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

搜索文档
悦心健康子公司悦心多宝与金矢机器人达成深度合作,开启人工智能赋能康复业务新篇章
全景网· 2025-06-23 10:36
公司合作与战略布局 - 悦心健康全资子公司悦心多宝与金矢机器人签署合作协议,包括增资协议和合资协议,标志着双方从产研合作转向实质性商业合作 [1] - 合资公司将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医疗康复养老领域机器人,助力悦心多宝在医疗康复领域的战略布局 [1] - 金矢机器人拥有23项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专利、12项软著和30项商标,产品包括下肢康复机器人、上肢康复机器人、认知康复训练机器人等 [1] 技术与市场前景 - 合作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的深入应用,提升康复服务质量和效率 [2] - 未来康复机器人预计将在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中广泛应用,改善患者康复体验 [2] - 合作不仅提升现有技术,还将探索未来医疗康复领域的发展模式 [2]
不止是爬山神器,更是四肢增强“外挂”
红杉汇· 2025-06-22 13:03
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发展 - 外骨骼机器人通过机械结构与人体关节耦合,增强或替代人体运动能力,应用场景包括户外运动、工业、医疗、应急救援等[2] - 技术起源可追溯至18世纪,但早期装置笨重且功能有限,1967年通用电气研发的"Hardiman"原型机实现技术突破,具备30多个动力关节但自重达680公斤[4][5] - 21世纪后材料科学进步推动轻量化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使产品重量降至1.8公斤,同时AI算法可实现30%体能节省[5] 核心技术突破 - 材料创新:碳纤维、钛合金等轻质高强度材料广泛应用,柔性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提升穿戴舒适性,汉威科技柔性传感器可映射肌肉应变并耐受百万次弯曲[5][6] - 电子技术:微处理器实现毫秒级响应,Cyberdyne公司HAL系统通过检测肌肉电信号预判运动意图[8]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使设备可自适应使用者习惯,视鹏科技登山外骨骼能动态调整助力策略,深度学习技术增强复杂地形适应性[10]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领域:福特工厂使用外骨骼后装配效率提升23%,工人肌肉劳损率下降41%,京东/顺丰物流作业时间延长50%[12] - 医疗康复:ReWalk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恢复行走能力,博灵脑机研发的上肢康复外骨骼通过脑机接口捕捉微弱肌肉信号[13] - 社会服务:巴黎残奥会火炬传递采用外骨骼,傲鲨智能产品在上海社区试点,辅助护工搬运老人并具备跌倒报警功能[15] 市场前景与挑战 - 政策推动:专项补贴目标2025年普及率达25%,多省市将外骨骼纳入医保,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突破50亿元,2030年达千亿级[15] - 现存瓶颈:成本高昂(高精度传感器+轻质材料)、结构笨重影响自然步态、续航不足(如BLEEX仅维持120分钟作业)[17] - 未来方向:智能化算法升级、千元级消费产品开发、固态电池提升续航、产业链标准化[18][21]
区域协同创新迸发澎湃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线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02
机器人产业 - 戴盟(深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具备高灵敏度的"五指灵巧手"机器人,能精准抓取气球、薯片和豆腐等易碎物品[1] - 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的优势,连续5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全球第二[1] 科研基础设施与原始创新 -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在建,一期已服务粤港澳1/5用户,包括5项港澳高校项目,显著提升科研效率[2] - 港澳科研团队利用大科学装置取得突破:香港城市大学发现金属玻璃新材料转化机制,澳门大学在热电材料磁结构有突破[2] - 