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黄陂:科技赋能物流监管,筑牢卷烟市场安全防线
行业监管模式创新 - 黄陂区烟草专卖局推行"智慧监管+精准打击"治理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物流单号、收货地址、商品类型等关键要素精准锁定可疑包裹 [1] - 整合无人机巡查、路面设卡等手段构建"天上监测、路面巡查、线上筛查"立体化监管网络 [1] - 近期查获若干箱涉嫌非法运输的卷烟涉及多个知名品牌 [1] 跨部门协同机制 - 稽查大队与邮政、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联合研判、协同处置"工作机制 [1] -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案件线索互通共享与联合督办 [1] - 通过跨区域线索联动摧毁跨省非法运输网络 [1] 执法行动成效 - 累计检查多家物流企业、多台次运输车辆并立案查处数起涉烟案件 [1] - 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非法卷烟流通态势 [1] 未来监管方向 - 重点加强偏远乡村物流站点常态化巡查力度 [2] - 结合普法宣传进站点活动提升从业者合规意识 [2] - 计划进一步拓展监管覆盖范围与治理深度 [2]
额敏县积极推动“扫码检查”授码工作 开启智慧监管新征程
中国食品网· 2025-05-30 18:50
市场监管创新 - 额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扫码检查"授码暨"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授牌活动 全县300多名企业负责人及个体工商户参加活动 [1] - 向5名个体工商户授予"名特优新"牌匾 按行业领域向200家企业授予"扫码检查"码 [1] - "扫码检查"机制依托大数据 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企业电子证照 信用记录等信息一键调取 [1] 扫码检查机制 - "扫码检查"可查看监督检查内容及企业线上整改反馈 实现"一次扫码 全程透明" [2] - 新疆维之康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代表表示扫码可知晓检查标准 留痕机制促使企业主动规范购销流程 [2] - 新疆鼎华盛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代表点赞"数据跑路"模式 扫码检查减少迎检成本 [2] 市场发展现状 - 额敏县市场主体突破1 4万户 传统检查模式效率低下且耗费人力物力 [1] - 全县1200家企业将因"扫码检查"工作而受益 [1] - 扫码检查是推动市场监管工作迈向数字化 智能化的关键一步 [1] 政企协同 - 额敏县市监局要求树立全县"一盘棋"思维 通过政企凝聚共识 协同发力 [2] - 目标实现"企业轻装上阵 监管提质增效"的双赢局面 [2] - 扫码检查是市场监管领域深化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 [1]
陕西监管局深入榆林机场开展夏季安全运行专项督导检查
中国民航网· 2025-05-23 11:17
针对发现的问题,检查组现场出具《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责任部门在72小时内完成障碍灯检修 及塔吊限高标识补设工作。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许健豪、张琰 报道:随着立夏节气后陕西地区气候模式 的显著转变,榆林等地已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为筑牢夏季安全生产防线,陕西监管局于近日组建由 航务、场务、空管等专业领域专家构成的专项检查组,对榆林榆阳机场开展为期 3 天的全流程安全督导 检查,重点聚焦三大核心管理模块的风险防控实效。 在飞行区场地管理检查中,检查组采用"人工巡检+仪器检测"双轨模式:一方面徒步巡查跑道及滑行道 全区域,使用道面状况检测仪对每平方米道面进行抗滑值测定,发现西跑道南端3处接缝填封料老化问 题;另一方面通过智能排水监测系统后台数据,对东联络道北侧排水沟淤积情况进行现场开挖验证。在 专用设备管理环节,除常规查验场务车辆保养台账外,特别对登机廊桥的应急解锁装置进行功能性测 试,模拟停电状态下廊桥与航空器的快速分离操作,实测解锁时间较行业标准缩短12秒。 净空管理督导采用"三维立体管控"核查机制:地面巡查组运用激光测距仪对机场周边15公里范围内的高 层建筑进行限高复核;空中视 ...
