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金融
搜索文档
威海打造全国首个地方蓝色投融资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71个
齐鲁晚报网· 2025-08-22 16:40
政策与标准建设 - 威海市金融监管部门于2024年制定发布了全国首个蓝色金融地方标准《威海市蓝色产业可持续投融资支持目录》[1] - 2025年以《目录》为依据开发了蓝色项目智能识别系统并打造出全国首个地方蓝色投融资项目库[1] 项目库构成与规模 - 首批入库项目总数为71个 其中蓝色项目52个 浅蓝项目19个[1] - 项目库涵盖15个大型海工装备制造项目 4个海上清洁能源项目 12个海洋绿色渔业项目以及其他类型项目共40个[1] - 项目库基本覆盖了威海市重大海洋项目及特色产业[1] 授信与贷款进展 - 71个入库项目中已完成授信项目33个 已发放贷款总额达159亿元[1] - 具体贷款投向包括海洋生态保护利用贷款65.2亿元 海上清洁能源贷款37.6亿元 海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18.1亿元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贷款17.6亿元[1] - 另有6个项目已进入业务办理流程 预计年内新增授信10.4亿元 还有10个项目与银行初步达成合作意向[1] 蓝色金融发展成效 - 截至6月末 威海市蓝色贷款余额为284.7亿元 在绿色贷款总量中占比达到21.4%[2] - 在产品创新方面孕育出全国首笔海洋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和山东省首笔海洋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款创新产品[2]
中国经济圆桌会丨自然资源部:确保“蓝色增长极”持续发力
新华社· 2025-08-13 12:01
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 - 自然资源部将统筹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增长极"持续发力 [1] - 加强空间规划管控,在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中配置海域海岛资源,提高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1] - 推动陆海统筹、区域协同,强化流域海域联动治理和跨区域生态联防联控 [1] - 深化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和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1] - 加强科技创新,通过技术突破降低生态代价 [1] 海洋经济发展措施 - 利用法治与经济手段,建立健全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1] - 加大"蓝色金融"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 [1] - 编制实施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空间规划,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 [2] - 简化优化落地项目审批程序,严格管控新增围填海 [2] - 鼓励海上风电深远海布局,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 [2] - 探索赋予无居民海岛使用权依法转让 [2] 海洋生态修复成果 - 中央财政支持近200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 [2] - 带动全国整治修复海岸线1780公里、滨海湿地79.5万亩 [2] - 新营造红树林13.8万亩 [2] - 实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推进"蓝色海湾"等建设行动 [2] -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生态保护大格局 [2]
海上也能放牧!青岛金融活水滋养蓝色经济新图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2:22
这不仅是当下海洋产业的真实写照,也是金融资金助力蓝色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近日,21世纪 经济报道记者跟随青岛金融监管局、青岛市银行业协会进行了深入调研,看看蓝色金融是如何为这座海 洋城市增添强劲动力的。 "海上放牧这事儿,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青岛鲁海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总站在智能深水网箱 示意图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郭聪聪 大海上也能有 "牧场"?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那片望不到边的蓝海里,正藏着一幅现代版 "海上放牧" 的新 鲜图景。 这里没有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换成了另一番热闹——一个个智能深水网箱在海里排着队,跟 着浪头轻轻晃悠,里面养着的珍贵鱼群在水里游得自在;人工鱼礁区稳稳扎在海底,海参、鲍鱼这些海 味就在这儿安了家;远处还有巨大的冷链物流船,刚从深海捞上来的海珍品,转眼就被送向了世界各地 的餐桌。 金融创新的触角正在延伸至国之重器的风险保障领域。位于青岛即墨区的国家深海基地,肩负"蛟龙 号"等重大深海装备运维重任的团队,然而,关键部件国产化和下潜频次增加提升了深潜装备作业风险 的不确定性。今年5月,在青岛金融监管局的桥梁作用下,中国人保财险青岛市 ...
