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以旧换新
搜索文档
首次,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双超2000万辆 中汽协:2025年新能源车国内销量占比将达50%
36氪· 2025-09-12 08:0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至8月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 [1] - 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和16.4% [1] - 8月汽车国内销量224.5万辆,环比增长11.3%,同比增长15.6% [3] - 行业运行平稳得益于"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企业新车型投放热情高以及综合整治"内卷"工作显效 [1] 燃油车市场 - 8月燃油汽车国内销量107.4万辆,环比增长9.5%,同比增长12.9%,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 [3] - 1~8月燃油汽车国内销量为874.7万辆,同比下降0.3% [3] - 燃油车增长与以合资企业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战略调整有关 [3] 乘用车市场 - 8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0万辆和254万辆,环比增长均超9%,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6.5% [3] - 1~8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833.8万辆和183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3.8% [3]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消费贷款支持等政策稳定了消费信心,企业新车型投放助力市场平稳运行 [3] 中国品牌乘用车 - 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76.6万辆,同比增长2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9.5%,较去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 [5] - 1~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264.2万辆,同比增长23.8%,销量占有率为68.8%,较去年同期上升5.6个百分点 [5] - 在主要外国品牌中,法系品牌销量同比呈两位数下降,其他四大主要品牌销量均增长 [5] 商用车市场 - 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5万辆和31.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9%和3.4%,同比分别增长16.4%和16.3% [5] - 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1.3万辆和27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5.2% [5] - 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两位数同比增长,市场回暖明显,与宏观经济指标发展态势一致 [5] 新能源汽车市场 - 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9.1万辆和13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4%和26.8%,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8.8% [6] - 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 [8] - 8月纯电动汽车销量为90.8万辆,同比增长40.5%;插混汽车销量为48.7万辆,同比增长7.5% [6] 新能源汽车国内渗透率 - 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为117.1万辆,同比增长18.3%,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2.2%,连续第二个月重回50%以上高位 [6] - 1~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为808.8万辆,同比增长30.1%,在整体汽车国内销量中占比为48% [8] - 预计2025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占比将达到50% [8] 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 - 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五位的集团销量合计为914.6万辆,同比增长39%,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95.1% [8] - 排名前三位的比亚迪、吉利、上汽三家公司市场集中度达51.2% [8] 汽车出口 - 1~8月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 [8] - 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 [8] - 插混汽车出口表现亮眼,1~8月出口55.6万辆,同比增长2.2倍;纯电动汽车出口97.6万辆,同比增长52% [10] 重点出口企业 - 1~8月奇瑞出口量达79.5万辆,同比增长10.5%,占总出口量的18.5% [10] - 比亚迪出口增速最为显著,1~8月出口达63.4万辆,同比增长1.3倍 [10] - 8月插混汽车出口8.1万辆,同比增长2.7倍;纯电动汽车出口14.3万辆,同比增长63.4% [10]
“金九银十”临近,车市备战“黄金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1 18:01
