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引领、试点先行—— 氢能产业探索多元发展路径
经济日报· 2025-06-28 06:05
氢能产业政策推动 - 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推动氢能管理模式创新和多元化发展路径探索 [1] - 试点工作分为项目试点和区域试点两种形式,涵盖氢能制取、储运、应用和共性支撑四大环节共11个方向 [2] - 政策要求以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为目标,引导技术装备落地应用和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 [2]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去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年,中国占比超50% [1] - 中国去年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达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1] - 氢能产业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可带动产业创新、内需扩大和国际合作 [1] 氢能技术应用进展 - 国网江苏电科院研制百千瓦级电氢耦合直流系统,实现建筑24小时离网独立运行 [3] - 该技术验证了电氢耦合在用户侧灵活供能的潜力,未来可拓展至工业园区和微电网等场景 [3] - 建议探索氢储能在电力系统调峰、长时储能领域的商业化路径 [3] 产业发展挑战 - 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经济性仍与传统技术路线存在差距 [2] - 部分氢能技术和场景离商业化推广还有距离 [2] - 行业标准在配套政策协同和国际化等方面有待提升 [2] 政策支持方向 - 研究推动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峰谷分时等机制改革,降低制氢成本 [3] - 鼓励企业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和用电低谷期进行制氢生产 [3] - 研究健全氢储能、氢发电等项目市场机制 [3] - 加快推进氢能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 [3]
多地出台氢能相关政策,本月招中标项目数量可观
长城证券· 2025-06-26 13: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氢能政策持续出台,试点项目逐步推进,多地出台氢能相关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2][37] - 上游电解槽招中标项目增多,包括 ALK - PEM 混联项目突破,建议关注参与电解槽招投标的公司 [2][37] - 中游加快氢能输用发展,推动建设加氢站,建议关注具备输氢能力的企业 [2][37] - 下游 FCV 多项突破,大功率氢能机车完成装车试验,建议关注重卡相关的氢车企业 [2][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氢能行业市场表现 行业表现 - 截至 2025 年 6 月 20 日,氢能源指数收盘价 2022.52 点,本周涨跌幅 - 1.23%,2025 年初至今涨跌幅 13.83%,申万二级行业排名第 40 位,排名较上周上升 2 名,与沪深 300 指数变动趋势相同,沪深 300 本周涨跌幅 - 0.45% [9] - 截至 2025 年 6 月 20 日,氢能源指数 TTM 市盈率 23.75 倍,MRQ 市净率 1.54 倍,示范区域 4N 级以上地区高纯氢价格,广东、北京、上海、河南与上周持平,河北下降,上海价格最高为 2.7 元/标准立方米 [12] 相关个股标的涨跌情况 - 氢能行业周涨幅前五公司为山东墨龙、宁新新材、科恒股份、赢合科技、新锦动力,涨幅分别为 61.38%、46.75%、30.30%、25.88%、15.25% [1][14] - 氢能行业周跌幅前五公司为合锻智能、美晨科技、百利电气、豫能控股、惠同新材,跌幅分别为 - 21.53%、 - 17.09%、 - 17.08%、 - 16.02%、 - 14.11% [1][14] 氢能行业数据回顾 电解槽数据回顾 - 截至 2025 年 6 月 20 日,2025 年我国累计电解槽招中标项目达 26 个,中标类型包括碱性、PEM、AEM 三种,以碱性和 PEM 为主 [16] - 6 月 24 日,氢鸾科技 200kW AEM 电解水制氢系统进行发货前测试,是全球目前实际生产应用的 AEM 最大单槽,结合了碱性电解槽低成本和质子交换膜风光波动适应性优势,能低成本离网制氢 [16] FCV 相关数据回顾 - 2025 年 5 月,燃料电池车产量新增 250 辆,环比减少 26.90%;销量新增 165 辆,环比下降 49.70%;1 - 5 月累计产量 1176 辆,同比下降 25.00%;累计销量 1122 辆,同比下降 26.14% [19] - 红旗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通过氢耗与续驶里程关键试验,相比竞品实现 15%的氢耗降低,展现高效技术转化和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19] - 2025 年 1 - 5 月,燃料电池专用车新增装机量环比增长 998%,同比增长 17.20%,累计装机量 