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技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进展超预期,后续还有哪些催化?
2025-05-21 23:1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行业、钠离子电池行业、锂电设备行业 - **公司**:豪鹏科技、纳科诺尔、有研新材、中科深蓝、惠泽聚合物、冠盛股份、上海凯宝、德福科技、宏工科技、清研纳科、银河科技、先导智能、杭可、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巨盈材料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迅速**:预计两到三年后扩产至吉瓦时级别量产线,符合头部车企和电池大厂 2027、2028 年商业化量产装车预期;中试线扩产和落地是关键节点,宁德时代港亚控股 IPO 上市联合催化行情发展[2] - **CIBF 电池展反映行业情况**:销售为重采购清淡,行业逐步走出出清状态;固态和钠离子电池展示及订单沟通火热;新国标 2026 年 7 月实行,利好头部厂商,增加绝对安全固态方案需求[3][4] - **国内固态电池技术有差距但有进展**:与日本领先企业在干法设备性能和设计上有差距,但豪鹏科技和纳科诺尔等公司推动国产设备用于全固态产品生产[1][5]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工艺及挑战**:以干法为主,掺杂提升性能,相关设备受益;成本是主要挑战,中试线资本开支约七八千万,比液态贵 40%,远期贵两三倍,初期应用集中在高精尖领域[1][6] - **钠离子电池发展情况**:供应链成熟,在特定领域替代铅酸电池,但竞争加剧;二三线企业半固态产品性能提升有限,下游接受度低,无人机、机器人及海外客户订单沟通积极[1][7][8] - **各环节企业亮点**:有研新材全固全干法复合电极获日本企业认可;中科深蓝、惠泽聚合物及冠盛股份半固态领域表现优异;上海凯宝球形介孔炭和德福科技多孔铜箔技术受关注[1][9] - **德福公司技术创新优势**:与下游大客户合作开发新研发项目比例高,在载体铜箔和 HVLN 等领域展示强大技术创新能力[3][10] - **国内设备厂商表现出色**:锂电设备中试阶段多使用国产设备,大型锂电设备厂海外订单表现良好[3][11][12] - **固态电池相关设备发展迅速**:豪鹏科技、宏工科技、纳科诺尔等企业通过中试订单展示实质性进展[13]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影响**:股价及 H 股溢价显著,反映海外资金看好国内锂电产业链;预计纳入港股通催化股价;关税缓和使储能量上调,排产上修,带动产业链估值修复[14] - **钠离子电池市场前景**:在低温大倍率及安全性方面有核心优势,是替代铅酸市场重要选择,但需降本替代磷酸铁锂,产能释放可能恶化市场格局[15][16] - **全固态硫化物电池发展进程**:预计 2028 年量产,目前处于关键中试阶段,需提升材料性能和优化设备参数[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德福科技与下游大客户合作开发新研发项目比例远高于供应成熟产品比例[10] - 固态电池相关设备中,豪鹏科技混合包覆一体机可掺入固态电解质实现差异化竞争力,宏工科技凭借大规模混料机技术展现延展性,纳科诺尔滚压设备竞争力突出[13]
邀请函: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定档7月10-11日,无锡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5-21 20:25
活动背景及亮点 - 起点研究院(SPIR)将发布《2025中国两轮车换电及电池TOP排行榜及行业白皮书》,涵盖智能电动两轮车出货量TOP10、两轮车换电运营商TOP10、两轮车电池BMS出货量TOP5等多个细分榜单 [3] - 全球两轮车换电市场高速增长,中国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布局风口,需解决电池安全、下沉市场覆盖及成本优化等挑战 [3] - 上下游企业加速研发高安全、高倍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成本、高低温等细分性能优势电池产品 [3] - 海内外轻型动力及中小储能市场高速增长,低空飞行、移动电动工具、人形/智能机器人等热门应用场景进入高速发展期 [3] - AI技术加速驱动钠电、全极耳等新电池技术与工艺体系的研发优化,推动钠电池和大圆柱在两轮车换电领域的应用 [3] 活动组织架构 - 活动名称: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 [4] - 