大湾区布局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集聚中国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等"国之重器"及鹏城实验室等科研平台[2] 人工智能与算力支持 - 澳门大学协同创新研究院开展"情感人工智能"研究,依托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河二号"完成高难度计算[3] - 横琴设立"认知与类脑智能联合实验室",整合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与澳门大学资源攻关核心技术[3] - 34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支撑重大成果如"梦想"号钻探船、"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等[3] 芯片产业链协同 - 睿思芯科选择大湾区布局RISC-V服务器芯片研发,利用香港子公司吸引国际人才,依托广东电子产业链实现技术迭代[4] - 大湾区形成"实验室连生产线"模式:港澳侧重基础研究与国际资源,内地侧重产业链转化与应用场景落地[4] 企业成长与市场拓展 - 博维智慧科技从澳门50人团队扩展至近400人规模,借助横琴人才政策实现2022年香港主板上市,业务延伸至脑机接口[7] - 大湾区汇聚7.7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集聚效应[7] 教育与人才生态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红鸟硕士班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开发中风康复器具获香港设计大奖[8] - 粤港澳高校深度合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港澳高校内地分校成立,深圳大学等内地高校在港澳设研究机构[8] - 大湾区实施跨境人才工程:广东聚集158万研发人员,香港引才计划获批超30万份,澳门推动高端人才回流[9]
打造开放新链路,一场展会与中国西部的25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6:05
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效 - 西部12省区市经济总量从1999年1.54万亿元增至2024年28.73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从16.6%提升至21.3% [1] - 西部地区铁路里程超6万公里,公路里程达220万公里,民航运输机场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1] - 2024年西部地区进出口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达4.05万亿元,同比增长8.3% [1] 西博会平台发展 - 首届西博会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名境外客商,投资签约额137亿元,本届增至62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家企业参展 [3] - 第15届中国西部国际采购商大会意向采购金额均超1亿元,搭建内外贸一体化平台 [3] - 商贸重点采购项目签约仪式上30个项目现场签约,金额超69亿元,包括天府商品交易所与TPE公司共建"一带一路"贸易战略合作项目 [5] 企业出海与产业升级 - 敦煌网在成都设立招商代理,挖掘鞋靴、3C产品等出海潜力,首批10余家成都商家已登陆平台 [3][4] - 影目科技全球首款1080p一体式AR眼镜在俄罗斯、日本市场表现突出,登上国内电商平台榜首 [7] - 华西精创医疗机器人年内有望登陆亚马逊,卡诺普工业机器人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切入柔性制造赛道 [8] 未来产业布局 - 鼎桥四足机器人搭载华为芯片,实现商业化落地,用于公安巡逻和排爆等场景 [9] - 星联芯通推出卫星便携站等产品,低轨卫星互联网将迎来爆发,成都卫星互联网产业走向全国前列 [10] - 西部地区已打造9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9]
润阳科技3亿元押注人形机器人赛道
国际金融报· 2025-05-27 18:40
