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
搜索文档
苏博特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5.77亿行业第十三,净利润1.42亿行业第十七
新浪财经· 2025-10-31 22:2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15日,于2017年11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领先的混凝土外加剂供应商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混凝土外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与全产业链优势 [1] 经营业绩与行业地位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77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13位(共79家公司),高于行业平均数19.94亿元和中位数7.75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42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17位(共79家公司),高于行业平均数7443.82万元和中位数5325.37万元 [2] - 行业第一名中化国际营业收入达357.16亿元,第二名杭氧股份为114.28亿元 [2] - 行业净利润第一名杭氧股份为8.5亿元,第二名嘉化能源为8.21亿元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4.24%,高于去年同期的39.76%,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34.74%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3.14%,高于去年同期的32.89%,且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9.93%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刘加平、缪昌文 [4] - 董事长毛良喜2024年薪酬为105.75万元,较2023年的101.6万元增加4.15万元 [4] - 总经理洪锦祥2024年薪酬为107.85万元,较2023年的100.37万元增加7.48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51万户,较上期增加30.11%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68万股,较上期减少23.14%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为新进股东,持股271.22万股;诺安先锋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机构观点与业务亮点 - 开源证券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亿元、2.04亿元、2.44亿元 [5] - 2025年第三季度高性能减水剂销售均价同比增速转正,功能性材料板块延续高增长 [5] - 公司加大西部地区等重大工程开拓力度,参与诸多项目,相关工程类订单增长,并积极跟进雅砻江水电项目 [5] - 海外业务持续扩大版图,扩充销售产品种类 [5] - 华泰证券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64亿元、2.06亿元、2.41亿元,给予公司2026年28倍PE估值,目标价13.44元 [6] - 考虑西部重点基建工程落地推进,减水剂产品价格第三季度环比改善 [6] - 新型技术产品应用铺开后,功能性材料销售延续快速增长,测算第三季度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价格环比上涨3.6%/7.8% [6] - 测算检测技术服务收入降幅较上半年收窄 [6]
德林海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2.93亿行业排38,净利润4491.68万排30,均低于行业均值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3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10日,于2020年7月22日在上交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均为江苏无锡,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公司专注蓝藻治理业务,主营业务为湖库蓝藻水华灾害应急处置及预防控制,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市场优势明显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环保-环境治理-水务及水治理,涉及微盘股、水利建设、污水处理等多个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与行业地位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93亿元,在行业中排名38/51,远低于行业龙头首创环保的134.53亿元和兴蓉环境的65.48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数16.71亿元和中位数7.56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4491.68万元,行业排名30/51,低于行业龙头首创环保的19.08亿元和兴蓉环境的18.12亿元,以及行业平均数2.3亿元和中位数7660.26万元 [2] 财务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3.78%,较去年同期的17.03%有所上升,但低于行业平均的49.82%,显示公司偿债压力相对较小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51.29%,较去年同期的39.33%有较大提升,且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32.13%,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董事长胡明明,其薪酬从2023年的52.99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66.1万元,增加了13.11万元 [4] - 总经理韩曙光薪酬从2023年的65.44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74.61万元,增加了9.17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529户,较上期增加4.56%;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2万股,较上期减少4.36% [5] 业务亮点与成长前景 - 公司开创湖泊生态医院新模式,形成“整湖治理 + 智慧平台 + 资源化”全链条服务能力,业务涉及16个省份和地区,龙头地位突出 [6] - 在整湖治理方面,公司延伸服务场景,新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实现商业化,并布局湖库清淤CCER [6] - 在资源化方面,公司2025年布局“淤泥 - 蚓”生态工程资源再生系统,有望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6]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在手订单约4.02亿元,同比增加39.24%,累计在手订单约为5.27亿元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2亿元、1.22亿元、1.39亿元 [6]
山科智能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31名、净利润40名,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平均,毛利率下滑
新浪财经· 2025-10-31 11:5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8日,于2020年9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与办公地址均位于浙江杭州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智能水表及水务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能水表计量和数据采集技术方面具有技术壁垒 [1] - 公司主要从事各类智能远传水表计量传感器及整表、水务管网现场控制机以及后端采集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 - 通用设备 - 仪器仪表,概念板块包括环境监测、水利建设、污水处理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8亿元,在行业61家公司中排名第31位,与行业中位数持平,低于行业平均值6.55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川仪股份营收48.9亿元,第二名咸亨国际营收26.95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智能远传水表及计量传感器收入1.87亿元,占比79.12%,智慧水务管网设备收入2217.34万元,占比9.39%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546.03万元,行业排名第40位,低于行业平均值5896.7万元及中位数4066.13万元 [2] - 行业第一名川仪股份净利润4.69亿元,第二名柯力传感净利润2.91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0.81%,去年同期为20.36%,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7.43%,显示公司偿债压力相对较小,财务风险较低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6.02%,去年同期为42.88%,低于行业平均水平43.50%,显示公司盈利能力较行业平均水平稍弱 [3] 管理层情况 - 董事长钱炳炯,1971年生,浙江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2015年6月至今担任董事长,其薪酬从2023年的63.57万元降至2024年的51.02万元 [4] - 总经理季永聪,1974年生,本科学历,2015年6月至今担任董事、总经理,其薪酬从2023年的63.51万元增至2024年的88.66万元 [4]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7609户,较上期减少0.7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15万股,较上期增加0.75% [5]
