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LED显示驱动芯片

搜索文档
传显示驱动企业云英谷科技8月初启动香港上市路演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9 17:40
公司上市计划 - 云英谷科技将于8月6日启动香港上市管理层NDR(非交易路演)[1] - IPO募资规模预期约2亿美元,具体视市场反馈而定[1] - 公司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深圳,在上海、北京、昆山、香港等地设有研发中心[1] - 专注于显示驱动芯片及电路板卡的研发[1] - 主要产品包括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以及Micro OLED显示背板及驱动芯片[1] 融资与股东情况 - 已完成十余轮融资[1] - 投资方包括华为哈勃、小米集团、高通、京东方、维信诺等企业[1] - 获得红杉资本、基石资本、启明创投、国开科创等多家机构支持[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5.51亿元、7.20亿元和8.91亿元人民币[1]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24亿元、2.32亿元和3.09亿元人民币[1] - 2024年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占收入91.6%,Micro OLED显示背板与驱动芯片占8.4%[1] 行业信息 - 公司业务涉及OLED显示驱动芯片领域[2]
云英谷科技,将底启动香港上市管理层NDR
新浪财经· 2025-07-28 13:44
上市计划 - 云英谷科技将于8月6日启动香港上市管理层NDR(非交易路演)[2] - 预期IPO募资规模约2亿美元[2] - NDR是一种前期试水性路演形式 可提前了解市场潜在投资意向[2] - 公司已于2025年6月26日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3] 公司业务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企业 采用Fabless业务模式[3] -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手机用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VR/AR设备用Micro-OLED显示背板/驱动[3] - 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通过品牌公司认证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企业[3] - 公司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对品牌公司累计销量超千万颗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企业[3] 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销售量已超5,000万颗[3] - 2024年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品牌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供货份额为4.0%[3] - 公司产品应用于逾10个产品系列 客户合计占全球市场份额四分之一以上[3]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51亿元、7.20亿元、8.91亿元[3] - 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1.24亿元、2.32亿元、3.09亿元[3] 股票信息 - 每股H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5] - 最高发行价包含1.0%经纪佣金、0.0027%证监交易征费等费用[5]
新股前瞻|云英谷赴港IPO:国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龙头能否乘势而上?
智通财经网· 2025-07-20 17:11
行业背景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步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受AIGC应用爆发和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双重推动 [1] - 中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替代加速,自主可控成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1] - 半导体市场呈现"AI技术驱动"与"本土化替代"双轮驱动特征 [1] 公司概况 - 云英谷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原计划2023年1月A股上市,后转投港交所 [2] - 公司采用Fabless运营模式,专注芯片研发设计,依赖台积电等第三方晶圆厂制造 [8][9]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中国大陆首家向主流消费电子品牌供货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公司 [3] - 2022-2024年总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5.51亿元、7.20亿元、8.91亿元 [3] - 同期亏损扩大,分别为1.24亿元、2.32亿元、3.09亿元 [3] - 2024年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五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供应商 [3] 产品结构 - 主营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高端智能手机)和Micro-OLED显示背板/驱动(AR/VR设备) [3] - AMOLED芯片营收从2022年36.10万元增至2024年81.60万元,占比从65.5%升至91.6% [4] - Micro-OLED产品营收从2022年18.91万元降至2024年7.50万元,占比从34.3%降至8.4% [4] 客户与研发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2.9%、91.0%、90.2% [10] - 2024年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达54.1% [10] - 2024年AMOLED芯片销售量超5千万颗,客户覆盖全球市场份额25%以上的头部智能手机品牌 [10] - 研发开支占比保持高位,2022-2024年分别为34.1%、24.6%、27.2% [10] 行业前景 - 2029年智能手机AMOLED面板渗透率将从2024年60.1%提升至69.9% [12] - 2029年大尺寸AMOLED面板出货占比将从2024年4.7%提升至10.4% [12] - 全球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销量将从2024年13亿颗增至2029年21亿颗,CAGR 10.3% [12][13] - 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能占比从2020年50%增至2024年70%,预计2029年达80% [15] - 中国大陆AMOLED面板产能2024年占全球55%,预计2029年升至60.8% [15]
