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法
icon
搜索文档
水陆两栖救援车、AI机器人餐车……科技力量“集结”抢险救灾一线
科技日报· 2025-07-02 07:14
科技救援装备应用 - 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五局贵阳队使用两栖救援车在洪水中转移被困人员103人,包括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 [1] - 两栖救援车无需额外准备即可进行水中航行和陆地行驶,适应高原雪地、泥沼、水上、山地等地形 [1] - 救援队结合冲锋舟和两栖救援车突破传统救援车辆的局限 [1] 电力应急与数字化指挥 -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技术实时展示输电线路和变电站运行状态,并结合地灾隐患库精准定位高风险区域 [2] - 应急指挥系统在15秒内精准匹配出241支抢修队伍和5586名应急队员的调度方案 [2] - 采用三维数字化模型和AI算法实时生成最优抢修路径,替代传统人工汇总信息方式 [2] - 国家级电力应急特勤队使用排涝机器人和勘灾无人机对受灾区域输电线路进行全方位巡查 [2] 净水与智能后勤保障 - 贵州省红十字会提供的4台净水设备每天可保障5万人紧急用水需求,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3] - 富民社区在一天半时间内供水71吨,惠及5000余人 [3] - AI机器人餐车每天可制作2000套盒饭,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3到4倍,并支持动态适配民族饮食需求和特殊营养标准 [3] - 餐车集煎、烤、炖、炒四大烹饪功能于一身,实现全流程智能化运作 [3]
3天搞定机械臂上的VLA完整部署:算法&项目实践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01 20:07
具身智能与机械臂行业趋势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具身智能"写入政策文件 显示该领域已成为国家战略方向[1] - 机械臂作为具身智能落地的核心载体 在工业 医疗 服务等领域应用广泛[1] 行业技术痛点 - 算法从仿真环境部署到硬件存在两大核心障碍: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以及 对机械臂操作与抓取方法掌握不系统[2] - 当前VLA算法在机械臂上的部署效果不佳 阻碍了具身智能的实际场景应用[2] 产学研合作项目 - 深蓝学院联合华为天才少年秦通与松灵机器人推出具身智能线下实训营 聚焦机械臂操作与抓取技术[3] - 课程提供真实机械臂实操机会 覆盖运动规划 视觉反馈 模仿学习 VLA等关键技术[5] - 实训项目包括RViz模型与真机1:1映射 以及机器视觉引导的自适应抓取等实战内容[5] 课程技术亮点 - 实现全栈技术闭环 涵盖算法到硬件的工程化能力培养[16] - 采用松灵硬件平台支撑沉浸式项目实操 每组配备1-2条机械臂[9][16] - 结合产学研资源 由VINS作者秦通等顶尖学者提供技术指导[7][16] 目标受众 - 机器人与自动化专业在校学生[18] - 机械臂和具身智能领域研发工程师[18] - 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工程师[18]
免陪照护AI数字化平台引爆院长年会:大三甲医院竞相布局
和讯网· 2025-07-01 19:42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第十九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以"守正创新:擘画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新图景"为主题,吸引超500家医疗机构参会,医护邦"免陪照护AI数字化平台"成为焦点 [1] - 山东省卫健委要求2025年底前三级公立医院全面提供免陪照护服务,二级医院加速试点,政策与医护邦平台技术高度契合 [2] - 2025年中国智慧护理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5% [9] 技术架构与功能亮点 - 平台采用"四端联动+六大模块"架构:患者端、护理员端、护理组长端、医院管理端四端协同,支持护理全流程数字化 [3] - 六大模块涵盖患者端至物联端,支持与HIS系统、电子病历对接,联动智能病床等物联网设备形成护理生态闭环 [4] - 区块链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安全,电子围栏防止护理员离岗,确保服务连续性 [5] 解决行业痛点与案例成效 - AI智能调度算法按患者病情分级匹配护理员,资源利用率提升40%以上,缓解家属陪护负担与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6] - NFC打卡、轨迹追踪等功能构建"服务-评价-改进"闭环,试点医院护理纠纷率下降65%,管理响应速度提升3倍 [7] - 平台打破数据孤岛,护理数据同步至医生工作站辅助决策,如术后睡眠监测数据自动推送调整镇痛方案 [8] - 华西第四医院部署后护理员人均服务患者数从8人/日增至12人/日,患者满意度达98.7% [9] 未来发展方向 - 硬件生态扩展:接入睡眠监测床垫、智能康复机器人等设备打造无感化护理体验 [9] - 跨平台联动:对接医保系统实现护理费用直结,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9] - 区域协同网络:基于5G+边缘计算构建三甲医院-社区-家庭分级护理体系 [9]
云英谷港股IPO: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销量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五
财富在线· 2025-07-01 17:20
