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

搜索文档
行业动态 | 一周银发产业大事件速览
搜狐财经· 2025-05-16 23:06
养老服务 - 我国牵头制定《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包容性数字经济通用要求与指南》(ISO 25556:2025),这是ISO首个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数字经济标准,涵盖在线购物、数字银行等高频场景 [7] - 我国首个养老服务业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发布,从有形要素、质量要素等5方面细化46个指标,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7] - 人社部拟新增"养老服务师"职业,海尔康养与泽普康道合作打造智慧康养新模式,聚焦智能康复机器人等产品联合开发 [8] - 复星保德信与京东方合作推出"保险+康养"入住权益模式,整合保险服务与养老资源 [8] - 京能集团Q1康养业务养老床位4724张,养老服务站点243个,较年初增加28个 [9] - 恒锋信息2024年养老服务营收3928万元,占比17.28%,开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养老"模式 [9] - 同方全球人寿与梓山湖江南里养老社区合作,整合CCRC模式与"医、药、检、护、养"五大场景 [9] - 人保寿险与诚景置地探索"保险+地产"模式,在养老地产、健康社区建设等领域合作 [10] - 《保险机构适老服务规范》发布,明确服务适老化定义、管理机制及改造标准 [12] 老年消费 - 东方妍美拟赴港上市,专注特医食品研发,拥有2款获批产品及7款在研候选产品 [12] - 中国医药拟3.02亿元收购金穗科技,整合开发个人健康消费产品、保健品类等大健康业务 [12] - 浦东50+老年群体提高性消费占比达20%,月均支出4200元,超8成老龄消费者偏好"依身体状况定制舒缓行程"旅游服务 [13] - 东阿阿胶与正官庄合作布局血糖滋补健康产品,以GLPro品牌为核心深化血糖管理合作 [13] 医疗健康 - 京东健康2025年Q1收入166.45亿元,医疗AI应用覆盖80%医生问诊单,AI营养师服务满意度达91% [14] - 诺唯赞与东方基因合作聚焦阿尔茨海默病诊断领域,开发关键原材料及分子微流控技术 [14] - 平安健康与诺和诺德构建肥胖症全周期服务闭环,覆盖认知提升到长期管理 [15] - 中银人寿与希玛医疗推出大湾区"保险+医疗"跨境服务方案,实现医疗地点自由及流程便捷化 [15] - 宁美浩维获数千万天使轮融资,用于基因编辑细胞疗法在抗衰、糖尿病等领域的研发 [15] - 京东健康启动"领航者计划",招募300名护士及康复师,拓展居家护理与安宁疗护服务 [16] 智能科技 - 优龙机器人获千万元融资,推动"柔性外骨骼+云康复平台"在长护险、社区养老中心应用 [17] - 华为与优必选合作开发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打造"人形机器人+智慧工厂"示范方案 [17] - 洛必德与智业健康探索"机器人+云"智慧养老模式,实现老人体征实时监测 [17] - 傲意科技获近亿元B++轮融资,专注脑机接口与机器人技术,产品包括智能仿生手OHand™系列等 [18] - 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落地上海,傅利叶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进康复医疗应用 [18] 文娱旅游 - 安徽黄山投资10亿元打造国际康养小镇,融合健康管理、中医养生等特色产业 [19] - 欧莱雅与上海老年大学合作推出银发族形象管理课程,采用"代际共赏"模式 [19] 养老金融 - 新华保险联合中建投信托、中信养老推出"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保障计划",整合保险、信托与养老服务资源 [20] - 广州发布12条措施支持养老金融发展,包括丰富第三支柱产品供给、探索港澳合作等 [20] - 江苏省印发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18项重点任务,加强老龄产业金融支持 [20]
康泰医学(300869) - 300869康泰医学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6
2025-05-16 20:0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869,证券简称康泰医学,于 2025 年 5 月 16 日下午 15:30 - 16:30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胡坤、董事兼总经理杨志山、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郑敏、独立董事李华 [1] 研发与产品布局 - 坚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策略,重点研发项目覆盖监护、生化、超声、雾化等领域,部分产品正办理市场准入手续 [1] - 近年来保持高研发投入,医用内窥镜、齿科耗材等多款产品取得注册证并上市销售 [6] - 未来研发重心向中高端产品、院线产品、医疗器械蓝海产品倾斜,优化现有量产产品,推进新产品开发 [8] 行业前景与市场竞争 - 全球市场因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及家庭医疗需求增长推动规模扩大;中国市场有庞大消费群体、广阔增量空间和政策红利,但竞争激烈、监管严格 [2] - 行业包括上游多行业、下游多终端客户及第三方服务行业,需求刚性,抗风险能力强,周期性不明显 [3] 业绩表现与盈利驱动 - 2024 年业绩下滑受主营业务收入下降、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及研发费用较高影响;2025 年一季度业绩增长因市场需求增加 [7] -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国内市场潜力、医疗新基建订单、政策红利、新兴经济体需求 [5] 市场与业务情况 - 