云英谷“卖身”失败转战H股 国内半导体赴港上市潮起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04:29
公司上市计划 - 云英谷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拟将募资用于支持AMOLED TDDI芯片研发、Micro-OLED及Micro-LED显示驱动背板研发、战略投资或收购等 [1] - 公司2023年曾筹备科创板IPO 后因审核趋严及行业窗口期收窄于2023年3月撤回申请 2024年底与汇顶科技展开并购谈判但2025年3月因估值分歧交易失败 [2][3][4] - 公司符合港交所18C章"已商业化公司"标准 市值≥40亿港元 收入≥2.5亿港元 研发投入占比27.2%远超15%门槛 [5] 公司业务发展 - 云英谷科技成立于2012年 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等高校 初期通过向京东方等面板厂商授权显示技术IP获取收入 2016年切入AMOLED驱动芯片领域 2018年实现手机量产应用 [2] - 2024年公司Micro-OLED显示背板全球市占率达40.7% 是中国内地第一大、全球第五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厂商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5.51亿元增长至8.91亿元 但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24亿元、2.32亿元和3.09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6.65亿元 [3] 资本运作与股东结构 - 公司已完成十二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中金资本等市场化机构及华为哈勃、小米长江基金、京东方等产业资本 [3] - 2024年4月以85亿元人民币估值入选《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位列第976名 [3] 半导体行业港股上市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已有10家半导体企业提交港股IPO申请 同期向A股递交申请的半导体企业超30家 [1][6] - 港交所18C章吸引未盈利高成长企业 2025年上半年港股上市申请达180家 是2024年全年的两倍多 [6] - 港股优势包括国际化资金池、审核周期短、估值体系灵活 尤其18A和18C章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包容性制度 [6][7] - 行业人士预计半导体企业赴港上市潮将持续2-3年 驱动因素包括资本需求旺盛、A股排队时间长、国际资本关注度提升 [7]
【IPO前哨】华为小米押注!这家芯片独角兽流血冲刺港股
搜狐财经· 2025-07-16 19:53
公司上市计划 - 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登陆港交所主板,中金公司及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2] - 公司曾于2023年1月启动A股上市辅导,后选择"弃A转港" [2] - 2024年11月A股上市公司汇顶科技拟收购云英谷控制权,但交易于2025年3月终止 [2]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深圳,创始人顾晶拥有清华大学学士、硕士学位及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博士学位 [3] - 专注于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产品包括用于高端智能手机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支持AR/VR的Micro-OLED显示背板/驱动 [3] - 2024年公司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全球市场份额为4%,中国大陆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五 [3][4] - 公司估值达83.3亿元人民币,成为芯片行业独角兽企业 [5] 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公司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全球市场份额为3.8%,与排名第一的三星LSI部门(42.5%)差距显著 [4]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供货份额从1.2%上升至4.0% [3]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5.51亿元增长至2024年8.91亿元,主要得益于AMOLED显示驱动芯片收入增加 [6][7] - 年内亏损持续扩大,2022年亏损1.24亿元,2024年亏损3.09亿元 [7] - 毛利率从2022年31.9%暴跌至2024年2.5%,AMOLED芯片毛利率2023年为-1.4%,2024年微升至0.3% [8][9] - 2024年研发开支达2.42亿元,占总营收27.2%,年末手头现金仅1.05亿元 [10] 客户结构与定价策略 - 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达90.2%,最大客户收入占比54.1% [11] - 客户主要为显示面板制造商和经销商,无智能手机制造商 [13] -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平均售价从2022年25.7元降至2024年15.9元,降幅接近40% [16] 行业挑战与公司策略 - 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导致公司产品平均售价下降,毛利率下滑 [16] - 公司通过资本输血扩大市场规模,保持高研发投入,但陷入亏损困境 [6] - 高度依赖头部客户,议价权较弱,核心客户可通过压价、延长付款周期影响利润 [11][14]
云英谷港股IPO:3亿巨亏叠2.5%毛利率 客户供应商双绞杀下 难撑83亿估值
新浪证券· 2025-07-15 10:16
