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3P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锰系电池走向锂电“第三极”
高工锂电· 2025-07-24 19:58
锰基电池系统性回归 - 锰基电池材料体系(磷酸锰铁锂、单晶锰酸锂、富锂锰基正极)正在冲击锂电版图的"第三极"[2] - 多家企业围绕磷酸锰铁锂、单晶锰酸锂及富锂锰基等方向持续释放新动态[3] - 锰基电池从小动力向大动力及储能市场延伸,焕发出远超历史水平的技术生命力[16] 单晶锰酸锂技术突破 - 星恒电源通过固相法前驱体工艺实现单晶锰酸锂材料规模化量产,解决了锰溶出率高、结构坍塌等问题[6] - 星恒开发出第三代锰酸锂材料并与磷酸锰铁锂混掺,构建"黄金双核"材料体系:常温循环寿命突破3000次,高温循环寿命达1500次以上,低温充电速率提升20%,低温续航能力提升15%[8] - 搭载"黄金双核"材料的星恒锰基电池在国内电动两轮车锂电市场占据70%以上份额,并成为五菱宏光MINI EV重要电池供应商[8] 磷酸锰铁锂产业化进展 - 磷酸锰铁锂在继承磷酸铁锂高安全性基础上显著提升了能量密度,被业界视为下一代主流技术路线之一[9] - 宁德时代M3P电池(磷酸锰铁锂体系)已应用于奇瑞星纪元ES、华为智选智界S7和特斯拉Model Y等高端车型[10] - 星恒第二代磷酸锰铁锂电池出货量已突破1000万组,引领产业化进程[11] 富锂锰基发展动态 - 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合作开发的富锂锰基电池预计2028年商业化,福特汽车计划2030年推出相关产品[12] - 星恒已率先实现低压富锂锰的产业化应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头部企业积极布局相关材料技术[13] 锰基电池应用拓展 - 锰基电池应用从轻型电动车、便携场景拓展至主流动力系统与储能市场[15] - 星恒布局新一代锰基材料如MnFeNi氧化物、MnNi氧化物及低压富锂锰等,打造适配多场景的新型材料平台[15] - 锰基体系在储能领域具备成本更优、低温性能更强的潜在优势,吸引多家储能企业展开合作测试[15]
有意思!美国允许向中国供货H20芯片,中国却把正极材料限制了
搜狐财经· 2025-07-17 13:11
中国电池技术出口管制 - 中国商务部将磷酸铁锂(LFP)和磷酸锰铁锂(LMFP)制备技术列入出口管制名单 此举被视为对美国H20芯片解禁的战略反制 [1] - 管制范围包括高压实密度、高库伦效率等关键技术参数 这些是宁德时代M3P电池的核心技术 [5] - 锂提取技术(盐湖提锂、锂辉石加工)同步被管制 全面封锁电池材料产业链 [4] 全球电池产业格局 - 中国占据全球80%磷酸铁锂电池产能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构建了强大的专利壁垒 [2] - 日韩企业如松下、LG新能源依赖中国技术授权生产LFP电池 新规将直接切断其技术来源 [4] - 欧美车企可能面临电池成本暴涨30%的风险 因无法绕过中国技术体系 [5] 中美技术博弈 - 美国放行的H20芯片性能仅为H100的15% 华为昇腾910B算力已形成碾压优势 [2] - 中国通过电池材料技术管制建立反制筹码 将技术主权争夺延伸至新能源领域 [1][5] - 双方形成技术对峙格局:美国控制CUDA生态 中国掌控电池材料核心技术 [5] 企业竞争力分析 - 宁德时代掌握M3P电池关键技术 其高压实密度等技术指标成为管制标准 [5] - 比亚迪与宁德时代共同构建的专利墙 使中国在LFP领域形成绝对主导 [2] - 华为昇腾910B芯片展现的算力优势 显示中国在AI芯片领域已具备替代能力 [2]
时代瑞象 总工程师 徐斌:磷酸锰铁锂产业化研究
起点锂电· 2025-07-11 19:53
论坛概述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暨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聚焦两轮车及换电、锂电、钠电、高倍率、超快充等前沿技术 [1] - 论坛汇聚300+两轮车换电及电池企业、600+企业高层参与 [1] 公司介绍 - 白银时代瑞象成立于2022年10月,由甘肃大象能源与白银有色集团共同投资,建设10万吨锰基正极材料生产基地 [6] - 首期2万吨磷酸锰铁锂产线于2025年4月18日投产,采用行业头部设备并引入MES/SCADA系统实现自动化管控 [6] - 母公司大象能源成立于2009年,2020年获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及甘肃省"绿色工厂"认证 [6] 磷酸锰铁锂技术优势 - 理论质量能量密度达697Wh/kg,较磷酸铁锂(LFP)高20%,电压平台4.1V(LFP为3.4V) [8] - -20℃低温性能保持率77~80%,显著优于LFP的45-60% [8] - 2025年7月测算综合成本4.30万元/吨,较NCM622/NCM811三元材料价差分别达8.0/9.0万元/吨 [9]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现存问题 - 锰铁均匀性差:传统工艺组分达6-8种导致原子级分布不均 [10] - 电导率仅10 S/cm,锂离子扩散速率比LFP低4个数量级 [10] - 压实密度低:颗粒D50仅0.5-1.0μm(LFP的一半)影响能量密度发挥 [11] - Jahn-Teller效应导致结构畸变,需控制Mn摩尔比在0.5~0.8 [12] 改性策略 - 纳米化:缩短锂离子迁移路径至≈50nm,提升倍率性能 [14] - 碳包覆:形成三维导电网络,电导率提升10-12倍,碳含量需平衡性能与压实密度 [14] - 离子掺杂:采用Ti/Nb/Mg/Al等元素稳定晶格,抑制锰溶出(溶出率<50ppm) [14] 公司核心技术 - "1+1"技术:共沉淀前驱体工艺实现锰铁比波动≤0.2%,结合纳米化+碳包覆+多元素共掺杂 [15][16] - "3+2"技术矩阵:Li位/Mn-Fe位/O-PO4位多位点掺杂,拓宽Li+通道并抑制Jahn-Teller效应 [17][18] 应用场景与产业化进展 - 2022年星恒电源在轻型车领域率先产业化,国内头部两轮车品牌搭载率达70%,全球销量超1000万组 [19] - 2023年奇瑞星纪元ES、华为智界S7采用"NCM+LMFP"混掺方案,宁德时代M3P电池装载特斯拉Model Y [20][21] - 2024年磷酸锰铁锂装机量达4GWh,其中混掺方案占比67.5%(2.7GWh) [22] - 终极目标为纯用方案进军乘用车市场 [23]
10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正式投产
起点锂电· 2025-05-28 18:23
磷酸锰铁锂材料产能扩充 - 山西长治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正式投产,由山西特瓦时能源科技投资30亿元建设,占地面积306亩,建设16条全自动生产线,新建厂房及研发办公楼11.48万平方米 [1][2] - 山西特瓦时由青岛乾运高科与长治长高智汇科技合资成立,乾运高科是专业锂电正极材料企业,拥有锰酸锂、三元材料等产品线,其锰酸锂产品曾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认证 [2] - 乾运高科在江苏盐城投建年产20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一期投资25亿元占地180亩,建设22条生产线年产10万吨,已于2024年3月通过环评 [3] 磷酸锰铁锂行业现状 - 行业产能规划超200万吨但2024年实际产量仅约1万吨,存在"建而未用"困境,主要因搭载该电池的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4] - 磷酸锰铁锂在两轮车市场应用增多,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正加速该电池上车,搭载车型明显增加 [4] - 行业预计2025年磷酸锰铁锂应用市场将显著打开,出货量有望大幅提升 [5] 主要企业布局 - 时代瑞象年产2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于2024年4月投产,该公司由甘肃大象能源与白银有色集团合资成立,专注锰基材料研发 [5] - 乾运高科除山西项目外,在江苏盐城的20万吨产能项目正推进投产,已开始招聘生产人员 [3]
年内全球最大IPO!“宁王”登陆港股加速全球化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5-26 20:53
上市概况 - 宁德时代于5月20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263港元/股,募资总额356.6亿港元(约45.7亿美元),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的动力电池企业 [1] - 港股上市刷新近四年港股最大IPO纪录,开盘价296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2.55%),首日收盘涨16.43%,次日涨10.19%,总市值达13400亿港元 [3] - 23家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总金额203.71亿港元(占全球发售股份65.7%),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各认购5亿美元)、高瓴资本等机构 [3] 上市战略与资金用途 - 港股上市是全球化战略关键一步,募资90%将投入匈牙利工厂第一、二期建设(总投资49亿欧元),剩余用于营运资金 [4] - 匈牙利工厂规划总产能100GWh(一期34GWh、二期38GWh),总投资不超73亿欧元,主要供应欧洲车企如奔驰,截至2024年末已投入7亿欧元 [5][6]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涵盖动力电池(电芯/模组/电池包)及储能电池,技术路线包括凝聚态电池、三元高镍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支持快充、长续航等多样化需求 [7] - 2024年营收3620亿元(+15%),净利润507亿元,锂电池销量475GWh(储能电池同比+34%),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 [8] - 2025年Q1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达38.3%(SNE Research数据),持续保持行业第一 [8] 行业地位与影响 - 港股上市流程高效(从宣布计划到上市仅5个月),体现香港监管层对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政策支持及公司合规能力 [4] - 上市被视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国际化的标志性事件,香港交易所认为将吸引更多A股公司赴港融资,目前已有40余家筹划中 [9] - 公司创始人强调将通过创新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巩固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导力 [9]
珩创纳米蝉联全球磷酸锰铁锂出货量第一 加速推进3万吨扩产计划
鑫椤锂电· 2025-05-21 09:06
公司概况 - 江苏珩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2024年连续两年全球磷酸锰铁锂(LMFP)出货量榜首,市场占有率接近50% [3] - 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完成3轮累计近5亿元融资,一期1.5万吨产能稳定运行,3万吨扩产计划加速推进 [3] - 创始团队由原陶氏化学、通用电气GE等全球头部材料企业高管及研发专家组成,是全球首个实现LMFP产业化的团队 [3] 技术优势 - LMFP材料是磷酸铁锂(LFP)的升级版本,能量密度较LFP提升15-20%,兼具高安全性、低瓦时成本和优良低温性能 [3][4] - 公司独创固液两相法LMFP工艺路线,突破传统工艺性能瓶颈,打造业内成本最低、综合性能最优的LMFP产品 [4] - 拥有70余项LMFP核心基础专利,覆盖中、美、欧、日韩等主要市场,构建全球独家专利布局 [4] 产业化进程 - 创始团队十年前曾量产销售近百吨级LMFP产品,为LMFP市场化奠定基础 [3] - 2022年买断陶氏化学LMFP全球核心专利,以破纪录速度实现产业化落地 [7] - 成立10个月内建成年产5000吨LMFP产线并量产出货,2年达成万吨级产能突破 [11] 行业应用 - LMFP已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3][4] - 宁德时代2023年起在奇瑞星纪元ES、智界S7等车型搭载"三元锂离子+磷酸铁锰锂电池" [11] - 亿纬锂能2025年发布LMX材料体系电池,国轩2023年推出LMFP体系L600启晨电芯 [11] 行业发展 - LMFP发展历经实验室研发期(1997-2007)、产业化探索期(2008-2014)、政策波动期(2015-2019)和复兴突破期(2020至今)四个阶段 [7] - 2020年后LMFP凭借能量密度与低温性能优势重回主流,正极材料上市企业纷纷宣布产能规划 [7] - Roland Berger预测LMFP将成为继LFP和三元材料后最重要的正极材料之一,市场容量增速显著 [8] 技术突破 - 行业通过纳米化、碳包覆及掺杂元素等工艺解决LMFP锰铁分布不均、结构稳定性弱等问题 [10] - 公司通过液固两相反应体系实现极致颗粒粒径分布控制、碳层包覆均匀性及超高锰铁均匀性技术路径 [10]
钢铁首富与宁德时代掰手腕
钛媒体APP· 2025-05-04 10:00
文章核心观点 - 钢铁首富项光达带领青山集团布局新能源,旗下瑞浦兰钧在2024年户储电芯出货量全球榜单中升至第二位,与宁德时代展开精彩竞赛,这场较量或重新定义新能源产业未来格局 [1] 分组1:红海出青山 - 1988年青山特钢厂房诞生,总投资300万元,在国有巨头阴影下艰难求生 [2] - 1998年青山集团率先突破RKEF镍铁冶炼技术,使不锈钢原料成本直降40%,2003年不锈钢产能暴增至1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 [2] - 2009年项光达发现印尼红土镍矿开发率低,次年联合八家中国企业砸下47亿美元建设一体化工业园,28个月实现投产 [2] - 2013年青山构建完整产业链,镍铁生产成本较同行低32%,2014年LME镍价暴跌时利润率仍保持18.7% [3] - 2015年项光达提出“三个三分之一”理论,因技术团队发现采用青山镍铁制备的三元前驱体振实密度比行业标准高出15% [4] - 2016年宁德时代采购总监透露青山做电池成本能低两成,成为瑞浦兰钧诞生催化剂 [4] - 2017 - 2019年间青山通过股权置换获全球最大镍矿20%权益,收购锂矿并布局盐湖提锂,“镍 - 锂 - 钴”三角布局使2021年瑞浦兰钧原材料成本比同行低37% [4] - 