中国能建跌2.02%,成交额4.3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991.1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11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31日盘中下跌2.02%至2.42元/股,成交4.35亿元,换手率0.55%,总市值1008.9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991.19万元,特大单与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7.51%,但近60日下跌5.62% [1] 近期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22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8227.93万元,买入总计2.20亿元,占总成交额27.45%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建造合约业务,通过五个部门运营:勘测设计及咨询、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民用爆破及水泥生产、投资及其他业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工程建设81.18%,工业制造7.42%,投资运营6.80%,勘测设计及咨询4.07%,其他业务0.53% [2]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基础建设-基建市政工程,概念板块包括水利建设、水泥、污水处理等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47.30万,较上期大幅增加41.21%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减少3.68亿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多家机构持股数量亦有减少,嘉实沪深300ETF为新进股东 [4]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235.44亿元,同比增长9.62%,但归母净利润31.56亿元,同比减少12.43%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6.8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7.48亿元 [4]
中国电建跌2.07%,成交额4.8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766.3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08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31日盘中下跌2.07%至5.67元/股,成交额4.86亿元,换手率0.65%,总市值976.7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766.30万元,特大单净卖出4760.76万元,大单净卖出1989.29万元 [1] - 近60日股价下跌16.98%,但今年以来累计上涨6.32% [1]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7月24日龙虎榜净卖出5.45亿元 [1]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占营业收入90.84%,电力投资与运营占4.2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基础建设-基建市政工程,概念板块包括水利建设、PPP概念、清洁能源等 [2] - 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30日,于2011年10月18日上市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395.53亿元,同比增长3.10%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74.74亿元,同比减少15.1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3.1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6.06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东户数53.74万,较上期增加67.94%,人均流通股24323股,较上期减少40.4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56亿股,较上期减少2.53亿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分别减少700.92万股和337.88万股 [3] - 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3]
世纪瑞尔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5.11亿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4005.15万高于行业中位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5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5月3日,于2010年12月2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供应商,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1] - 主营业务涵盖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及铁路综合运维服务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11亿元,在行业131家公司中排名第65位,低于行业平均数28.33亿元 [2] - 营业收入高于行业中位数4.7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占比34.84%,铁路综合信息化业务占比32.74%,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占比32.02%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4005.15万元,行业排名第39位,高于行业平均数2596.07万元和中位数583.1万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1.51%,低于去年同期的23.31%,且远低于行业平均的38.93%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8.86%,虽低于去年同期的43.04%,但高于行业平均的29.96% [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牛俊杰、王铁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98万,较上期增加5.52%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54万,较上期减少5.23%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大成中证360互联网 + 指数A持股290.56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2.03万股 [5]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朱江滨1973年出生,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会计学专业 [4] - 朱江滨现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全资子公司天津市北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 [4] - 其薪酬从2023年的38.76万增加至2024年的51.51万,增加了12.75万 [4]
中国交建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5139.15亿行业第三,净利润182.09亿行业第二
新浪财经· 2025-10-31 00:5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公路与桥梁的设计与建设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在交通基建领域龙头地位稳固 [1] - 公司业务涵盖基建建设、基建设计、疏浚及港口机械制造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39.15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三,行业第一名中国中铁营收7738.14亿元,第二名中国铁建营收7284.0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基建建设收入2982.41亿元,占比88.48%,疏浚工程收入233.2亿元,占比6.92%,基建设计收入137.37亿元,占比4.08%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82.09亿元,行业排名第二,行业第一名中国中铁净利润192.18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6.20%,高于行业平均的72.81%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1.04%,低于行业平均的11.72%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5.6万,较上期增加13.68%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7.55万,较上期减少11.80%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84亿股,持股数量较上期不变 [5] - 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516970)为新进股东,持股1527.70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机构观点与业务亮点 - 西部证券指出公司有望受益于国内大基建开工带动的景气度提升,海外业务提供增长动力,给予2025年8倍PE,目标价11.78元/股,评级为“买入” [6] - 公司全过程深度参与平陆运河建设,是亚洲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坚持“海外优先”,2023年、2024年境外营收新签增速均高于境内 [6] - 国联民生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8121/8493/88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267/279亿元,给予2025年9倍PE,维持“买入”评级 [6] - 公司为我国基建出海龙头之一,海外业务或受益“一带一路”订单落地,国内新领域不断突破 [6]
中国中铁的前世今生:陈文健掌舵下基建龙头,基建建设营收占比46.05%,海外业务扩张正当时