主办单位: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 [4] - 活动规模:500+ [4] 大会议程 - 7月10日主要行程:无锡头部电动两轮车整车企业参观考察(雅迪、爱玛、新日、台铃),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会暨两轮车锂电CEO闭门会 [5] - 7月11日上午议题:电动两轮车及换电技术专场,包括《2025中国两轮车换电及电池TOP排行榜及行业白皮书发布》、电动两轮车锂电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等 [5] - 7月11日下午议题:电自及电摩电池技术专场,包括两轮车电池技术路线图、轻型动力电池出海新风向、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在轻型电动车的应用等 [5][7] - 7月11日下午议题:两轮车换电电池技术专场,包括磷酸锰铁锂在两轮车领域的应用、高安全宽温域钠离子电池、大圆柱锂电池在两轮车领域的技术创新等 [7] 拟邀参会企业 - 电动两轮车及换电企业:雅迪、新日、爱玛、小牛、九号、绿源、铁塔能源、智租换电、光宇出行、美团、滴滴等 [9] - 轻型动力及两轮车换电电池企业: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新能安、星恒电源、保力新、比克电池、比亚迪、多氟多等 [9] - 设备领域企业:先导智能、诚捷智能、逸飞激光、日联科技、超业精密等 [9] - 材料领域企业:贝特瑞、尚太科技、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盟固利、巴莫科技等 [9] 参会方式 - 报名费用:2888元/人,含会议门票、会议当天午餐、2025中国两轮车及换电电池行业白皮书1份(简版) [11]
【转|太平洋电新-亿纬锂能深度】底部逆势扩张彰显宏图,优质资产估值有望重塑
远峰电子· 2025-05-21 19:3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锂原电池国产替代起步,逐步拓展至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市场扩张 [2] - 公司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锂原电池国产替代、消费电池市场拓展、动力电池客户攻克、海外储能市场布局 [2][3] - 目前公司已成为动储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积极出海建厂并持续获得海外订单 [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消费电池(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圆柱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 [6] - 产品技术参数: - 锂亚硫酰氯电池能量密度达612Wh/kg,应用于智能表计 [7] - 锂二氧化锰电池能量密度210Wh/kg,用于胎压监测系统 [7] - 三元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240-385Wh/kg,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 [7] - 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160-190Wh/kg,用于电力储能和商用车 [7] - 动储电池已成为公司主要营收来源,正在超越消费电池业务 [6] 财务与运营 - 公司动储电池毛利率约15%,消费电池毛利率保持在30%以上,行业领先 [9] - 费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销售费用率低于行业龙头,研发费用率保持在6%左右 [11] - 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0%左右,现金流情况良好,经营活动现金流呈现爆发式增长 [13]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454.99/530.11/679.72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37.91/52.01/82.99亿元 [35] 大圆柱电池战略 - 公司逆势扩张大圆柱电池产能,现有产能供不应求,2023年圆柱磷酸铁锂电池产能利用率78%-86% [15][21] - 在建大圆柱项目: - 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工程进度19.58%) [22] - 