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
搜索文档
中国央行连续11个月抢黄金,虽然占比只7.7%!却能给美元 “埋雷”
搜狐财经· 2025-10-25 14:31
反观美元霸权的 "红叉" 越来越多,美国债务突破38万亿美元,航母维修拖沓,美元信用持续下滑,各 国正通过增持黄金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有人疑惑这是否在给美元"埋雷"? 前言 中国央行已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9月末还新增1.24吨,总储备接近2304吨。可即便这样,黄金在我国 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也刚到7.7%,远低于全球15%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全球央行都在加入"抢黄金"行列,印度2025年黄金进口量涨了30%,俄罗斯更是用黄金结算能 源。 黄金涨跌,全看美元脸色 说句实在话,黄金这波折腾真不是偶然。 从2024年10月到现在,国际金价硬生生涨了56%,10月初更是冲破4000美元/盎司的大关,就算23号跌 了一波,现在还是在历史高位趴着。这背后最核心的推手,就是美元"掉链子"了。 美元和黄金就是对死对头,有点像过气的武林盟主和新晋高手——美元要是支棱不起来,黄金立马就成 香饽饽。 以前大家觉得美元靠谱,不管买石油还是做贸易都用它,自然没人稀罕黄金;可现在美元越来越让人没 底,大家就赶紧把美元换成黄金,毕竟这玩意儿摸得着、硬通货,比纸片儿让人踏实。 就拿最近的行情说,10月22号黄金还在疯涨,23号突然就跳水,表 ...
中美对抗是假,美资本收割是真,中国是唯一打破美国收割的国家!
搜狐财经· 2025-10-25 13:37
中美之间的对抗,很多人一开始会认为是两大国之间的角力,甚至是生死存亡的较量。然而,表面上的冲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背后真正的推手,实际 上是美国的资本大鳄们,他们在玩一场精心设计的收割游戏。 这种体系让美国的资本家们如鱼得水。他们通过美联储操控利率,制造经济周期,巧妙地在经济高峰期卖出,低谷时再低价收购,轻松收割其他国家的财 富。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俄罗斯解体时,美国的大资本家们就通过这种方式赚得盆满钵满。那些俄罗斯的寡头,很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华尔街套牢 的。 至于中美贸易,2024年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达到了6882.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7%。许多美国企业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像苹果的生产70%都依赖中 国,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年产汽车超过95万辆。这些美国企业的巨大利益让他们不愿意与中国完全"脱钩"。 但是,为什么美国还要发动贸易战呢?原因在于中国不再配合美国的游戏规则。中国推行去美元化,并且自2013年起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非洲、拉丁 美洲国家的经济联系,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这一系列举动不但帮助中国消化了过剩的产能,还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让人民币逐 渐进入了全球市场。 ...
美元霸权松动?美方巨头上门,中方抛美债囤黄金踩中全球节奏
搜狐财经· 2025-10-25 04:44
地缘政治与美国战略压力 - 美国在东欧和中东面临的地缘政治挑战分散了其战略资源,制约了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推进 [1] -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和国务卿布林肯于2024年4月先后访华,从经济和外交层面施压,策略从对话转向实质性干预 [1][2] - 布林肯访华期间强调台湾海峡和平稳定,并呼吁中方限制对俄罗斯的能源采购和关键物资供应 [2] 美国对华施压与制裁措施 - 美国国会推进《无限制法案》,要求中国企业在180天内退出与俄罗斯军工相关的业务,否则面临全面经济封锁,覆盖范围从高科技扩展至民用汽车供应链 [2] - 美国财政部计划将部分与俄罗斯军工存在所谓“支持”关系的中国企业隔离出全球金融体系,措施涉及银行结算监控和第三方转口贸易审查 [3] - 美国试图通过SWIFT系统阻断中俄银行间资金流动,并将制裁范围从2023年的清单扩展到包括电子和机械部件在内的500项 [9] 中国外汇储备与资产配置调整 - 2025年7月,中国减持价值257亿美元的美债,总持有量降至7307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新低,与2012年峰值1.3万亿美元相比缩减近半 [3][13] - 截至2025年9月,中国黄金储备总量达到2303吨,连续第10个月增持,较2024年10月末增加122万盎司 [5] - 中国购金渠道从单一伦敦市场扩展至多边协议,月均购金量超过20吨,远超过去年均约200吨的水平 [5][7] 中俄经贸与金融合作深化 - 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2025年保持稳定增长,超过95%的交易采用本币结算 [9][13] - 结算平台从以美元为主导转向上海与莫斯科构成的“双中心”模式,交易效率较2022年翻倍 [9] - 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扩展,本币结算惠及中小企业,结算时效从平均三天缩短至实时到账 [9] 中国产业供应链韧性提升 - 中国军工企业供应链国产化率从50%大幅提升至90%,关键零部件自给能力显著增强 [11] - 电动汽车出口企业实现全链条本土化生产,电池和电机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100%,出口量从百万辆级别跃升至500万辆 [11] - 中国本土黄金矿业发展,内蒙古和新疆地区黄金开采量年增长率达15%,逐步从进口主导转向产供销平衡 [13] 全球黄金市场动态与影响 - 2025年国际金价从年初平均每盎司3067美元攀升至超过4000美元 [10]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共计购入415吨黄金,中国是重要贡献者,推高金价创下26次新高,最高逼近每盎司3434美元 [11] - 中国央行运用数字化工具对金库实时监控,并将黄金储备从沿海向内陆分散存储,提升安全性 [10]
美国国债突破38万亿了,我们来捋一下他用的年限。从0到1万亿美元,用时约192年,美国联邦债务规模在1981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10-24 23:54
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年美国国债涨得跟坐电梯一样。前几天财政部的数据一出来,我愣了两秒,38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看着太抽象,我查了 下时间线,才发现这事已经不是涨快的问题,是完全失控了。 可后来,这"非常"变成了常态。 10万亿到20万亿,只用了9年。2017年川普上任,减税、扩军,财政赤字飙升。那会儿国会每年吵架要不要提高债务上限,结果年年吵完还 得提。因为不提,美国就要关门。 从0到1万亿,美国用了192年。那是1981年,里根刚上台,还在说要小、要减税。结果呢,从那年开始,国债就像开了闸。1万亿到10万亿, 用了27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拼命救市,撒钱,印钞,美债突破10万亿。那个时候大家还觉得,这是不得已的"非常手段"。 这时候你再看所谓的"债务上限危机",就显得像闹剧。每次逼近上限,国会吵半天,最后照样通过。2023年还直接取消上限,干脆不设限。 美国财政部那意思很直白:只要我还活着,就能借下去。只要美元还被全世界用,就没人能逼我破产。 接着,20万亿到30万亿,只花了5年。疫情来了,美联储印钱,财政部撒钱。3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钱像不要钱一样砸出去。那时候谁还在 意债务,能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
美国要踢中国出SWIFT?反手却把人民币推向世界中心
搜狐财经· 2025-10-24 23:20
SWIFT系统的重要性与潜在影响 - SWIFT系统被比喻为全球银行VIP微信群 几乎所有银行都通过该系统进行跨境支付和信息交换 [3] - 美国作为该系统的主导者 有权将特定国家从系统中移除 被移除者将无法使用美元进行国际贸易结算 [3] - 该措施对依赖全球贸易的国家具有重大经济影响 类似于经济上的凌迟处死 [3] 对俄罗斯制裁的案例与启示 - 美国曾将俄罗斯逐出SWIFT系统 但未能完全搞垮其经济 [5] - 制裁促使俄罗斯与中国关系更密切 能源交易开始使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 [5] - 俄罗斯经济规模与中国广东省相当 该案例为评估对中国潜在影响提供了参考 [5] 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与韧性 -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是18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5] - 作为世界超级工厂 中国制造与全球供应链深度交织 强行脱钩将影响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 若被移出SWIFT系统 可能促使中国建立替代性金融基础设施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5]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实证案例 - 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已同意向中国出售铁矿石时使用人民币结算 [7] - 铁矿石作为全球第二大美元计价大宗商品 采用人民币结算标志着重大突破 [7] - 这表明当客户强大到无法拒绝时 贸易结算规则将随之改变 [7] 全球金融秩序演变趋势 - 全球范围内正经历重大秩序调整 旧有霸权体系难以为继 [9] - 市场期待更开放 包容的合作共赢新秩序 [9] - 美元主导的金融体系可能逐步被替代 [9]
