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辆
icon
搜索文档
上合国家人士盛赞交通合作互利共赢
新华社· 2025-07-02 19:26
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 - 论坛于7月1日至2日在天津举行 聚焦上合组织成员国可持续交通合作 [1][3] - 讨论内容包括《全球可持续交通运输发展与合作框架协定》草案及最佳实践倡议 [4] - 交通运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24% 为第三大排放源 [3] 中国新能源技术与交通建设 - 中国新能源车企支持阿塞拜疆燃气公交车升级替换 [1] - 阿塞拜疆采用中国技术建设轻轨系统 并推广至铁路领域 [3] - 亚美尼亚"南北交通走廊"关键路段由中国企业承建 预计3-5年完工 [6] 国际交通合作项目 - 中巴经济走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提升人文交流与就业机会 [6] - 阿塞拜疆承接中国多城市中欧班列 推动贸易通道升级扩容 [7] - 巴基斯坦与中国城市间航班频繁 促进旅游文化改善 [7] 绿色交通技术应用 - 巴基斯坦计划在铁路、海运领域整合智能交通系统与绿色技术 [3] - 中国绿色低碳技术被阿塞拜疆视为可持续交通发展的重要借鉴 [3] - 上合国家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与人文"软联通" 助力区域经济 [6]
东航浙江分公司后勤保障全流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中国民航网· 2025-06-26 16:53
基建改造 - 公司对宁波机场工作区出勤楼54间房间进行绿色改造,全面淘汰高耗能射灯,换装LED节能灯,年节电量超30% [2] - 对旧木衣柜进行修复式焕新,仅更换损坏的五金配件,减少木材消耗2.5立方米,装修垃圾量直降60% [2] - 实现90%拆除建材(门窗、管线等)资源化利用,体现"节能不减质"理念 [2] 设备管理 - 公司构建"采购-盘活-处置"全周期绿色链条,新购设备以"低能耗、高性能"为核心标准优化采购结构 [2] - 新能源车辆占比稳步提升,办公打印设备实现集中化与无纸化,硒鼓采购量同比下降超50% [2] - 通过"闲置设备复用"计划激活存量资源,维修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年均节约采购成本超15万 [2] - 办公区域空调统一设定为26℃,在保障舒适度的同时实现节能控耗 [2] 车辆优化 - 机组保障车辆中新能源替换比例达30%,单车年均减少碳排放32吨,降低能耗成本约6万元 [3] - 依托车辆管理系统与实时监控平台优化行车路线,2021年至今累计减少碳排放约20吨 [3] - 2024年通过"杭甬通勤预约系统"精细化调配车辆资源,结合班车线路优化,节约燃油成本超60万元 [3] - 驾驶行为监测系统与节能培训双管齐下,推广"缓加速、少怠速"操作共识 [3]
【宝鸡】以旧换新带动消费升级
陕西日报· 2025-06-16 08:12
提振消费政策成效 - 宝鸡市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22.32万台(件)补贴产品,涉及补贴资金2.09亿元,拉动消费14.82亿元 [1] - 新能源车以旧换新销售2434辆,带动消费1.05亿元 [2] - "五一"假期52家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达4909.19万元,同比增长13.75% [2] - 端午假期52家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2315.05万元,同比增长11.77%,其中32家零售企业销售额2084.16万元,同比增长13% [2] 汽车消费市场表现 - 汽车以旧换新成为居民消费重点,置换需求显著 [1] - 新能源车辆销售加速绿色转型 [2] - 启动5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最高单车补贴1万元 [2] 政策实施与活动 - 开展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五进"宣传行动,举办60多场宣讲暨展销活动 [1] - 印发《宝鸡市打好提振消费硬仗实施方案》,将"以旧换新"列为核心抓手 [2] - 组织"精品消费月""乐购宝鸡"等200多场促消费活动 [2]
十五运365天365人|成志华:为十五运会客运护航,助力广州再献国家级体育盛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07:23
赛事背景与公司参与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举行,是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 [1] - 广东金玉旅运有限公司作为客运保障关键参与者,总经理成志华从传承、发展、承诺三个维度规划十五运会客运护航工作 [2] 公司历史与经验 - 公司成立于2007年,经广东省交通厅、广州市交委批准成立,现拥有300多台新能源车辆规模的客运车队 [2] - 2010年亚运会期间,公司独家承接志愿者和文明观众交通保障任务,投入60台车辆、70名驾驶员,24天累计服务40万人次,实现0迟到投诉和0事故 [2] 十五运会保障计划 - 拟投入新能源车辆占比80%,依托数字调度系统提升运行效率30%,减少碳排放20吨 [3] - 设计"全运+文旅"巴士线路(如广深港观赛快线、大湾区美食体育快线),串联赛事与城市文化IP [3] - 计划赞助交通服务及巴士广告资源,以实际行动支持盛会 [3] 行业与社会价值 - 公司认为十五运会是激活城市潜力、提升广州能级的契机,呼吁更多企业携手助力国家级体育盛事 [3] - 通过绿色交通方案(新能源车辆)和文化传播(文旅巴士),体现客运行业在大型赛事中的综合服务能力 [2][3]
珠海港ESG低碳集约篇:谱能源与资源管理新篇章,做双碳目标实际践行者