21GWh大圆柱乘用车动力电池项目(工程进度7.01%) [22] - 已获客户意向性需求286GWh+,其中三元大圆柱电池意向需求286GWh,圆柱磷酸铁锂电池77GWh [25] - 大圆柱电池具备安全性好、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海外客户接受度较高 [26][27] 储能业务 - 2024年上半年储能电池出货20.95GWh,同比增长133.18%,全球市占率第二 [29] - 已签订重大供货协议: - AESI 19.5GWh [30] - Powin 10GWh [30] - 荆门60GWh超级工厂投产,马来西亚工厂启动建设,支持全球交付 [29] - 预计欧美降息将进一步提升储能需求,北美大储市场弹性较大 [29] 消费电池业务 - 消费电池下游需求复苏,2024年上半年圆柱电池单月产销量突破1亿只 [38] - 锂原电池受益于物联网增长和智能表计更换周期 [32] - 马来西亚基地投产后,消费电池销量有望持续增长 [38] 行业地位 - 2023年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2.3%,排名第九 [36] - 与同行对比: - 2024年预计PE 24.07,低于国轩高科(40.61)和鹏辉能源(107.19) [40] - 2026年预计PE 10.99,低于行业平均18.54 [40]
邀请函: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定档7月10-11日,无锡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5-20 19:43
活动背景及亮点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聚焦新技术与新市场拓展,将于7月10-11日在江苏无锡锡山区举办 [1] - 起点研究院(SPIR)将发布《2025中国两轮车换电及电池TOP排行榜及行业白皮书》,涵盖智能电动两轮车出货量TOP10、换电运营商TOP10、电池BMS出货量TOP5等细分榜单 [3] - 全球两轮车换电市场高速增长,中国企业迎来布局风口,需解决电池安全、下沉市场覆盖及成本优化等挑战 [3] - 上下游企业加速研发高安全、高倍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成本等性能优势电池产品 [3] - 海内外轻型动力及中小储能市场高速增长,低空飞行、移动电动工具、人形/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场景推动电池技术迭代 [3] - AI技术驱动钠电、全极耳等新电池技术与工艺研发,加速钠电池和大圆柱在两轮车换电领域的应用 [3] 活动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活动规模超500人 [4] 大会议程 - 7月10日包括无锡头部电动两轮车企业(雅迪、爱玛、新日、台铃)参观考察及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闭门会 [5] - 7月11日上午聚焦电动两轮车及换电技术专场,议题涵盖锂电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换电技术前沿及电池技术发展 [5] - 下午电自及电摩电池技术专场讨论两轮车电池技术路线图、轻型动力电池出海、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应用等 [5] - 两轮车换电电池技术专场议题包括磷酸锰铁锂应用、钠离子电池、锂电池消防安全及新国标影响分析 [7] 拟邀参会企业 - 电动两轮车及换电企业包括雅迪、新日、爱玛、小牛、九号、铁塔能源、智租换电、美团、滴滴等 [9] - 电池企业涵盖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星恒电源、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头部厂商 [9] - 设备及材料领域企业包括先导智能、贝特瑞、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恩捷股份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参与者 [9] 参会方式 - 报名费用2888元/人,含会议门票、午餐及行业白皮书简版 [11]
浙江恒威(301222) - 301222浙江恒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01