人形机器人赛道资本动态 - 润阳科技拟投资傅利叶智能 投资金额不超过3亿元 傅利叶投前估值80亿元 [1] - 润阳科技表示投资将拓展发泡材料应用场景 推动新材料研发 优化业务布局 [1] - 傅利叶智能对合作细节回应"一切以公告为准" [1] 傅利叶智能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 创始人顾捷有上海交大及美国国家仪器工作背景 [4] - 主营业务分为通用人形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两大领域 [4] - 康复机器人海外销售额占比约10% 产品已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价格区间从几百元至上万元 [4] 傅利叶智能产品发展 - 2017年推出国内首款具"触觉"功能的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Fourier X1 [4] - 2018年上肢康复机器人Fourier M2出口美国 实现国产康复机器人首次进入北美市场 [4] - 2023年7月发布GR-1人形机器人 身高165cm 自由度44个 同年实现量产 [5] - 2024年9月发布GR-2人形机器人 身高175cm 自由度53个 单臂负载3kg [5] - GRx系列已应用于迎宾接待 科研教育 工业制造 康复医疗等场景 [5] 傅利叶智能融资情况 - 2024年1月完成E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国鑫投资 浦东创投等机构 [5] - 成立至今共经历12轮融资 [5] 润阳科技背景与行业动向 - 润阳科技主营聚烯烃发泡材料 核心产品为电子辐照交联聚乙烯(IXPE) [6] - 2024年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13.16%) 归母净利润2543.85万元(同比-39.51%) [6] - 2025年Q1营业总收入9604.06万元(同比+0.34%) 净利润495.05万元(同比-63.00%) [6] - 行业已有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案例 祥源新材相关产品进入客户送样阶段 [6]
润阳科技,跨界人形机器人
DT新材料· 2025-05-26 22:48
投资协议 - 润阳科技拟与傅利叶智能签订《投资意向协议》,通过认缴新增注册资本方式投资不超过3亿元,傅利叶投前整体估值为80亿元 [1] 润阳科技业务 - 润阳科技是专业从事辐照交联聚烯烃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核心产品包括电子辐照聚乙烯(IXPE)和固特棉(GFOAM)系列,GFOAM产能位居全国前列 [1] 傅利叶智能业务 - 傅利叶智能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智能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应用 [1] - 以康复机器人起家,产品涵盖30余款设备包括ExoMotus下肢康复机器人、ArmMotus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等 [1] - 已推出GR系列人形机器人,GR-1于2023年量产交付,GR-2于2024年完成迭代升级 [1] 战略布局 - 润阳科技此次投资旨在拓展业务领域,在保持主营业务稳健发展同时丰富产业布局 [1]
傅利叶CEO顾捷:人形机器人将重构医疗康养服务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5-17 20:51
公司动态 - 傅利叶在2025年上海科技节展示两款机器人N1和GR-2,吸引全场目光 [1][3] - 傅利叶N1身高1.3米体重38公斤,最高稳定奔跑速度3.5米/秒,完成1000小时户外测试,单次连续运行超72小时 [3] - 傅利叶GR-2身高1.75米体重63公斤,搭载FSA2.0执行器及12自由度灵巧手,已在导览咨询、学术科研、工业制造、医疗康复等领域实验性落地 [3] - 傅利叶N1已全开源供社区开发者应用开发,GR-2负载能力强可搬数公斤物品 [3] - 公司成立至今陆续推出上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产品进入全球3000余家医疗终端 [3] 产品与技术 - 康复机器人需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运动控制能力和任务规划能力 [4] - 人形机器人在医疗康养领域应用难点在于"大脑"和"小脑"结合度有待提高 [4] - 公司已有30多款康复机器人产品,累计交付上万台,服务覆盖基层社区 [4] - 计划今明两年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康养方面应用,预计2-3年后进入大型康复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5-10年后进入家庭 [4] 商业模式 - 当前人形机器人单台成本较高主要面向机构客户 [4] - 未来通过量产、功能收敛和供应链优化实现降本 [4] - 公司构建"需求方(医院)+研发方(企业)+资本方"的产业生态闭环,与医院、高校、科研机构广泛合作 [5]
傅利叶再提康养,机器人养老还要跨过几道坎?
