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学研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魔力元宝”赛事首落光明
深圳商报· 2025-08-19 00:40
赛事概况 - 2025年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魔力元宝赛项全国总决赛于8月17日至19日在深圳光明区华强科技生态园举办,首次落地深圳即吸引全国169所高校的1401名师生参与 [1] - 开幕式上深圳乐聚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夸父"凭借灵动舞姿和精准动作成为亮点 [1] - 大赛设置"光明科学城探访日",组织参观光明规划展览馆、大科学装置及华星光电等标志性场所,推动人才了解区域发展政策 [1] 区域产业优势 - 光明区已聚集联想、华星光电等科技企业,形成机器人产业集聚效应 [1] - 鹏城云脑Ⅲ与超算二期构成"超级双脑"算力基础设施,昇腾算力应用创新研究院由光明实验室与华为联合启用 [1] - 深圳理工大学相关研究院加速产学研融合,强化技术转化能力 [1] 人才引进举措 - 光明区人才工作局联合工信局梳理10余家科技企业需求,通过赛事提供实习对接并发放含创业扶持政策的"光明人才服务包" [1] - 现场设立人才服务专区发放政策手册,促成众多高校人才与当地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1]
广东能有多少个“王兴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10:38
新兴产业与创业者 - 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大量创业群体和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基数就难以形成产业 [1] - 2024年广东净增经营主体98万户,其中由自然人首次担任股东的初创企业达87.64万户 [1] - 广东中小企业数量达774.5万家,同比增长6.86%,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3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5万家 [1] 政策支持与执行 - 当前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已有对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但关键在于执行力度 [1] - 需要通过考核体系改革确保政府投资基金落实"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目标 [1] - 耐心资本做得好的区域将吸引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后劲更大 [2] 产学研融合与人才 -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挖掘和培养能够链接产学研各界的关键人才 [2] - 基层存在大量兼具产业界、科研界和管理界成功经验的人才,应确保他们在产学研融合中的参与比例 [2]
广东能有多少个“王兴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10:31
新兴产业与创业者 - 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大量创业群体和中小企业,没有新的基数就没有产业 [1] - 创业者是撬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角色,成为各地政府争相招揽的重要人才 [1] - 2024年广东净增经营主体98万户,其中由自然人首次担任股东的初创企业达87.64万户 [1] - 同期广东中小企业数量达774.5万家,同比增长6.86% [1] - 广东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3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5万家 [1] 政策支持与执行 - 对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已从国家到省市层面实现覆盖,关键在于政策执行力度 [1] - 需要通过考核体系改革落实政府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目标 [1] - 耐心资本做得好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向其聚集,发展后劲更大 [2] - 基金能否真正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取决于背后的考核体系设置和容错空间设计 [2] 产学研融合发展 -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挖掘培养能链接产学研各界的关键人才 [2] - 除院士团体外,基层也存在大量具备产业界、科研界、管理界成功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2] - 产学研融合需要确保来自基层的专家能按相应比例参与 [2] 区域经济发展 - 广东新增9家千亿市值企业 [3]
广东能有多少个“王兴兴” ?周振:耐心资本决定发展后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2:10
新兴产业与创业者 - 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大量创业群体和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基数就难以形成产业 [1] - 2025年以来,宇树科技和深度求索等创业公司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角色,受到各地政府重视 [1] - 2024年广东净增经营主体98万户,其中由自然人首次担任股东的初创企业达87.64万户 [1] - 同期广东中小企业数量达774.5万家,同比增长6.86%,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3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5万家 [1] 政策支持与执行 - 当前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已有对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政策,但关键在于政策执行力度 [1] - 需要通过考核体系改革确保政府投资基金实现"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目标 [1] - 耐心资本做得好的区域将吸引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后劲更强 [2] - 基金的考核体系设计和容错空间决定了其能否敢于投资长周期项目(如五年后才产生效益的项目) [2] 产学研融合与人才 -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挖掘和培养能够链接产学研各界的关键人才 [2] - 基层存在大量在产业界、科研界和管理界均具备成功经验的人才,应确保他们在产学研融合中的参与比例 [2]
《破局者说》第3期|刘科:拆掉学术高墙,在大学里办“企业家军校”
搜狐财经· 2025-08-14 12:00