产品累计销售至全球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业务正常开展,订单正在交付 [3][5] - 外销业务占比高,采取在美国子公司储备安全库存、开拓国内及其他地区市场、技术创新应对贸易壁垒等举措 [7][8] 市值管理与股东减持 - 2025 年 3 月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管理层重视公司价值体现,通过多种措施提升业绩和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 [5] - 股东减持基于个人资金需求,与公司基本面无关,公司正常披露信息,管理层对公司及行业发展有信心 [6] 财务与股价相关 - 2025 年一季度盈利表现详见《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告编号:2025 - 019) [8] - 二级市场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将提升经营管理和核心竞争力 [9] 产品技术优势 - 掌握血氧类、监护类等多类产品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部分产品技术性能达或接近行业先进水平 [9] 可转债相关 - 公司发行 7 亿元可转债尚未转股,规划综合多因素考量,到期处理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和战略需要决定 [7]
伟思医疗(688580):2024年报及2025Q1点评:拐点已现,全年高增可期
浙商证券· 2025-05-16 15: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伟思医疗2024年业绩下滑但2025Q1收入及利润明显改善,新产品上市放量有望形成新增长点,预计全年业绩高增长延续,康复基石业务有望恢复稳定增长,医美等新产品将带来增量贡献 [1][2][4] 业绩表现 - 2024年,收入4.0亿元,同比降13.5%,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降25.2%,扣非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降31.7% [1] - 2025Q1,收入9591万元,同比增9.4%,归母净利润3322万元,同比增52.7%,扣非归母净利润3054万元,同比增59.0% [1] 成长性 - 2024年以来多款新产品有进展,自动导航经颅磁刺激仪MagNeuro ONE系列产品完成取证和发布,冲击波产品取证上市,Nd:YAG倍频皮秒激光治疗仪获三类证,高频电灼仪、塑形磁产品在妇幼渠道与轻医美市场销量突破 [2] - 2025Q1公司收入及利润改善,预计医美等产品放量带动全年业绩高增长延续 [2]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及净利率:2024年毛利率65.5%,同比降6.3pct,销售净利率25.5%,同比降4.0pct,预计新产品放量及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减缓毛利率下滑;2025Q1销售毛利率净利率环比提升,业务增长摊薄费用有望使经营性费用率降低、净利率回升 [3] - 期间费用率:2024年销售费用率同比降3.2pct,管理费用率同比升0.9pct,财务费用率同比升1.8pct,研发费用率同比升0.2pct [3] - 经营性现金流: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亿元,同比降11.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占经营活动净收益比例160.1%,同比改善明显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为1.37、1.65、2.02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33.80倍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00.06|474.90|553.96|645.42| |营业收入增减(%)|-13.45%|18.71%|16.65%|16.5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1.97|130.83|158.04|193.17| |归母净利润增减(%)|-25.16%|28.31%|20.80%|22.23%| |每股收益(元)|1.06|1.37|1.65|2.02| |P/E|43.37|33.80|27.98|22.90|[10] 三大报表预测值 资产负债表 |项目(百万元)|2024|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1163|1195|1304|1448| |现金|1068|1089|1183|1311| |应收账项|25|28|31|35| |存货|39|46|55|64| |非流动资产|657|764|857|936| |固定资产|88|217|319|401| |资产总计|1820|1960|2161|2384| |流动负债|192|195|238|268| |负债合计|193|196|239|269|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627|1764|1922|2115|[11] 利润表 |项目(百万元)|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400|475|554|645| |营业成本|138|161|190|222| |营业费用|6|7|8|9| |管理费用|45|51|59|67| |研发费用|51|58|68|78| |营业利润|112|144|174|213| |利润总额|113|145|176|215| |净利润|102|131|158|19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2|131|158|193| |EPS(最新摊薄)|1.06|1.37|1.65|2.02|[11] 现金流量表 |项目(百万元)|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18|148|179|214| |投资活动现金流| - 