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技术
搜索文档
联创光电上半年取得多项科技成果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00:4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48亿元,同比增长6.5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5.18% [1] - 扣非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14.01% [1] 业务板块表现 - 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板块收入1.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6.87% [1] - 背光源及应用产品板块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17.95% [2] - 背光源板块聚焦工控、车载和平板领域,主导项目进入量产阶段 [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费用8063.24万元,同比增长9.84% [3] - 激光领域实现大功率激光器件及光刃系列整机双重突破 [1] - 软件算法在识别精度和组网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1] - 突破全系列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具备设计制造15T以上超大口径磁体能力 [3][4] 产品与市场进展 - 光刃系列激光装备亮相阿布扎比防务展,加速全球化布局 [2] - 光刃Ⅱ系列产品实现车载移动状态下"动对动"精准打击能力 [3] - 高温超导技术应用于感应加热设备、磁控硅单晶生长设备、可控核聚变工程装备及电磁弹射领域 [3][4] 战略与运营 - 通过自动化线体改造和6S精益管理体系提升生产效率和良率 [2]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聚焦高端化、专业化技术攻关 [2] - 高温超导技术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后有望推动全球能源变革 [5] - 超导电磁弹射系统可为低成本太空数据中心和制造工厂提供基础设施 [5]
ST逸飞:2025年上半年营收4.32亿元 加大研发投入布局新兴业务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18: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23.90% [1] - 归母净利润1814.85万元 [1] - 研发费用5138.55万元,同比增长51.59% [2] 技术研发成果 - 累计获得知识产权677项,其中发明专利117项 [2] - 报告期内新获授权知识产权45项 [2] - 推出智能激光系统、新一代密封钉高速装配站及高速氦检机等创新产品 [2] 圆柱电池业务突破 - 推出"云轨""星轮""飞梭"三大系列组装线,覆盖直径18mm至60mm全极耳电池 [2] - 实现行业首条46系列大圆柱全极耳超充宽温电池量产线交付 [2] - 完成新一代圆柱电池高速智能装配线批量交付 [2] 固态电池技术应用 - 将高动态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加工质量闭环监测系统应用于固态电池极片制片环节 [3] - 开发激光超快加工设备及激光刻槽设备并实现客户交付 [3] - 突破极片涂层高速表面处理技术,提升激光装备对卷绕机速度适配能力 [3] 海外业务拓展 - 为海外客户交付全自动储能集装箱装配线,覆盖电芯处理到集装箱全流程 [4] - 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建立本地化服务体系 [4] - 开拓英国、日本、韩国、德国、土耳其等国家客户,订单大幅增长 [4] 战略合作与新兴布局 - 与印度Endurance公司战略合作,联合研发电池先进技术及装备 [4] - 与武创院联合成立"激光应用与高端装备创新枢纽" [5] - 通过湖北武逸科技布局电池智能装备、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封测及智慧物流赛道 [5] 产业化项目进展 - 荆楚人形机器人项目作为创新枢纽首标杆项目实现产业化 [5] - 钙钛矿领域推出P1-P5全系列高端激光装备,部分设备实现客户交付 [5]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13.27亿元(含税),同比增长59.48% [4] 发展策略 - 通过"激光技术+智能装备技术+工艺应用"滚动创新体系推动技术迭代 [1] - 持续深化降本增效及海外市场拓展 [6] - 形成"短期有支撑、中期有亮点、长期有基础"的发展格局 [6]
万集科技:关于获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25 22:06