公司概况 - 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递交赴港上市招股书,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 [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股东包括小米长江、哈勃科技、京东方科技、高通中国等 [1] - 公司为全球领先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企业,产品包括智能手机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VR/AR设备Micro-OLED显示驱动背板芯片 [1]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销售量计,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全球第五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厂商,在中国大陆品牌智能手机市场占供应商销量的80%以上 [1] - 在Micro-OLED显示驱动背板芯片市场,公司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40.7%,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厂商及中国厂商 [1] - 公司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全球供货份额从2022年1.2%上升至2024年4.0% [2] 业务表现 -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年出货量从2022年1410万颗跃升至2024年5140万颗 [2] - 营业收入从2022年5.513亿元增长至2024年8.913亿元 [2]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超10个产品系列,覆盖全球智能手机四分之一以上份额的品牌厂商 [2] 技术突破 - 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通过品牌客户认证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对品牌公司累计销量超千万颗的企业 [3] - 公司掌握软硬一体全栈自研显示驱动技术,涵盖芯片设计、驱动补偿算法开发、像素补偿电路布局三大环节 [4] - 已获得中国境内发明专利27项、境外专利49项,推出LTPO显示驱动芯片、高分辨率Real-RGB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等行业首创产品 [4]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88亿元、1.78亿元、2.4亿元,占收入比例分别为34.1%、24.6%、27.2% [4] - 公司开发近20个产品系列,支持各类分辨率、刷新率及主流封装方式 [5] - 开发RAM-less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并完成品牌公司导入和大规模量产出货,显著降低芯片成本 [6] 产品与应用 - 产品矩阵包括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Micro-OLED显示背板驱动两大方向 [5] - 芯片核心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有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低功耗、高反应速度等特点 [5] - 应用领域以智能手机、VR/AR设备为基础,逐步向智能穿戴、电视、笔记本、车载显示屏等拓展 [6] 行业前景 - 国内AMOLED面板行业快速发展,技术储备深厚的中国大陆驱动芯片厂商迎来发展机遇 [6] - 面板产业链国产化程度提升有望推动公司市场份额及业务规模增长 [6]
遇见非遗|绣出花香与鸟鸣 科技赋能“潮起来”
央视网· 2025-07-01 14:40
央视网消息: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具有"绣花能生香 绣鸟能听声"的精细刻画能力,独特的针法工艺使湘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如今,湘绣传承人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也在尝试用科技为湘绣赋能。系列报道《遇见非遗》,一起去湖南长沙了解湘绣的前世今生。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湘楚地区,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并在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湘绣代表性传承人 江再红:我们湘绣的艺术特点就是"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那么总结到一个字就是真。那么,你看 我们这个老虎绣得栩栩如生,(特别是)这个眼睛会紧盯你不放。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代表性传承人,江再红从事湘绣针法的研究创作三十余年,不仅复刻了失传千年的"连珠针",同时也将掺针的晕 染、鬅毛针的肌理、全异绣的奇幻有机融合,创作出了许多享誉海内外的湘绣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湘绣创新研发中心副主任 刘玉珍:湘绣最核心的技艺就是绣娘的针法,这也是我们机器复刻湘绣最大的一个难点,我们这次重点升级的 是一个AI识别功能,通过这两个摄像头实时采集绣娘的针法,数据进入电脑后由AI自动识别。 ...
重磅!广东顺琪信息有限公司正式迈入国企行列,开启大数据交易智能分析新时代
金投网· 2025-07-01 12:55
公司战略升级与国企背景 - 广东顺琪信息有限公司完成战略升级并加入国有企业大家庭,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1] - 公司专注于交易大数据与AI算法的智能投资模式,预计将带来行业颠覆性创新 [1] - 国有企业背景将为公司提供政策资源、资金支持和业务网络拓展机会 [3] 核心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领先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构建了庞大且精准的市场信息数据库 [2] - 顶尖AI算法团队研发的AI投资决策算法可实时分析、建模与预测市场数据 [2] - 通过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优化投资策略,实现资产稳健增长 [2] 国企资源整合优势 - 国有企业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将为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持 [3] - 公司可优先获取行业政策动态,把握市场发展先机 [3] - 国有企业的品牌优势与公信力将增强合作伙伴与客户的信心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耕交易大数据与AI算法领域,优化投资决策模型 [4] - 计划拓展业务边界,探索智能风控、个性化投资服务等应用场景 [4] - 未来将推动智能投资行业的规范化、高效化发展 [4]
锦波生物引战投钟睒睒34亿入股 营收净利四连增股价累涨超28倍
长江商报· 2025-07-01 03:10