101| - 132| - 107| - 99| |筹资活动现金流| - 104|6|23|13| |现金净增加额| - 87|21|94|128|[11] 主要财务比率 成长能力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增减(%)|-13.45%|18.71%|16.65%|16.51%| |营业利润增减(%)|-24.88%|28.93%|20.98%|22.4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减(%)|-25.16%|28.31%|20.80%|22.23%|[11] 获利能力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65.45%|66.04%|65.74%|65.55%| |净利率|25.49%|27.55%|28.53%|29.93%| |ROE|6.27%|7.72%|8.57%|9.57%| |ROIC|5.28%|6.62%|7.42%|8.34%|[11] 偿债能力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率|10.60%|9.98%|11.07%|11.27%| |净负债比率|15.11%|7.45%|9.13%|6.78%| |流动比率|6.07|6.14|5.48|5.41| |速动比率|5.87|5.91|5.24|5.17|[11] 营运能力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总资产周转率|0.22|0.25|0.27|0.28| |应收账款周转率|12.95|17.40|17.44|17.58|[11] 每股指标(元)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1.06|1.37|1.65|2.02| |每股经营现金|1.24|1.54|1.87|2.23| |每股净资产|16.99|18.42|20.07|22.09|[11] 估值比率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P/E|43.37|33.80|27.98|22.90| |P/B|2.72|2.51|2.30|2.09| |EV/EBITDA|13.69|21.50|16.43|12.61|[11]
十五运会赛会制服亮相!28家赞助企业第二批签约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4:56
赛事赞助与市场开发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签约25家企业(13家全运会赞助企业+12家残特奥会赞助企业)及3家公益捐赠企业,总金额达2.32亿元,覆盖体育器材、礼仪服饰、康复辅具等领域 [1] - 安踏集团首次实现体育服装类别全额赞助,发布以"华彩共铸,大湾共荣"为主题的赛会制服设计,采用大湾区城市剪影、环保面料及低碳工艺 [2] - 赞助企业包括万家乐、金山办公、金陵体育、泰山体育等知名品牌,部分企业同时参与两项赛事赞助 [1][2] 智能科技与医疗支持 - 广州一康医疗为残特奥会提供上肢康复机器人、外骨骼及脑机康复设备,覆盖运动员训练至康复全场景,计划延伸至"机构—社区—家庭"三级康复生态链 [2][3] - 珠海威泓医疗捐赠2000台AED设备及智能应急救护站,通过动态急救网实现全流程联动,提升赛事应急救护能力 [3] - 中国人保采用"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模式,提供8大类风险保障,服务贯穿赛事全周期 [3] 品牌合作与赛事规划 - 签约企业表示将通过赛事平台提升品牌知名度,如安踏通过服装设计展现区域协同理念,金陵体育等企业提供专业化器材支持 [2] - 组委会计划深化与大湾区企业合作,探索创新市场开发模式,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赛事资源开发 [4]
倍益康(87019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21:35
公司业绩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1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778.14 万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总资产 6.90 亿元,受宏观经济及消费需求影响,收入同比下降 [4] - 2024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29985257.05 元,较 2023 年的 56580298.86 元下降 47.00%;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4699016.81 元,虽流出减少但仍为净流出;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9593609.29 元,较 2023 年有显著改善 [8][9] - 2024 年公司全年营收同比下降 12.78%,其中境内收入下降 38.27%,境外收入增加 45% [10] 固定资产投资 - 2024 年新增固定资产包括购置生产设备和子公司生产办公用房转固,用于主营业务领域,有望提升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推动业绩增长 [4] 新产品研发 - 生物刺激反馈仪等产品获四川省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便携式气压按摩系统通过美国 FDA510(k) 审核并获注册证书 [4] - 正在研发盆底康复治疗仪等多种新产品,理疗机器人系列即将量产 [4][6] 2025 年经营目标 - 市场拓展方面,开拓海外市场,深化与国内客户合作 [5] - 产品研发方面,加大投入,推出更多新产品,丰富产品线 [6] - 品牌建设方面,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6] - 生产运营方面,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6] 爆款产品 - 可变振幅深层肌肉按摩仪和便携式气压按摩系统成为爆款产品,受用户喜爱和客商好评 [7] 