第一财经· 2025-05-15 19:22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提出"立足康养"的下一个十年战略,并计划在上海打造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养示范基地 [1] - 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推进具身智能技术在康复医疗等场景的应用 [1] - 公司业务涵盖外骨骼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已进入三甲医院、社区医院、养老院及海外市场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2016年推出首个具有触觉的上肢康复机器人Fourier M2,2017年推出中国首个商用化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Fourier X1 [3] - Fourier X1采用力反馈技术,通过传感器识别使用者走路意图并动态调整步态轨迹 [3] - 通过强化学习算法解决"笨重"与"延迟"问题,提升人机交互精准度和及时性 [4] - 2024年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结合开源模型与自研数据微调"大脑"能力 [9] 市场需求与交互能力 - 康养场景中交互功能是核心,尤其在神经康复领域(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等)需反复训练 [2] - 老年群体对交互便捷性要求高,复杂操作(如动态验证码登录)影响二次采购意愿 [3] - 公司认为感知能力需与特定场景耦合,硬件设备需满足细分化需求 [3] 行业落地与效率提升 - 康养机器人ROI计算不同于工业场景,需衡量治疗效果和情绪价值等非量化指标 [5] - 标准化训练流程和多机协同可提升效率,1名医疗师可管理5-10台机器人 [5] - 产品从原型机到量产需3-4年(1-2年验证有效性,1-2年注册拿证) [6] 政策与行业趋势 - 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发布,为设计、测试等提供基准 [6] - 专家认为政策将简化认证流程,加速康养机器人落地 [6] - 2019-2023年中国机器人领域投融资年复合增长率达38.8%,2023年金额达97.39亿元 [10] 竞争与市场前景 - 养老场景因支付能力强、容错率高,被视为比工业场景更易落地的方向 [9] - 全球60岁以上人口预计2050年达21亿,养老市场潜力巨大 [9] - 公司已进驻3000多家医疗机构,积累场景和数据优势 [9] - 行业竞争加剧,需在细分场景(如长期陪伴、疾病治疗)展现差异化功能 [10]
十五运会赛会制服亮相!28家赞助企业第二批签约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4:56
赛事赞助与市场开发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签约25家企业(13家全运会赞助企业+12家残特奥会赞助企业)及3家公益捐赠企业,总金额达2.32亿元,覆盖体育器材、礼仪服饰、康复辅具等领域 [1] - 安踏集团首次实现体育服装类别全额赞助,发布以"华彩共铸,大湾共荣"为主题的赛会制服设计,采用大湾区城市剪影、环保面料及低碳工艺 [2] - 赞助企业包括万家乐、金山办公、金陵体育、泰山体育等知名品牌,部分企业同时参与两项赛事赞助 [1][2] 智能科技与医疗支持 - 广州一康医疗为残特奥会提供上肢康复机器人、外骨骼及脑机康复设备,覆盖运动员训练至康复全场景,计划延伸至"机构—社区—家庭"三级康复生态链 [2][3] - 珠海威泓医疗捐赠2000台AED设备及智能应急救护站,通过动态急救网实现全流程联动,提升赛事应急救护能力 [3] - 中国人保采用"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模式,提供8大类风险保障,服务贯穿赛事全周期 [3] 品牌合作与赛事规划 - 签约企业表示将通过赛事平台提升品牌知名度,如安踏通过服装设计展现区域协同理念,金陵体育等企业提供专业化器材支持 [2] - 组委会计划深化与大湾区企业合作,探索创新市场开发模式,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赛事资源开发 [4]
傅利叶顾捷:一个医疗级人形机器人产品落地要三到四年
虎嗅APP· 2025-05-11 17:36
以下文章来源于AGI接口 ,作者房晓楠 AGI接口 . AI卷起的财富风暴。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编辑 | 苗正卿 时间来到2019年,一直藏在顾捷心中,想要做人形机器人的种子开始萌芽,傅利叶的人形机器人 正式立项。2022年,傅利叶第一台人形机器人原型机终于能够走起来。 头图 | 《钢铁侠2》 5月9日,大雨后的上海,空气中弥漫着初夏的清新,放晴的午后,位于张江的一家酒店大厅,一 个人形机器人站立着,在与之合影的观众的指示下,不停地挥动手臂、打招呼,旁边还有一个尺 寸小一些的人形机器人绕着会场,来回踱步…… 这是傅利叶十周年暨首届具身智能生态峰会现场,挥舞双臂的是傅利叶于2023年推出的首款双足 人形机器人GR-1,小一些的是前不久刚刚开源的Fourier N1。与此同时,一墙之隔的会场内,傅 利叶创始人兼CEO顾捷正站在台上谈论着傅利叶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十年前,也是在张江,一个小小的孵化基地中,顾捷带着几个人、几台电脑,开始了一段轰轰烈 烈的创业旅程,而这也正是傅利叶的起点。 作者 | 房晓楠 故事的最开始,傅利叶聚焦康复机器人的研发,之后又陆续推出上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外骨骼机 器人,成为国内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