市民点外卖 网上“云监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1 05:30
行业合作与数字化监管 -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与美团联合推出广州市外卖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项目,实现外卖餐饮智慧监管[1] -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电信运营商与网络订餐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餐饮后厨监管难题[1] - 美团APP新增"明厨亮灶"模块,消费者可实时观看商家后厨直播画面[1] 消费者影响与商户效益 - 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后,消费者信任度显著提升,投诉率下降23%[1] - 参与项目的商家订单量平均增长5%以上[1] - 消费者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食品制作全流程,实现"云监工"模式[1] 技术支持与商户扶持 - 广东电信推出集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功能于一体的中小餐饮商户客户端[1] - 美团提供一系列惠企措施,包括设立专区、技术保障、补贴和流量激励,助力商家"零成本"接入系统[1] - 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动外卖餐饮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1] 监管模式创新 - 该举措推进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的跨越式转变[2] - 构建"政府监管+商户自律+平台赋能+公众监督"的社会共治智慧监管模式[2] - 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监管,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1]
有后厨直播 外卖安心吃 广州推进外卖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 市民可手机实时查看食品制作过程
广州日报· 2025-05-18 04:07
行业监管升级 -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和美团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项目,标志着外卖餐饮智慧监管新篇章开启[1] - 政策明确要求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通过数字化手段破解后厨监管难题[2] - 构建"政府监管+商户自律+平台赋能+公众监督"的社会共治智慧监管模式,实现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的跨越式转变[2] 消费者体验提升 - 消费者可通过美团APP实时查看参与项目商家的后厨直播画面,实现"云监工"[2] - "明厨亮灶"模块让外卖点餐过程透明化,提升食品安全信任度[2] 企业合作与支持 - 广东电信推出集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功能于一体的中小餐饮商户客户端,简化流程并规范服务[2] - 美团推出惠企措施包括设立专区、技术保障、补贴和流量激励,助力商家"零成本"接入系统[2] - 美团已推动3万家门店开通直播,计划未来拓展至10万家[2] 行业协同发展 - 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发动外卖餐饮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线上线下智慧监管[3] - 广州市食品安全协会倡议更多企业参与,共同提升行业食品安全水平[3] - 鼓励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形成社会共治格局,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3]
“云监工”后厨做菜,外卖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落地广州
南方都市报· 2025-05-17 19:16
战略合作背景与政策驱动 - 广东电信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项目在广州落地 这是全国首个此类合作项目 [1] - 合作基于2023年3月19日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 该文件明确提出八大协同监管机制 重点强调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督 [1] - 政策直接要求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 为本次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 [1] 技术实现与商户支持 - 广东电信与美团已完成平台对接 商户只需输入经营信息 相关视频可一键推送至美团"明厨亮灶"专区 [1] - 广东电信推出"掌上明厨"小程序 支持政策宣传下发 AI技术辅助商铺进行经营管理和后厨监管 [2] - 广东电信成立专项运营中心 提供24小时内上门安装服务 并通过AI技术实现从用户报障向主动监测的转变 [3] - 美团推出明厨亮灶专区 提供技术保障 补贴和流量激励等措施 助力商家"零成本"接入系统 [3] 消费者体验与市场反馈 - 消费者可通过美团APP实时查看商家后厨直播画面 实现"云监工"效果 [2] - 数据显示上线后消费者信任度显著提升 投诉率下降23% 订单量平均增长5%以上 [2] - 该模式让消费者点外卖时能清楚看到厨师操作 类似在餐厅选座体验 [2] 行业影响与监管升级 -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 该举措将推动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跨越式转变 [3] - 加快构建"政府监管+商户自律+平台赋能+公众监督"的社会共治智慧监管模式 [3] - 广州市食品安全协会发出行业倡议 号召更多企业参与 鼓励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 [4] - 目标是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促进外卖餐饮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4]
镇原县市场监管局“春雷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着
中国食品网· 2025-05-16 10:10