专利与产业转化 - 新增专利围绕筋膜枪等产品,涵盖传感器等技术应用,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 [9] - 2024 年推出新产品并打开海外市场,2025 年初部分新产品取得注册证,加速商业化进程,未来计划每年推出 7 - 8 款新产品 [9] 业绩下滑原因 - 新产品推广滞后,广告宣传等推广力度不够 [10] -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减少非必需品投入,康复科技产品需求受抑制 [10] 研发投入规划 - 聚焦康复领域,加大“医疗 + 消费”领域投入,推动专业康复医疗技术研究 [10] - 推进多款产品研发,涵盖多个领域,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 [11] 未来发展战略 - 聚焦康复领域,以技术创新为根基,实现康复产品全品类覆盖 [11] - 通过“医疗 + 消费”双线协同、全球化布局及品牌差异化,打造康复科技生态 [11] - 借助 AI、智能化趋势强化产品竞争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康复科技企业 [12] 降低产品依赖 - 通过覆盖医疗及消费两大板块的大健康产品体系降低单一产品依赖 [12] - 康复医疗器械板块丰富产品线,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注册证申请力度 [12] - 健康智能消费硬件板块拓展市场应用,推出创新产品 [13] - 探索新兴技术与康复科技产品融合,提升产品智能化、个性化水平 [13] 提升品牌竞争力 - 通过广告宣传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13] - 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新产品,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3] - 线上线下多渠道营销,提升市场覆盖率和品牌影响力 [13] - 培训和引进人才,提升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 [13] 成本控制措施 - 引入先进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单位成本 [14] - 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优质供应商合作,减少库存积压和采购成本 [14] - 加强成本控制和监控,实施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减少不必要开支 [14]
优龙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长沙城市发展集团独家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5-09 16:12
公司融资与合作 - 长沙优龙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级战略融资 由长沙城市发展集团旗下领新基金独家注资 [1] - 此次合作标志着国内柔性外骨骼机器人领域"技术研发+产业资本+医疗及文旅"创新模式的落地 [1] - 国资投资将重点支持公司在研发深化、产线扩建和场景开拓三大领域的升级 [5]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公司专注柔性外骨骼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 拥有数十项发明专利 入选工信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 [1] - 柔性外骨骼机器人突破传统刚性结构局限 通过模拟人体肌肉收缩机制结合智能步态识别技术 为患者提供精准行走助力 [5] - 产品已更新至第三代 实现从"刚性辅助"到"肌肉动力赋能"的技术跨越 覆盖全国多家头部医院 惠及万余名患者 [5] - 踝关节训练器远销至美国、印度、俄罗斯等海外市场 [5] - 公司源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是国内在外骨骼机器人领域技术实力最雄厚的科研团队 [3] - 获得2023年度深圳市、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 公司发展规划 - 作为科研主体承接湖南省2025年"人机共融外骨骼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研计划 [5] - 参与科技部国家"老年和残疾人穿戴式外骨骼适宜技术及系统研发"重点研发计划 [5] - 计划打造中国最大的人机融合机器人生产基地 [5] - 将依托国资平台政策资源优势 重点突破柔性传感、人机深度理解等技术 [8] 行业前景与价值 - 2030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智能康复器械年复合增长率达35% [8] - 公司首创"柔性外骨骼+云康复平台"模式 推动行业向居家化、轻量化、数据化转型 [8] - 产品将加速在长护险、登山户外等场景及社区养老中心的普惠应用 [8] - 响应老龄化社会刚需 践行"领先科技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 [8]
【私募调研记录】成泉资本调研翔宇医疗
证券之星· 2025-05-09 08:12
