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

搜索文档
晚报 | 7月22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7-22 22:45
核聚变 - 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七位股东合计出资约114.92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约114.69亿元,其中中核集团出资40.29亿元,增资后持股50.35% [1] - 公司规划打造全高温超导环流4号,对标CFS的SPARC,后续建设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目标Q≥10)、示范堆(2045年)和商用堆(2050年) [1] - 可控核聚变产业端进展提速,托卡马克路线成为主流,聚变三乘积持续刷新记录,仿星器、Z-箍缩等技术也取得突破 [2] 海南自贸港 - 国务院新闻办将举行发布会介绍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市场预期将释放封关运作、产业支持等政策信号 [2] -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关键年,核心政策框架包括"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等 [3] - 政策落地将为区域经济注入动力,重点园区建设和产业升级使海南企业受益于政策红利 [3] 农村公路 - 《农村公路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施行,明确以提升路网质量为重点,新建公路需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现有不达标公路需升级改造 [3] - 2024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550亿元,连续8年超4000亿元,新改建公路16.41万公里,总里程达464万公里 [4] - 预计2025-2030年路基项目投资超1.5万亿元,中央财政加大补贴力度,形成多元投入模式 [4] 医养结合 -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通过创建示范县和示范机构推广经验,扩大优化服务供给 [4] - 202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占总人口21%),养老市场规模预计达16.1万亿元,年增长率超15% [5] -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将成为主流,智慧养老(智能穿戴、AI监测、VR技术等)和医养结合模式是重要趋势 [5] 减肥药 - WHO正在制定基于GLP-1的疗法治疗成人肥胖症指南,计划2025年9月发布,可能首次正式推荐减肥药物 [6] 行业动态 - 工信部: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9055亿元,同比增长1% [8] - 我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 [8] - 有色金属行业上半年总体运行良好 [8] - 青海省鼓励虚拟电厂开展业务创新 [8] - 上海市印发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 [8]
破题老龄化!我国启动2025年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
新华社· 2025-07-22 20:28
新华财经北京7月22日电(记者李恒、董瑞丰)国家卫生健康委22日公布的《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 案(2025年版)》明确,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继续开展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每2年开展一次评估, 每次命名示范县(市、区)、示范机构各100个左右,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 申报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抓取数据,由省级初评后推荐。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推荐单位组织开展评估 验收并公示命名,同时将对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进行动态管理,如发生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负 面事件、违法案件或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执行不力等情况,及时按程序取消示范县(市、区)或示范机构 称号,且3年内不得申请。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工作,2024年1月命名第一批示范单位。示范项目 创建工作充分调动了各地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成为协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 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文章来源:新华社) 根据方案,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通过公建民营或民办公 助等多种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超过全国平均 水平。本地区所有养老 ...
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 国家卫健委印发工作方案
快讯· 2025-07-22 15:50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 - 国家卫健委印发工作方案 通过创建示范县和示范机构扩大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1] - 示范机构需运营满5年及以上 近2年入住率达实际床位65%及以上 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65%[1] - 优先推荐开展老年人健康评估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提供居家社区服务及家庭照护者支持的机构[1] 示范机构评选标准 - 机构需满足环境设施好 人员队伍好 内部管理好 服务质量好 服务效果好五类要求[1] - 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1] 项目实施规划 - 2022年启动创建工作 2024年1月命名第一批示范单位[1] - 2025年起每2年开展一次评估 每次命名示范县和示范机构各100个左右 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1]
泰安市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率高达89.7%,构建“寿比泰山”健康服务新格局
齐鲁晚报网· 2025-07-21 19:44
四、品牌塑造,提升医养服务的影响力。一是标准引领,打造标杆。泰山医养中心获评"全国医养结合 示范机构",并获批国家级智慧医养服务标准化试点,建立了包含476项标准规范的健康服务标准体系, 这些规范覆盖了服务通用基础、服务提供流程、服务保障措施以及岗位标准等多个方面。发布5个地方 标准、2个省级团体标准,如《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隐私保护管理规范》《医养结合机构智慧化服务指 南》等,从多维度规范医养结合服务,为行业发展提供"泰安标准"。二是学术交流,强化内涵。成功举 办"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规划教材定稿会",泰山医养中心的示范经验得到全国50 余所高等职业院校专家学者及教材编委会成员的高度赞誉,提升了泰安医养结合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 三是特色服务,彰显优势。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养老全过程,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智慧中药房",实现处方 流转、煎煮配送一体化,计划2026年实现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75%以上,发挥中医药在 养生保健、疾病防治方面的独特优势。 泰安市医养结合机构高入住率是其在政策、服务、人才、品牌等多方面协同创新的成果。下一步,泰安 市将持续深化医养结合改革创新,优化"寿比泰山"健 ...
