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

搜索文档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大学地位来之不易,要珍惜
财富FORTUNE· 2025-06-01 16:47
5月1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出席会议并讲话。图片来源: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出席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典礼时表示,大学毕业生应该考虑献身公共服务, 另外也要勇于捍卫民主。他还表示,美国大学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鲍威尔在演讲中还指出,美国之所以能在科技创新和经济活力等许多方面领先世界,原因绝非偶然。 他表示:"美国的顶尖大学是全世界羡慕的对象,也是美国的一笔重要资产。看看你们周围,不要把这 些当作理所应当。希望50年后,当你们回首往事时,你们竭力维护和巩固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并让我们 更加接近了美国开国元勋们跨时代的理想信念。" 在演讲中,他既没有提特朗普,也没有提到特朗普试图削减对大学的拨款的事。但是就在几天前,特朗 普政府刚刚对哈佛大学下了狠手。 就在上周四,美国国土安全部取消了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此举很可能会对重创哈佛吸引顶尖 人才的能力。 在上周日的演讲中,鲍威尔先是回忆了自己的职业道路,包括他在美国财政部和央行的工作经历。他 说,他曾经也很不喜欢经济学,觉得这是一门"枯燥且无用"的学科。 鲍威尔说:"我强烈建议你们在职业生涯中抽出一 ...
“美国已不是过去的美国”,特朗普挥向高等教育的大棒会带来什么?
虎嗅· 2025-05-31 16:29
哈佛大学与联邦政府冲突事件 - 哈佛大学在毕业典礼上因校长嘲讽特朗普驱逐国际学生政策获得3万人起立鼓掌,事件登上中国互联网热搜 [1] - 马萨诸塞州联邦法院裁决允许哈佛继续招收国际学生的临时限制令继续有效,政府给予30天提交证据期限 [1] - 特朗普政府暂停新国际学生签证面谈,国务卿卢比奥宣称将"大力撤销中国学生签证",影响已获签证的中国学生 [1][6] 事件发展过程 - 5月22日国土安全部要求哈佛72小时内提交过去5年外国学生"非法"活动记录,否则取消招收资格,理由包括反犹和支持哈马斯 [3] - 哈佛校长发表公开信谴责DHS决定"非法且毫无根据",并向法院提起72页诉讼,指控政府违反宪法和进行政治报复 [4] - 哈佛和MIT校长均强调"没有国际学生,学校就不再是学校",超过300人在校园抗议政府驱逐国际学生 [4][5][6] 政府采取的措施 - 特朗普要求常春藤盟校国际学生比例从31%降至15%,声称外国学生挤占美国学生名额 [6] - 政府冻结哈佛26.5亿美元联邦拨款与合同,计划撤销免税地位,众议院通过法案将捐赠基金税率提高至21% [19] - 政府扩大对中国学生签证审查,1000多名哈佛中国学生面临签证撤销风险 [6][13] 学术界的反应 - 部分华人学者认为特朗普措施过分但理解政府立场,批评哈佛等校因DEI政策造成反向不平等 [8][13] - 哈佛教授Pinker指出学校言论自由排名全美倒数第一,DEI政策压制不同观点导致政治多样性不足 [10][11][12] - 学术界对哈佛支持哈马斯学生抗议活动的暧昧态度存在分歧,部分学者认为学校自食其果 [8][10] 反犹主义争议 - 国土安全部指责哈佛纵容反犹和支持恐怖主义,校园调查报告证实存在针对犹太学生的偏见事件 [14] - 哈佛采纳改革方案加强防止抗议越界,但Pinker认为校园不存在真正反犹主义,只是语义争论 [15] - 学者认为哈佛成为政府整治校园反犹思潮的替罪羊,事件与以色列外交官枪杀案有关联 [15][16] 高等教育体系影响 - 学者指出美国高等教育实质是国家治理逻辑一部分,依赖联邦政府对国家利益的界定 [16] - 特朗普政策被指旨在削弱自由派主导的高教体系,可能对美国科研教育造成长期破坏 [18][19] - 政策收缩导致中美联合办学叫停,反映美国保护教育科技成果不被中国获取的战略转向 [21] 国际学生与学术影响 - 国际学生占哈佛学生总数25%,若被卡将损失高昂学费收入,影响学校运营 [4][19] - 签证限制和审查加强可能导致美国人才虹吸效应消散,影响全球科研合作 [21] - 哈佛被视为检验美国三权分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试金石,其司法斗争结果具有标志性意义 [21]