战略投资 - 钟睒睒旗下养生堂和杭州久视将合计投资34亿元参与锦波生物战略投资,包括20亿元定增和14.03亿元股份转让 [1][4][5] -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将间接控制锦波生物10.58%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原控股股东杨霞持股比例降至50.73% [2][6] - 此次20亿元定增是北交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现金定增案例 [4][5] 公司业务与技术 - 锦波生物是全球领先的重组胶原蛋白技术提供者,国内唯一获批注射级重组胶原蛋白(Ⅲ型)的企业 [8][9] - 公司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唯一实现植入级三类医疗器械技术突破并产业化的企业 [2][8] - 采用先进生物合成技术制备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克服传统动物源胶原蛋白局限性 [8]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收从2.33亿元增长至14.43亿元增长5.19倍,归母净利润从0.57亿元增长至7.32亿元增长11.84倍 [9] - 2024年一季度营收3.66亿元同比增长62.51%,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66.25% [9] - 自2023年7月上市以来股价累计上涨逾28倍,市值超过400亿元 [3][9] 募资用途 - 20亿元定增资金中11.50亿元用于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与产品开发平台项目,8.5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8] - 募投项目将填补公司在伤口护理、骨科植入材料、毛发健康、眼科药物领域的空白 [8] - 通过"数据+算法"双重护城河实现从序列设计到生产工艺的全链条整合 [8] 战略合作 - 锦波生物将与养生堂在市场渠道、产业化加速、技术研发融合、商业化能力提升等方面深度协同 [6][7] - 养生堂拥有覆盖超300万零售终端的消费网络及工业化生产、医疗产品转化经验 [6] - 合作将充分释放多维协同效应,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7]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会徽正式发布
新京报· 2025-06-30 17:40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会徽发布 - 会徽主体图形由二进制的0和1构成运动状态的机器人,体现科技感、速度感与拼搏精神 [1] - 0和1代表数字宇宙的底层密码,连接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桥梁 [1] - 机器人动态姿态展现赛场拼搏精神,后方渐变圆点强化运动感,寓意未来发展无限可能 [1] - 会徽整体设计简洁富有张力,融合科技与运动元素 [1]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事安排 - 运动会将于2025年8月14日至17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 [1] - 这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综合性运动会 [1]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项更新 - 第一批比赛项目包括主体赛(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3类共18个赛项)和外围赛(羽毛球、篮球、乒乓球3项) [2] - 第二批赛项新增主体赛表演赛项目武术和"灵机一动"2项 [2] - 新增主体赛场景赛项目"仓储中心场景-混料分拣技能竞技"1项 [2] - 外围赛新增桌面级人形机器人自由搏击和集体舞蹈2项 [2]
21专访|富民银行赵卫星:金融大模型构建算法银行新范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2:4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实习生 余姿桦 上海报道 "当算法读懂人性的金融需求,银行将不再是一座冰冷的金库,而成为流淌着智慧与温情的金融生命 体。"近日,重庆富民银行行长赵卫星在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上演讲时如是说。 自金融大模型兴起以来,银行业的运营逻辑与服务范式正在经历深层重构。对中小银行而言,尽管面临算力、数据、人才等现实制约,却也因组织灵活、本 地贴近、响应快速等优势,捕捉到了智能化转型的突破口。作为中西部地区首家获批开业的民营银行,重庆富民银行在大模型应用上已实现落地成果转化, 且正持续深化探索实践。为了解中小银行应用金融大模型的挑战与破局之道,21世纪经济报道"对话数字金融30人"栏目邀请赵卫星进行了深入专访。 赵卫星表示,金融大模型的应用需从战略层面重构认知逻辑,通用大模型与垂直领域专业能力的协同性远胜于孤立开发专业模型。同时,要警惕技术应用误 区,大模型应优先解决风控、审计等核心场景的"人机协同"问题,而非盲目追求技术标签化。未来,银行需从"产品主导"转向"客户需求驱动的智能体生 态",让金融产品真正适配企业经营需求,而非受制于传统风险偏好。 大模型催生"算法银行" 《21世纪》:大模型是 ...
你的第一辆车,不该让算法说了算
虎嗅· 2025-06-30 12:17
汽车消费心理与行业趋势 - 年轻人购车动机从"刚需"转向"生活方式想象",体现为参与时代潮流的象征性消费[1][2][3] - 山地自行车、摩托车等非必需交通工具的购买案例显示,消费决策常受社交圈层和短视频内容影响[4][6][7] - 本田CB400F摩托车三年仅行驶5000公里,印证情绪消费属性强于实用需求[7][9] 汽车行业营销策略演变 - 福特T型车开创将汽车塑造为中产生活标配的叙事模板,该模式被全球车企沿用[10][11][14] - 互联网车企将手机营销逻辑迁移至汽车领域:极限压价+配置堆料+发布会营销,缩短消费决策路径[15][18][21] - 某粮厂SUV采用"标准版对标友商Max版"的话术体系,发布会形式直接复刻手机行业[18][23] 智能驾驶技术的社会影响 - 辅助驾驶技术被短视频平台包装为"遥遥领先",算法推送未区分用户理性程度[27][28] - 新能源车事故案例暴露出技术迭代速度与用户认知存在危险"速度差"[29][30] - 行业需承担用户教育责任,警惕营销话术对安全驾驶行为的潜在误导[30][34] 互联网造车模式的双刃剑 - 品牌号召力+供应链整合+发布会仪式感使20万元级电动SUV获得手机式抢购热度[23][24] - 将重型消费决策轻量化可能引发后续使用问题,如车辆贬值、空间匹配等长期考量被弱化[20][25] - 车企需平衡"制造购买欲望"与产品全生命周期责任,避免将汽车降维成社交货币[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