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营经济促进法
icon
搜索文档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指导意见发布 专家分析
央视网· 2025-08-09 07:32
《民营经济促进法》及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发展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已于2023年5月20日正式施行 [1] - 最高人民法院配套出台25条指导意见推动法律落地实施 [1][2] 司法保障机制 - 完善行政诉讼审理制度和机制 依法审理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组织间的招商引资协议及PPP项目协议 [1] - 建立行政协议案件司法裁判规则 明确投资收益分配与风险分担等权利义务关系 [1] - 对机关事业单位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开通绿色通道 并将拖欠行为纳入失信名单 [3] 民营企业权益保护 - 强化产权保护与企业家权益保障 明确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界限 [3] - 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 避免民营企业陷入司法困境 [3] - 处理政府违约纠纷时明确机关需承担赔偿责任 解决"新官不理旧账"问题 [3] 融资支持措施 - 规范金融机构行为 禁止单方面增设贷款条件或提前收贷 [3] - 拓宽融资渠道 稳定金融机构法治预期 [3] - 建立精准发力的融资支持机制 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 市场环境优化 - 推行"非禁即入"原则 破除区域壁垒和地方保护 [3] - 法院需对涉及市场准入案件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附带审查 [3] - 遏制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的行为 [3] 海外经营指引 - 要求民营企业遵守所在国法律 尊重当地习俗传统 [1] - 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维护国家信誉 [1] - 明确约定管辖选择适用域外法的操作规范 [1]
民营经济促进法 如何贯彻?怎样落实?
央视网· 2025-08-09 06:26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指导意见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共25条意见 [1] - 指导意见旨在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1] - 指导意见明确了最高法出台该文件的原因、具体内容和预期作用 [1]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最高法出台25条指导意见
中国证券报· 2025-08-09 05:03
政策背景与法律依据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明确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1] -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强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作出全面部署[1] - 2025年5月20日正式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转化为法律规范[1] 指导意见主要内容 - 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依法平等对待、引导守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五个方面提出25条意见[2] - 依法平等保护:保证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助力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解决账款拖欠问题,保护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2] - 引导规范经营:通过司法解释、典型案例等方式惩治内部腐败,规范内部治理、诚信合法经营,规范用工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出海"[2] - 严格公正司法:加强产权司法保护,规范处置涉案财产,纠正涉企冤错案件,保护人格权益和合法权益[2] - 善意文明司法:优化诉讼服务,降低解纷成本,完善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整治不规范执行行为,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提升涉外审判效能[2] 下一步工作方向 - 最高人民法院将持续落实指导意见,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规则之治激发市场活力,以权益保障释放发展动能[3] - 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民营经济促进法在司法审判工作中落实落细[3]
拍案 | 适用民营经济促进法!最高法这起案件值得关注
新华社· 2025-08-08 21:21
案件背景与争议 - 河南省南阳市某房地产公司2006年与政府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但项目因征地补偿纠纷被群众阻扰施工并起诉[2] - 当地政府提出解决方案 由公司垫付增加给群众的征地补偿费用1658万元及青苗补偿费24.7676万元 政府承诺通过容积率 配套费政策优惠和出让另一处约40亩土地进行补偿[2] - 公司2011年支付补偿费用后政府承诺始终未能全部兑现 公司2020年提起诉讼但一二审均败诉 最终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2] 法律适用与判决依据 - 最高人民法院2025年5月20日首次适用民营经济促进法审理此案 该法明确规定政府应当履行政策承诺和合同 不得以行政区划调整 政府换届等为由违约毁约[3] - 法律同时规定因国家利益 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改变政策承诺的 应当依法定程序进行并对损失予以补偿[3] - 最高人民法院认定政府行政允诺具有公信力 不能成为空头支票 在无法履行时应认定过错成因和责任归属[3] 责任认定与判决结果 - 法院认定企业支付补偿费用是基于政府行政允诺 案涉征地补偿款的法定支付主体为南阳市政府[4] - 政府未能兑现容积率 配套费优惠等承诺 与企业变更开发计划 双方沟通不畅有关 认定双方均有过错[4] - 最高人民法院2025年5月底判决撤销一二审判决 判令政府部门承担1682.309万元损失的一半即841.1545万元 限期15日内支付[4] 法治意义与行业影响 - 案件判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针 彰显法院助推法治化亲清政商关系的态度[5] - 最高人民法院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需要法治保障 通过判决让企业感受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5] - 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权利与权力边界 行政机关应当清亲结合 企业应当运用法治作为维权后盾[5]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意见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3:29
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举措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 提出五部分25条具体司法保障举措 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并提供法治保障 [1] - 指导意见基于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制度成果 将有效实践经验转化为法律规范 为促推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1] - 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 依法平等对待 引导守法规范经营 严格公正司法 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五个方面提出意见 确保法律正确实施和统一适用 [1] 平等保护与规范经营 - 通过依法平等保护增强信心 保证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助力拓宽融资渠道 促进解决账款拖欠问题 保护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有序发展 [2] - 引导规范经营夯实基础 通过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惩治内部腐败等犯罪行为 规范内部治理和诚信合法经营 规范用工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服务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安全出海 [2] 司法保护与营商环境优化 - 通过严格公正司法稳定预期 加强产权司法保护 规范处置涉案财产 纠正涉企冤错案件 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人格权益和合法权益 [2] - 以善意文明司法激发活力 优化诉讼服务降低解纷脱困成本 完善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 整治不规范执行行为 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提升涉外审判效能和法治宣传 [2] 后续实施方向 - 最高人民法院将持续落实指导意见 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以规则之治激发市场活力 以权益保障释放发展动能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3]
涉民营经济,最高法发布“25条”!