拉丁美洲国际商业和类型考试
经合组织· 2025-05-30 12: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拉丁美洲七个国家女性参与国际贸易情况,从就业、企业经营、消费三个经济角色展开分析,运用经合组织工具和数据,结合与女性企业家讨论,提出促进女性受益国际贸易的建议 [16] - 拉丁美洲国家虽在贸易政策中重视性别平等,但男女差距仍大,需政策支持提升女性经济自主权,推动国际贸易中性别平等 [44][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Introduction - 从公平和效率角度,公共政策应加强女性经济赋权,尤其通过国际贸易,但拉丁美洲国家男女差距大,就业和商业领域障碍多 [44] - 拉丁美洲国家是贸易政策中考虑性别问题的先驱,签署相关协议并支持世贸组织工作,部分国家在多边框架中优先关注贸易与性别议题 [45][46] - 该地区虽有政治意愿推动女性经济赋权,但男女差距仍存,多数国家在全球男女不平等指数排名低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 [47] - 报告旨在了解女性参与国际贸易情况,分析贸易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运用经合组织分析框架,结合圆桌讨论和访谈,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49][51] 2 L'emploi des femmes - 国际贸易相关工作报酬高、生产率高且多在正规部门,但女性从事此类工作的可能性低,尤其是高技能女性,且男女差距相对稳定 [60] - 女性从事与出口相关工作的可能性低于男性,在阿根廷和巴西低约40%,在哥伦比亚和智利低25%-33%,在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和秘鲁低约20% [67] - 过去十年,各国就业融入出口的情况有所不同,巴西和墨西哥缓慢增长,哥斯达黎加和秘鲁直接融入出口的就业增长,智利下降,阿根廷呈U型变化 [86] - 技能水平对就业前景、工资和就业质量影响大,女性多在服务业工作,与高技能就业呈正相关,但这些行业通常较少参与贸易 [102][104] - 女性就业的监管框架和社会规范影响其充分参与劳动力市场和从事高薪工作的能力,部分国家存在薪酬不平等、性骚扰制裁缺失等问题 [114] - 拉丁美洲许多就业岗位在非正规经济部门,女性从事非正规工作报酬低、工作条件差且易受暴力和歧视 [126][127] 3 Les femmes cheffes d'entreprise dans le commerce international - 女性领导的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可能性低于男性领导的企业,原因包括企业规模小、所在行业贸易少、更易处于非正规经济等 [160] - 国际贸易企业通常更具生产力,女性领导的企业难以从中受益,政府应采取策略解决信息不平等问题,促进女性企业参与贸易 [161][162] 4 Les femmes consommatrices - 国际贸易使消费者价格下降、商品选择增多,拉丁美洲低收入家庭从低关税中受益更多,关税上涨使低收入家庭购买力损失是高收入家庭的两倍 [39] - 在哥斯达黎加,男女户主家庭在日常消费习惯上有差异,但收入的影响更大 [39] 5 Échanges de services en Amérique latine 未提及相关内容 6 Facilitation des échanges - 贸易便利化对女性领导的企业有益,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和秘鲁的贸易便利化结果高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平均水平,过去十年有所改善 [38] 7 Les accords commerciaux et les femmes - 拉丁美洲国家是贸易协定中纳入性别平等章节和条款的先驱,87个贸易协定中有40个明确考虑性别问题,所有研究国家都加入了全球贸易与性别安排 [40] 8 Recommandations d'action - 提出改革领域以支持国际贸易中的性别平等,包括使贸易协定更具包容性、考虑市场准入问题、支持制定考虑性别的政策、进行贸易便利化改革、为贸易促进机构和专业网络提供建议、发展按性别分类的数据等 [41] - 女性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取决于国家政策,包括减少男女薪酬差距、保护劳动者免受性骚扰、促进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性别平等、提供融资渠道、降低数字网络和服务成本、实现工作与生活平衡、打击性别暴力等 [42]