新浪证券· 2025-10-31 00:29
公司概况与业务结构 - 公司为全球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团之一,核心业务涵盖基建建设等领域,具备全产业链优势[1] - 主营业务包括基建建设、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以及其他业务[1] - 基础设施建设是核心业务,2025年三季度该业务收入达4362.46亿元,占总营收的46.05%[2] - 基础设施建设业务中,市政工程收入2254.68亿元占比23.80%,铁路工程收入1415.14亿元占比14.94%,公路工程收入692.65亿元占比7.31%[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7738.14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一,高于行业平均数1359.54亿元[2] - 同期净利润为192.18亿元,行业排名第一,高于行业平均数36.45亿元[2] - 营业收入行业排名前两位分别为中国中铁7738.14亿元和中国铁建7284.03亿元[2] - 净利润行业排名前两位分别为中国中铁192.18亿元和中国交建182.09亿元[2]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8.64%,低于去年同期的8.80%,也低于行业平均11.72%[3] - 同期资产负债率为77.88%,高于去年同期的77.00%,且高于行业平均72.81%[3] 业务构成与细分 - 除基础设施建设外,其他业务收入300.8亿元占比3.18%,房地产开发收入156.14亿元占比1.65%[2] - 装备制造收入137.53亿元占比1.45%,设计咨询收入89.11亿元占比0.94%,其他补充业务收入64.88亿元占比0.68%[2] 股东结构与变动 - 截至2012年6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72.73万,较上期减少2.38%[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29万,较上期增加2.43%[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19亿股,持股数量较上期不变[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69亿股,相比上期减少3.56亿股[5]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75亿股,相比上期减少773.95万股[5] 业务动态与机构观点 - 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2.8%,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51.6%[5] - 公司运营5座现代化矿山,2025年上半年矿产资源业务生产运营稳健[5] - 机构维持对公司2025-2027年EPS为1.14/1.16/1.19元的盈利预测,目标价8.15元不变[6] - 二季度业绩环比改善,中标多个代表性工程,矿产资源板块利润因营业成本下降和金属价格上涨实现增长[6]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陈文健2024年薪酬107.7万元,2023年为117.1万元,同比减少9.4万元[4] - 控股股东为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
中岩大地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4.47亿行业排17,净利润2007.14万行业排14
新浪财经· 2025-10-31 00:1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19日,于2020年10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北京市 [1] - 公司是国内岩土工程领军企业,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提供岩土工程、环境修复等领域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服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 - 专业工程 - 其他专业工程,概念板块包括小盘、水利建设、核电等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47亿元,在行业中排名17/20,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06.75亿元和中位数的16.1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岩土工程收入3.4亿元,占比94.16%,是绝对核心业务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007.14万元,行业排名14/20,低于行业平均的3.15亿元和中位数的6045.99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0.59%,较去年同期的31.85%有所下降,且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61.18%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4.29%,较去年同期的24.96%略有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16.47%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王立建,其2024年薪酬为33.9万元,较2023年增加7.36万元 [4] - 总经理武思宇2024年薪酬为30.92万元,较2023年增加4.49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74万,较上期减少3.44% [5] 机构观点与业务亮点 - 天风证券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5/2.9/4.2亿元,认为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将受益于水电及核电工程 [5] - 华金证券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9/2.76/4.25亿元,认为公司作为岩土龙头正加速转型 [6] - 2025年上半年岩土工程营收同比增长6.96%,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3.09个百分点,新签订单达3.72亿元,同比增长9.34% [5] - 公司“去地产化”成效显著,业务重心向国家重大基建项目转移,并凭借核心技术与中国能建葛洲坝达成战略合作,参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6] - 公司在核电领域持续突破,获得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证书,并与中核二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6] - 公司与晶泰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AI赋能新一代建筑材料开发 [5]
中国电建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4391.06亿元行业第四,净利润101.12亿元行业第四
新浪财经· 2025-10-30 23:5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全球清洁低碳能源、水资源与环境建设领域的引领者,核心业务涵盖建筑工程承包、电力投资与运营等,具备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优势 [1]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建筑工程承包、电力投资与运营、房地产开发、设备制造与租赁等,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 - 基础建设 - 基建市政工程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董事长为丁焰章,2024年薪酬为88.08万元,较2023年增加0.92万元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391.06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4位,高于行业平均数1359.54亿元和中位数107.71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01.12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4位,高于行业平均数36.45亿元和中位数4.4亿元 [2] -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中,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占比90.84%,电力投资与运营占比4.23%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0.19%,高于去年同期的79.03%,也高于行业平均的72.81%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1.48%,低于去年同期的12.42%,也低于行业平均的11.72%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32万,较上期减少1.81%;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09万,较上期增加1.85%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56亿股,相比上期减少2.53亿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46亿股,相比上期减少700.92万股 [5] - 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5] 业务发展动态 - 2025年1-8月,公司新签能源电力类项目数量3579个,合同金额5162.4亿元,同比增长14.3% [6] - 公司境外新签合同金额为1798.41亿元,同比增长21.9%;截至2025年6月末,控股并网装机容量3515.86万千瓦 [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数字化业务斩获合同210.06亿元;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6866.99亿元,同比增长5.83% [6] 机构业绩预测 - 西部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123.01/135.01/138.9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9.8%/2.9% [6] - 长江证券指出公司是国内水电基建龙头企业,未来相关基建项目落地有望拉动公司业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