1160.92MWh;燃料电池客车新增装机量环比下降 92.90%,同比下降 97.10% [24] - 2025 年 5 月,燃料电池客车平均装车电量(单台车)89.7kWh 较上月上升,燃料电池平均装车电量(单台车)61.4kWh 较上月增长 [24] - 3 月 28 日,国内首台 2400 千瓦大功率氢能源动力调车机车完成万吨装车试验,标志重载铁路大功率氢能源动力装备市场化运用取得关键突破 [30] 行业动态及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国内行业动态 - 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投入使用,总投资 12 亿元,建筑面积 5.88 万平方米,是国内首个覆盖氢能全产业链的一站式检测服务平台 [32] - 6 月 19 日,北京、河北、四川启动国家能源领域氢能试点申报工作,北京聚焦多场景融合应用,河北助力区域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四川利用清洁能源优势开展大规模制氢示范 [32] - 6 月 17 日,广州发展南沙电动汽车充电站光储充一体式站点项目入选广州市节能减排典型案例,是“光 - 储 - 充 - 氢”四位一体项目,光伏年发电量 36 万 kWh [32] 国外行业动态 - 埃及启动中东地区最大的绿氢工厂项目,湖北英特利电气有限公司中标为其配备定制化离网制氢电源,项目一期年产 10 万吨绿色合成氨,配套 5.5GW 光伏离网供电系统 [33] - 6 月 13 日,英国政府将投 5 亿英镑建设氢能基础设施,用于建设首个区域性氢能运输与储存网络 [33] - 国富氢能与巴西索罗卡巴围绕模块化加氢站建设展开合作,加氢站产能 100 - 200Nm³/h,可兼容 35MPa 和 70MPa 压力标准 [33][34] 政策与公告 - 6 月 18 日,福建发布《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 年)》,提出 2025 - 2030 年起步发展期和 2030 - 2035 年快速跃升期的发展任务 [34] - 6 月 18 日,河北省发布《关于组织申报国家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包括项目和区域两种形式,涉及 4 个领域 11 个细化方向 [34] - 湖南省政府发布《湖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7 年的发展目标和应用场景、加氢站建设等举措 [34] 氢企动态 - 美锦能源碳纸项目骊能新能源完成 A 轮融资,标志国内气体扩散层领域技术突破和资本市场青睐 [35] - 天海氢能签订国内首个 8 - 450LⅣ型储氢瓶百台级批量订单,IV 型瓶有单瓶容积、续航里程、减重等核心突破,提升运行效率 15%以上 [36] - 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新型方形碱性电解槽下线,产氢量每小时最高 2000 标准立方米,7 月正式投入运营 [36]
519公里实测!宇通氢燃料重卡每百公里氢耗7.55kg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25 14:57
氢燃料重卡技术突破与运营验证 - 宇通氢燃料重卡完成519公里跨省实测,全程氢耗仅7.55kg/百公里,较柴油车单趟运营成本净省1200元 [1] - 第三代燃料电池商用车实现单次加氢500公里以上续航,氢耗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10%(相当于每百公里节省近1公斤氢气) [8] - 电-电混合动力系统将燃料电池效率提升15%,大容量储氢瓶矩阵降低年检成本 [13]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 河南省对氢能货车实施全年高速通行费减免政策,激活超千亿级干线物流市场 [4][5] - 全国"九省两市"推行氢能车辆高速通行费减免,重塑长途物流能源格局 [10] - 郑州市构建"1+3+5+N"氢能产业生态体系,强化制氢、储运、加注、应用全链条协同 [10] 经济性与市场前景 - 高速通行费减免使氢燃料电池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大幅低于燃油重卡,每公里节约2.5元运营成本 [10][13] - 氢能重卡长途干线可行性获验证,可靠性得到司机和运营方认可,推动物流企业加速入场 [7] - 政策与技术进步合力将氢能重卡从短倒场景拓展至跨省干线,打破传统柴油车高成本、高污染模式 [7][13] 产业链布局与区域发展 - 宇通基于"宜氢则氢、宜电则氢"理念,利用河南工业副产氢优势形成"市内用电、城间用氢"发展格局 [8] - 多城市群合作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加速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10] - 宇通作为郑州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牵头企业,成为驱动地方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2][10] 行业动态(非氢能相关) - 牵引车5月实销3.3万辆同比增长15%,解放份额超22% [17] - 福田汽车管理层变动、潍柴发布第二代矿山动力产品 [17] - 客车出口大单及纯电动客车招标信息 [17]
吉林白城抓住“大风口”1600万千瓦绿电领跑东北
证券时报· 2025-06-25 02:39