2025-05-06 17:12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时间为2025年5月6日15:30 - 16:30,地点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汪剑平,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杨菊,独立董事张惠忠,保荐代表人王森鹤、张渝 [2] 公司优势与不足 - 公司深耕高性能环保锌锰电池领域逾20年,有产品性能、工艺装备、质量管理、客户资源、技术研发、绿色化生产等竞争优势,产品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有不俗国际市场份额 [2] - 部分国际头部企业有品牌影响力强、销售渠道完善、较早启动技术迭代等先发优势 [2] 扣式锂锰电池情况 - 公司未来投建的扣式锂锰电池体型小、重量轻、储存寿命长、安全性高,应用场景多,市场需求稳健、空间广阔、前景向好 [3] - “扣式锂锰电池新建及工厂智能化改造项目”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建设完成后陆续投产,订单获取有稳定预期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同比增长19.37%;利润总额1.49亿元,同比增长6.16%;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6.59% [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085.60万元 [4]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基于锌锰电池市场需求稳定增长、海外市场拓展空间大、汇率波动影响、研发与技术壁垒等因素,2024年度公司取得较好经营成果 [4] 行业情况 - 锌锰电池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等,市场需求稳健,全球市场形成相对稳定竞争格局,发达国家中高端市场金霸王等表现突出,日本厂商在本土及东南亚占较大份额,中国行业竞争充分、格局稳定 [5] - 公司产品覆盖多民生消费电器领域,市场需求稳健、空间广阔、前景稳中向好 [5]
容百科技20250505
2025-05-06 10:27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容百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三元正极材料业务** - 业务稳健,韩国基地持续大批量出货,欧洲波兰项目启动锁定产能,一季度盈利约 4700 万元,但单吨利润因销量下降减少,预计 2025 年出货量增长 10%-20% [2][10][11][13] - 全球化布局优势显现,产品在新兴领域批量化出货,巩固差异化竞争优势 [4][5] - 欧洲市场订单增长明显,波兰工厂一期 2 万吨产能已预订,将建二期 5 万吨产能;北美需求预计恢复,韩国基地供应美国市场不受关税显著影响 [4][22] - 一季度单吨利润约 3000 元,较 2024 年三四季度下降,因销量减少致产量、开工率和利用率受影响,单吨加工费上升 [11] 2. **锰铁锂业务** - 满产满销,一代产品在 EV 市场量产突破获万辆汽车订单,二代产品快充性能突破,为民用车市场应用奠基 [2][6] - 现有产能用于微型动力装置和商用车领域,预计明年需求约 2 万吨,公司规划 10 万吨产能基地,达万吨以上规模可盈利 [2][17][18] 3. **钠电正极材料业务** - 在动力、储能等领域领先,获层状材料千吨级和聚阴离子百吨级订单,加速产业化,湖北仙桃 6000 吨生产线改造,2025 年出货目标千吨级,重点完成项目导入 [2][7][16] - 作为新业务,短期内可能亏损但会逐步改善 [12] 4. **固态电池领域** - 半固态用 9 系超高镍材料批量出货,全固态电池方面,硫化物电解质连续式生产线设计完成,预计四季度完成中试线建设 [2][9]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送样测试容量达 270 毫安时每克,年底前全固态体系中预计达 300 毫安时每克 [2][31] 5. **一季度经营情况** - 营收 29.64 亿元,净利润 -404 万元,主营正极材料业务市场开拓有进展 [3] - 亏损主要来自前驱体和钠电业务,前驱体受镍价波动影响,钠电因研发调试亏损 [4][10] 6. **供应链布局** - 2025 年进行战略性调整,明确主业为正极材料,与上下游企业在印尼、欧洲等地展开合作,完成全球化供应链构建和导入 [4][25] 7. **海外市场情况** - 2025 年海外客户占比将逐步提高,全年平均明显提升,取决于三四季度放量,欧洲工厂 2026 年开始贡献实质性订单 [14] - 今年欧洲市场订单增长明显,二季度末相关订单增加,全年目标销量争取同比增长 20%,海外增量速度比国内快 [34][36] 8. **技术研发与市场趋势** - 中镍技术未来成主流路线之一,公司积极开发,2025 年下半年大批量出货,2026 年出货量扩大 [29] - 新国标提高电池指标要求,导致电池厂分化,三元电池集中度提高 [32] - 磷酸铁锂压实密度提升,公司有应对策略,具备竞争力 [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韩国基地情况**:一期产能 2 万吨,2024 年四季度满产;2025 年一季度二期 4 万吨产能开始调试,预计下半年一期、二期同时达产,月总产能 4500 吨左右,2026 年上半年 6 万吨产能满产,考虑建设三期 4 - 5 万吨产能 [20] 2. **少数股东权益**:主要来自用于投建基地的基金项目 [19] 3. **前躯体和锰铁锂业务展望**:前躯体二季度采取措施改善状况,但能否盈利待观察;锰铁锂业务一季度目标盈亏平衡有挑战,未来有望盈利 [22] 4. **钠电资本开支与合作进展**:2025 年计划建设 6000 吨产线,产品已导入市场,量产前需解决质量、成本和供应链问题,预计 2026 - 2027 年显著增长 [26] 5. **三元材料海外客户认证及出货**:美国订单二三季度尤其是三季度显著提升,韩国工厂出货量将大幅增加 [27] 6. **三元正极技术演化**:开发四元正极 NCMA 产品并送测开发,与大客户合作开发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全固态领域处于公斤级送样阶段 [37] 7. **北美需求与干法工艺**:北美需求预计恢复,公司批量供应干法工艺材料,可直接出货到美国终端客户,简化供应链 [38][39]
宁德时代新品秀肌肉;欣旺达叫停两大项目;最大磷酸锰铁锂产线投产;吉利完成电池业务整合;60亿电池项目开工;LG新能源退出百亿项目
起点锂电· 2025-04-27 17:54
宁德时代新品发布 - 发布三大电池新品: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钠新电池及骁遥双核电池 [2]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兼具800km续航和12C快充,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 [3] - 钠新电池为零下40℃环境下保持90%能量保持率,能量密度175Wh/kg,续航超500公里,循环寿命超10000次,2025年12月量产 [4] - 骁遥双核电池通过五大独立模块重构能量管理,支持极端场景供电稳定性 [4] 鹏辉能源业绩 - 2024年营收79.61亿元,同比增14.83%,净利润亏损2.52亿元 [5] - 锂离子电池收入73.63亿元,占比92.50%,同比增15.11% [6] 欣旺达动态 - 终止欣智旺智能硬件宁乡项目(总投资20亿元)和珠海30GWh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20亿元) [7] - 2024年营收560.21亿元,同比增17.05%,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增36.43% [8] - 动力电池出货量25.29GWh,同比增116.89%,收入151.39亿元,同比增40.24% [8] 超威电池新品 - 发布超威甄黑金大力神电池,骑行里程提升15%,动力性能提升15%,充电接受性提升30%,循环寿命提升18% [9] 锂电池项目进展 - 四川遂宁60亿元锂电池项目开工,年产10亿支"18650"型电池(占全球16%),预计年产值50亿元 [10] - 全球最大磷酸锰铁锂产线(一期2万吨)投产,总规划产能10万吨 [12] - 四川遂宁56亿元磷酸铁锂项目签约,已建成11万吨产能,2024年产值61.18亿元 [15] - 山东6000吨高纯硫化锂项目分两期建设,2027年一期竣工 [16][17] 国际合作与退出 - LG新能源退出印尼615.85亿元电动汽车电池项目,但保留10GWh年产能的合资企业 [14] - 天赐材料与Honeywell合作推进北美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项目 [18] - 印尼锂源磷酸铁锂项目二期开工,一期3万吨已投产 [19] 供应链合作 - 诺德股份与天合储能签订2亿元4.5微米铜箔采购合同,与蜂巢能源达成5万吨锂电铜箔战略合作 [20] - 腾远钴业拟在刚果投建3万吨铜、2000吨钴湿法冶炼厂,投资9.8亿元 [21] - 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合作开发全极耳固态电池及方形铝壳固态电池 [23][24] 设备与材料企业 - 金银河2024年营收15.09亿元,亏损8071.45万元,锂/钠电池极片生产线市占率超95% [25] - 奥特维2024年营收91.98亿元,同比增45.94%,在手订单118.31亿元 [26][27] - 联得装备2024年营收13.96亿元,同比增15.63%,布局锂电池组装设备和钙钛光伏设备 [28] 电池回收项目 - 湖南裕能拟投资1.5亿元建设2万吨废旧锂电池拆解回收项目 [30] - 