专项整治行动概述 - 镇原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春雷行动"专项整治,聚焦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六大民生重点领域 [1] - 通过优化执法流程、强化局所联动与股队协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安全防护网 [1] - 行动目标是打造安全放心、规范有序的市场消费环境 [1] 智慧监管体系建设 - 依托"1+19"智慧监管体系,实现全县235所中小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全覆盖 [1] - 累计开展食品快检211批次,查处违法案件6起 [1] - 药品领域实现智慧监管平台100%入驻授权,查办"两品一械"案件11件,罚没款2.61万元 [1] - 特种设备建立三级责任体系覆盖78.1%使用单位,提前预警140台临检设备,隐患整改率达100% [1] 农村市场监管 - 针对农村市场开展"清源固本"行动,打造规范化示范经营店10家 [1] - 查缴问题食品7公斤 [1] 农资市场监管 - 在春耕备耕关键期开展"护农保耕"专项行动,重点监管化肥、农膜等大宗农资商品 [2] - 建立"源头管控+流通追溯+终端抽查"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实现农资产品全链条监管 [2] - 累计抽检40批次,查处不合格化肥1973袋,移送涉刑案件1起 [2] 知识产权保护 - 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起 [2] -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维权网络,24小时受理处置投诉举报461件,挽回经济损失7.28万元 [2] - 开展"清网扫雷"行动,下架问题产品3958包,整改违规商户23家 [2] 执法方式创新 - 全面推行"服务型执法",运用柔性执法手段处置案件96起,占比达89% [2] - 累计减免罚金39万元 [2] - 建立"监管+服务"工作机制,指导10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2] 后续工作计划 - 建立55项重点任务整改台账 [3] - 开展执法人员全员轮训 [3] - 推动监管模式向"预防为主"转型 [3]
共创食药安全“苏州路径”
苏州日报· 2025-05-10 07:23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 苏州拥有20.9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4200家生物医药企业,行业体量大且发展迅速[1] - 苏州实施"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政策,食品安全"六化"建设获国务院食安办推广,连续五年获省级考核优秀[1] - 2024年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评估全省第一,建成全链条监管体系[1] 监管措施与成效 - "你点我检"专项抽检行动覆盖220批次样品,农药残留等指标全部合格,实现监管与消费者共治[2] - 近万名干部包保15万家食品主体,覆盖率100%,"五步工作法"全省推广[2] - 开展豇豆农药残留、水产养殖药物残留治理,整治食品安全问题1743个[3] - 查处食药案件3892件,侦办犯罪案件137件,抓获232人,建成全省首个食品安全行刑衔接实验室[4] 智慧化治理 - "苏食安"系统为4.5万家网络餐饮商户证照信息建档,下线137家不合规商户[5][6] - 实现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特殊食品生产企业非现场监管全覆盖[6] - 建成三级药械妆不良反应监测哨点网络,累计报告超3万份[6] - 推出生物医药企业预约管理系统、特殊购药线上平台,提升医疗器械监管效能[6] 产业服务与创新 - 药品口岸通关一体化模式缩短至2个工作日,降低企业成本[7] - 医疗器械审批"全流程网办",开展700多次企业服务,解决2000余问题[7] - 2023年获批4个1类创新药、5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10个产品进入创新器械特别审查通道[8] - 生物药分段生产试点成功,瑞康曲妥珠单抗成为全省首个获批产品,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26亿美元[8] 品牌建设与标准 - 江苏老字号名录中苏州食品药品企业占比70%,启动6项苏帮菜地方标准立项[8] - 打造"老字号"餐饮街区,推行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试点,落地5项精准助力项目[8]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新华社· 2025-05-08 14:55
城市治理现代化 - 天津推行"大城三管"策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包括"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和"大城众管" [1] 大城细管 - 天津能源集团针对供热问题实施"冬病夏治",去年完成1122公里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和7638户家庭户内暖气设施改造,今年预计改造5000户以上 [2] - 自2022年7月起实施户内燃气设施提升改造,累计完成430.7万户改造,完成率超99%,采用智能表、安全阀等技术提升安全性 [3] - 通过"一户一策"精准服务,专业工程师与老师傅结对定制方案,运用激光门缝测漏等科技手段确保用气安全 [3] 大城智管 - 泰达滨海清洁能源集团引入激光云台监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泄漏检测效率较人工提升80%以上 [4] - 天津绘制地下燃气管线地理信息"一张图",推动企业搭建"地埋管网监测预警平台" [4] - 打造"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整合20余个部门数据,实现城市问题"秒级"感知和精准调度 [8] - 推进智慧水厂改造、河道无人机AI巡检和天空地一体化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8] 大城众管 - 和平区通过多方协商解决庆有西里小区停车难问题,金街停车场提供50个优惠车位 [9][10] - 蓟州区推行新"门前三包"责任制,将责任区域扩展为地面、立面、空间三维范畴 [11][14] - 新就业群体如快递员、外卖员参与城市治理,成为"流动哨" [14]
强化全链条监管举措 赋能建筑市场新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08 07:03
2025年,灌南县住建局紧扣国家政策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决贯彻落实 省、市、县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决策部署,推动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为灌南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监管模式,提升市场监管效能。灌南县住建局顺应数字化时代浪潮,积极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打 造智慧住建监管平台,通过PM2.5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控,实现工地扬尘污染和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 械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24小时远程实时在线监控,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在混凝土质量 监管领域,积极推进市局混凝土行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平台实现对灌南县混凝土企业资质信息、生 产数据、产品质量检测结果等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并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宣 传、行业动态信息发布等服务,促进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1家企业接 入平台,平台运行稳定,各项功能逐步完善。 深化信用治理,构建市场诚信生态。灌南县住建局深刻认识到信用是建筑市场的"基石",着力构建以信 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市场行为、工程质 量、安全生产、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情况全面纳入信用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