行业促销模式创新 - 今年的“金九银十”车市大促相比以往单纯依靠降价的传统模式,呈现出更多创新举措 [2] - 置换优惠成为销售人员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销售人员极力推荐置换补贴,综合补贴总额约3000元 [3] - 汽车厂商顺势推出相应的置换补贴等优惠政策,借助政策东风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促销作用 [4] 政策驱动消费 - “两新”政策已成为中国车市拉动消费的重要动力,截至2025年5月31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已累计突破412万份 [3] - 自2024年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已超过1000万份 [3] - 各地纷纷推出各类消费政策,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形式促进汽车消费,如区一级管理部门提供3000元消费券可直接抵扣购车款 [4] 新车投放与现车储备 - 为应对销售旺季,车企在7、8月集中推出新车型,仅在8月就有超过20款新车上市 [7] - 在三、四季度,车企将推出更多新车型,丰富的市场供给将成为拉动车市零售回暖的有力因素 [7] - 经销商为销售旺季储备充足现车,避免消费者长时间等待,部分现车优惠力度更大,如库存车综合优惠高达5万元 [7][8] 定价策略变革 - “一口价”模式减少复杂销售套路,实行全国统一售价,提升消费者购车体验并为车企赢得良好口碑 [10] - “一口价”使经销商竞争焦点从价格转向服务质量、客户体验和售后服务,实现用户、经销商和主机厂的三方共赢 [10] - 更多车企在新车上市时推出“限时优惠”措施以促进销售,如在猛士M817上市时推出8项“限时优惠”政策 [11]
8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07:57
汽车消费政策推动 - 南京推出新一轮乘用车新车消费补贴 最高补贴8000元 活动时间从9月5日至年底[1] - 上半年南京汽车消费补贴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0个百分点 新能源车零售额同比增长68.9%[1] - 国家层面推动新能源车下乡和"千县万镇"消费季活动 全方位激活市场活力[1] 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753.5万辆 同比增长25%[3] - 新能源乘用车连续6个月渗透率超50% 8月首次突破55%[3] - 新能源车下乡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500万辆[3] 下沉市场发展现状 - 今年新能源车下乡活动车型扩充至124款 覆盖不同价位多种品类[3] - 下沉市场用户以增换购为主要形式 换购需求更大 受政策影响程度高于一二线城市用户[8] - 农村地区存在充电设施覆盖率低问题 家用220V慢充难以满足大容量电池需求[3][5] 配套服务优化措施 - 下乡活动组织售后维保 充换电服务 金融服务等企业协同下乡[5] - 建议农村地区建设通用充电桩 建立综合性服务网点而非品牌单独服务点[5] - 山东站活动推出涵盖购车补贴 置换福利 特价车型的"政策包"[7] 消费场景创新拓展 - 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延伸汽车消费链条 包括房车露营 改装 赛事等多场景[11] - 在安全可控前提下推进高阶智能驾驶汽车商业化应用[11] - 2025年新能源车市场前景向好 尤其在县域市场有望加速渗透[11] 政策协同效应 - 各地促消费政策与国家层面政策形成合力 共同助力下半年新能源车产销两旺[8] - "千县万镇"消费季叠加以旧换新活动 使政策效应最大化[8] - 山东上半年汽车报废更新申请量达24.7万辆 居全国首位[7]
多地多措并举提振汽车消费,8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超5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8:00
政策支持与补贴活动 - 南京推出新一轮消费补贴活动,对购买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按发票价格分档补贴,最高补贴8000元,活动持续至2025年底 [1][5] - “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与汽车以旧换新活动叠加,旨在最大化政策效应,特别设置政策解读与咨询服务区 [3][4] - 湖北省发放1亿元“惠购湖北”暑期消费券,包含汽车后市场券,并组织近500场全链条促消费活动 [6]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截至8月底,今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753.5万辆,同比增长25%,且新能源乘用车连续6个月渗透率超过50%,8月渗透率首次突破55% [1] - 南京市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68.9%,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0个百分点 [1] - 新能源车下乡车型累计销量已突破1500万辆 [2] 下沉市场发展与挑战 - 今年新能源车下乡活动车型扩充至124款,覆盖不同价位和品类,体现下沉市场消费需求升级和供给多元化 [2] - 农村地区充电设施覆盖率低,家用慢充难以满足大容量电池需求,且维修保养服务多位于城市,是阻碍消费的主要“堵点” [2] - 政策层面正全力破局充电设施短板,规划2023年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2024年启动“百县千站万桩”试点,2025年重点支持75个县补齐短板 [2] 消费场景创新与趋势 - 政策要求创新打造“汽车+”消费场景,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与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如房车露营、改装、赛事等 [5][6] - 汽车消费正从单纯购车向多场景拓展,非刚性需求如自驾游、改装等有助于提升生活品质和激发消费潜力 [6][7] - 下沉市场用户“性价比”需求明显,增换购是主要购车形式,且受政策影响程度大于一二线城市用户 [4] 行业前景展望 - 随着新能源车成本下降、技术升级与政策支持形成合力,叠加消费季等活动推动,2025年新能源车市场前景向好,尤其在县域市场有望加速渗透 [7]