山东临沂1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项目投资1.7亿元,预计年处理量8307.7吨 [31] - 济宁5万吨电池余料回收项目投资1亿元,聚焦负极材料回收 [32] 车企动态 - 特斯拉一季度营收193.35亿美元,同比降9%,净利润4.09亿美元,同比降71%,汽车业务营收139.67亿美元,同比降20% [34] - 丰田146亿元独资新能源车企落户上海,规划年产10万辆纯电动车,远期目标50万辆 [35] - 吉利整合电池业务成立吉曜通行能源科技,统一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36][37] - 小米汽车澄清YU7未推迟上市,仍计划6-7月发布 [38] - 奇瑞与科大讯飞合资成立安徽祺声科技,聚焦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 [39] - 长城汽车总裁称坚决不做增程技术,强调Hi4混联系统效率优势 [40]
收手吧,外面全是宁德时代
半佛仙人· 2025-04-23 16:56
宁德时代电池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三款颠覆性电池产品: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钠新电池、骁遥双核动力电池,技术领先程度被形容为"天基离子炮"级别[2] - 12C超充技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同时保持800公里最高续航,突破超快充与高续航不可兼得的行业难题[3][4] - 钠新电池实现车规级规模化量产,用钠替代锂解决原材料卡脖子问题,原材料成本大幅降低且来源广泛(海水提取)[7][9] 技术创新特点 - 技术研发呈跳跃式而非线性发展,实验室储备技术远超市场应用水平,形成"技术代差"优势[6] - 骁遥双核动力电池采用自生成负极技术(上世纪50年代理论落地),实现双能量区自动切换,适配不同驾驶场景需求[13] - 产品组合覆盖磷酸铁锂/三元锂/钠离子全技术路线,车企无需做技术路线选择[2] 行业影响 - 技术标准可能成为行业准绳,搭载其电池的车型在二手车市场溢价明显[16] - 钠电池量产打破锂资源垄断,将电池成本"从云端拽回地面",重构全球能源供给格局[16] - 技术方案适用场景超越汽车领域(船舶/航空/航天),正在重构现代工业能量底座[13] 产品性能细节 - 神行超充电池在零下10℃仍保持高效充电性能,解决电动车冬季使用痛点[4] - 钠电池攻克续航(500+公里)和循环寿命(破万次)两大技术瓶颈,性能媲美锂电池[9] - 双核电池可根据需求自由组合技术路线(如钠电池+自生成负极电池应对北方冬季)[13]
亿纬锂能20250326
2025-03-26 22: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亿纬锂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储能业务 - 2024 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达 52GWh 同比翻倍,全球市场份额跃居第二,预计 2025 年继续保持 50%左右增长[3] - 2024 年出货量 50 - 55GWh,市占率提升至 15%,预计 2025 年增至 75 - 80GWh,同比增长 45%,海外订单增加,盈利能力有望提升[4] - 2024 年行业出货量 343GWh 同比增长 68%,2025 年预计增长 35%,亿纬锂能增速可能更快,市占率进一步提升[13] - 2024 年出货量 50 - 55GWh,直接出口、间接出口各占 30%,剩余供应国内电网,2025 年预计增至 75 - 80GWh[14] - 方形铁锂技术因成本和性能优势成储能重要方向,公司选择该路线获良好市场反响,积极布局海外铁锂储能产线[4] - 2024 年磷酸铁锂电池单位成本净利约三分钱,降本 5% - 10%后单位盈利有望达五分钱,海外基地盈利或更高,2026 年新品和海外市场提供增长空间[17] 动力电池业务 - 2024 年基本盈亏平衡,受益于小鹏 P7 +等车型放量,预计 2025 年出货量增长 50%以上,大圆柱电池技术成熟量产,海外产能布局加速[4] - 2024 年基本盈亏平衡或略有亏损,2025 年随小鹏 P7 +等车型放量及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预计出货量增长 50%以上,大圆柱技术量产,海外布局产能[5] - 过去集中商用车领域,乘用车客户少,全球份额约 2%,随爆款车型和标品化改造,经营改善可期,新客户和新品带来增长机会[18] - 2024 年出货量 27.5GWh 增速一般,小鹏 P7 +今年预计增量 7 - 8GWh,还有 mono max 车型及领跑供应情况值得关注[18] - 2024 年产能利用率 50% - 60%,2025 年 3 月达 70%,预计 