历史新高!美国国债首超38 万亿,美股暴跌,这次或又要找中国帮忙
搜狐财经· 2025-10-24 12:23
美国国债状况 - 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8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背负11.5万美元债务,比两年前增加4万亿美元 [1] - 债务占GDP比重超过120%,每年仅利息支付就达1.2万亿美元 [1] - 国债发行模式依赖“借新还旧”来维持 [1] 美国财政支出与债务成因 - 特朗普政府的“大而美”法案减税4万亿美元 [1] - 年度军费开支达8860亿美元 [1] - 新冠救济金支出3万亿美元 [1] 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情况 - 中国目前持有7843亿美元美国国债,是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 [2] - 2022年至2024年间累计减持近2800亿美元 [2] - 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3.29万亿美元 [2] 全球其他主要债主持仓动态 - 日本持仓刚超过1.1万亿美元 [2] - 欧洲持有的美国国债在两年内减少3000亿美元 [2] - 美联储正在进行缩表操作 [2] 中美关系对债务问题的影响 - 美国在寻求中国增持国债的同时,将数千家中国企业列入管制清单 [3] - 美债收益率波动导致中资美元债融资成本上升1.5个百分点 [2] - 中方要求美国取消不合理关税、停止技术打压并尊重核心利益作为合作条件 [3] 美国内部对债务问题的担忧 - 美联储主席私下承认“债务增长不可持续” [3] - 四位两党议员联名警告债务问题“正接近危机点” [3] - 美国财政部每次发债都面临市场接盘能力的担忧 [3]
中美角力有了结果,美元霸权基础要被动摇,人民币国际化难以遏制
搜狐财经· 2025-10-22 10:27
澳大利亚铁矿石用人民币结算的事,不算大新闻,但全世界的金融圈都盯着。因为这可不只是换个币种那么简单。 它意味着中国开始动手,把定价权一点一点拿回来。 谁掌握结算权,谁就有话语权,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明白。 其实,这件事早有前兆。伊朗、俄罗斯被制裁后,一早就开始人民币结算。后来巴西也加入,用人民币结算农产品出口。海湾国家原本还在慢慢试水,谁想 这时候以色列轰炸了卡塔尔,直接让石油美元重伤一波。于是中东有人看明白了,美元体系不再牢靠。 当全球能源结算链条开始松动,人民币正好趁势往里扎。 说句老实话,这样的局面对中国太有利了。中国是地球上最大工业国,进口的资源占全球一半。现在要是能用自己的钱买铁矿石、买石油,这个闭环就快凑 齐了。靠着贸易本身,人民币一点点走向世界,不费枪不动刀,比什么金融战都实在。 可有人就想问了:那是不是人民币成了世界货币?当然不是。至少现在不行,也没那个打算。别看人民币国际化这步走得漂亮,但和美元那一套完全不同。 美元能主宰世界,有三个要素。第一,用美元能买到全世界的东西。第二,全球都有美元的投资渠道,比如美股美债。第三,它能自由流动,想进就进,想 出就出,连美国的对手都得拿美元当储备。 中国的根 ...
弃用美元,改用人民币结算,欠债30多万亿的美元霸权还能支撑多久?
搜狐财经· 2025-10-21 21:37
美国的问题更复杂。工业空心化,铁锈地带越来越大,底层民生水深火热。说到底,是他们自己放弃工业玩金融投机,自己造的孽,自己受。 美国30多万亿国债压顶,美元还能横行多久?我这些年看世界经济像看一场慢慢变色的灯光秀。最反常的就是,眼下越来越多国家弃用美元,开始尝试用人 民币结算。这场变化,很多人还没缓过神来,但它已经在悄无声息间,悄悄铺开了大半壁江山。 时间线很明了。2001年,中国进了世贸,和美国拉上了大手。中国负责庞大的工厂体系,把衣食住行铺满全球,美国张罗着消费市场和美元结算工具。那十 年,是两国精诚合作的黄金时代。中国工业化进程刷新了人类历史纪录,国力暴涨——这不是空中楼阁,是实打实的阅兵、产能和收入结构肉眼可见的变 化。你身边月薪三千、年薪百万的,都比之前舒坦多了。 美国在这一波里也没少捡便宜。只靠印钞和金融游戏,他们就能把巨额财富转身收入囊中。华尔街、硅谷一群富豪,借中国生产力发家,资本身价跟火箭似 的飙升。可凡事有利,就有弊。中国外汇储备通胀压力曾让央行头疼,美国一撒手量化宽松,咱们手里那堆美元资产价值立马缩水。出口安全、外资依赖也 曾让中国心里打鼓,但聪明人会调整,美债缩水就去买巴西大豆、阿根廷牛 ...
中美谈判,有一点会让美国很胆寒,它对中国不再重要了!