新能源发电规模 - 截至2024年末白城市新能源开发规模突破1600万千瓦位居东北第一全国前十[1][3] - 通榆县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606万千瓦占吉林省总装机容量近三分之一年发电量超120亿千瓦时产值突破35亿元[2] - 大安市新能源已装机并网容量311万千瓦预计"十五五"期末规划总装机量接近2000万千瓦[3] - 截至2025年5月白城市已并网风电项目68个总规模1035.7万千瓦光伏项目64个总规模269.9万千瓦"十四五"末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2000万千瓦[4]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 - 通榆三一风电2024年实现产值24.31亿元主机车间配备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建成两条高集成度风机总装生产线[5][6] - 东吉通榆能源设计年产能200万千瓦风电主机设备拟投建旧风机拆解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6] - 白城市共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28家2024年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59.38亿元占吉林省41.38%[7] 氢能产业发展 - 白城市打造"中国北方氢谷"重点推进吉电股份大安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投资59.6亿元)和上海电气洮南绿色甲醇项目(投资56亿元)[8] - 中能建投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投资65亿元)华能洮南风光制氢合成甲醇项目(投资101亿元)阳光大安绿色甲醇项目(投资118亿元)正在推进[8] - 规划2035年氢能产业达千亿元规模[9] 绿电消纳与外送 - 2024年白城市全口径发电量297亿度用电量仅65亿度本地消纳比例较低[11] - 推进区域智算中心建设总投资约60亿元算力规模达20750P吉林云智算5000P项目绿电供给率80%年耗电量2亿度[12] - 通过鲁固直流特高压外送电力规划新建乐胜、傅家等500kV升压站"吉电入京"项目可外送新能源600万千瓦[13]
势银访谈 | 中联重科司耀辉:三年内实现氢能装备成本下降超 40%目标
势银能链· 2025-06-24 11:12
中联重科氢能业务发展现状 - 中联重科在FCVC2025展会上展示了氢气液驱活塞压缩机(20-90MPa)、PEM电解水系统(0.1-500Nm³/h)、燃料电池固定电站(0.1-2MW)等氢能产品 [3] - 公司当前撬装加氢站自主化率超过60%,目标未来三年内相关装备成本下降40%以上 [6][19] - 已在包头、郑州航空港等地投入运营撬装加氢站,并斩获澳大利亚订单 [13] 核心技术优势与产品策略 - 将工程机械领域的油缸和高压液压技术、极端工况设计经验迁移至氢能装备,聚焦氢气储运与加注环节 [9] - 产品定义逻辑强调极致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矿山、港口等重载场景 [9] - 选择"撬装+液驱"技术路线,兼具部署灵活性(模块化、低土建)与运营可靠性 [11][12] 产业链布局规划 - 聚焦制氢(电解槽及系统)与加氢(压缩机、液驱泵)关键设备,不追求全产业链布局 [10] - 燃料电池定位为工程机械主机配套,采取"自主电堆+联合开发系统"模式 [10] - 农业领域探索大马力氢能拖拉机(高功率场景)和氢燃料电池无人机(续航突破) [20] 商业化应用与挑战 - 全球最大吨位氢能矿卡ZT125FCEV在新疆矿区运行良好,验证技术可行性但面临购置成本高、氢源短缺等瓶颈 [15][17] - 客户需求集中在设备可靠性(无故障运行)、能效(电耗优化)和加注能力保障 [13][14] - 行业痛点包括加氢站审批难、建设周期长,公司通过撬装模式加速基础设施布局 [12]
百年煤企“氢”装上阵
河南日报· 2025-06-24 10:09
"更让我们自豪的是,项目带来的每年600余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开元化工副总经理程秉国滑动屏幕 调出环保数据,环保指标与经济效益的对比曲线清晰可见,两条上升的曲线完美诠释了"既要绿水青 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该项目开发的充装柱集成设备,用于氢气充装,配备先进的自动计量和计费管理系统,改变现有管阀式 充装方式,实现了实时定量充装管理。 "公司拿下了全国首个安全生产手续及工业氢气产品生产许可证,一年来普通氢气销售量已突破3690万 立方米,高纯氢气销售收入已达790万元。"刘志强说。 近日,记者在焦作煤业(集团)开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看到,国内首个2MW级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项 目高效运转。 "这个项目是首次以工业副产品氢为能源的综合利用尝试,去年才试运行成功。"项目负责人刘志强指着 控制室大屏说,项目利用原来排空的氢气作为原料,采用先进的提纯工艺,将氢气纯度由原来的99.5% 提升到99.999%。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工业副 产品氢资源丰沛的焦作市,积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氢能产业链条完备、应用场景丰富等基础优势,以 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示 ...