产学研融合创新模式 -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创建全国首个聚焦"工业研究"的教育体系,提出"用企业家培养企业家"的颠覆性理念,组建482名业界导师团队,涵盖企业CTO、研发总监及海归创业者 [2] - 推行"创知—创新—创业"三阶段模型:基础研究创造知识(创知),工业研究形成专有技术(创新),资本赋能技术转化(创业) [3] - 通过"工程硕博计划"与吉利、华润电力等企业共建18个校企实验室,实行双导师制,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3] 高端人才培养体系 - "iLEAP领袖计划"联合巴黎HEC商学院培养硬科技创业者与创二代,导师包括宋志平、宁高宁等商界领袖,学员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企业 [3] - 推动"旋转门制度"鼓励教授赴企业任职,建议高校预留10%岗位给业界领军者,打破学术与产业壁垒 [4] - 培养目标定位为技术与管理双核驱动的"破局型领袖",以华为余承东为标杆案例 [5] 深圳创新创业生态建设 - 与TCL创始人李东生联合创办创新创业大讲堂,打造顶尖企业家与学者的思想碰撞平台 [4] - 强调创新需"容忍失败",提出"允许search,更允许research"的容错机制 [4] - 学院联合实验室年产出专利超百项,成果被工业界广泛采用,成为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引擎 [5]
山东鱼台:校企“握手” 产学研融合破瓶颈
中国发展网· 2025-08-12 16:06
中国发展网讯山东省鱼台县科技部门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攻克技术瓶颈, 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宁大钢构是一家主要从事钢结构建材和装配式建筑生产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5月,公司承接了坦 桑尼亚阿鲁沙体育场钢结构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工程空间跨度大、结构复杂,企业在钢构件制造装配过 程中,遇到了定位困难和焊接成品变形的技术瓶颈。 "按传统的方式去定位、去制作,做出来的成品很难达到我们验收的要求,这是我们碰到的最大的难 题。"宁大建设集团研发部主任何化荣介绍。 经过与同济大学相关专家多次线上研讨和线下试验,企业创新采用3D模型空间坐标投射定位和焊接反 变形预处理方案,解决技术难题,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第一批的成品现在已经发往非洲阿鲁沙,第二批也是按我们这个方式做,效率是越来越高,构件的一 次性成型合格率也在稳步地上升。"何化荣信心满满地说。 今年,在科技部门牵线下,宁大钢构与同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学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宁大 装配式建筑研究中心,设立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开展绿色建筑材料和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研发,目前已 取得两项国内先进技术成果。 助力绿色建材业创 ...
国产九价HPV疫苗与进口效果相当,最终定价仅499元,不到进口一半
新华网· 2025-08-12 13:44
产品信息 - 国产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定价为499元/支,约为进口九价HPV疫苗价格的40% [1] - 采用全球首创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系统,绕开国际巨头的真核细胞表达技术专利壁垒 [2] - 对HPV16、18型的保护效果出色,还覆盖HPV31、33、45、52和58型,相关持续感染保护率超过98% [5] - 唯一获批9-17岁两针法的HPV疫苗,可提高接种依从性和接种率 [4] 研发历程 - 由厦门大学夏宁邵院士团队与万泰生物联合自主研发,历时18年攻坚 [2] - 研发团队包括十多名疫苗科学家,参与博士、硕士以千计 [2] - 万泰生物投入约20名博士、150名硕士实现产品工程化 [2] - 九价HPV疫苗研发难度指数级提升,独立试验达100万次 [2] - 截至2025年5月,仅九价HPV疫苗已完成研发投入约10亿元 [6] 临床效果 - 头对头临床试验表明,免疫应答及安全性与进口九价HPV疫苗相当 [1][3] - 接种后未观察到7种高危型HPV相关的持续感染病例,实现保护前移 [3] - 我国3亿9至45岁女性中,未接种HPV疫苗比例高达70%至80% [3] 产学研合作 - 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与万泰疫苗二十余年产学研协同创新 [5] - 2005年共建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 承担20余项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形成独特优势 [6] - 万泰生物前任董事长钟睒睒与夏宁邵团队建立"不问过程的高度信任"合作关系 [6] 行业影响 - 标志着我国在HPV疫苗研发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 - 以更高质价比进入市场,提升适龄女性接种意愿 [7] - 预计普惠定价将惠及国内超亿女性,助力消除宫颈癌目标 [7]
项目提速蓄动能 产业集聚势如虹
新华日报· 2025-08-12 04:41
金融支持与授信 - 镇江市金融机构向航空航天产业链新增专项授信280亿元 [1] - 镇江市发布2025年首批金融助企"六张清单",涵盖六大领域,564家企业和机构入选 [1] - 自2022年以来,镇江累计为775家企业提供授信总额超过2200亿元 [1] 重大项目进展 - 高光AMOLED金属掩膜版项目一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高精密金属掩膜版10万条的产能,预计四季度送样验证,二期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投产运营 [2] - 今年上半年,镇江市19个省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6.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2] - 224个新建市重大项目已开工206个,开工率达92% [2] - 扬中威腾储能系统项目厂房主体竣工,设备同步调试 [3] - 中储粮新民洲基地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3] - 先锋智能集成制动系统项目刷新丹徒区重大项目供地纪录 [3] 招商引资与投资增长 - 今年上半年,镇江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158亿元,同比增长5.9% [3] - 镇江"四群八链"主导产业项目占比保持在75%以上 [3] - 今年上半年,镇江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5.9%,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第3,工业技改投资增幅全省第4 [1] 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 