搜狐财经· 2025-10-21 02:00
贸易摩擦升级与关税措施 - 2025年2月初,美国对来自中国的部分商品征收10%关税,并涉及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车及零部件 [1] - 中国商务部迅速回击,对美国农产品和能源产品加征关税 [1] - 整个上半年,美国关税税率从10%逐步上调至20%,再到34%,中国关税也相应调整至84%甚至更高 [1] - 2025年4月,美国将关税范围扩大至半导体和医疗设备,中国则将12家美国企业列入管制名单,禁止出口双重用途物品 [1] - 2025年10月10日,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禁止出口一些关键软件 [3] 稀土及关键矿产出口管制 -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扩大稀土出口管制范围,将12种稀土金属和相关炼制设备纳入管控,自12月1日起生效 [3] - 美国80%以上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新管制直接威胁美国导弹、战斗机和电动车电池生产,可能导致成本上涨至少15%并延误军工项目至少6个月 [3][4] - 中国自2023年8月起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2024年扩展到更多矿产,2025年的稀土管制可实现全球出口路径追踪 [3] - 此举被视为对美国对华芯片禁售的回应 [3] 市场与企业影响 - 关税摩擦导致道琼斯指数多次下跌超过1%,依赖中美供应链的科技和农业公司受到显著冲击 [1] - 2025年10月14日联合声明后,双方互降关税(美国从高位降至30%,中国降至10%),推动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5% [7] - 美国国防工业受稀土管制影响巨大,涉及F-35战机、激光武器等关键装备 [4] 供应链调整与多元化 - 从2025年上半年起,中国加大从拉美和澳洲的采购力度,巴西对中国的大豆供应量增长30% [6] - 矿产方面,澳洲的铁矿石和锂电池材料成为主力,东盟国家提供电子元件 [6] - 欧盟德国汽车企业与中国签署新协议,以取代部分美国零部件 [6] - 中国通过多元化贸易伙伴(拉美、澳洲、东盟、欧盟)加强合作,并大力打击战略矿产走私 [9] 谈判进程与双方立场 - 2025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谈判后同意暂缓关税措施90天,但根本矛盾未解决 [1] - 2025年10月11日双方视频接触,美国希望松绑稀土管制,中国坚持平等原则 [7] - 2025年10月12日,中国商务部指责美国的关税计划是“威胁恐吓”,并表示将“战斗到底” [3] - 2025年10月14日联合声明仅涉及互降关税,未提及稀土放宽或大量进口美国商品 [7] - 美国决策存在“最后一人”现象,特朗普易受最后进言者影响,导致政策缺乏连贯性 [9]
从实力地位出发,美国可以割让夏威夷给中方!
搜狐财经· 2025-10-20 17:28
谈判过程与美方策略 - 中美双方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的10个月内进行了四轮谈判,地点包括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和马德里,但除了回到4月2日之前的状态外,几乎没有取得成果 [1] - 美方谈判策略包括在谈判前提出一系列不合理的条件,即“虚空造牌”,并在对方做出实质让步后将其收回,称之为“诚意”和让步 [2][3] - 美方在谈判中会频繁转换话题或临时插入非预设议题,并将其称为“谈判的艺术”,其信心源于认为中方终将让步 [3] - 美方提出的历史性条件极为苛刻,包括要求中国卖掉所有国有企业、每家中国企业设立美国董事、以及中国的产业升级与经济改革需经美国同意 [6][7] - 美方并未意图达成协议,其核心策略是不断制造新议题,使中方处于被动接招的状态,这是一种消耗战术而非正经谈判 [9] 中方应对与反制措施 - 中方谈判代表借鉴了美方的强硬策略,明确表示如果美国一意孤行,中国有能力让美国的全球体系遭受痛击 [5] - 中方在谈判中采取出其不意的行动,例如当着美方代表团的面直接下令对英伟达启动反垄断调查,此举打乱了美方的谈判节奏并使其破防 [5] - 建议中方采取“拿来主义”,同样对美提出预设条件,以实现平等谈判,例如要求关岛独立、美国西海岸非军事化,并就贸易战损失向美国索赔3.4万亿美元 [11][12] - 建议提出的对等条件还包括通过国内立法合法要求租赁美国土地如阿拉斯加99年,以及在美联储增设拥有否决权的中国代表席位以保障数万亿美元资产安全 [11] - 主张中方应设定谈判框架,掌握主动权,要求美方先回应中方的核心议题,如美元霸权约束、某岛问题清算、科技封锁停止和北约东扩收手 [16] 美方团队构成与战略背景 - 美方谈判团队被描述为“草台班子”,其对外处事方式显得荒诞,例如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是极端保护主义学者,其政策主张暴露了美国经济决策层的意识形态化与专业性丧失 [1][14] - 美国战略焦虑的根源在于其经济决策层专业性的丧失,贸易代表不懂贸易,经济顾问不信市场,导致谈判桌上只剩霸权逻辑 [14] - 美方从关税、TikTok、稀土出口、芯片制裁到科技管制和大宗商品等一系列动作,正在加速其自身信誉的崩塌,导致盟友阳奉阴违和发展中国家加速“去美元化”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