5月人文社科联合书单|追寻兴奋:文明化过程中的体育与休闲
新浪财经· 2025-05-29 15:37
历史研究 - 奥斯曼帝国黑人宦官在17-19世纪完成从奴隶到权力掮客的转变,深度参与后宫管理、皇子教育及朝政决策 [2] - 非洲本土学者视角分析19世纪殖民主义对非洲经济结构的重塑,涵盖环境、农业、矿业、贸易等领域 [14] - 唐后期皇权研究聚焦安史之乱后政务决策机制,分析皇权对信息控制、议政程序及君臣私人关系的构建 [32] 国际政治与战争 - 冷战研究揭示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接受欧洲现状后核战争风险骤升的机制,探讨稳定国际秩序构建路径 [16] - 二战海战全景分析比较六大海军强国优劣势,重点解析美国海军崛起的经济、技术及地缘政治动因 [18] - 克里米亚战争研究指出其外交控制特性及对后续意法奥战争、普法战争乃至一战的连锁影响 [22] 经济与社会发展 - 美国1960年代社会运动研究通过当事人访谈与地下手稿,探讨数百万美国人参与街头运动的深层原因 [24] - 战后英国史梳理1945年后殖民体系瓦解与产业衰落背景下的社会转型,呈现多元开放与身份认同困境 [46] - 国际标准建立研究揭示一个半世纪来规则制定背后的商业博弈,分析标准化运动对全球治理的奠基作用 [48] 文化与艺术 - 侯麦音乐评论集将电影分析方法应用于古典音乐,探讨莫扎特、贝多芬作品的哲学内涵及跨艺术形式关联 [8] - 德勒兹电影理论导读解析"影像与符号分类学"的思想来源,评述其对电影研究半个世纪的影响 [12] - 安哲罗普洛斯访谈录呈现其电影创作与个人经历的交融,揭示巴尔干历史创伤对其美学体系的塑造 [42] 医疗与科技 - 近代中国医疗史通过孙中山等五人案例,分析疾病抗争史折射的传统医学与现代性对话 [10] - 牛奶全球史追踪从宗教仪式到工业产品的文化渗透,探讨其作为营养学象征与全球化载体的双重角色 [26] 社会批判 - 美国不平等研究批判冷战后凯恩斯主义导致的权力集中,指认新自由主义为贫富分化根源 [30] - 社会科学政策影响力研究揭示和平时期学术与现实脱节现象,呼吁打破"政学鸿沟"壁垒 [28]
普京:俄主张建立平等和安全不可分割的架构
快讯· 2025-05-28 20:07
俄罗斯总统普京28日向第十三届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国际会议发表视频致辞时说,所有国家都必须确保自 身安全,但不能以牺牲他国安全和利益为代价。俄罗斯主张建立平等和安全不可分割的安全架构。 ...
泽连斯基:愿与普京会晤,不希望美方退出谈判!俄外长:俄乌谈判相关消息即将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9:31
泽连斯基表态 - 愿意与普京进行双边或包含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三边会晤讨论俄乌立即停火问题 [1] - 等待俄方起草停火备忘录并将视情况回应 [1] - 强调美国对乌武器和情报支持的重要性不希望美方退出谈判进程 [1] - 正与美欧讨论对俄新一轮制裁已与欧盟磋商第18轮制裁细节 [1] 俄方立场与谈判动态 - 俄外长拉夫罗夫称将很快发布下一轮俄乌谈判消息 [2] - 俄方要求乌克兰重回中立、不结盟和无核地位作为解决危机条件 [2] - 指出乌克兰纳入北约及北约东扩是冲突导火索 [2] - 强调多极世界秩序需基于国际法、平等及相互尊重原则 [2]
卡地亚大阪:关西世博会期间揭幕女性主题展馆并颁布CWI影响力奖
观察者网· 2025-05-27 15:32
卡地亚女性主题展馆 - 卡地亚与大阪·关西世博会合作揭幕女性主题展馆 旨在推动性别平等和全球对话 [1][2] - 展馆由内阁府 日本经产省 卡地亚及日本国际博览会协会共同建立 彰显女性在构建包容性社会中的贡献 [2] - 展馆外立面将在世博会后被改造为2027横滨国际园艺博览会主舞台 延续建筑价值与象征意义 [2] - 开幕仪式吸引1600位嘉宾 包括政府代表 企业合作伙伴 国内外媒体及学生 [3] - 展馆WA空间举办两场主题对话 分别探讨打破系统性障碍和变革性慈善议题 [2] - 卡地亚文化与慈善事业主席思礼乐强调公共部门 私营企业 慈善基金会与个人力量凝聚的重要性 [3] 卡地亚女性创业家奖(CWI) - 2025年"影响力奖"表彰九位杰出女性创业者 聚焦"保护地球""改善生活"和"创造机会"三大领域 [4][6] - CWI成立以来已支持来自66个国家的330位女性创业者 提供超过1200万美元资金支持 [4] - 构建了由超过500位创变者组成的社群网络 [4] - 每位获奖者获得10万美元资金支持 并参加为期一年的"伙伴计划" [4] - 2025年"伙伴计划"新增时间管理 同侪学习及战略规划三大模块 [4] - 2026年项目招募已开启 计划在泰国举行全球颁奖典礼 [6] 活动亮点 - 开幕庆典包含诗歌表演《美好之物》和原创作品《人心之花》 运用光 水 声为媒介传递核心理念 [3] - 颁奖典礼以短片《塑造未来》开场 强调跨世代合作重要性 [5] - 放映短片《写给年轻时的自己》展现女性创业者勇气与坚韧 [6] - "影响力奖周"汇聚180多位创变者 包括获奖者 评委 专家 本地学生及全球合作伙伴 [6]