湖北武汉培育发展氢能产业
长江日报· 2025-06-24 08:23
氢能重卡应用现状 - 湖北省汉宜高速沿线加氢站已有3辆氢能源重型运输卡车投入运营,加氢时间仅需10分钟,续航达400公里[1] - 氢能重卡搭载120千瓦燃料电池,按年行驶10万公里计算可减排二氧化碳100吨[1] - 湖北首条氢能示范线每天约有30台氢能重卡往返汉宜高速,车辆及配套设备全部来自武汉[1] 氢能产业基础设施 - 武汉经开区已建成4座加氢站,开通7条氢能源公交示范线[1] - 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具备年产5000套氢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的生产能力,2023年销售500多套燃料电池[2] - 武汉经开区氢能产业重点企业达16家,形成覆盖加储氢、燃料电池研制检测、氢能车辆生产的全产业链[2] 氢能技术突破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实现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国产化,打破进口依赖[2] - 雄韬氢雄自主研发130千瓦燃料电池已应用于公交车[2] - 理工氢电CCM型膜电极产品实现批量出口,众宇动力获得国内首张船用燃料电池认证[2] 产业规模与投资 - 武汉经开区2023年氢能产业规模达155亿元[2] - 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揭牌,新落户5个氢能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2] - 武汉经开区聚集全市70%氢能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企业,产业规模化前景明确[3]
四川自流井区加快打造氢能产业新高地
新华财经· 2025-06-22 14:07
氢能产业链发展 - 自流井区加快打造氢能产业链条,涵盖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储氢井等装备制造 [1] - 2024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9.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 [1] - 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总投资2.42亿元,占地121亩,总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检测中心、科研中心等 [1] 园区建设进展 - 东方锅炉电解槽标准化厂房主体已完工,综合楼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8月底主体结构封顶 [1] - 整个园区标准化厂房计划2025年底全面建成交付 [1] - 先期引入东方锅炉电解槽装备制造、亿华通氢能装备制造、氢能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等示范项目 [1] 产业生态布局 - 构建"东锅片区+国际陆港片区"两园协同、"龙头+配套+场景"一体的产业生态布局 [2] - 东锅片区以东方锅炉为核心,布局节能环保装备、化工容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 [2] - 已建成东方锅炉45-90兆帕高压储氢设备生产线,投运川南首个氢能重卡物流园(12辆49吨级氢燃料电池物流车) [2] 政策与研发支持 - 自贡市纳入四川"成德自攀"氢能产业集群(2025-2027年) [2] - 《自贡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7年)》落地实施,提供全链条支持体系 [2] - 成立四川西南氢能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聚焦装备制造领域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2] 投资与产能 - 2024年完成工业投资总额10.44亿元,工业技改投资3.14亿元 [2] - 空气预热器换热元件数字化生产线厂房及配套办公楼已完工,预计2024年8月投产 [2]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双周报(2025、6、6-2025、6、19):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20250620
东莞证券· 2025-06-20 17: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氢能试点工作,有望推动创新氢能管理模式,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建议关注氢能技术领域领先的头部企业[3] 各目录总结 行情回顾 - 截至2025年6月19日,近两周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下跌1.06%,跑输沪深300指数0.17个百分点,排名第11;本月上涨0.49%,跑赢沪深300指数0.41个百分点,排名第11;年初至今下跌6.44%,跑输沪深300指数4.11个百分点,排名第26 [3][11] - 近两周风电设备板块上涨4.16%,光伏设备板块下跌1.74%,电网设备板块下跌2.09%,电机板块下跌2.16%,电池板块下跌0.88%,其他电源设备板块下跌0.18% [3][15] - 