环路内新开工项目安装噪声自动监测设施并接入"智慧工地"监管平台 [2] - 截至2024年年底,成都市已在1720个施工工地安装噪声自动监测设备2236套 [2] - "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噪声污染"发现—预警—派单—整改—督办—销号"全过程闭环管理 [3] 校园噪声治理 - 成都市教育部门在9个中小学校操场安装34套操场定向音箱,通过控制声音传播方向和范围减少对周边居民干扰 [4] - 采取安装定向传声降噪系统、规范校园广播使用时段等措施有效解决校园广播扰民问题 [4] 商业噪声治理 - 成都市出台《成都市餐饮行业噪声防控指引》等行业噪声管理制度 [6] - 青羊区对酒吧街采取加装隔音设施、优化营业时段等措施,并成立酒吧经营者联盟加强行业自律 [6] - 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协同共治推动酒吧业态健康发展 [6] 行业监管措施 -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噪声污染现状分析,梳理出高发行业和领域 [1] - 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完善行业噪声管理规范和管理措施,引导形成行业自治 [1] - 教育、体育、商务部门分别出台学校、体育场馆、餐饮行业噪声管理文件 [6] - 成都市计划进一步健全噪声工作配套管理制度,推动更多行业完善源头管理措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