公司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及下属武汉万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和苏州万集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获得10项发明专利证书 [2] - 专利技术覆盖智能网联、ETC及激光等多个核心技术方向 [2] 知识产权布局 - 专利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颁发 [2] - 专利涉及车联网技术及智能交通相关领域 [2] 业务领域覆盖 - 技术研发涵盖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 [2] - 专利包含ETC电子收费系统相关技术 [2] - 激光传感技术获得知识产权保护 [2]
Bull Of The Day: nLight (LASR)
ZACKS· 2025-08-15 20:11
公司概况 - 公司从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与国防、工业和微加工领域 [1][2] - 公司运营分为激光产品部门(设计、制造和销售激光器)和先进开发部门(专注于下一代激光技术的研发、设计和原型制作) [2] - 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 总部位于华盛顿州卡马斯市 [2] 财务表现 - 公司最近一个季度实现每股收益0.06美元 大幅超越市场预期的-0.09美元 超出预期0.15美元 盈利惊喜率达166% [4] - 过去一年公司平均盈利惊喜率达到50% 在最近四个季度中两次超越预期 一次符合预期 一次未达预期 [4] - 2025年全年亏损预期从-0.28美元收窄至-0.16美元 2026年亏损预期从-0.21美元改善至-0.10美元 [5] 增长前景 - 本财年分析师预计营收将达到2.34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6] - 下一财年共识预期营收为2.45亿美元 同比增长4.6% [6] - 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8.1%提升至-24.4% 最近达到-14.7% [8] 估值指标 - 由于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 无法计算远期市盈率 [7] - 市净率为6.3倍 低于同业平均水平 有提升空间 [7] - 市销率为6.3倍 [7]
帝尔激光20250813
2025-08-13 22:53
帝尔激光 20250813 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帝尔激光(第二激光)[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29.2%[3] - 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38.37%[3] - 毛利率47.64%,同比上升1.07个百分点[3] - 净利润率27.92%,相比2024年同期26.07%有所上升[3] - 存货规模17.53亿元,较年初增长1.72%[4] - 合同负债15.8亿元,较年初下降10%[4] - 资产负债率44.33%,较去年末下降3个百分点[4] 财务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3亿元,同比下降35.03%[3] - 第一季度净现金流1.8亿元,第二季度净现金流0.37亿元[3] - 研发支出1.21亿元,同比下降13.54%[3] 光伏设备业务进展 TOPCon电池技术 - 选择性减薄工艺(TCP)和绝缘工艺(TCI)获量产订单[5] - 上半年TCP和TCI新增几十吉瓦订单[15] - 存在配合前后道工艺改进的改造需求[19] BC电池技术 - 激光微刻蚀设备获头部客户量产订单[5] - 预计2025年BC电池产能扩展50-60GW[9] - 广东地区可能新增10-15GW产能[11] - 激光开槽设备在BB40中占据独家市场地位[10] - 关注金属化路线(电镀和铜浆使用)的降本提效潜力[10] - 电镀激光订单已交付十几个GW,单GW价值量约2000多万元[22] - 铜浆激光烧结工艺正在配合客户测试[22] HBC电池技术 - 配合客户进行新的激光尝试并取得进展[21] - 预计2026年HBC电池至少会有五个吉瓦计划[21] - PBC电池微刻蚀设备单机瓦价值量约每吉瓦5000万元[21] 组件技术 - 研发新型激光焊接工艺以简化生产工艺、减少电池片损伤并提升组件效率[5] - 期待今年三四季度获得吉瓦级甚至更高订单[10] - 组件技术具有更低损伤、更高良率、效率修复以及更高精度等优越性[24] 非光伏业务布局 PCB设备领域 - 基于固体飞秒和皮秒激光器应用优势进入PCB领域[6] - 每年采购数千台固体飞秒和皮秒激光器[6] - 正在进行激光打孔工艺测试[13] - 与PCB领域顶级客户合作进行测试推进[27] - 探讨用固体超快激光替代部分二氧化碳激光应用[20] TTV封装及显示应用 - 完成面板级玻璃基板设备出货[5] - 