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显示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新型显示前沿技术与国际产能专场技术对接会在成都召开 助力行业扩展多元化场景应用
证券日报· 2025-06-12 20:41
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对接会 -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成都召开 期间举办了"新型显示前沿技术与国际产能专场技术对接会" 由极米科技等机构承办 [2] - 对接会汇聚显示产业头部企业 行业协会和专家学者 探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和国际产能合作新机制 [2] - 活动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新型显示产业 促进技术迭代和扩展应用场景提供新动能 [2] 极米科技技术进展 - 极米科技副总裁倪宁分享投影产业技术趋势 介绍家用市场突破性技术进展 [2] - 公司将采用全新纯激光混光方案 解决商用投影体积大 色彩欠缺痛点 提升亮度 色域和便捷性 [2] - 新技术将应用于文旅 文化产业等商用场景 [2] 电子纸显示技术突破 - 华南师范大学团队全球率先发布50帧每秒彩色动态电润湿电子纸显示器件 实现电子纸从静态到动态突破 [3] - 该技术具有彩色 视频优势和健康护眼属性 适用于学习平板 智慧城市 可穿戴设备等场景 [3] - 技术有望推动反射式显示产业"增量市场"发展 [3] 超高清产业发展 - 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焦洋预计2030年超高清产业规模达8万亿元 [3] - 超高清已成为国家科技 文创领域重要支撑产业 [3] - 四川省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秘书长王乐表示超高清音视频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未来或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3] 极米科技车载业务 - 极米科技2024年初将车载业务纳入战略重点 成立专门事业部并增加研发和市场投入 [4] - 车载业务基于公司光学和投影技术积累 与"让屏幕无处不在"愿景一致 [4] - 已获得8个车载业务定点 涉及智能座舱和智能大灯部件 将于2025年量产交付 [4] 行业影响 - 对接会为显示行业提供交流平台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5] - 新型显示产业未来将保持蓬勃发展态势 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可能性 [5]
翔腾新材(001373) - 001373翔腾新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21:00
公司战略与发展 - 以开放姿态评估产业链垂直整合及横向拓展机会,优先关注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方向、与现有业务形成战略协同和资源优势互补的优质标的 [3] - 深耕新型显示领域,主业是长期发展基石,同时积极关注产业机会,探索拓展契合业务领域 [4] - 通过新业务开拓、新客户拓展、品类延伸构建增长引擎,结合外延式与内生式发展培育新动力 [4] 行业情况 - 新型显示行业产业战略格局不断调整,竞争加剧,面临技术升级、国产替代、政策红利等机遇 [3] - 国家将新型显示产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重点布局,中国成全球最大显示面板供应基地 [3] - 面板显示行业从规模竞争向技术与价值竞争转型,未来从“规模红利”转向“创新红利” [3] 股价与市值管理 - 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重视投资者回报,采取现金分红等措施 [3] -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交流,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 [3] 盈利与成本控制 - 开展长期降本增效工作,构建多维度降本增效体系 [4] - 供应链层面通过精细化采购管理等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生产制造层面推进精益改善和自动化 [4] 分红情况 - 自上市以来已实施两次现金分红,共计 1,648.49 万元 [4] - 2024 年度分红计划预计金额 412.12 万元,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4] 审计报告问题 - 2024 年度审计报告已由审计机构加盖公章和注册会计师签字确认,并提交系统备案 [5]
天山电子: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长 精耕主营业务拓展新兴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8: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3 95亿元 同比增长31 52% 净利润3594 44万元 同比增长42 24%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4 77亿元 同比增长16 54% 净利润1 5亿元 同比增长39 99% [1] - 2024年度权益分派预案拟每10股转增4股派4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569 68万元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在乘用车及两轮摩托车车载电子产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关订单快速增长 [2] - 工业控制及自动化 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产品销售显著增长 [2] - 持续加大显示 触控和复杂模组整合产品及非显薄膜按键产品与车载电子等新产品的技术研发投入 [2] - 通过释放产能 优化产品结构及材料成本 深化推进降本提效专项工作 [2] 战略布局 - 聚焦"光电触显一体化模组建设项目" 解决智能家居 车载电子等领域产能瓶颈 [3] - 锚定半导体 电子信息产业链高价值环节 通过产业基金投资新存科技和天链芯半导体 推进垂直整合战略 [3] -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聚焦汽车电子 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基础技术研究 积极布局新型显示产业 [3] - 构建激励与回购的双轮驱动激励工具 强化核心团队绑定 [3] 未来发展方向 - 重点突破车载显示 智能家居 工业物联等新兴场景 拓展增量市场 [4] - 加快在东南亚新兴市场的渗透 [4] - 构建涵盖智能家居 车载电子 工业控制及自动化等应用场景的立体化产品矩阵 [4] - 推进"定制化研发+全球化交付"双引擎驱动 提升专业显示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