新股前瞻|从亏损到盈利:拆解同仁堂医养的并购增长逻辑与财务隐忧
智通财经网· 2025-07-20 21:33
公司上市进展 - 同仁堂医养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由中金公司独家保荐,此前两次分别于2024年6月28日和12月31日递表但未成功[1] - 若上市成功将成为同仁堂集团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形成"医药工业+零售+医养"的港股三角架构[1]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提供中医医疗与养老结合服务,拥有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1家互联网医院及10家管理医疗机构[2] - 2024年以1.7%市场份额成为非公立中医院门诊量最大集团,医疗服务收入市场份额0.2%[2] - 医疗服务收入占总营收80%以上,安宫牛黄丸系列产品推动健康产品销售占比达14%[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9.11亿元、11.53亿元、11.75亿元,同期净利润从-923万元扭亏为4263万元、4619万元[2][3] - 毛利率从2022年15.7%提升至2024年18.9%,经营现金流净额三年累计达2.01亿元[3][8] 扩张战略 - 通过收购实现增长:2022年收购三溪堂两家机构贡献收入占比从21.9%升至31.8%,2024年新增上海两家机构[5][6] - 计划2029年前再收购5家医疗机构,重点布局北京、长三角、华中及大湾区[6] 财务风险 - 商誉从2021年2600万元激增至2024年2.63亿元,占净资产37%远超30%安全线[8][9] - 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3.26亿元降至2024年2.97亿元,负债率从10%以下升至45.2%[7][8] - 质押三溪堂和上海承志堂股权获得融资,未偿还银行借款1.42亿元[9] 行业前景 - 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6599亿元增至2023年8976亿元,预计2028年达14780亿元,CAGR10.2%[10] - 行业高度分散,2024年公司市场份额仅0.2%,需与综合医院中医科室竞争[11] 发展挑战 - 快速扩张依赖并购导致商誉高企,现金储备不足制约持续收购能力[12] - 行业依赖名医资源难以标准化复制,需平衡资本扩张与运营效率[12]
【IPO前哨】估值超20亿!普祥健康有哪些点值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14 08:59
公司概况 - 普祥健康控股有限公司拟在港股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申万宏源香港和农银国际 [2]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6月,由王伟斌先生创办,2014年从双全控股分拆独立发展 [3] - 公司是中国华北地区领先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战略布局13家医疗机构,其中11家位于北京 [3] - 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20.50亿元人民币 [4] 业务模式 - 公司致力于为社区中老年人提供临床诊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一体化服务 [3] - 业务分为医养结合业务(占比96.2%-97.1%)和医疗设备及耗材供应(占比2.9%-3.8%) [7][8] - 收入高度依赖三家旗舰医疗机构(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合计贡献73.2%营收 [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55亿元、4.22亿元和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0.0% [6] - 2022-2024年年度利润分别为3884.4万元、3922.7万元和4388.2万元 [6]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别为3884.4万元、3922.7万元和5923.9万元 [6][7] 增长战略 - 计划将IPO募资用于拓展中国内地及海外业务、深化医养服务、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 [2] - 增长战略包括收购新医疗机构,如2022年收购普祥中医院推动当年营收增长65.4% [10] - 曾于2021年收购唐山维康医院,但因持续亏损于2025年6月处置 [10]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体系内收入计,公司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 [4] - 2022-2024年在华北地区前五大医养服务商中收入增速排名第一 [4] - 2024年老年患者比例在市场前五大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4]
普祥健康递表港交所 旗下3家医院撑起逾七成收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9:37
公司概况 - 普祥健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申万宏源(香港)和农银国际 [1] - 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总部位于北京,未披露拟发行股份数量和募集资金规模 [1] - 募资用途包括拓展内地及海外业务、医养结合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支付系统多元化及运营资金 [1] 业务布局 - 公司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按2024年体系内收入排名第二 [1][2] - 战略布局13家医疗机构网络(6家自营+5家托管+2家投资),其中11家位于北京 [2] - 北京医疗机构覆盖6个城区,这些城区人口占北京市总人口的60% [3] - 按北京非三级医院数量计算,公司在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55亿元、4.22亿元、5.