公司概况与资本路径 - 云英谷是一家全球领先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企业,采用Fabless模式,掌握软硬一体全栈自研显示驱动技术,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和VR/AR设备[1] - 公司曾两度折戟资本市场:2023年放弃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计划,2024年与汇顶科技的并购交易因估值分歧终止(汇顶参考净资产定价,云英谷坚持技术溢价)[2] - 2024年8月最后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达83.3亿元,股东包括红杉中国、京东方、高通等机构,国资背景投资者对估值要求较高[3] - 此次港股IPO拟募资用于AMOLED TDDI芯片研发、Micro-OLED/Micro-LED技术开发、战略收购及营运资金[1] 财务表现与盈利困境 - 2022-2024年收入从5.51亿元增至8.91亿元(CAGR 28.7%),但亏损从1.24亿元扩大至3.09亿元(增幅150%),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5][6] - 毛利率从2022年31.9%骤降至2023年0.4%,2024年微升至2.5%,远低于行业平均33.6%[6][7] - AMOLED芯片业务收入占比91.6%,但其毛利率从32.6%降至0.3%,成为拖累主因[7][8][9] - 纯利率持续恶化:2022年-22.4%、2023年-32.2%、2024年-34.7%[6] 客户与供应链风险 - 客户集中度极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72.9%升至90.2%,最大客户占比54.1%,导致议价权丧失[10][11] - AMOLED芯片销量从1406万颗增至5135万颗,但均价从25.7元/颗降至15.9元/颗[10] - 供应链集中度更甚: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97.2%,台积电独占74.5%,采购成本平均达收入106%[12][13] - 形成"客户压价-供应商提价"的双向挤压,公司沦为"利润传递通道"[14] 现金流与运营效率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持续扩大(1.76亿→1.61亿→2.36亿),2024年流出同比增47%[15][17] - 现金储备从1.53亿元降至1.05亿元(降31%),融资流入2.43亿元仅勉强覆盖消耗[15][16] - 存货周转天数高达146天(行业平均68天),技术迭代风险导致2023-2024年存货减值7850万元[17][18] - 流动比率从10.0%降至4.5%,速动比率从8.1%降至3.2%,短期偿债能力恶化[18]
融了12轮的深圳明星独角兽,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7-13 14:44
云英谷科技发展历程 - 公司由哈佛博士顾晶于2012年在深圳创立,专注于显示驱动芯片技术研发[11] - 2016年与京东方合作转向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研发,抓住国产化机遇[12] - 2021年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向主流消费电子品牌供货的AMOLED芯片设计公司[13] - AMOLED芯片销量从2022年超1400万颗增至2024年超5100万颗[13] - 收入从2022年超5.5亿元增至2024年近9亿元,但净亏损从1.23亿元扩大至3.09亿元[13] 融资与资本运作 - 累计完成12轮融资,总额超16亿元,估值超83亿元[7][18] - 早期获祥峰投资天使轮和京东方5000万元投资[16] - 2020年获启明创投领投C轮/C+轮融资超2亿元[17] - 2021年完成三轮融资超6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哈勃投资等[17] - 2024年完成F轮融资后放弃A股上市计划,转向港股IPO[19][20] 港股市场热度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IPO募资超1070亿港元,全球第一[8][25] - 同期240家企业递表,超2024年全年数量[25] - 单日最高5家公司同时敲钟(蓝思科技、极智嘉等)[27] - 前五月日均成交额2423亿港元,同比翻倍[31] - 机构预测2025年港股IPO集资额或达1600-2500亿港元[28] 行业与技术优势 - 掌握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全栈自研技术[13] - 硅基Micro-OLED显示背板已在VR/AR产品量产[13] - 受益于半导体国产化趋势和OLED终端应用普及[12] - 股东包括京东方、高通等产业链龙头,形成协同效应[7][16]
云英谷IPO:中国显示芯片第一股,毛利率仅2.5%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11 11:30
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 - 2025年全球DDIC市场规模预计达129.3亿美元,AMOLED驱动芯片占比将突破20%,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 [2] - 智能手机AMOLED面板渗透率从2020年的30%攀升至2024年的55%,折叠屏等创新形态推动高阶AMOLED DDIC需求 [2] - 中国显示面板产能占全球76%,带动本土DDIC需求激增,国产化率从2019年不足10%提升至2025年预计30% [2] - 云英谷2024年销量达5140万颗,全球市场份额从1.2%跃升至4.0%,在中国大陆品牌手机AMOLED驱动芯片市场占据80%以上份额 [2] - 云英谷在Micro-OLED显示背板驱动市场已占全球40.7%份额 [3] 云英谷IPO核心亮点 - 云英谷于2025年6月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估值83亿元 [4] - 公司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全球第五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供应商,全球市场份额4.0% [4] - 拥有全栈自研技术,获中国境内发明专利27项、境外专利49项,LTPO显示驱动芯片和高分辨率Real-RGB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为行业首创 [5] - 股东包括高通中国、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华为哈勃投资、京东方等 [6]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51亿元、7.20亿元和8.9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7.3% [7] 云英谷的主要不足 - 毛利率从2022年的31.9%骤降至2024年的2.5%,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毛利率仅0.3% [8] - 前五大客户贡献90.2%的营收,最大客户占比54.1% [9] - 专利数量仅76项,远少于联咏科技的2000+专利 [10] - Fabless模式下最大供应商台积电占比74.5%,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97.2% [11] 行业竞争格局对比 - 三星LSI为韩国企业,AMOLED市占率>70%,毛利率38%,拥有28nm HV工艺和垂直整合优势,但Galaxy采用率大幅下降导致亏损 [12] - 联咏科技为中国台湾企业,为全球最大独立供应商,毛利率40%,拥有规模效应,但AMOLED技术略逊三星 [12] - 集创北方为中国大陆企业,中国LCD智能手机DDIC市占率18%,拥有成本优势和本土合作优势,但AMOLED技术积累不足 [12] - Synaptics为美国企业,高端TDDI主要供应商,毛利率>45%,触控与显示集成技术领先,但产品线较窄 [12] 结论与建议 - 云英谷作为中国AMOLED驱动芯片的领军企业,凭借技术突破和本土产业链优势实现快速增长,但盈利能力薄弱、客户集中度过高的问题不容忽视 [13] - 未来需向高端产品转型,拓展车载、工业等应用领域,加强供应链多元化管理,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重要地位 [14]
