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中科深蓝汇泽获国际资本战略投资,GWh级产能“备战”固态电池量产
高工锂电· 2025-08-29 19:51
融资进展 - 阿美风险投资完成对公司的Pre-A轮战略投资 使资方阵容进一步扩大[2] - 公司从2022年天使轮起已完成两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 春华创投 淡马锡等国内外头部机构 老股东丰元股份和春华创投持续加持[2] - Pre-A轮融资规模达数亿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淡马锡 中国石化资本 国信创新股权 武进高新投资 煜华资本等 天使轮股东春华创投和丰元股份继续投资[3][4] 技术路线 - 公司采用复合体系+结构创新的技术路线 解决行业共性难题如聚合物路线离子传输效率低 无机氧化物与硫化物路线界面阻抗高和机械脆性大[6][7] - 通过分子结构创新设计出能承受更宽电压窗口的新型分子 最高工作电压达到5.2V 相比传统聚环氧乙烷固态电解质的3.7V有显著提升[7] - 通过材料体系创新合成具备宽泛工作温度的新型电解质体系 将电池最低工作温度降低至-30˚C 打破需加热才能工作的局限[7] - 创新引入刚性骨架+原位聚合设计 刚性骨架提供机械支撑防止电池失效 聚合物前驱体经原位热聚合形成柔性电解质改善固-固界面接触并降低界面阻抗[8] 产品性能 - HP系列35Ah与65Ah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达310-340Wh/kg 具备持续3C快充与6C高倍率放电性能 瞬时最大放电倍率可达10C 循环寿命超1000次[9] - 在安全性方面严格依照EASA与FAA航空动力电池安全要求 电芯与模组均通过热蔓延测试验证 单颗电芯热失控时相邻电芯不受影响 模组内20%电芯热失控场景下实现无热蔓延[9] - 固态电池技术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海探测装备中实现全海深持续供电26天 创下世界纪录 2022年完成兆瓦级深海储能基站示范项目[9] 产业化进展 - 位于常州武高新的GWh级固态电池产线已完成设备进场 处于设备调试阶段 预计2025年底实现投产[9] - 产品为大载重低空飞行器的适航取证提供高效安全的航空电池解决方案 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低空飞行器 电动船舶 户用与社区储能等场景[9] - 公司的探索折射出固态电池赛道从路线探索向务实落地转型 GWh级产线投产将成为观察产业化进程的重要风向标[10] 资本认可度 - 资本阵容的逐步扩容与老股东的坚定加持成为行业观察技术路线可行性的重要信号 反映资本市场对固态电池赛道优质标的的筛选逻辑[3] - 融资认可度呈现阶梯式提升 天使轮融资由顺为资本 春华创投和丰元股份注资 提供初期团队搭建 核心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的基础支撑[4] - Pre-A轮融资标志企业从技术研发向产品转化的关键过渡 淡马锡的领投意味着技术路线获得国际资本对商业化潜力的认可 中国石化资本等产业资本的加入为后续技术与能源场景结合埋下伏笔[4] - 阿美风险投资的入局带来国际化资源支持 反映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为后续海外市场拓展与国际化合作创造条件[4][5]
每日速递|一欧洲企业GWh级固态电池项目落地江苏金坛
高工锂电· 2025-08-29 19:51
电池 - 比利时企业艾维斯塔控股在江苏金坛投资建设GWh级固态电池产线 一期投资500万欧元设立采购及研发检测中心 二期投资1亿欧元建设产线 达产后预计产值20亿元 税收超1亿元 [2] - 长城汽车召回67辆欧拉品牌电动汽车(黑猫53辆 白猫14辆) 因动力电池生产过程问题导致电芯正负极片偏移 可能引发电芯过度自放电和电池过热风险 将免费更换问题电池模组 [3] - 宝马集团启动固态电池实车道路测试 电池电芯由Solid Power开发并搭载优美科正极活性材料 双方通过联合开发协议共同研发 固态电池有望突破传统锂离子电池局限 [4][5] 材料 - 科达利将马来西亚锂电池结构件项目变更为泰国项目 投资额由不超过6亿元调整为不超过2.1亿元 由泰国科达利负责实施 建设期24个月 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8亿元 [7][8] - 格林美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61亿元 同比增长1.28% 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91% [9] 电池回收 - 陕西交控产业发展集团与深圳乾泰合作开展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业务 重点拓展出租公交网约车等企业的新能源整车及电池回收业务 合作内容包括电池储能和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资质申请 [10] 设备 - 赢合科技向匈牙利电池厂发运多台双层挤压式涂布机和辊压分切一体机 设备用于40GWh量产线 支持全球头部电池企业的欧洲战略布局 [12][13]
科创新能源ETF(588830)大涨超2.5%领跑板块,储能及HVDC产业链多点开花
新浪财经· 2025-08-29 15:52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科创新能源ETF(588830)上涨2.58% 其关联指数科创板新能源指数(000692)上涨2.55% [1] - 主要成分股杭可科技上涨20.00% 先惠技术上涨10.86% 厦钨新能上涨8.71% [1] 公司业绩与业务进展 - 科士达H1归母净利润2.55亿元 Q2同比增长52%超预期 储能业务毛利率提升 HVDC代工业务潜在利润增量显著 [1] - 同飞股份储能出海占比60% 数据中心业务对接台企代工 [1] - 英维克液冷系统获Google等认证 [1] - 福斯特胶膜预计进入涨价周期 BC胶膜份额较高 电子材料增速超30% 铝塑膜潜力待释放 [1] 技术与产业链动态 - HVDC技术受新能源消纳需求推动 特高压项目加速带动产业链增长 [1] - AI电源及HVDC市场空间广阔 科士达北美及法国客户潜在利润贡献显著 [1] - 风电及欧洲新能源链关注度提升 [1] 储能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呈现头部集中趋势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位列前三 CR3超50% [2] - 亿纬锂能超越比亚迪成为行业第二 韩企份额有所下滑 [2] 产业链结构与技术演进 - 电化学储能产业链上游以磷酸铁锂材料企业为主 中游电池组制造由宁德时代等龙头主导 下游应用集中在电源侧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 [2] - 固态电池干法电极工艺通过高速研磨混合提升制备效率 前段设备价值量显著提升 [2] - 特斯拉收购的Maxwell采用粘结剂原纤化法成为主流方案 [2]