近两周涨幅前三的个股为金银河、科恒股份和信宇人,涨幅分别达57.01%、39.38%和38.78%;跌幅前三的个股为滨海能源、尚纬股份和金杨股份,分别跌29.21%、19.39%和17.07% [3][19][20] 电力设备板块估值及行业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19日,电力设备板块PE(TTM)为24.13倍;子板块中,电机Ⅱ板块PE(TTM)为46.20倍,其他电源设备Ⅱ板块PE(TTM)为39.37倍,光伏设备板块PE(TTM)为16.37倍,风电设备板块PE(TTM)为32.12倍,电池板块PE(TTM)为24.08倍,电网设备板块PE(TTM)为23.41倍 [3] - 截至2025年6月18日,多晶硅致密料价格为3.50万元/吨,环比持平;多晶硅颗粒料价格为3.40万元/吨,环比下跌1.45%;部分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有不同程度的环比持平或下跌 [30] 产业新闻 - 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0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1 - 5月累计396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 [38] - 国家能源局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明确试点方向和要求 [37][38] - 福建省发布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分两个阶段发展,2025 - 2030年为起步期,2030 - 2035年为跃升期 [38][39] - 财政部下达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419005万元 [41] - 河北省组织申报国家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有项目和区域两种试点形式 [41] 公司公告 - 蔚蓝锂芯股东计划减持不超5938550股,占总股本0.52% [41] - 信宇人董事减持68443股,占总股本0.07%,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41] - 时创能源张帆辞去相关职务 [41] - 三星医疗子公司中标约14338.07万元项目 [41] - 神力股份股东解除5500000股质押 [41] 电力设备板块本周观点 - 建议关注国电南瑞、阳光电源、东方电缆、金风科技等在氢能技术领域领先的头部企业 [42][43]
全球最大氢能燃料电池矿卡首秀!氢通能源集团从链主到全域引领中国氢能产业革命
财富在线· 2025-06-20 13:40
氢通能源集团科技战略及新品发布 - 公司以"氢链未来 通领全域"为主题亮相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 [1] - 公司深耕"风光电制氢-燃料电池-场景应用"全价值链 坚持"闭环生态链战略"推动绿氢产业落地 [1] - 举行全球首台260吨氢能矿卡首发仪式 华能新能源、地方政府等多方领导出席活动 [3] 全球首台260吨氢能矿卡技术参数 - 矿车由氢通能源与徐工集团联合开发 实现油改电技术突破 [4] - 车长14.748米 宽9.106米 高7.439米 总占地面积超134平方米 [5] - 采用自主开发的燃电混合动力系统 动力输出超2200kW 最高时速56km/h 最大爬坡17% [7] - 采用70MPa气氢技术 加氢20分钟续航超120公里 能动率大于90% [7] - 货箱可平装118立方米矿石 堆装达148立方米 相当于30辆家用轿车容量 [9] - 相比传统燃油矿车 每年可减少3000吨碳排放 15年寿命周期节省燃料费可再购新车 [9] 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技术突破 - 推出TK300CS船用燃料电池 单机300kW 双机600kW 可赋能2000吨级船舶 [12] - 搭载引射器+循环泵双模氢循环技术 实现10%-100%全工况自适应调节 [12] - 模块化设计精简40%管线布局 快拆检修实现分钟级维保 [12] - 集成智能能量管理与余热回收技术 综合能效达行业新高 [12]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战略 - 聚焦"制氢端、电解槽、大功率氢燃料电池、构建运力平台"四大业务板块 [13] - 在内蒙古、新疆、江西等地推进绿氢产业布局 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13] - 从氢能矿卡、船舶到无人机 全面布局氢能应用场景 [15] -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氢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15] 行业发展前景 - 氢能应用成为航运业未来重点方向 燃料电池船舶具有加注快、续航长等优势 [10] - 双碳战略关键期推动氢能需求加倍释放 产业进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13] - 氢能发展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共识 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