青岛银行半年快报出炉:规模效益双增,发力区域特色金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9:11
核心业绩表现 - 资产总额达743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69% [2] - 客户贷款总额368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8.14% [2] - 客户存款总额466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9% [2] - 营业收入77亿元 同比增长7.5% [2] - 归母净利润超30亿元 同比增幅16.05% [2] - 不良贷款率降至1.12% 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2] - 拨备覆盖率提升11.48个百分点至252.8% [2] 风险管理体系 - 实施5大方面12项风险管理措施 [3] - 对全量授信客户实行三分类管理 [3] - 贷后数据自动化采集率超60% [3] - 建立总分支高效直查机制 [3] 特色金融发展 - 蓝色贷款余额近200亿元 累计服务客户超500户 [4] - 发行蓝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43只 募集资金超53亿元 [4] - 科技金融形成"总行+专营机构+特色支行"三位一体服务机制 [5] - 绿色信贷通过"双碳工具+行内政策"实现跨越式增长 [6] - 普惠金融创新无还本续贷模式 开展国担批量业务 [6] 区域经济服务 - 在全省设立近1500个普惠金融服务站 [7] - 覆盖全省29个特色涉农行业集群 在20个行业实现精准贷款投放 [7] - 完成山东省16地市全域覆盖 2025年聊城分行开业 [7] - 青银金租实体类业务占比大幅提升 [7] - 托管业务规模突破2000亿元 [7] 跨境金融突破 - 成为山东省首家CIPS直接参与行 [8] - 通过"青银汇通"系统实现7*24小时跨境支付 [8] - 跨境收款时间压缩至10分钟内 [8] - 国际业务规模在山东省法人银行中保持领先 [8] 品牌建设成果 - 品牌价值362.36亿元 连续九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9] - 获国际金融论坛"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及"保尔森奖" [4]
碧海扬帆立潮头 “蓝色粮仓”绘新篇 广东湛江探索海洋经济与金融融合新模式
金融时报· 2025-07-29 13:31
湛江蓝色金融发展概况 - 2024年湛江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的33%,海洋相关产业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 [1] - 2024年累计发放海洋产业融资贷款1636笔,金额达119.8亿元;蓝色产业链贷款281笔累计1.2亿元;海洋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50亿元 [6] 政策制度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印发全国首份地市级蓝色金融指导文件,配套12个一级产业、25个二级产业的《蓝色金融支持产业指导目录》 [2] - 2025年湛江市政府与11家银行签署三年期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融资意向达2.1万亿元,重点支持"四绿一蓝"产业 [2] - 创新"碳汇+保险"模式和"政银保担"四位一体风险分担机制 [2] 金融产品创新 - 农业银行湛江分行开发"海洋牧场贷",单列信贷规模并开设绿色通道 [3] - 邮储银行湛江市分行推出纯信用"金鲳鱼产业链贷",单户最高200万元 [3] - 中国银行湛江分行创新"优新农产专享贷",首次将生物性资产纳入抵押范围 [3] - 11个信用海洋牧场获得"整域授信",授信总额14.7亿元 [3] 数字技术应用 - 湛江海洋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促成1365笔融资,累计授信93.4亿元,开发63个专属信贷产品 [4] - 工商银行湛江分行与恒兴集团共建"四流合一"平台,累计放贷11亿元,智能准入通过率84% [4] - 建设银行湛江分行"粤仓云贷"实现冷链产业全流程数字化闭环 [4] 产融生态建设 - 工商银行湛江分行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批量支持小微企业 [5] - 人保财险湛江分公司为60个深水网箱提供1亿元风险保障 [5] - 中国银行湛江分行对海洋牧场产业集群授信27.6亿元 [5] 示范效应成果 - 湛江实现"五个率先":建立标准体系、构建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建成数智化系统、释放产融效应、形成陆海统筹格局 [6]
首登《财富》中国500强,青岛银行以区域深耕诠释金融韧性