双轮驱动战略发力 天铁科技锂电业务成转型核心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5:20
公司财务与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67亿元 利润受行业周期波动 孙公司研发投入增加及大额股份支付影响承压 [1] - 坚持减振业务与锂化物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模式 全资孙公司安徽天铁为锂化物新能源业务重要载体 [1] - 已投产建设年产5.3万吨锂电池用化学品及配套产品项目 年产2600吨锂材系列产品项目 建成高标准研发实验中心与精密检测实验室 [1] 战略合作与订单进展 - 2025年5月22日与欣界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提供锂金属负极材料产品 合作涉及固态电池领域产品供应 新材料研发及产线建设 [2] - 欣界能源专注于锂金属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 首款产品能量密度达450+Wh/kg 应用于eVTOL 具身机器人及动力领域 [2] - 7月29日孙公司安徽天铁与珠海欣界签订4亿元铜锂复合带采购订单 跻身头部固态电池企业供应链 [2] 行业前景与市场拓展 - 固态电池具高能量密度 高安全性及循环寿命长优势 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 应用于移动设备 储能 新能源汽车 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领域 [3] - 国信证券预测2027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达3% 容量规模76GWh 2030年渗透率8% 容量规模271GWh 相较2024年5GWh的复合增速分别为140%和92% [3] - 锂产品业务与多家业内知名客户建立合作 积极拓展新客户 在客户量产需求下争取与其他固态电池厂商合作 [2]
科创新能源ETF(588830)大涨近3%领跑板块,储能及HVDC产业链多点开花
新浪财经· 2025-08-29 15:02
公司业绩与业务进展 - 科士达H1归母净利润2.55亿元 Q2同比增长52%超预期 储能业务毛利率提升 HVDC代工业务潜在利润增量显著 [1] - 同飞股份储能出海业务占比60% 数据中心业务对接台企代工 [1] - 英维克液冷系统获Google等认证 [1] - 福斯特胶膜预计进入涨价周期 BC胶膜份额较高 电子材料业务增速超30% 铝塑膜潜力待释放 [1] 行业技术与市场趋势 - HVDC技术受新能源消纳需求推动 特高压项目加速带动产业链增长 [1] - AI电源及HVDC市场空间广阔 科士达北美及法国客户潜在利润贡献显著 [1] - 风电及欧洲新能源链关注度提升 [1] - 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呈现头部集中趋势 CR3超50%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位列前三 亿纬锂能超越比亚迪成为行业第二 韩企份额下滑 [1] - 电化学储能产业链上游以磷酸铁锂材料企业为主 中游电池组制造由宁德时代等龙头主导 下游应用集中在电源侧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 [1] - 固态电池技术演进中干法电极工艺通过高速研磨混合提升制备效率 前段设备价值量显著提升 特斯拉收购的Maxwell采用的粘结剂原纤化法成为主流方案 [1] 关联金融产品与标的 - 科创新能源ETF(588830)及其联接基金(A类023075 C类023076 I类024157) 光伏ETF基金(159863) 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159261) 化工ETF(159870) [2] - 关联个股包括晶科能源(688223) 天合光能(688599) 大全能源(688303) 天奈科技(688116) 阿特斯(688472) 电气风电(688660) 孚能科技(688567) 容百科技(688005) 厦钨新能(688778) 嘉元科技(688388) [2]
国泰海通: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主流选择 前瞻布局硫化锂企业有望受益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4:53
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趋势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凭借高离子电导率、高安全性及能量密度优势,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主流选择[1] - 硫化锂作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核心原材料,潜在市场空间广阔[1] - 行业处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生产关键期[1] 硫化锂制备技术路线 - 固相法适合规模化生产但能耗大、产品纯度偏低[2] - 液相法无需惰性气氛保护且能耗低,产品纯度高但规模化生产批次稳定性存在技术壁垒[2] - 气相CVD法适用于高纯度、高均匀度硫化锂制备[2] - 三种制备方法各有优劣,处于百花齐放阶段[2] 行业研发进展 - 众多企业入局硫化锂研发,在工艺创新、产线落地与性能验证层面实现多点突破[3] - 行业正推动硫化锂加速向规模化供应阶段迈进[3]