2022年LME镍期货逼空事件中,青山化解百亿美元空单危机,建立镍现货定价权,事件后青山系镍产品交易占比从12%升至19% [4] 分组2:储能闪电战 - 2019年上海储能展上,瑞浦兰钧首款280Ah电芯亮相,采用“短极耳 + 多极组”设计,使内部阻抗降低40% [6][7] - “问顶技术”让瑞浦兰钧2022年推出的130Ah储能电芯循环寿命达12000次,比宁德时代同类产品高出2000次 [7] - 2021年瑞浦兰钧避开德国市场,支持意大利经销商推出套餐,定价比Sonnen低25%,到2022年底抢下南欧12%市场份额 [7] - 广西梧州50GWh基地从开工到投产仅用11个月,2023年Q1制造成本降至0.48元/Wh,同期宁德时代为0.57元/Wh [8] - 2022年瑞浦兰钧挖人才时承诺“技术路线自主决策权”,专家到任后重组研究院架构,扩大钠离子电池团队编制 [8] - 2020年瑞浦兰钧砍掉全部三元产线,基于“三因素模型”判断,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中铁锂占比达87%,其280Ah电芯在国内大型储能项目中标率高达64% [8] - 2024年瑞浦兰钧储能电芯杀入全球细分领域前三,2025年建设新能源生产基地并进军飞行器能源解决方案方向 [9] 分组3:巨人功守道 - 2023年宁德时代研发投入155亿元,是瑞浦兰钧全年营收的1.2倍,第三代CTP技术和M3P电池成果领先 [10] - 瑞浦兰钧280Ah电芯在45℃高温循环测试中,容量保持率比宁德时代同类产品高出8个百分点 [10] - 宁德时代在德国建立海外研发中心,专注高镍体系开发;瑞浦兰钧在印尼打造一体化基地,镍原料到厂价比宁德时代低40% [10] - 2023年LME镍价波动时,宁德时代上调三元电池售价5%,瑞浦兰钧磷酸铁锂电池价格下降3% [11] - 宁德时代有6座“灯塔工厂”,每1.5秒产出一个电芯,瑞浦兰钧广西工厂节拍需3.2秒 [11] - 宁德时代在全国布局2300个回收网点,“以旧换新”模式使退役电池回收率达92%;瑞浦兰钧600个网点分布在工业园区,湿法回收工艺使锂回收纯度达99.9%,高于行业平均1.5个百分点 [12] 分组4:结语 - 项光达提出未来五年要在镍资源掌控力、储能系统集成能力、回收网络覆盖率三个领域做到不可替代 [13] - 宁德时代曾毓群提出“三个超车”,这场较量将升级为全产业链生态全面对抗 [13]
2025丨磷酸锰铁锂放量之年
起点锂电· 2025-03-05 12:35
中国锂电产业2024年发展现状 - 锂电产业进入新周期,格局分化明显,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持续[2] - 头部企业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寻求业绩增长新曲线[2] - 磷酸锰铁锂商业化进展曲折,2024年装车量不及预期但二三轮车市场表现较好[2][3] - 行业预计2025年磷酸锰铁锂出货量将显著提升[2] 磷酸锰铁锂技术特点与市场表现 - 磷酸锰铁锂是磷酸铁锂升级版,电压平台更高,能量密度提升5-10%[4] - 2022年起受大厂青睐,宁德时代M3P电池推动市场活跃[4] - 实际应用与理论值差异大,存在比表大、导电性差、快充性能弱等问题[5] - 目前主要与三元材料掺杂使用,形成差异化产品[5] - 1-10月国内市场装机量仅1.9GWh,宁德时代为主要供应商[5] - 成本高于磷酸铁锂,价格区间4.6-4.9万元/吨 vs 磷酸铁锂3.6-3.8万元/吨[5] 磷酸锰铁锂在轻型动力与储能领域的应用 - 两轮车市场率先实现量产,2023年出货量数千吨[9] - 华立源、星恒电源、天能股份等企业批量推进圆柱/方形电池应用[9][10] - 华立源26700电池实现零下20度充电,循环性能达3000次[10] - 星恒电源"黄金双核"体系能量密度接近中镍三元,价格有望与磷酸铁锂持平[10] - 小储能场景逐步渗透,星恒电源在便携式储能领域出货超十万套模组[11] 产业链企业布局与产能规划 - 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电池企业积极研发磷酸锰铁锂电池[14] - 容百科技、德方纳米等材料企业主导量产,国内已建成产能超100万吨[14] - 德方纳米现有产能11万吨/年,产品已批量装车[16] - 容百科技三季度出货量同比增超100%,国内市占率第一[17] - 当升科技攀枝花基地月出货量达数千吨,客户涵盖一线电池厂商[17] 技术研发与专利进展 - 国内已公布磷酸锰铁锂专利300多项,德方纳米专利数量领先[18] - 技术改进聚焦锰铁比例优化(4:6较理想)及纳米化、掺杂、包覆等改性[19] - 湖南裕能、国轩高科等企业近期密集申请材料制备与电解液适配专利[18] 2025年市场前景展望 - 上游材料厂商通过锰铁锂提升单吨毛利,驱动转型升级[21] - 预计2025-2026年规模放量,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为核心动力[22] - 中期有望替代部分中镍三元和磷酸铁锂,长期或加速储能渗透[22] - 2025年渗透率预计达5-10%,2026年市场规模超100亿元[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