新浪财经· 2025-05-22 11:53
战略规划与制度建设 - 公司将能源与资源管理纳入五年ESG战略规划核心议题,明确管理职责、认证要求及节能降耗原则性目标,并定期追踪进度 [2] - 董事局下设ESG委员会定期跟进审议能源与资源管理议题的战略行动完成情况 [2] - 2024年制定《能源资源管理制度》和《碳排放管理制度》,规范下属企业能源使用及责任分配 [2] - 旗下秀强股份完成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换证认证 [2] 能源管理体系与效率提升 - 构建"方案制定—培训—诊断—内审"全链条管理闭环,逐步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2] - 开展ISO 50001:2018内审员培训,30名骨干获认证证书 [3] - 制定《节能诊断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通过专题会议落实执行要求 [4] - 下属企业成立专项诊断小组,建立"诊断—分析—改进—监督"动态机制 [5] - 筛选6家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的重点企业,对其中4家未外审单位开展节能内审 [6] 低碳技术与清洁能源应用 - 码头照明节能改造、运输线路优化及油耗奖惩机制使物流板块节油12,256.76升,节油率0.93% [7] - 兴华港口岸电接驳率72.4%,系统使用率100%,使用量同比增5.4% [7][8] - 航运板块29艘LNG动力船全年使用LNG 190万千克,综合碳排放减排22.61%,西江流域过闸效率提升65% [9] - 兴华港口采购电动设备实现港区交通全面电动化,物流板块引入10辆新能源车及5辆LNG车 [9] - 可口可乐与秀强股份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1.89MW,年发电量323,510KWH,可再生电力使用量达9,887,220.2千瓦时 [9] 水资源与材料循环管理 - 制度明确水资源管理要求,下属企业升级耗水设备、启用雨水回收系统,秀强股份节水52,714吨 [10] - 港达供应链推动包装材料循环利用,云浮新港实现废旧电池以旧换新,可口可乐建立冷饮设备闭环循环 [10] ESG文化宣贯与投入 - 开展《环境保护法》培训覆盖41名员工,六五环境日组织主题活动及环保项目参观 [11] - 全员签署生态环境规范行为承诺,2024年环保总投入1,224.87万元 [11]
交通运输部:将加快建设一批(近)零碳枢纽、港口等
中国经营报· 2025-05-21 15:48
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政策 - 交通运输部将推进公路沿线服务区、收费站等周边土地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建设近零碳枢纽和港口,加强充换电等补能设施建设,打造智能化双向充放电项目 [1] - 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89万千瓦,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个,充电停车位5.1万个,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比达77.6%,清洁能源船舶超430艘,铁路电气化率75.3% [1]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提出目标,到2027年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达到10%,形成多部门协同融合发展机制 [1] 交通行业碳排放现状与挑战 - 交通行业已成为全国第三大碳排放源,公路货运占交通能源消耗的95%且主要为化石能源 [2] - 石油消费占比高是交通行业碳排放量高的主因,当前汽车仍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车完全替代需长期过程 [2] 未来交能融合重点方向 -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研究绿电直连政策 [3] - 持续推进新能源车辆在公交、出租、邮政快递、港口等场景应用,规模化推广新能源重型货车 [3] - 发展新能源船舶,推进铁路机车低碳化改造,在京津冀等机场常态化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 [3]
交能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点名大容量固态电池、兆瓦级超级快充等关键技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0 17:18
国际标准化组织港口码头标准化技术机构成立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成立港口码头分委会,秘书处落户中国,这是交通运输部首次提出并成功设立的ISO技术委员会,也是全球首个专注于港口码头标准化的技术机构[1] - 港口码头分委会成立大会于2025年5月20日成功举办[1] 交能融合发展进展 - 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建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89万千瓦,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个,充电停车位约5.1万个[3] -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比达到77.6%,已建和在建清洁能源船舶超过430艘,全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5.3%[3]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聚焦8个方面提出25项重点任务[4] 