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搜索文档
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城市能源转型分论坛”举行
苏州日报· 2025-10-24 08:43
论坛概况 - 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城市能源转型分论坛于10月23日在苏州国际会议酒店举行 [1] - 分论坛由国家能源局规划司指导,苏州市政府、中国能源研究会共同主办 [1] -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顾海东等中外官员出席并致辞 [1] 城市能源转型核心观点 - 城市能源转型被强调为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的核心驱动力 [1] - 转型不仅涉及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更意味着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1] 苏州能源发展案例 - 苏州大力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开发和高比例利用 [1] - 苏州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地级市电网“一交两直”特高压城市电网 [1] - 苏州一系列项目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 [1]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分论坛上中外嘉宾分享了建设城市碳普惠机制等案例做法 [1] - 在低碳城市市长圆桌对话环节,苏州市与合肥市、南通市、意大利威尼斯市、澳大利亚洛根市等城市代表就低碳城市发展主题进行互动交流 [1]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亮点颇多——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不断转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4 08:12
高技术制造业与数字产品制造业增长强劲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1][2]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1][4] - 高技术制造业中集成电路制造和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和20.5% [2] 新兴科技产品与产业高速发展 - 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中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和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59.9%和25.1% [4] - 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11.5% [4] 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与升级成效显著 - 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7.6%、6.7% [3] - 高性能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4%和20.2%,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增长26.3% [3] 新兴领域投资与创新能力提升 - 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 [4] - 2025年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24个创新集群成为全球百强,入围数量连续3年居全球首位 [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 [4] 绿色能源与产品制造快速增长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7]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46.9%、14% [7] - 规模以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7] 消费新模式与设备更新需求旺盛 - 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 [2] - 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7%和26% [7] - 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7.1%和9.5% [7] 绿色转型与循环经济发展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 [7] - 单晶硅、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绿色材料产量增长9%和16.5% [7] - 规模以上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增长14.4% [7]
上海石化:争做“世界一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4 03:06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为国内主要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之一,是中国石化的控股子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71.33亿元 [2] - "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及新材料公司的愿景,并制定了六大发展战略 [3] - 发展思路明确为"炼油向化工转、化工向材料转、材料向高端转、园区向生态转" [3] - "十四五"期间公司发展战略稳步实施,向既定目标前进 [4] 绿色转型与环保成效 - 公司打造无异味化工园区,通过生态治理实现绿色发展,成为当地"打卡点" [1] - 推进绿色低碳战略,建设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近16兆瓦,年发绿电1886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0756吨,节约标准煤5847吨 [5] - 2024年公司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807.59万吨,同比下降10.31%,排放强度为1.36吨/万元,比2022年下降25.27% [5] - 在污染物治理方面,2025年上半年厂区边界VOCs浓度降至62.4μg/m³,较2021年下降约三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15年大幅下降 [6] - 公司是上海市首批获得"中华环境友好企业"称号的化工企业,并确立以"净零"排放为终极目标 [7] 碳纤维技术突破 - 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7至9倍,市场前景广阔 [8] - 公司于2022年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四家掌握48K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 [9] - 2024年9月公司发布自主研发的60K大丝束碳纤维,为国内首创,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9] - 公司拥有24K、48K、60K等近20种型号碳纤维产品生产能力,实现碳纤维产业链自主可控 [9] - 碳纤维技术突破打破国外垄断,可应用于大飞机部件、高速列车、风电、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领域 [9]