AMOLED驱动芯片企业云英谷最新项目签约成都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09 17:40
成都高新区产业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 - 7月8日成都高新区举行产业投资推介会,集中签约5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6.8亿元 [1] - 签约项目包括云英谷西部总部、像素绽放西南总部、普渡人形机器人总部、星思半导体卫星通信终端生产制造基地、龙软智图全球总部 [1] 云英谷西部总部项目 - 项目主要开展显示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以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Micro OLED显示驱动背板芯片为核心产品 [2] - 将布局显示触控一体化技术及Micro LED显示驱动技术,推动AMOLED显示面板中大范围商用和Micro LED显示技术商业化应用 [2] 云英谷科技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AMOLED显示驱动芯片、Micro OLED/Micro LED微显示芯片及显示技术IP授权业务 [2] - 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者包括小米科技、高通中国、京东方等知名企业与机构 [2] - 2023年6月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计划募资用于AMOLED TDDI芯片研发优化及Micro OLED/Micro LED显示驱动背板研发 [2]
云英谷港股IPO: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销量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五
财富在线· 2025-07-01 17:20
公司概况 - 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递交赴港上市招股书,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 [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股东包括小米长江、哈勃科技、京东方科技、高通中国等 [1] - 公司为全球领先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企业,产品包括智能手机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VR/AR设备Micro-OLED显示驱动背板芯片 [1]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销售量计,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全球第五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厂商,在中国大陆品牌智能手机市场占供应商销量的80%以上 [1] - 在Micro-OLED显示驱动背板芯片市场,公司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40.7%,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厂商及中国厂商 [1] - 公司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全球供货份额从2022年1.2%上升至2024年4.0% [2] 业务表现 -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年出货量从2022年1410万颗跃升至2024年5140万颗 [2] - 营业收入从2022年5.513亿元增长至2024年8.913亿元 [2]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超10个产品系列,覆盖全球智能手机四分之一以上份额的品牌厂商 [2] 技术突破 - 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通过品牌客户认证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对品牌公司累计销量超千万颗的企业 [3] - 公司掌握软硬一体全栈自研显示驱动技术,涵盖芯片设计、驱动补偿算法开发、像素补偿电路布局三大环节 [4] - 已获得中国境内发明专利27项、境外专利49项,推出LTPO显示驱动芯片、高分辨率Real-RGB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等行业首创产品 [4]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88亿元、1.78亿元、2.4亿元,占收入比例分别为34.1%、24.6%、27.2% [4] - 公司开发近20个产品系列,支持各类分辨率、刷新率及主流封装方式 [5] - 开发RAM-less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并完成品牌公司导入和大规模量产出货,显著降低芯片成本 [6] 产品与应用 - 产品矩阵包括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Micro-OLED显示背板驱动两大方向 [5] - 芯片核心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有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低功耗、高反应速度等特点 [5] - 应用领域以智能手机、VR/AR设备为基础,逐步向智能穿戴、电视、笔记本、车载显示屏等拓展 [6] 行业前景 - 国内AMOLED面板行业快速发展,技术储备深厚的中国大陆驱动芯片厂商迎来发展机遇 [6] - 面板产业链国产化程度提升有望推动公司市场份额及业务规模增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