5 - 6 月达 80%实现盈利,传统产品可实现每股一分钱预期收益[19] - 2025 年二季度宝马 40 级车型亮相是关键转折点,公司规划超 100GWh 产能[20] - 预计 25 年配套总量约 5GWh,26 年宝马放量总计 10GWh,27 年增长至 30GWh 以上,25 年开始经营性改善显著,大圆柱产品放量是关键[21] - 2024 年基本未盈利,2025 年盈利水平达 2 - 3 分,2026 年可能超 3 分,新品和海外订单增加带来弹性[22] 传统业务 - 锂原电池业务毛利率稳定在 35%以上,小圆柱消费类电池和 3C 小型电池规模良好,为公司提供稳健现金流[4] - 锂原电池业务稳定,小型圆柱消费类电池自 2024 年规模良好且平稳增长,3C 小型电池稳定增长[6] 整体盈利及前景 - 2025 年预期盈利超 50 亿元,经营质量提升,未来盈利弹性大,各项趋势向好,目标市值 1500 亿元[4][7] - 近三年整体毛利率稳定在 17%左右,锂原电池超 35%,小圆柱超 20%,动力储能 16%,未来有望改善[9] - 2024 年总营收约 478 亿元,动力储能贡献约 370 亿元,消费类电池收入约 110 亿元[10] - 消费电池领域稳健发展,圆柱电池 2024 年销量 10 亿颗同比增长 70%,毛利率 25%贡献约 9 亿元利润,2025 - 2026 年保持 10% - 20%增速,马来西亚布局产能提升盈利,小型软包和金豆电池预计今年贡献 1.5 - 2 亿元利润[23] - 2024 年消费领域收入突破 100 亿元,毛利率 29%左右,预计消费电池板块未来几年维持 10%左右增长,毛利率 25%左右,持有斯摩尔国际股份预计今年贡献约 5 亿元利润[24] - 目前市值约 1000 亿元,估值潜力大,股权激励费用影响 26 年大幅下降,按 26 年预期净利润给予 20 倍估值对应市值可达 1500 亿元[25] - 动力储能业务 24 - 25 年从亏损到微利,25 年产能利用率达 80%,26 年新品和海外订单放量提升盈利水平[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亿纬锂能成立于 2001 年,从一次性不可充电电池起家,布局多种电池技术,成为全球第二大储能电池供应商,管理层背景优秀,股权结构稳定,推进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计划,2016 年以来进入高速增长期,过去七年复合增速达 54%[8] - 大圆柱电池预计 2025 年迎来变化,2026 - 2027 年规模性放量,特斯拉、宝马等车型将应用,机器人领域也有需求,市场空间广阔[4][12] - 方形铁锂技术因叠片工艺效率高、良品率高有成本优势,大容量趋势使其更适合,从 280 安时升级有望降低成本 5% - 10%[15] - 亿纬锂能是国内较早建立海外铁锂储能产线的企业之一,26 年第 1 季度投产,一期规划 10 - 15GWh 产量,马来西亚产线稀缺,对盈利贡献大[16]
韩企电池技术批量“上新”
高工锂电· 2025-03-07 18:45
大圆柱电池技术展示 - LG新能源展出三款大圆柱电池型号4680、4695及46120,分别针对特斯拉、宝马等高端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市场 [1] - 三星SDI展出四款大圆柱电池型号4680、4695、46100及46120,并展示基于4695电池的SUV电池包 [2] - SK On首次公开展示圆柱电池实物模型包括4680、4695和46120三款产品 [2] 应用场景拓展 - LG新能源与Aptera Motors合作开发太阳能汽车,拓展圆柱电池应用场景 [1] - 三星SDI展示由21700圆柱电池驱动的服务机器人DAL-e、四足机器人MobED及自动驾驶穿梭车ROii [2] - 三星SDI与现代汽车、起亚达成初步合作协议研发高性能机器人专用电池 [2] 技术差异化策略 - SK On采用差异化正极材料策略:4680用中镍(续航600公里)、4695用中镍与高镍混合(续航800公里支持20分钟快充)、46120用纯高镍(续航超1000公里) [3] - LG新能源发布韩国首款量产无前驱体正极材料,提升低温性能并减少碳足迹 [4] - LG新能源展示超高镍正极材料(镍含量超95%)、高压中镍正极材料及铁锂混合解决方案 [4] 前沿技术布局 - 三星SDI明确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量产并已提供样品 [3] - LG新能源计划2027年前开发出用于小型系统的锂金属电池 [3] - 三星SDI展示高功率UPS电池,输出功率较上一代提升超40% [3] 市场渗透与生产准备 - LG新能源大圆柱电池技术已获多家车企明确订单 [1] - 三星SDI计划将46系列电池先应用于微型交通工具再扩展至电动汽车市场 [2] - SK On已完成圆柱电池中试生产线建设并加速推进量产准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