上海汽配: 上海汽车空调配件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7:5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65亿元,同比增长3.5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47.66万元,同比下降18.47%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301.95万元,同比增长4.18%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944.50万元,上年同期为-2807.24万元 [2] - 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同比下降16.67% [2] 主营业务分析 - 主营业务收入10.46亿元,同比增长4.15% [3] - 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销售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3.11% [3][6] - 汽车发动机系统产品销售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8.73% [6] - 内销收入6.03亿元(占比56.65%),同比增长6.51% [6] - 外销收入4.62亿元(占比43.35%),同比微降0.11% [6]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1-6月乘用车产销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 [3] - 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比重达44.3% [3] - 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3] 研发与产能建设 - 研发费用3664.20万元,同比增长52.42% [11] - 募投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910万根汽车空调管、490万根燃油分配管产能 [8] - 燃油分配管产能已全部搬迁完毕,空调管产能搬迁预计2025年底完成 [8] - 浙江海利特生产基地定位为创新示范基地和带教基地 [9] 新业务布局 - 设立控股子公司埃偲热翼开展车载冰箱业务 [7] - 2024年全球车载冰箱市场规模约500亿元,预计2033年达1400亿元 [7] - 已取得海外客户燃油分配管全球项目定点,生命周期销售额超5亿元 [7] - 积极布局氢能源汽车用燃油分配管开发 [7] 客户结构 - 客户包括大众、通用、丰田、上汽、比亚迪、奇瑞、蔚来、小鹏、理想等主流车企 [6] - 实现燃油、混动、纯电全覆盖供货能力 [6] - 直销收入占比92.56%,寄售收入占比7.44% [3] 成本控制措施 - 通过VAVE方案持续优化生产工艺 [10] - 新产线提升自动化程度,实现自动原料配送、生产和质量追溯 [9] - 汇率变动带来汇兑收益,财务费用为-595.02万元 [1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6.9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2.53% [13] - 应收账款5.8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79% [13] - 在建工程3979.69万元,较上年末下降20.31% [13] - 短期借款1000万元,上年末为0 [13] - 长期借款全部偿还,上年末为9384.47万元 [13]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产销两旺,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火爆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17:39
行业产销数据 - 2024年1至7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 [1] - 岚图汽车总装车间实现每118秒下线一辆整车的生产效率 [1] 政策驱动效应 - 以旧换新政策显著提振消费 超七成消费者因补贴提升购车意愿 [1] - 湖北省以旧换新补贴申请突破21万辆 直接拉动新车消费325亿元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占比超56% [1] - 汽车下乡活动预计带来百万辆级别销售增量 [2] 销售模式创新 - 车谷东风汽车商城采用线上直播引流+线下场景交付模式 开业一年累计销售400多台汽车 近半数通过直播完成 销售额达8600万元 [2] - 多地提供试驾、购车、充电桩安装一条龙服务以激活下沉市场 [2] 出口表现与布局 - 2024年1至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 同比增长84.6% 占汽车出口总量比重显著提升 [2] - 岚图汽车已进入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市场 目标2030年覆盖全球60个国家 [3] - 新兴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 北欧至南欧深度覆盖后计划开拓中东市场 [3] 竞争优势与前景 - 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技术、成本和产业链优势 在东南亚、南美等市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3] - 新能源汽车继续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的主力军 [3]
奇精机械: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3:4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57亿元,同比增长8.72%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49.7万元,同比下降2.63%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739.9万元,同比下降210.26%,主要因采购支出增加 [6] - 研发费用3915.6万元,同比增长34.31%,因研发项目较多 [6] - 总资产23.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7% [6] 主营业务分析 - 家电零部件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7.57%,占总收入76.3% [21] - 汽车零部件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17.03% [21] - 电动工具零部件收入0.64亿元,同比下降4.95% [21] - 内销收入6.95亿元,外销收入3.37亿元,分别增长8.36%和7.92% [21] - 主要客户包括海信、三星、海尔、惠而浦等知名企业 [7]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洗衣机销量4527.23万台,同比增长12.98% [9] - 滚筒洗衣机销量2236.58万台,波轮洗衣机2290.65万台 [10] - 汽车行业产销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 [12] - 新能源汽车销量587.8万辆,同比增长35.5% [12] - 电动工具产量1.01亿台,与上年同期持平 [18] 重点项目进展 - 无人机零部件项目2款产品通过客户审核待量产 [22] - 泰国工厂扩产项目通过三星审核,惠而浦项目8月启动测试 [22] - 合资公司奇精诺通6月设立,专注热泵项目,预计Q4投产 [22] - 宁海工厂完成搬迁并通过客户审核 [22] 核心竞争力 - 客户资源优势:与三星、海尔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24] - 产品质量优势:建立完整质量控制体系,配备专业检测实验室 [25] - 技术工艺优势:掌握金属冷锻、钣金冲压等核心技术 [25] - 快速供货能力:3-5天内可实现紧急交货 [25] - 规模优势:行业领先的洗衣机离合器供应商 [26]