实现晶圆和面板及TTV封装的全面覆盖[5] - 持续投入TTV封装研发[13] TGV打孔设备 - 单台价值量约几百万人民币[30] - 2025年预计新增客户订单和复购需求[30] - 尝试将TGV导入显示等其他领域[30] 技术发展方向 - 探索激光技术在替代现有工艺中的可能性[8] - 主要集中在固体飞秒和皮秒激光钻孔工艺[8] - 关注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应用[8] - 致力于用固体激光改进现有二氧化碳激光的不足[8] 供应链管理 - 与全球顶尖激光源厂商(IPG、SP等)保持紧密合作[14] - 合作关系已有数年甚至十年以上历史[14] - 与国内激光源公司开展合作以应对潜在风险[14] 订单与市场展望 - 2025年整体BC电池产能预期50-60GW[11] - 上半年BC和Topcon均有新增订单[15] - 预计BC今年新增五六十个吉瓦电池产能[15] - 新组件技术可能带来10吉瓦以上规模组件订单[15] - 在手订单整体约为几十亿元[18] - 组件部分近期可能会有计划订单产生[12] 行业竞争与策略 - 避免同质化竞争[6] - 从Perk时代到Topcon再到BC一直引领行业新技术发展[6] - 通过创新激光技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应对行业压力[29]
帝尔激光:上半年在TOPCon等激光技术上均有全新技术覆盖及订单实现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16:57
技术进展 - 公司在TOPCon和XBC等激光技术上实现全新激光技术覆盖并获得订单 [1] - 应用于背接触电池的全新激光微蚀刻设备继续取得新的量产订单 [1] - 激光选择性减薄设备已获得TOPCon电池量产订单 激光隔离钝化设备量产导入推进顺利 [1] 产品研发 - 组件方面正在研发激光新焊接工艺 可简化生产工艺并减少电池片损伤 [1] - 新焊接工艺能提高焊接质量并提升组件效率 [1] - 已完成面板级玻璃基板通孔设备出货 实现晶圆级和面板级TGV封装激光技术全面覆盖 [1]
研判2025!中国真空镀膜机行业经营模式、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高端市场国产化率较低[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5 09:38
行业概述 - 真空镀膜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在真空环境下将材料沉积于基材表面形成薄膜,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半导体、光伏等领域 [2] - 真空镀膜机按原理可分为真空离子镀膜机、蒸发镀膜机、溅射镀膜机和化学气相沉积CVD镀膜机 [3] - 行业经营模式以"以销定产"为主,企业需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设备及工艺解决方案,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 [5] 市场规模与需求 - 2024年中国真空镀膜机需求量达11.10万台,市场规模522.4亿元,其中大型设备占比22.50%,中小型设备占比77.50% [9] - 智能手机轻薄化、半导体制程微缩、光伏效率提升三大需求驱动行业增长 [1][9] - 环保法规趋严推动真空镀膜技术替代传统高污染工艺,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1][9]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镀膜材料、溅射靶材及真空泵等配件供应商,下游覆盖消费电子、半导体、光伏、医疗器械等十多个领域 [7] - 产业链协同性强,上游提供定制化原材料,设备商完成研发生产后直接交付终端客户 [5][7] 竞争格局 - 国际高端市场被应用材料、爱发科、德国莱宝等跨国企业垄断,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11] - 代表国产企业: - 汇成真空2024年营收5.20亿元,消费电子领域收入占比26.02%,业务覆盖智能手机、光学镜头等 [13] - 凯旋真空2024年营收2.29亿元,真空设备业务占比96.09%,产品线涵盖磁控溅射、CVD系统等 [15] - 钙钛矿设备成为新增长点,捷佳伟创、奥来德等企业已获相关订单 [12] 技术发展趋势 - 工艺优化方向:提升膜层质量/附着力/均匀性,适应半导体/新能源领域苛刻需求 [18] - 技术融合趋势:纳米技术、激光技术推动多层膜镀膜、磁控溅射等技术升级 [18] - 绿色转型:设备节能降耗,开发环保镀膜材料与工艺 [18]
杰普特: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7.03%-82.60%
快讯· 2025-07-22 17:27