杭州制冷展涌动全球“采购热” 汇聚106个国家和地区客商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9:47
展会概况与规模 - 第五届国际空调通风制冷及冷链产业展览会在杭州开幕[1] - 展会汇聚607家展商,覆盖制冷与冷链产业上下游核心领域[1] - 吸引了来自10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客商,规模与参会者多元构成创历届之最[1] 国际参与与采购需求 - 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印尼等多国制冷协会携采购团参会,重点关注冷冻冷藏机组、冷链设备等产品[2] - 巴基斯坦制冷协会代表率领超过30家采购商参展,明确将绿色、节能型产品作为首选[2] - 斯里兰卡客商正投资200万美元建设海鲜仓储设施,专程来杭州采购制冷设备[1] 行业趋势与技术发展 -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行业正全面向绿色低碳转型[3]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特别是AI技术的创新应用正推动行业加速发展[3] - 展会设立CO₂制冷设备、热泵等专业展区,反映绿色技术趋势[1] 中国制造与产业优势 - 中国家用空调、冰箱等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份额,得益于高技术、低能耗及价格优势[3] - 中国很多工厂已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产品质量不仅符合甚至超过国际标准[3] - 制冷产业是浙江的传统优势产业,在电子、医药、食品、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有广泛应用[3] 市场拓展与未来机遇 - 合资公司宣布明年将在泰国举办RACC海外展,推动中国自主培育的展会品牌走向世界[5] - 巴基斯坦采购团期待深化合作,寻找有意在巴基斯坦联合投资设厂的中国企业,帮助实现本地化生产[2] - 制冷产业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有很大需求,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3]
上海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揭牌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9:14
产业规划与目标 - 上海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揭牌,计划到2030年实现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1] - 上海正加快构建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高地,2024年上海能源装备产值超1900亿元[1] 产业发展方向 - 集聚区将围绕先进能源装备和绿色低碳两大方向进行发展[1] - 重点培育聚变能源、氢基能源、长时储能、新型绿色技术四大未来能源赛道[1] 政策与生态支持 - 上海将推出专项政策,从优质项目引育、产业创新策源、产业转型突破三方面为集聚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1] - 通过人才培养、招商引资升级等举措优化产业生态[1] 产业基础与成就 - 集聚区所在的上海市闵行区是上海近代工业文明“四大金刚”(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的扎根地[1] - 上海在核电、重型燃机等领域已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1]
“上海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正式揭牌 锚定2030年1500亿规模目标
新华财经· 2025-10-23 19:03
产业集聚区揭牌与战略定位 - “上海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在闵行区正式揭牌发布,标志着上海在构建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高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上迈出关键一步 [1] - 发展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是上海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 [1] - 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产业是闵行产业的核心发力点,是上海首批“市区协同”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1] 产业规模与基础 - 2024年上海能源装备产值超1900亿元,占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近三分之一 [1] - 闵行区先进能源装备产业规模约占全市三分之一 [1] - 闵行区2024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52.6% [2] - 闵行区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66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19家 [2] 发展目标与规划 - 闵行区力争2025年产业营收达到1000亿元,2030年突破1500亿元 [2] - 未来将围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发挥上海电气集团的链主带动作用 [2] - 明确产业发展核心方向,聚焦清洁高效发电、先进电网、光伏光热三大优势领域,以及聚变能源、氢基能源、长时储能、新型绿色技术四大未来能源领域 [3] 合作签约与项目落地 - 闵行区政府与上海电气集团签订新一轮合作协议,聚焦高效清洁发电装备、液流储能、氢能等核心领域 [2] - 闵行区政府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产业基金设立、重大项目投资等方面深化合作 [2] - 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10个项目涵盖先进燃气轮机部件制造、长时储能系统研发、绿电应用装备生产等领域 [2] 资金与生态支持 - 发布由市级专项基金、区级引导基金及社会资本共同组成的产业基金矩阵,重点投向清洁高效发电、氢基能源、聚变能源等优势产业与未来赛道 [3] - 通过“基金+园区+企业”联动模式,为企业从初创到规模化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提供资金支持 [3] - 30家首批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重点企业获得授牌,将发挥标杆企业示范作用,推动形成“龙头引领、梯队发展”的企业格局 [3]
