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渗透
icon
搜索文档
雷克萨斯独资工厂落地上海
东证期货· 2025-04-27 21:21
周度报告——新能源汽车 雷克萨斯独资工厂落地上海 ★ 动态跟踪 行业数据跟踪方面,2025 年第 16 周(2025 年 4 月 14 日至 4 月 20 日),国内乘用车零售 38.1 万辆,同比增长 9.0%;新能源乘 用车零售 20.3 万辆,同比增长 27.9%;新能源渗透率为 53.2%。 今年以来,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 600.5 万辆,同比增长 3.1%;新 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 290.6 万辆,同比增长 33.0%;累计新能源 渗透率为 48.4%。4 月全月来看,乘联会预计新能源零售 90 万, 渗透率 51.4%。 新 能 企业端,雷克萨斯作为第二家外商独资车企正式落地上海金山, 工厂投资额 146 亿元,首期拿地 1,692 亩,预计于 6 月开工,初 期年产能约 10 万辆,第一台车将于 2027 年生产下线。 源 与 新 全球来看,3 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33.4%达 149 万辆, 1-3 月累计同比增长 35.4%达 360 万辆。3 月全球新能源渗透率为 24.2%,环比增加 1.5 个百分点。 料 ★ 投资建议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23 年新 ...
崔东树:1-3月汽车行业收入破2.4万亿增8% 成本增9% 利润降6%
智通财经网· 2025-04-27 17:48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1 - 3月汽车行业收入增长但利润下降,利润率偏低,需降本增效;近年行业利润率呈下行趋势,主流车企盈利压力将增大 [1][3][8] 汽车行业产量情况 - 2022 - 2024年汽车产量分别为2748万、3011万、3156万台,同比分别增长3%、9%、5%;2025年1 - 3月生产751万台,同比增12% [5][6] - 2022 - 2024年新能源车产量分别为722万、944万、1317万台,同比分别增长98%、30%、39%;2025年1 - 3月生产316万台,同比增45% [5][6] - 2022 - 2024年燃油车产量分别为2026万、2067万、1839万台,2022、2024年分别下降11%、11%,2023年增长2%;2025年1 - 3月生产435万台,降4% [5][6] 汽车行业运营数据 - 2017 - 2025年3月各时间段单车收入、成本、利润、税费有不同表现,2025年1 - 3月产业链总体单车收入32万元,单车利润1.3万元 [4] 汽车行业效益数据 - 2017 - 2024年各年度及2025年1 - 3月行业收入、成本、利润、收入增速、成本增速、利润增速、利润率有不同变化,2025年1 - 3月行业收入24022亿元,同比增8%;成本21119亿元,增9%;利润947亿元,同比下降6%;利润率3.9% [7] 行业现状与趋势 - 近期车市生产规模扩大,PPI下行,上游碳酸锂成本下降,但车企不造电池问题严重,利润可持续下滑 [7] - 结合利润率下行趋势,因政策加持下新能源价格优势明显,主流车企盈利压力将急剧增大 [8]
燃油车,今天“死守”上海车展
虎嗅APP· 2025-04-23 21:32
上海车展与新能源车趋势 - 2024年上海车展新能源车成为焦点,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通过新车发布和营销吸引关注 [3] - 部分厂商如奥迪、哈弗、坦克仍推出燃油车型,上汽通用总经理预计燃油车市场份额将保持在25%以上 [3] - 中国3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54.1%,显示新能源车已成为市场主流 [4] 燃油车市场现状与车企策略 - 比亚迪2024年毛利率21.02%,高于理想(19.8%)、小米(18.5%)和特斯拉(17.9%),供应链垂直整合带来成本优势 [7] - 吉利、长城、奇瑞2024年燃油车销量占比分别为59.19%、73.9%、77.69%,仍是销量主力 [8][9] - 部分车企选择“两条腿走路”,同时发展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燃油车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 [14] 燃油车的政策与全球市场 - 工信部强调内燃机技术在重型运输、工程机械等领域的不可替代性,支持燃油车与新能源协同发展 [13] - 奇瑞2024年海外销量114.4万辆,燃油车占比超80%(约91.5万辆),吉利燃油车占出口60%,主攻东欧、东南亚市场 [14] - 乘联会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达700万辆,燃油车型仍为出口主力,插混车型出口量预计增长70% [17] 燃油车的长期价值与行业观点 - 全球市场燃油车份额占85%,新能源车占15%,燃油车仍是主力市场 [17] - 部分车企坚持燃油车投入,因专利和技术积累难以放弃,同时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 [17] - 燃油车的稳定性在电动车技术不成熟阶段具有重要价值,避免行业回归“蛮荒” [17]
宁德终于还是“见顶”了