交能融合下一步重点举措 - 加强规划协同: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规划衔接互动,开展公路水路充(换)电站设施网络规划[5] - 加强政策协同:实施"启曜"行动、"乘风"行动等系列专项行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5] - 拓展应用场景:推进公路沿线服务区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建设一批(近)零碳枢纽、港口[5] - 推广新能源装备: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规模化应用,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发展,推进铁路机车低碳化升级[5] - 加大科技研发:建立交通与能源融合技术研发平台,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推进相关标准制定修订[5] 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提升 - 重大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占比超90%,"五一"假期新能源汽车出行比例超18%[6] - 交通运输部出台《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包含等级配置类指标和水平评价类指标[7] - 等级配置类指标评价基础设施配置情况,水平评价类指标评价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7] - 下一步将加快制定相关标准,聚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节假日服务保障等重点开展评定工作[7]
交通运输部:多措并举加强交通运输与能源的融合发展
快讯· 2025-05-20 14:57
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现状 - 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建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89万千瓦 [1] - 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个,充电停车位约5.1万个 [1] -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比达到77.6% [1] - 已建和在建清洁能源船舶超过430艘 [1] - 全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5.3% [1] 推动交能融合发展的五大重点方向 规划协同 - 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规划衔接互动 [1] - 开展公路水路充(换)电站设施网络规划 [1] - 加强与电网规划的协同布局,提升清洁能源就地保障水平 [1] - 指导地方开展交能融合规划研究,明确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建设时序和网络布局 [1] 政策协同 - 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启曜"行动和"乘风"行动 [1] - 推动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发展 [1] - 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成网行动 [1] - 提速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 [1] -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1] - 研究交通基础设施路域范围内绿电直连政策 [1] 应用场景拓展 - 利用公路沿线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工区、监控中心等周边土地推进清洁能源就近开发 [2] 新能源装备推广 - 持续推进新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邮政快递、城市配送、港口、机场等领域应用 [3] - 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卡车)规模化应用 [3] - 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发展 [3] - 推进高耗能、高排放机车车辆节能改造和低碳化升级 [3] - 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机场常态化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 [3] 科技研发 - 建立交通与能源融合技术装备研发平台 [3] - 推动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创新 [3] - 研究交通能源系统与能源网柔性互联、大容量固态电池、兆瓦级超级快充等关键技术 [3] -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电动重卡、氢能重卡、电动船舶等相关标准制定修订 [3] - 完善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 [3] 具体实施措施 - 加快建设一批(近)零碳枢纽、港口等 [3] - 加强充(换)电等补能设施建设 [3] - 加快公路沿线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3] - 打造一批双向充放电设施智能化改造项目 [3]