助力女性创变,卡地亚于世博呈现女性主题展馆与CWI影响力奖
第一财经· 2025-05-26 09:26
卡地亚女性赋能项目 - 卡地亚携手2025年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呈现女性主题展馆,延续为女性赋能的承诺,展馆外立面将在世博会后被改造成2027横滨国际园艺博览会官方主舞台[1] - 卡地亚女性创业家奖(CWI)已助力来自66个国家的330位女性创业者,提供超过1200万美元资金支持,构建了由超过500位创变者组成的社群网络[4] - CWI设立"影响力奖"表彰在"改善生活"、"保护地球"和"创造机会"领域取得重大影响的女性创业者,紧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6] 女性创业者成就 - Saathi公司利用印度当地香蕉纤维生产可生物降解卫生巾,比普通卫生巾降解速度快1200倍,创始人Kristin Kagetsu是2025年CWI影响力奖得主之一[17][19] - Banka Bioloo公司在印度提供可持续水源和卫生解决方案,安装3000个生物厕所服务日均1000万人次,成为印度首家上市的环卫企业,员工超1000人[19][21] - CWI社群成员在医疗保健、WASH、气候和环境领域工作的比例从2023年61%上升至2024年72%,显示女性创变者在这些领域的重要作用[22] 世博会女性主题展馆 - 展馆通过三位女性主角的视角展现创变力量:美籍苏丹裔活动家Emtithal Mahmoud、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和墨西哥气候活动家Xiye Bastida[12] - 展馆全球艺术指导埃斯·德夫林策展,邀请观众将个人感触与全球性议题联系,加深对性别平等的认知[9] - 展馆二楼WA空间将举办系列对话、论坛和展示,与不同行业、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故事产生共鸣[23] 行业趋势与数据 - 根据联合国妇女署统计,后疫情时代性别差距扩大,气候变化可能使多达1.58亿女性和女童在2050年陷入极端贫困[14] - 卡地亚2019年支持《赋权予妇女原则》,2021年加入反刻板印象联盟,旨在消除广告中的有害性别刻板印象[22] - CWI在2021年设立"科学和技术先锋奖",2023年新增"撒哈拉以南非洲法语区"和"大洋洲"两个区域奖项[23]
收拾了司马南之后,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了
搜狐财经· 2025-05-23 10:23
2025年3月,司马南因隐匿收入、虚假申报偷税被追缴罚款近千万元,其"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的双重人设崩塌,引发公众对"表演式爱国"的激烈批 判。他曾以"反资本"姿态抨击民企,却利用流量生意收割财富,甚至通过"阴阳合同"逃税,暴露了部分意见领袖将民族主义情绪异化为牟利工具的乱象。 这种"嘴上主义,心里生意"的逻辑,不仅消解社会信任,更加剧了民营企业家的焦虑,在舆论场中,他们既要应对市场风险,又要承受道德绑架的压力。 司马南的倒台,恰似一面照妖镜,映照出民营经济面临的非市场性困境:一是"人设经济"对企业家声誉的威胁,二是公权力与舆论场的双重不确定性。而 《促进法》的出台,正是对这些痛点的精准回应。法律首次明确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格权保护,禁止利用网络侮辱、诽谤,并要求侵权者赔偿实 际损失。这种制度设计,既为企业家穿上了抵御谣言的"法律铠甲",也为"司马南式舆论暴力"划定了红线。 Note to the le y 2025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落地,不仅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法治化进程迈入新 阶段,更因与公众人物司马南逃税事件的舆论共振,成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