翔宇医疗业绩与产品研发 - 2024年净利润10,294.36万元,同比减少54.68% [1] - 2025年Q1净利润2,295.10万元,同比减少41.26% [1] - 公司深耕大康复"全赛道",重点研发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等产品 [1] - 便携式外骨骼助行机器人已进入小批量阶段,预计年内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上市销售 [1] - 康复行业产品种类持续增加,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已成为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产业 [1] 翔宇医疗技术优势与产品规划 - 经颅磁辅助治疗机器人解决了靶点定位难、治疗易脱靶等问题 [1] - 脑机接口技术优势包括核心算法知识产权、自研采集装置等 [1] - 短期内外骨骼机器人以医用为主,中长期将逐步完善家用版产品 [1] - 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可实现高强度、高重复性康复训练,提供客观评估数据,降低对高级治疗师的依赖 [1] - 正在研发脑机接口和外骨骼机器人结合的产品,用于下肢肌力较弱患者的康复训练 [1] 成泉资本背景 - 北京成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在北京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 [2] - 由原中信证券执行总经理胡继光先生创立,胡继光具有28年证券、期货投资经验 [2] - 投研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国内知名大型证券公司和研究机构,投资风格稳健、市场敏锐度高 [2] - 团队核心成员共事多年,具有成熟的投资理念和强大的团队凝聚力 [2] - 半数投研成员为公司创始合伙人,愿景目标一致 [2]
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超900万人
新华社· 2025-05-09 07:10
残疾人就业与康复服务 - 2024年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14.4万人,新增51.2万人 [1] - 866.8万残疾人获得基本康复服务,155.3万残疾人获得辅助器具适配服务,49.9万残疾儿童获得康复救助 [1] - 全国残疾人康复机构数量达13297个,在岗人员37.3万人 [1] 残疾人教育发展 - 全国特殊教育普通高中126个,在校生12491人 [1] - 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277个,在校生26872人,毕业生7393人(其中858人获职业资格证书) [1] - 高等教育阶段招收残疾学生30796人(高职17552人/本科11294人/硕士1711人/博士239人) [1] 社会保障体系 - 2748.9万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46.1万残疾人领取养老金 [1] - 60岁以下参保残疾人中,703.8万重度残疾人和277.2万非重度残疾人获得参保缴费资助 [1] 托养服务与设施建设 - 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达10004个,服务覆盖73.2万人(寄宿制/日间照料22.5万+居家服务50.7万) [2] - 全国竣工残疾人服务设施4614个(综合服务设施2250个/康复设施1246个/托养设施1097个/盲人按摩医院3个/就业服务中心18个) [2]
聚焦脑科学与康复应用融合创新,这场科技产业盛会在光明举办
南方都市报· 2025-05-08 18:16
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康复应用融合创新大会 - 活动汇聚200余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投资机构代表,围绕脑科学与康复应用融合创新展开深度交流[1] - 深圳理工大学与天安骏业集团共建大学科技园揭牌,将围绕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打造协同创新生态[1][9][11] 脑科学与康复应用领域发展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等机构专家分享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前沿及临床应用[3] - 圆桌论坛探讨脑科学技术创新与康复医学融合发展,涉及科研、临床、产业及投资等多维度[5] 光明脑科学智创圈建设 - 光明区联合深圳市脑科学学会打造"光明脑科学智创圈",构建"政产学研医资"生态模式[6][8] - 慧极创新医疗与德国艾德欧医疗签约合作,推动国产医疗设备技术本地化与市场全球化[8] 大学科技园合作项目 - 深圳理工大学科技园将承接光明科学城科研项目转化,打造"IT+BT+MT"特色创新生态[9][11] - 园区规划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11]
倍益康:在手19个医疗器械注册证 理疗机器人等重磅产品加速落地
全景网· 2025-05-08 08:02
5月7日,倍益康(870199)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在全景路演举办。 在本次活动上,就公司医疗器械领域上市及储备情况的提问,公司方面回应称:倍益康目前在医疗器械领域已拥有19个医疗器械注册证,涵盖了电疗、氧 疗、力疗、热疗等多个领域。 关于研发成果转换相关情况,公司方面介绍称:2024年公司已经推出生物刺激反馈仪、便携式深层肌肉按摩仪(获"成都工业精品"认证)等新产品,并通过 美国FDA认证的气压按摩系统打开了海外市场。公司中频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干扰电治疗仪、盆底康复治疗仪等新产品已于2025年初取得医疗器械注册 证,正在加速医疗板块产品商业化进程。 "我们主要的新产品包括中频电疗仪、便携式制氧机、盆底康复仪、生物刺激反馈仪、干扰电治疗仪、短波治疗仪、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均已取得相应的 医疗器械注册证。在储备项目上,我们正积极研发包括磁刺激仪、超声及电刺激治疗仪、气压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仪等在内的多款创新产品,另外公司的 理疗机器人系列也即将实现量产,旨在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满足更广泛的医疗康复需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文直言。 针对公司爆款产品拓展有关情况,公司方面介绍称:倍益康自上市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