券商中国· 2025-08-08 12:38
文章核心观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提出25条具体司法举措,旨在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1][3] - 《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依法平等对待、引导守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系统部署,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 [1][4] - 核心目标是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以规则之治激发市场活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5][10] 依法平等保护与增强信心 - 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政策,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依法遏制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12] - 依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托供应链产业链拓展新的融资担保方式,确认非典型担保的法律效力,助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15] - 全面落实快立、快保、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工作要求,强化对拖欠主体的强制执行,促进解决拖欠民营经济组织账款问题 [16] - 加大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等科技创新成果司法保护水平,依法审理涉人工智能纠纷案件 [17] 引导规范经营与夯实基础 - 依法惩治民营经济组织内部腐败等犯罪行为,适时发布指导性案例,引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18] - 推动完善内部治理,依法追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滥用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责任,维护现代企业产权结构 [19] - 引导诚信守法经营,依法打击逃废债务等违法失信行为,严惩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20] - 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引导企业规范用工 [20] 严格公正司法与稳定预期 - 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严厉惩处敲诈勒索、强迫交易、聚众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等犯罪 [23] - 规范处置涉案财产,严格区分违法所得与合法财产,确保企业合法经营不受影响 [23] - 依法再审纠正涉企冤错案件,健全甄别纠正工作机制,加大上级法院提审和直接审理力度 [24] - 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人格权益,严惩网暴伤企违法行为,及时制止恶意诋毁名誉等行为 [24] 健全司法体制机制与提升效能 - 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推动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机制,切实降低民营经济组织解纷脱困成本 [25] - 规范适用保全措施,严禁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尽量采用"活封活扣"方式 [26] - 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精准区分"失信"与"失能",建立失信等级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畅通信用修复渠道 [27] - 提升涉外审判效能,健全跨境诉讼便利机制,完善国际条约和惯例准确适用机制,帮助民营经济组织维护海外合法权益 [28]
新华社权威快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最高法最新发文
新华社· 2025-08-08 10:56
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 新华社权威快报 最高人民法院8月8日发布 关于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的 指导意见 保障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依法引导守法规范经营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裁判规则,健全 完善工作机制,致力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法律正确实施、统一适用。 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依法平等对待、引导守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 深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25条内容。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为民营经济 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海报制作:齐琪 记者:罗沙、齐琪 ...
重磅来了,最高法发文!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10:34
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 裁判规则,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致力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法律正确实施、统一适用。 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依法平等对待、引导守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等五 个方面,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25条内容。旨在破解民营经济 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来源:新华社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最高法最新发文 ...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最高法发布25条指导意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0:33
主要内容 今天(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 意见》。《指导意见》从五部分提出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具体举措,旨在破解民营 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精神内涵、基本理念和相关规则融入人民法 院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指导意见》全面总结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 裁判规则,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致力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法律正确实施、统一适用,从总体 要求、依法平等对待、引导守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等五个方 面,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25条意见。(→ 原文 ) 四是以善意文明司法激发活力。 在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优化诉讼服务,降低民营经济 组织解纷脱困成本。完善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 有力有效整治不规范执行行为,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提升涉外审判效 能、加强法治宣传,不断增强司法服务供给。 来源丨央视新闻 编辑丨刘雪莹 银行股还能冲吗?价值重估转折点或已来到 国家送 ...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最高法发布25条指导意见
央视新闻· 2025-08-08 10:05
今天(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从五部分提出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具体举措,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 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以依法平等保护增强信心。既多措并举,保证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又坚持问题导向, 助力民营经济组织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解决账款拖欠问题,保护民营经济组织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 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引导规范经营夯实基础。通过颁布司法解释、发布典型案例、调研指导、案件审理等方式,惩治民 营经济组织内部腐败等犯罪行为,引导民营经济组织规范内部治理、诚信合法经营,规范用工、保护消 费者合法权益。推动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安全"出海"。 三是以严格公正司法稳定预期。要求依法加强产权司法保护,规范处置涉案财产,依法纠正涉企冤错案 件,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人格权益,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202238471 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精神内涵、基本理念和相关规则融入人民法院工作的全 过程、各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