正力新能:预计2026年底形成50.5GWh产能 乘用车动力电池市占率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12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31.72亿元 同比增长71.9% [1] - 净利润2.2亿元 同比增加3.5亿元 [1] - 毛利率17.9% 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 [1] - 总出货量7.8GWh 同比增长99.2% [1] - 乘用车动力电池出货量7.63GWh 同比增长110.8% [1] 产能布局 - 2024年底形成25.5GWh产能 2025年底达35.5GWh [2] - 四季度10GWh新产能投产 2026年底产能将达50.5GWh [2] - 产线具备高柔性 不同化学体系电芯切换时间缩短至1-3天 [2] - 预计全年出货18-20GWh 同比增长约50% [2] 市场地位 - 动力电池装机量行业排名第九 [1] - 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行业排名第七 [1] - 6月单月乘用车电池装机量国内排名升至行业第六 [1] 客户合作 - 与一汽红旗、零跑汽车、上汽乘用车等头部企业建立合作 [2] - 获得大众中国增程新项目定点 [2] - 通过标准化电芯形态适配差异化化学体系 打造平台化电池包 [2] 技术研发 - 推进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钠离子电池及平均8C快充电池研发 [3]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预计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3] - 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 钠离子电池实现170Wh/kg [3] - 钠离子电池-40°C低温容量保持率91% [3] 新兴业务 - 航空电池与辽宁通航及合肥零重力工业达成合作 [3] - 航空电池可应用于电动飞机及人形机器人 正与多家企业推进认证 [3] - 航空电池定价高于车用电池 因开发周期长且材料成本高 [3]
战略布局固态电池核心材料,天铁股份锂化物系列产品业绩初显同比增长29.47%
全景网· 2025-08-28 22:2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报显示营业收入下滑但现金流改善 业务转型聚焦锂电产业链 尤其固态电池材料领域 有望成为核心供应商 [1] - 公司锂电项目2025年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全面投产后将形成年产3万吨无水氯化锂 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 1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及3000吨金属锂的生产能力 [2] - 公司技术领先 可生产纯度99.97%-99.98%电池级金属锂 满足固态电池要求 2025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4.71% [3] - 公司与欣界能源签署战略协议 获4亿元铜锂复合带订单 年采购量不低于100吨 合作期限不少于5年 产品获头部客户认可 [4] - 固态电池需求增长 1GW产能需100吨金属锂负极材料 公司具备2GWh产线供货能力 应用领域包括eVTOL 机器人及3C [4][5] - 2025年上半年锂化物系列产品营收1.73亿元 同比增长29.47% 成为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力 [6] - 公司积极拓展固态电池客户 凭借技术 产能和客户优势 有望受益于新能源产业长期发展趋势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下滑但现金流持续改善 经营性现金流收窄并呈现净流入态势 [1] - 2025年上半年锂化物系列产品实现营收1.73亿元 同比增长29.47% [6] 业务布局 - 公司2018年切入锂化物业务 依托江苏昌吉利技术积淀向新能源领域延伸 [2] - 2022年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5.3万吨锂电池用化学品和2600吨锂材系列产品项目 2024年10月进入试生产 2025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2] - 项目全面投产后形成年产3万吨无水氯化锂 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 1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及3000吨金属锂生产能力 [2] - 公司形成从基础锂盐到高端金属锂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通过销售碳酸锂等材料打通上下游渠道 [6] 技术优势 - 公司核心聚焦电池级金属锂及锂带高端制造 配备高效电解 除杂净化 低温蒸馏等先进装备 [3] - 可稳定生产纯度99.97%-99.98%电池级金属锂 满足固态电池对高纯度负极材料要求 [3] - 锂盐领域采用DTB结晶技术生产无水氯化锂 产品指标行业领先 烷基锂领域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3] - 2025年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84.71% 投向试生产阶段技术优化与新产品开发 [3] 客户与订单 - 2025年5月孙公司安徽天铁与欣界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保障其金属锂负极材料供应 [4] - 2025年7月29日签订采购框架协议及首批订单 采购100吨铜锂复合带 合同金额4亿元(含税) [4] - 