虎嗅APP· 2025-03-20 21:21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2024年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营业总收入3620亿元同比下滑9.70%,但归母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15% [2] - 公司面临动力电池增长见顶、储能电池市占率下滑的双重压力,但通过降本策略维持了利润增长 [4][5][10] - 2025年营收能否回正取决于锂电池价格回暖,但行业供需格局显示价格可能持续低迷 [14][15][19] - 长期面临车企自研电池和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的挑战,储能领域面临系统集成商话语权争夺 [23][24][25] - 公司积极布局换电网络建设,计划2025年自建1000座换电站,远期目标3万座 [29] 财报表现 - 2024年锂离子电池总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79%,其中动力电池381GWh增长18.85%,储能电池93GWh增长34.32% [5] - 毛利率从2023年的19.19%提升至2024年的24.44% [11] - 货币资金储备达3035亿元,资金实力雄厚 [28] 动力电池业务 - 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增速从2022年71.8%下滑至2024年27.2% [6] - 公司动力电池增速从2022年107.97%下滑至2024年18.85%,年增量从79GWh降至60GWh [7] - 面临车企自研电池冲击,多家车企布局固态电池研发 [23] 储能电池业务 - 全球储能电池市占率连续三年下滑,从2022年43.4%降至2024年36.5% [9] - 储能系统集成商掌握话语权,阳光电源等转向培养其他电芯供应商 [9] - 公司开始参与储能系统招标,但在交流侧系统集成技术存在短板 [25] 行业供需与价格 - 2025年锂盐供需缺口预计15.7万吨LCE,过剩量较2024年收窄 [15] - 碳酸锂价格预计在7-12万元/吨区间震荡,部分机构看跌至6.5-9万元/吨 [15][16] - 2024年8-12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低于8万元/吨,2025年初维持在7.5万元/吨 [16] 战略布局 - 与蔚来合作构建换电网络,统一行业技术标准 [29] - 换电站建设计划分三阶段推进,预计自建部分投资60-300亿元 [29] - 降本仍有空间,账上资金可能用于重大战略投资 [29]
周观点 | 乘用车基本面向上 推荐汽配机器人【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3-16 23:42
摘要 ► 本 周数据: 2025 年 3 月第 1 周( 3.3-3.9 )乘用车销量 35.8 万辆,同比 +16.2% ,环比 -12.1%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20.2 万辆,同比 +36.2% ,环比 -7.5% ;新能源渗透率 56.5% ,环比 +2.8pct 。 ► 本周行情 : 汽车板块本周表现强于市场 本周(3月10-14日)A股汽车板块上涨1.38%,在申万子行业中排名第19位,表现强于沪深300(+1.33%)。细分板块中,摩托车及其他、汽车服务、商用 载客车、汽车零部件、乘用车分别上涨3.75%、2.03%、1.91%、1.61%、0.90%,商用载货车下跌0.79%。 ► 本周观点: 本月建议关注核心组合【比亚迪、吉利汽车、小鹏汽车、小米集团、伯特利、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沪光股份、春风动力】。 ► 乘用车基本面向上 智驾平权提振估值。 根据乘用车上险数据,2月第3/4/5周乘用车销量分别33.9/37.0/40.7万辆,新能源渗透率分别50.6%/54.8%/53.8%;3月第1周乘用车销量35.8万辆,新能 源渗透率56.5%,受益补贴政策,年后车市需求及新能源渗透率均快速恢复。分 ...
传宁德时代江西锂矿即将复产
起点锂电· 2025-02-10 19:07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将于2月28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聚焦新技术与新工艺探索 活动规模超500人 [2][4][15] 宁德时代锂矿动态 - 江西锂辉石矿产或重启 匿名交易商透露采矿活动已恢复 但公司与瑞银均未正面回应 [3][5] - 2024年9月因碳酸锂现金成本达89000元/吨(含税)高于市场价格 公司暂停宜春锂矿开采 导致锂价波动 [6][7] - 复产主因包括:1) 中标国信溧阳12亿元储能项目等订单激增 2) 行业排产提升 磷酸铁锂/三元电池日产环比1月增长 [8] - 同步加码上游布局:追加50亿元投资宜昌邦普时代4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与天齐锂业合营企业进入公示期 [9][10] 碳酸锂市场分析 - 2月10日碳酸锂价格稳定在76900元/吨 2024H2以来维持在7-8万元区间 [12] - 行业库存压力减轻:2024年11月底全行业碳酸锂库存1.2个月需求量 下游库存0.7个月 过剩收窄 [13] - 2025年需求驱动因素: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储能订单并网 特斯拉工厂排产 预计上半年价格将突破8万元/吨 [13] 行业扩产趋势 - 电池企业扩产潮涌现 瑞浦兰钧/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启动新项目 [10] - 大容量电芯(50Ah→500Ah+)及半固态电池技术发展推高锂金属需求 [9] - 智利碳酸锂出口增长 反映全球锂资源需求旺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