齐鲁晚报· 2025-07-24 21:50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分析 - 青岛银行首次上榜位列第495位,成为山东省唯一上榜银行及今年新晋五家区域性银行之一[1] - 山东省共19家企业入围500强,总量与上年持平但结构优化,其中4家企业稳居前100强[1] - 青岛银行与海尔、海信、青啤等6家青岛企业共同构成青岛产业矩阵[1] 山东省上榜企业营收数据 - 山东能源集团以1204.26亿美元营收居山东省首位(榜单第23位)[2] - 魏桥创业(776.26亿美元)、海尔智家(397.46亿美元)、山东高速(388.20亿美元)分列省内第2-4位[2] - 青岛银行以36.76亿美元营收成为榜单中营收最低的山东企业(第495位)[2] 银行业整体表现 - 上榜银行数量从28家增至33家,净利润合计2662亿美元占500强利润总额35%[2] - 工商银行(第5位)、农业银行(第7位)、建设银行(第8位)保持国有大行领先地位[3] - 区域银行表现亮眼:成都银行排名上升35位至324名,杭州银行上升26位至238名[3] 青岛银行财务与业务亮点 - 2024年营收134.98亿元(+8.22%),归母净利润42.64亿元(+20.16%),增速居区域城商行前列[4] - 总资产6899.63亿元(+13.48%),管理总资产突破9000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14%(七连降)[4] - 蓝色贷款余额192.05亿元(2025Q1环比+14.44%),绿色贷款余额437.22亿元(环比+17.06%)[6] - 普惠贷款余额超450亿元,增速持续领跑全行[6] 区域银行发展战略 - 青岛银行通过蓝色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形成差异化竞争力[5][6] - 区域银行新增5席均来自经济高活跃区域,印证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金融红利[6] - 专家指出区域性银行需深耕本地经济,青岛银行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区位优势实现突围[7] 品牌价值与行业趋势 - 青岛银行以362.36亿元品牌价值连续九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317位)[6] - 区域银行与地方经济形成良性循环,成都银行、广州农商行等案例显示协同效应[6][7]
推动“金融+海洋”深度融合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23 17:45
深圳市海洋金融联盟成立 - 22家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参加成立大会,涉海企业代表进行融资路演,深圳市海洋发展局、深圳市委金融办等单位全程指导 [1] - 联盟旨在打通金融资源与海洋产业对接通道,打造政企金对话、资源对接、生态共建的核心阵地 [1] -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作为理事长单位介绍联盟架构与发展规划,明确"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生态协同"发展路径 [1] - 深圳港资本公司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呼吁共筑"产金协同"新方式,拓展"蓝色金融"新空间 [1] 首次投融资对接成果 - 5家金融机构集中推介海洋专属金融产品,7家重点涉海企业进行融资路演展示需求 [1] - 活动对接涉海融资项目26个,涉及绿色航运、高端装备、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渔业等领域 [1] - 融资产品涵盖科创贷、渔业贷等特色海洋金融产品 [1] 未来发展规划 - 深圳将整合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全品类金融资源,推动金融机构与涉海企业常态化对接 [2] - 探索海洋风险保障体系与海洋金融产品创新,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2]
资产规模达万亿 船舶金租助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营报· 2025-07-11 14:37
船舶金融租赁行业发展 - 金融租赁行业近年来积极转型向海洋经济领域发展,包括首艘75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首航、天津港第1000艘租赁船舶签约落地以及6家金租公司联合打造价值12亿美元的船舶租赁项目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船舶金融租赁在跨境金融租赁和航运融资方面取得积极成果,行业与海洋产业的"融资+融物"属性天然匹配 [1] 多元化服务与创新模式 - 中信金租与中远海运、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合作订造8万吨级多用途粮食船,优化船型设计实现一船多用,提升船舶业务高质量发展 [2] - 金融租赁公司创新船舶租赁业务模式,开发多种创新租赁产品,助力航运企业发展,2023年12月多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增强航运金融服务效能 [2] - 中信金租2024年落地全球最大27.1万立方米超大型LNG运输船项目,完成首笔人民币计价国际航行船舶项目及首笔特种集装箱经营性租赁业务,填补国内高端船舶制造空白 [2] 深海勘探与装备国产化突破 - 我国海洋石油产量连续六年快速增长,增量占全国石油总增量超60%,但深海钻井隔水导管等关键装备面临"卡脖子"技术瓶颈 [3] - 交银金租推动深海勘探企业与高校合作,完成高端测试认证,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获"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和"深海一号"大气田等国家重大项目准入资格,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3] 资产规模与区域发展 - 2023年末中国租赁公司拥有船舶2710艘,合计1.5亿总吨,资产价值1325亿美元,规模超万亿元 [4] -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完成国内首艘离岸船舶租赁业务,探索出口租赁、联合租赁等新模式,推动船舶海工制造业"走出去",累计租赁资产规模超1.6万亿元 [5] - 天津东疆第1000艘租赁船舶签约落地,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不确定性下租赁企业可整合资源抢占市场空间 [5] 政策支持与未来方向 - 天津金融监管局拓宽金租公司租赁物范围政策,截至2025年4月末天津市金租公司水上交通运输设备资产余额1523.11亿元,较年初增长2.14% [6] - 广东省2025年7月施行《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鼓励发展海洋设备融资租赁和供应链金融 [6] - 交银金租提出未来四大突破方向:支持科技创新助力造船前沿技术、助力低碳环保赋"蓝"船舶融资、推动智能互联支持"海上粮仓"、合作共赢推动蓝色金融标准框架 [6]
7月4日重要资讯一览
搜狐财经· 2025-07-04 21:51
新股申购 - 华电新能将于7月7日申购 发行价3 18元/股 申购上限149 05万股 [2] 政策动态 - 商务部将推进试点举措落地 推动规则规制和管理标准相通相融以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 [3] - 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到2030年央企品牌价值大幅提升 到2035年形成一批享誉全球的卓著品牌 [3] - 证监会同意郑州商品交易所丙烯期货和期权注册 将确保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 [3] - 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上报 首批26只已募集超226亿元 [3] - 住建部调研广东、浙江 强调因城施策稳定房地产市场 加快建设"好房子" [4] 行业数据 - 2025年5月国内手机出货量2371 6万部 同比下降21 8% 其中5G手机占比89 3% [4] - 2025年1-5月国内手机出货量1 18亿部 同比下降2 8% 其中5G手机占比86 2% [4] -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 65亿千瓦 创历史新高 华东电网空调负荷占比37% [5] 标准与技术 - 新版智能电冰箱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12月实施 规范数据管理和智能化功能 [5] 海洋经济 - 自然资源部将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发展蓝色金融 [5] 国际贸易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向贸易伙伴发送关税税率信函 [6] 公司动态 - 塞力医疗提示联营企业治疗性降压疫苗项目试验存在不确定性 [7] - 惠而浦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559% [7] - 退市海越将于7月11日终止上市 [7] - 热景生物生物创新药业务由联营企业独立运营 [7] - 中信国安证券简称变更为"国安股份" [7] - 国投中鲁拟购买电子院100%股份并复牌 [7] - 广生堂提示乙肝治疗创新药获批存在不确定性 [7] - 航宇科技与海外客户签署4460万美元长期供货协议 [7]
自然资源部:壮大海洋能、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等海洋新兴产业 发展蓝色金融
快讯· 2025-07-04 19:43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 自然资源部协同有关部门共同谋划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1] - 优化集成海洋科创力量并摸清海洋自然资源家底 [1]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1] - 重点壮大海洋能、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等新兴产业 [1] 蓝色金融与国际合作 - 提出发展蓝色金融以支持海洋产业 [1] - 加强国际合作并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1] 海洋生态治理 - 系统治理海洋生态问题 [1] - 维护海洋权益作为规划组成部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