合作期限不少于5年 年采购量不低于100吨 [4] - 公司产品获头部客户认可 商业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突破 [4] 行业前景 - 固态电池具高能量密度 高安全性 长循环寿命优势 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主流方向 [4] - 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 储能 低空经济(eVTOL) 人形机器人等 [4] - 传统锂电池难以满足无人机 飞行汽车及机器人对长航时 高安全 轻量化需求 固态电池成为破局关键 [4] - 欣界能源固态电池产品聚焦eVTOL 机器人及3C领域 未来有望拓展至动力电池市场 [5] - 1GW固态电池产能约需100吨金属锂负极材料 [5] - 公司具备为2GWh产线稳定供货的能力 [5]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市场需求爆发在即 [7]
优美科携手宝马与Solid Power推动固态电池技术迈向现实应用
鑫椤锂电· 2025-08-28 15:55
固态电池技术合作 - 宝马集团启动配备大尺寸固态电池的BMW i7实车道路测试 电芯由Solid Power开发并搭载优美科专有正极活性材料 [1] - 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 在安全性 效率和能量密度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2] - 优美科与Solid Power基于联合开发协议共同研发正极活性材料 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应用 [1][2] 合作伙伴关系与战略 - 宝马集团在慕尼黑进行实地驾驶测试 全面评估固态电池在真实驾驶环境中的性能表现 [3] - 优美科通过早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与行业领导者共同开发并以可持续方式推进规模化应用 [3] - 三方合作旨在突破电池性能极限 固态电池有望超越传统锂离子电池局限 提升电动出行性能 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3] 技术验证与行业影响 - 宝马集团将固态电池测试视为开放技术思维的例证 持续推动新型电池电芯技术研发并与合作伙伴拓展技术能力 [3] - Solid Power认为宝马i7测试车是全固态电池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标志着电池电芯和固态电池技术的实际应用进展 [3] - 优美科凭借差异化材料技术和产业链整合能力 在固态电池市场成熟过程中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3]
璞泰来绩后一度触及涨停!电池50ETF(159796)深V反转,超1亿元资金连续5日涌入!产业周期与技术进步共振,电池板块迎配置良机?
新浪财经· 2025-08-28 14:47
市场表现 - 8月28日A股硬科技板块及大权重股冲高 沪指走红 但超4000只个股回调[1] - 电池50ETF(159796)午后深V反转涨0.44% 资金连续5日涌入电池板块 累计吸金超1亿元(2025年8月21日至27日统计区间)[1] - 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分化 璞泰来一度涨停 阳光电源涨超3% 三花智控及格林美涨超1% 国轩高科及银轮股份微涨 宁德时代及亿纬锂能等回调[3] 成分股数据 - 电池50ETF前十大成分股中阳光电源现价98.67元涨3.74% 权重12.62%[4] - 宁德时代现价274.38元跌1.41% 权重8.21%[4] - 三花智控现价30.98元涨1.77% 权重6.28%[4] - 亿纬锂能现价52.69元跌1.05% 权重6.28%[4] - 格林美现价7.41元涨1.79% 权重3.54%[4] - 国轩高科现价32.67元涨0.93% 权重3.34%[4] - 欣旺达现价23.18元跌3.82% 权重3.20%[4] - 先导智能现价28.91元跌0.38% 权重3.00%[4] - 银轮股份现价37.71元涨0.91% 权重2.76%[4] - 天赐材料现价20.11元跌1.03% 权重2.70%[4] 公司业绩 - 璞泰来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0.88亿元 同比增长11.95%[5] - 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 同比增长23.03%[5] - 扣非归母净利润9.92亿元 同比增长29.17%[5] - 基本每股收益0.49元[5]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技术2025年持续突破 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搭载全固态电池 产业化进程加快[5] - 固态电池有望解决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上限、安全风险及低温性能缺陷[6] - 技术路线主要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三类[6] - 中国工信部2024年6月发布新规新增固态电池性能标准要求[6] - 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614.1GWh 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172亿元[6] - 2023年全球渗透率0.1% 2024年0.2% 2030年或达10%[6] - 2024年中国出货量约7GWh 预计2027年达18GWh 2028年达30GWh[6] 产业进展 - 全球车厂加速拥抱固态电池 确定硫化物为主要技术路线[6] - QuantumScape、Solid Power及Toyota等技术研发处于领先地位[6] - 中创新航、鹏辉能源等企业宣布量产计划[6] - 比亚迪、恩力动力等企业确定采用硫化物路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