同力股份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同力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业绩** - 2024 年营收 61.44 亿元,同比增长 4.85%,母公司净利润 7.93 亿元,同比增长 29%,受益于新能源、大型化和无人驾驶产品高毛利及市场份额提升,弥补燃油车销量下滑影响[2][3]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 15.36 亿元,同比增长 28%;归母净利润 1.87 亿元,同比增长 58%,得益于新能源、大型化和无人驾驶产品销售,新产品毛利高且价格稳定[3] 2.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露天煤矿价格下跌和库存积累致驱动力不足,但客户更换大型化和新能源车辆的存量替代需求推动业绩增长,预计明后年国家政策推动将带来新一轮设备更换潮[2][5] - **海外市场**:2024 年持平略增,受更换周期长、个性化需求差异及渠道建设不足限制,公司计划与经销商合作实现突破,设定 20% - 30%增长目标[2][5][24] 3. **研发费用** - 研发费用近年保持较高增长,因客户对多样化产品需求增加,公司需加快研发进度[6] - 实际研发费用远高于报表体现,未体现部分主要是现有产品升级迭代样车成本,通过成本价销售冲减研发费用,且受税务政策影响[2][7][8] 4. **销售费用** - 2025 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下降,因会计政策变更,三包费等计入营业成本,不影响利润总额和净利润[2][9] 5. **交付周期与生产资源配置** - 交付周期稳定在一个月左右,签订合同收款后采购、生产、托运各约一周[10] - 通过柔性生产体系应对高峰期生产资源配置问题,零部件外协、高峰期外协劳务人员、提前布局通用底盘,人均效能领先行业[11][12] 6. **定价体系** - 坚持 20%毛利定价策略,油车每吨运能 1 万元,电车定价与同吨位油车相似但毛利略高[4][13] 7. **新能源车辆** - 2024 年渗透率约 25%,预计 2025 年提高到 33% - 50%,增程式车型占比 70% - 80%,因成本低、充换模式难实施、甲醇增程技术运营成本低[4][14] - 国家新能源标准提升,增程式电动汽车可能面临不达标风险,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将使充电更方便,未来超级快充和固态电池应用将缩短充电时间[15] 8. **无人驾驶技术** - 专注线控底盘研发,市场份额超 50%,与多家智能驾驶公司合作,通过开放平台确保兼容性[16] - 与智能驾驶公司合作方式灵活,大部分合作处于矿区测试阶段,未形成矿方批量购买整车情况[17] 9. **海外市场拓展** - 重点拓展东南亚、印度、中亚和非洲,定价与国内差异不大,略高 5%左右,主要面向央企、国企及当地大型企业,运维延用国内政策,新产品推广谨慎[4][18] 10. **客户与市场规律** - 国内购买车辆 80%以上是工程公司,海外约 30% - 40%客户是中国央企海外施工项目,还有民营企业和当地企业,通过直销和经销商销售[25] - 露天煤矿运输车油车两年半回本,三年后换车;新能源和增程式车辆四年半左右换车,客户对新能源政策持观望态度[21] 11. **政策影响** - 新能源政策未完全落地使部分客户观望,但达到更换周期客户倾向选择大型化新能源车辆,国家排放标准提升将迫使存量车辆更新[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应对客户指定合作伙伴问题采取灵活措施,可配合客户要求提供整套产品[19] - 电力设施落后地区因充电基础设施不稳定,电动汽车推广难,以燃油车为主,部分央企推出的增程式混合动力车仍以燃油为主[20] - 海外替代不仅包括矿用卡车,还涉及有色金属和基建工程项目,目前终端客户各占 1/3,成熟后露天煤矿占比可能升至 70% - 80%[23] - 2025 年公司经营受海外拓展进度和国内露天煤矿开工率影响,绑定煤炭业务相对稳定,通过研发新产品和与客户合作保证稳健经营[26][27] - 2024 年同力股份一季报超预期,在新能源和无人驾驶领域成绩亮眼,估值相对较低,建议投资者关注[28]
河北廊坊:“上仓下转”实现快递业降本增效
中国新闻网· 2025-04-27 17:23
绿色发展实践 - 公司采用新能源车辆和环保包装材料以降低碳排放和资源消耗 [1] - 优化运输网络缩短包裹运输距离减少空载行驶节约燃油和运输成本 [1] 自动化与无人化设备 - 分拨中心引入行业内最先进的自动化分拣系统包括6套高速分拣主线和5套高速装车主线 [3] - 采用国产化智能化设备技术水平全球领先有效减少人为干预提升分拣和运输效率 [3] - 引入无人叉车优化仓储和配送流程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从业人员劳动强度 [5] - 无人叉车采用先进避障技术避免碰撞事故保护人员和快件安全 [5] 创新服务模式 - 开创"上仓下转"服务模式与"抖音超市"等客户合作设立前置仓 [3] - 园区建设螺旋滑槽快件从揽收到分拣只需5分钟 [3] - 为无加固外包装托寄物搭建提升机进行转运节约运转时间 [3] - "上仓下转"模式基本实现"上午寄即日达下午寄次日达"同城快捷服务 [5] 运营效率提升 - 新自动化分拣线和卸车线实现分拣机直接到笼箱精准匹配日均包裹处理能力提升近30% [5] - 日均可减少6人节省装车卸车分拣人力 [5] - 快件快速到达场地进行装车发运减少等待时长 [5] 经济效益与社会贡献 - 更新自动化无人化设备及应用创新服务模式有效降本增效 [5] - 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 [5] - 助力上下游关联产业降本增效为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贡献力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