“十四五”山西晋中能源发展全景图:煤更优、电更稳、气更足、耗更少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8:47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期间山西晋中能源发展呈现“煤更优、电更绿、气更足、耗更少”的转型成果,行业在保持煤炭基本盘稳定的同时,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快速发展 [1] 煤炭产业转型 - 原煤产量连续五年保持在1亿吨以上,年均产量约1.1亿吨,年均增幅10%以上,占GDP比重稳定在30%,提供超30万个就业岗位 [2] - 累计建成22座智能化煤矿,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7%,累计提升矿井产能1500多万吨/年 [2] - 完成6804万吨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4个地方煤矿项目入选全省绿色开采建设名录 [2] 电力结构优化 -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从2021年的267万千瓦增长至943万千瓦,增长超过3倍,占比从30.5%提升至60.8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 - 电网投资规模连年位居前列,变电容量和输电线路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53%和15% [3] - 左权箕山抽水蓄能站点跻身“国家队”,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提前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3] - 累计建成充电桩8973台,桩车比1:6.24,实现公共充电桩全市118个乡镇和重点区域全覆盖 [3] 天然气供应提升 - 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连续4年完成省定目标,晋祥榆社—武乡区块2024年产量实现翻番,2025年预计再次翻番 [4] - 全市煤矿瓦斯利用率在2024年底达到52.9%,提前一年实现省定50%的目标 [4] 能耗控制与清洁替代 - 2021-2024年全社会煤炭消费连续实现负增长,14个耗煤项目共替代煤炭消费约1600多万吨 [6] - 新增清洁取暖改造约20万户,每年可减少散煤燃烧约50万吨,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 [6]
为期三天!2025苏州国际新能源博览会拉开帷幕,为苏州注入绿色动能
扬子晚报网· 2025-10-23 14:52
博览会概况 - 2025苏州国际新能源博览会于10月22日开幕,为期3天,主题为“能源变革,低碳未来” [1] - 博览会吸引百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汇聚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氢能与燃料电池等多个领域的顶尖企业及专家 [1] - 展览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旨在展示最新技术成果并促进国际合作 [1] 展区与技术展示 - 八大主题展区全面展示前沿成果,包括光伏技术及应用、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及应用等 [3] - 光伏展区展示高效电池片、光伏组件等最新成果 [3] - 新能源汽车展区集中亮相整车、电池、智能驾驶系统 [3] - 储能展区展示储能电源、逆变器等关键技术 [3] 战略合作与项目签约 - 苏州市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署13个战略合作项目 [5] - 合作项目涵盖传统能源、新能源、城市照明、产业投资及能源科技五大板块 [5] - 具体合作包括燃气集团的天然气贸易、吴都能源在充换电及光伏储能项目的布局、以及共建“苏州智慧能源实验室”等 [5] 行业创新与交流 - 博览会设置项目路演推介环节,全球新能源企业与初创团队展示最新技术成果与商业计划 [7] - 路演内容涵盖高效能光伏电池、智能储能解决方案、创新氢能应用等 [7] - 活动为投资者与创业者搭建沟通桥梁,激发行业创新活力与合作热情 [7]
第138届广交会第二期今开展 聚焦“品质家居”主题 超1万家企业参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3 10:12
展会概况 - 第138届广交会第二期于10月23日开展,展览总面积达51.5万平方米,设近2.5万个展位 [1] - 聚焦"品质家居"主题,设置三大板块、15个展区,打造融合创新设计与绿色低碳理念的一站式家居采购平台 [1] - 展览覆盖家庭用品、礼品及装饰品、建材及家具等大家居品类 [1] 参展企业 - 汇聚参展企业超1万家,其中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企业超2900家,较上届增长逾10% [1] - 金王、三环、苏泊尔、联塑等行业领军企业领衔亮相,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 活动与论坛 - 预计将举办3场主题论坛,聚焦大家居内外贸融合、跨境电商创新、"一带一路"法治保障三大热点 [1] - 举行近160场新品发布活动 [1] 产品创新与趋势 - 产品以创新与绿色为双重动能,例如智能家居方面,电动分背床、智能办公椅搭载健康监测与调节系统 [2] - 绿色材料方面,全球首创的负碳香氛应用乳木果蜡技术,碳足迹仅为传统蜡烛的7.9% [2] - 功能美学方面,金彩瓷器和骨质瓷展现极致匠心,星空房采用全透明穹顶设计带来无遮挡观景体验 [2]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量及供应链整合能力持续领跑全球同类展会,国际影响力稳居前列 [1] - 为全球采购商提供高效集成的家居采购服务,打造"选品+对接"高效平台 [1]
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今起至25日举行
苏州日报· 2025-10-23 09:00
论坛活动与绿色办会 - 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于10月23日至25日在苏州举行 体现苏州在全球能源变革领域的倡导者地位 [1] - 论坛实现碳中和办会 交通接驳采用新能源车辆和氢能摆渡车、氢能自行车 志愿者服装及大会拎袋采用再生纤维制作 [1] - 论坛嵌入具身机器人、AI数字人等智慧化办会场景 展现人工智能+的创新活力 [1] 零碳乡村建设案例 - 蒋巷村是江苏省首个零碳村 与上海中电长兴未来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启动零碳数字乡村振兴项目 [1] - 项目清洁能源装机共3.2兆瓦 年均提供绿色电能307万千瓦时 等效节约煤炭1160吨、减排二氧化碳3060吨 每年可节约电费约5万元 [1] - 零碳乡村建设美化环境、提升硬件水平并促进产业发展 吸引更多人参观 [1] 渔光互补项目实践 - 吴江东太湖渔光互补项目于今年3月全容量并网 是苏州已投运的最大规模渔光互补项目 实现一地两用 [2] - 项目安装5万余片光伏组件 预计年发电约3600万千瓦时 相当于2万户居民一年用电量 经济收益达1400余万元 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万吨 [2] - 项目光伏组件提供遮阳功能 降低水面温度并抑制藻类生长 为水产养殖提供更好环境 [2] 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发展 - 学校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高架路旁光伏声屏障项目、城区区域综合能源站等已成为苏州城市新风景 [2] - 苏州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已服务500余家企业 开发碳减排量超34万吨 [2] - 服务中心实现跨省碳交易应用 山东聊城交运集团冠县汽车站通过苏州碳普惠体系完成首笔碳交易 [2]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成效 - 过去10年间苏州全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3] - 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3.05万亿元攀升至去年的4.7万亿元 [3] - 在此期间 全市单位GDP能耗降幅超过三分之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