“百城焕新购车节”开启 汽车之家携手平安产险助力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提升
新华网· 2025-08-12 14:13
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 明确补贴范围、标准及申报流程[3] - 新能源汽车4月渗透率首度超过50% 反映市场需求旺盛与增长动力强劲[5] - 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激活万亿元规模市场空间 进一步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14] 企业战略合作与活动 - 汽车之家与平安产险联合启动"百城焕新购车节" 覆盖100余座新线城市并设计华北、华南、西南地区线路[1][10] - 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全周期体验助力政策落地 包括全息大篷车、空间站及二手车置换服务[7][8][13] - 平安产险推出保额20万元试乘试驾险 为车主试驾过程提供保障[1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平安好车主App覆盖超70万个充电桩 提供充电服务网络、电池检测及新能源修车等专属服务[13] - 平台构建用电服务矩阵 链接新能源车企与充电运营商实现一站式服务体验[13] - 平安产险研发新能源车专属保障 在无人驾驶、里程保险等新车险领域储备核心技术[14] 渠道与生态建设 - 汽车之家围绕"看车、买车、用车、换车"全生命周期 与平安集团共建线上+线下全链路解决方案[17] - 活动配备专业检测师提供免费二手车检测 并通过全国竞拍实现极速成交[13] - 项目帮助主机厂在新线城市快速提升品牌认知 为合作伙伴带来高效增长机会[13]
车企“明补暗坑”消费者的套路盘点
36氪· 2025-07-30 17:45
国补的刺激下,不少消费者都动了换车的念头。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累计申请量达412万份,其中6月以旧换新申请量为123万辆,环比5月增长了13%。 李伟(化名)就是被这股"热潮"卷进来的。在4S店销售的"一站式服务"承诺下,他将旧车交给店里置换。"销售当时给出的旧车估价是5.5万元,加上厂家 宣传的1.5万元置换补贴,算下来挺划算的。" 图/某4S店"一站式"以旧换新活动,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但,这份喜悦仅仅维持了一周。 一周后,陪亲戚去北京花乡二手车市场看车时,李伟顺口报了自家旧车的车况问价,几个车商给出的报价几乎一致——"6万5往上,车况好能给到6万8"。 车商的话像一盆冷水,浇了李伟一个透心凉。 "本以为自己捡了便宜,结果是被按着头薅羊毛。"说到这儿,李伟的语气里仍透着愤懑,"他们4S店就是故意压低了旧车价,所谓的补贴,早就从这儿加 倍找补回去了!" 汽车以旧换新,这本是给消费者的红利,怎么到了某些环节,就悄然变了味? 1. 表面让利,实则"羊毛出在羊身上" 事实上,对于许多人来说,汽车以旧换新置换补贴政策的推出,无疑是一项利好消息,既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购车成本,又能促进汽 ...
金融大礼包勾勒汽车消费新图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1 08:57
金融支持汽车消费政策核心 - 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等6方面提出举措,精准撬动汽车消费市场[1] - 政策通过贷款比例调整、违约金减免、新能源车支持等多维度破解消费痛点,如首付比例或从40%降至20%、利率从6%降至4%、贷款期限从3年延至5年[3] - 汽车以旧换新违约金减免显著降低置换成本,例如剩余车贷10万元时,可节省3000元违约金支出[4]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支持 - 政策强化对绿色智能产品的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可能获得更优惠利率、更高贷款额度或更便捷流程[4] - 金融机构推出"电池分期"特色产品,将电池费用拆分并享受零息分期,降低新能源车购车初期支出[11] - 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研发获资金倾斜,推动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扩大[8] 产业链金融服务升级 - 金融机构将以旧换新贷款额度从车价70%提升至80%以上,首付压力显著缓解[5] -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获信贷支持,促进二手车流通链条畅通,形成新车与二手车市场良性循环[6] - 金融机构与二手车平台数据共享,贷款审批时间从数天缩短至几小时[6] 消费场景与产品创新 - 自驾游需求推动SUV、MPV车型研发升级,金融机构推出低利率长期限专属购车贷款[7] - 汽车赛事活动刺激高性能汽车需求,金融机构提供灵活首付和定制还款计划[8] - 针对老年群体开发专属汽车金融产品,设计低月供长周期贷款方案[9] 政策组合拳效应 - 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推动"旧车估值抵扣首付+新车分期让利"方案,利率优惠1-2个百分点[10] - 金融机构放宽灵活就业者贷款审批,网约车司机等群体通过率提升30%,贷款期限延至5年[11] - 形成"以旧换新支持+信贷扩容+消费金融提质"组合,精准对接不同购车需求[12] 行业规范与自律 - 银行业发布自律公约明确利率上限(LPR±1个百分点)、禁止捆绑销售和"高息高返"套路[13] - 严禁"首付贷""尾款气球贷"等违规产品,要求全流程费用透明公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