江苏瑞尔隆鼎实业有限公司机械臂应用使生产效率提升12%,人力成本降低42% [4] - 企业每年投入超2000万元用于智能化改造,成功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行列 [4] - 镇江市重点推动54个省重大工业项目和163个市级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建设 [4] - 镇江科技创新集群上榜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位居第77位 [4] - 镇江计划每年实施重点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项目200个,到2027年培育省认定的先进级智能工厂250家 [5] 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南京大学(镇江)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与3家企业签署产学合作协议 [6] - 今年上半年,镇江共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260余项,完成科技招商企业356家 [6] -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5.6%,高于省均3.8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三 [6] - 丹盛纺织有限公司每年投入超1000万元用于产品创新,预计今年企业产值近3亿元 [6] - 镇江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和氢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7]
产学研协同构建“运动追高”体系《中国青少年运动长高蓝皮书》正式发布
新华社· 2025-08-12 00:14
蓝皮书发布背景与意义 - 8月10日发布《中国青少年运动长高蓝皮书》 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 由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等八大机构提供智库支持 央视市场研究担任主笔单位 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同步出版 [1] - 蓝皮书旨在为家庭提供科学可操作的青少年成长指南 推动行业标准升级 普及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 贡献"中国方案" [1] - 填补国内青少年运动长高领域理论空白 汇聚国家卫健委妇幼健康中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等八大机构专家力量 [3] 研究基础与数据支撑 - 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和调研全国2000组3到15岁青少年家庭 深入剖析家长"身高焦虑"根源及运动装备核心需求 [3] - 创新构建"运动助力长高"理论体系 涵盖运动强度 装备适配 营养睡眠协同等维度 [3] 运动追高科学原理 - 青少年身高60%由先天基因决定 剩余40%受营养 睡眠 运动 内分泌 情绪等后天因素影响 [6] - 运动通过双重机制促进身高增长:纵向压力刺激骨骺生长板软骨细胞分裂 有效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提升骨组织血液供应与代谢活性 [6] - 科学运动需把握四大关键:科学选择运动项目 掌握训练方法 配备科学运动装备 实施科学伤害预防 [6] 特步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特步深耕青少年运动领域13年 联合发布蓝皮书践行社会责任 提出"足部健康是运动追高基石"理念 [3] - 2025年特步儿童焕新品牌定位更名为特步少年 率先提出"成长科学"运动装备先进理念 专注于3-15岁少年儿童科学健康成长 [6] - 推出成长鞋系列 打造"1测2配3运动"全链条运动追高方案 [6] - 特步成长鞋作为国内首款以"运动追高"为支撑原理研发的专业装备 凝结15万组中国儿童及青少年足部数据科研积淀 [6] 产学研合作与全球化创新 - 与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深度合作 基于儿童运动姿态 足健康生物力学等领域研究实现学术成果转化 [6] - 与斯坦福大学转化研究和应用医学中心联合成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聚焦运动生物力学前沿 推动本土创新迈向全球协同创新 [7] - 通过顶尖科研成果本土化转化加速产品技术迭代 [7] 行业影响与专家评价 - 蓝皮书发布是政府 企业与社会协同护佑青少年成长的生动实践 期待更多企业投身青少年健康成长事业 [3] - 特步实践为青少年运动追高注入"科技动力" 民族品牌将持续投入研发打造更适合的装备助力运动追高 [9]
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深圳综改升级锚定四大方面
深圳商报· 2025-08-11 06:39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成效 - 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78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3.68万亿元,年均增长5.5% [1] - 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 [1] - 首批40条授权事项全面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分3批次向全国复制推广深圳48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 [2] 改革试点政策与举措 - 2021年3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实施,填补我国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空白 [2] - 2022年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成为全国首个正式申报的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 [2] - 2022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深圳市暂时调整实施《海关事务担保条例》等有关规定 [2] 新一轮改革重点方向 - 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3] - 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支持重点产业、重点集群超常规发展 [3] - 拓展粤港澳合作与国际合作新途径,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3] - 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健全城市治理模式 [3] 医疗数据领域改革 - 深圳数据交易所推出5款医疗数据产品,为AI药械企业提供数据支持 [4] - 交易所将持续推进医疗领域改革试点和机制创新,形成更多"深圳经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