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84.4万元、3922.7万元、4388.2万元 [4] - 同期毛利率为25.7%、22.5%、23.5% [4] - 2024年医养结合业务收入2.46亿元(占比96.4%),医疗设备及耗材收入912万元(占比3.6%) [4]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5.3%降至2024年3.1%,最大客户占比从1.6%降至0.8% [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022年51%降至2024年42.6%,最大供应商占比从16.9%降至10.1% [5] 核心收入来源 - 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53.2%、69.4%、73.2% [6] - 公司明确表示这3家旗舰医疗机构是主要收入来源 [6] 行业前景 - 中国医养结合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638亿元增至2034年6951亿元(CAGR 10.2%) [3] - 华北地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71亿元增至2034年800亿元(CAGR 11.5%) [3] - 行业受人口老龄化和分级诊疗政策推动,存在医养结合供给空白 [3]
【IPO前哨】医养业务能否成为同仁堂第四家上市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7-07 19:06
同仁堂上市公司体系 - 同仁堂股份(600085 SH)于1997年6月25日上市 市值487亿元人民币 业务涵盖中成药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同仁堂科技(01666 HK)为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 市值63亿港元 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生产中成药 [2] - 同仁堂国药(03613 HK)为同仁堂科技子公司 市值76亿港元 是中医药国际化海外平台 管理海外同仁堂品牌实体 [2] 同仁堂医养发展历程 - 2015年由同仁堂在北京成立 2019年开始持有非营利医疗机构权益并收购中医院控股权 [3] - 2020年成立互联网医院 2022年收购三溪堂拓展长三角市场并成立北京通达优化药品采购 [3] - 2023年成立基础医疗管理公司 2024年收购鞍山同仁堂等机构并扩大长三角业务布局 [3] 业务规模与网络 - 通过整合资源成为国内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第二 [5] - 拥有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和1家互联网医院 管理10家线下医疗机构 [5] 收入结构分析 - 2024年总收入11.75亿元人民币 其中医疗服务收入9.88亿元占比84.05% 毛利率16.4% [6] - 管理服务收入1553.4万元占比1.32% 毛利率高达76.22% [8] - 健康产品销售收入1.67亿元 毛利率27.13% [9] 盈利能力表现 - 2024年股东应占净利润3686万元人民币 [9] - 扣除非经常项目后的经调整净利润6173万元人民币 [9] 未来发展计划 - 正在筹备齐齐哈尔同仁堂中医医院和北京顺义区顺意同仁堂中医医院 [10] - 计划在河南郑州以轻资产模式设立新医院 已完成选址 [11] - 通过港股IPO募资扩充医疗网络 提升服务能力并偿还银行贷款 [12]
因康“聚”变,打造温泉康养产业“强磁场”
齐鲁晚报· 2025-07-04 07:28
温泉康养产业发展背景 - 老龄化来临和人口结构变化推动健康需求上升 [1] - 商河拥有全国储量最大的天然医养温泉资源 [1] - 获得"山东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试点区"等政策支持 [1] 商河温泉资源禀赋 - 地热储量达256亿立方米 可开采量179亿立方米 [2] - 井口出水温度58-62摄氏度 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2] - 开创济南"南有名泉观赏 北有温泉疗养"的双泉时代 [2] 市场需求特征 - 冬季温泉酒店周末"爆满" 呈现"一位难求"状态 [2] - 夏季出现"冬病夏治"养生需求 带动反季消费 [2] - 中高考后家庭温泉游需求显著增加 [2] 产业扩张情况 - 温泉基地二期新增96间客房和15间汤池房 [3] - 新增造浪池、漂流等新型业态 提升吸引力 [3] - 瓯蔓晓院等特色温泉民宿陆续开业 [3] 产业规划布局 - 编制《商河县温泉文旅康养产业规划》 [3] - 以"一核两区多点"为载体发展特色产业 [3] - 探索"医养结合、以养为主"的创新模式 [3] 产业融合效应 - 温泉游与花博、农博、乡村采摘等业态结合 [3] - 温泉民宿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助力 [3] - 打造"温泉康养+生态宜居"城市特色 [3]
探寻医康养旅产业新动能 考察山东愉悦集团产业集群
齐鲁晚报网· 2025-07-02 10:21
考察调研背景 -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健康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铭轩及北京防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岳茂光一行赴山东滨州愉悦集团考察大健康及应急救援产业生产线 [2] - 考察聚焦医康养旅产业发展新路径与合作契机 [2] 产业集群概况 - 愉悦集团构建以"医康养居旅"为核心的全链条产业集群 [5] - 滨州康养职业学院是山东省首所系统设置健康产业专业的高职院校,采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5] - 万物生养老社区与滨州欣悦康复医院提供"医养结合"特色服务,配备专业医疗团队与智能化设施 [5] - 健康管理中心与营养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5] - 产业集群被评价为国内医康养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标杆样板 [5] 科技实力展示 - 功能性纺织品生产车间配备高速智能生产线与精密工艺技术 [12] - 产品矩阵包括:搭载睡眠监测功能的智能床品、应用于应急救援的高性能特种布料制式服装 [12] - 产品体现企业在民用健康产品与专业功能性材料领域的双重突破 [12] 考察成果 - 搭建产业深度交流桥梁,深化各方对医康养旅及应急救援产业的协同认知 [18] - 为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拓展多元合作模式奠定基础 [18] - 未来各方将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