业绩预期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600万元至1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57.03%至82.60% [1] - 预计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均实现显著增长 [1] 业务驱动因素 - 全球范围内激光器需求提升 [1] - 新能源动力电池精密加工领域实现销售收入较快增长 [1] - 消费级激光器领域实现销售收入较快增长 [1] - 激光/光学智能装备领域受益于下游需求复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1]
首款“印度制造”芯片今年问世,并计划实现量产|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22 12:02
彩票销售数据 - 6月全国彩票销售额544.82亿元,同比下降2.6%,主要因去年同期竞猜型彩票基数较高 [1] - 分机构看:福利彩票6月销售181.30亿元(+0.7%),体育彩票销售363.51亿元(-4.2%) [1] - 1-6月累计销售额3178.54亿元(+3.0%),其中福利彩票1071.10亿元(+2.0%),体育彩票2107.44亿元(+3.6%) [1] 电子商务发展 - 商务部推动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电商领域扩消费政策落地见效,AI应用场景创新拓展 [2] Uber微信小程序上线 - Uber微信小程序支持中港日三地打车,未来将扩展至美英法等9个国家和地区 [3] - 实现微信内闭环支付(微信支付/WeChat港币钱包),优化中国用户境外出行体验 [4] 交通运输动态 - 自驾出行日均1.3亿人次,占跨区域流动量70%以上,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5] -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约2800亿元 [6][7] 互联网普及率 - 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9.7%,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落地 [7] 激光技术突破 - 哈工大团队在《自然》发表成果,实现激光波前自由调控,推动通信/计算/成像等领域应用升级 [9] 企业动态 - 百利天恒港股IPO招股书失效,此前由高盛/摩根大通/中信证券联席保荐 [10] - 广州轻工起诉宁波汉意违约涉及良品铺子股权转让,已启动司法保全措施 [11] - 豪鹏科技进入服务型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提供电池方案设计支持 [12] - Keep预计2025上半年调整后净利润1000万元,亏损同比收窄78% [13][14][15] 半导体产业 - 印度首款国产芯片计划年内量产,6家半导体工厂加速建设中 [16]
新光光电: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8 18:18
募投项目进展缓慢原因 - 军品批产产品收入波动显著,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054万元、971万元、1627万元,受总体单位和最终用户不可控因素影响[2] - 武器装备研制周期长且存在不确定性,例如某新型号样机2024年完成外场飞行试验,预计2025年进入下一阶段,低成本双光探测制导组件尚未进入批量生产[2] - 2020-2022年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施工人员不足,资源优先用于维持主营业务[4] - 激光防御系统产品处于客户接洽和指标优化阶段,暂未达批产条件[4] - 光学设备购置和研发人才招聘受不可抗力影响延迟,避免固定资产闲置[5] 募投项目必要性与可行性 - 光机电项目符合国防现代化战略部署,政策支持明确[5][6] - 光学制导技术国内领先,像方扫描成像技术支撑高超音速末制导需求[21][22] - 激光对抗系统技术优势明显,轻小型防御系统毁伤效果国内领先[23][24] - 研发中心项目有助于引进高端人才,应对东北地区人才流失问题[15][16] - 2023年激光设备市场规模达910亿元,同比增长5.6%,出口金额19.5亿美元[12] 市场环境与项目前景 - 军工电子行业持续高景气,政策强调"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19] - 光学制导领域向复合制导发展,红外成像技术需求迫切[21] - 光学仿真技术向网络互联分布交互方向发展,公司第四代产品部分指标国际先进[22][23] - 激光对抗领域全球竞争加剧,美军已部署30-150千瓦舰载激光系统[23] - 2024年末在手订单1.6亿元,2025年新增订单及意向1.53亿元[18] 后续建设安排 - 光机电项目计划2025年9月完成地基工程,12月完成竣工验收[28] - 睿光项目生产中心A已完工,B/C中心待启动[29][30] - 研发中心已完成10万级洁净间改造,设备购置进度9.4%[33] - 人员招聘超计划完成,累计招聘129人(淘汰79人)[34] - 存在延期风险因素:批产时点不确定、产能需求不足、人才引进困难[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