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搜索文档
(乡村行·看振兴)探访重庆巫山平河乡 揭秘三峡库区乡村“致富经”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1:29
旅游产业发展 - 五里坡大峡谷漂流项目自7月启动后已售票超1万张 门票收入达38万元[1][2] - 累计接待游客9.6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0万元 带动群众增收312万元[2] - 形成"昼夜双漂"沉浸式体验 夜间漂流因凉爽舒适受到好评[2] - 打造8公里五里坡大峡谷观光带 串联瀑布峡谷溪流及生物多样性研学点[2] - 发展徒步探险亲子嬉水等业态 推出九门洞小院农旅综合体[2] - 农家乐单日接待旅游团达20多桌 因靠近神农架吸引大量外地留宿游客[2] 农业多元化发展 - 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建成130亩现代化蔬菜大棚 亩产值超5万元[4] - 同步发展柑橘核桃中药材魔芋等绿色产业 形成多元种植矩阵[4] - 规划建设四季鲜果采摘园 按一棚一特色标准引种优新品种[4] - 配套开发采摘加科普产业链 丰富农事体验[4] - 村民流转耕地后获得分红 大棚管护工作实现增收近4000元[4] 特色养殖业拓展 - 七彩山鸡养殖场预计明年出栏量达上万只 毛利润约140万元[6] - 采用戴眼罩方式使死伤率减少90%[6] - 承包60亩玉米地用于饲料生产 带动20多位村民共同致富[6] - 鱼塘养殖江鲶预计总产值达80万元 一年可养两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6] - 荒草地改造鱼塘抓住长江十年禁渔期市场机遇[6]
用好政策高地、抬升价值洼地、挖掘资源宝地——金融活水润泽西藏特色经济“格桑花”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09:25
西藏GDP增长表现 - 2023年GDP增速9.5%领跑全国 [2][11] - 2024年GDP增速6.3%继续领跑全国 [2][11] - 2024年上半年GDP增速7.2% 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 [2][11] 金融业贡献 - 2024年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118.85亿元 同比增长26.7% 增速全国第一 [3][17] - 金融业直接拉动西藏GDP增长2.9个百分点 [3][17] -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266.82亿元 同比增长15.9%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四分之一 [17] 企业上市推进 - "格桑花行动"计划累计筛选115家上市后备企业 包括23家成熟期/46家成长期/46家初创期企业 [4][14] - 实行"六个一批"梯次推进模式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西藏板块 [7][14] - 证监会2016年起对西藏企业IPO实施"即报即审 审过即发"优惠政策 [13] 上市公司经济贡献 - 2024年22家上市公司在藏纳税24.83亿元 占西藏税收收入14% [6][13] - 上市公司新增在藏投资5.82亿元 [6][13] 特色产业发展 - 清洁能源产业重点发展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 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 [19] - 西藏矿业拥有罗布莎铬矿年产量10万吨左右及扎布耶盐湖采矿权 [21] - 自然堂在林芝投资2000多万元设立喜马拉雅研发中心 2023年营业额超1500万元 [21] 优势产业案例 - 高争民爆在高原爆破器材领域形成独特技术优势 研发高精度高原型数码电子雷管控制模块 [15] - 甘露藏药7个核心药品获准出口 预计2024年收入突破3亿元 [16] - 西藏旅游推出"旅游+康养""旅游+体育"等主题产品 林芝核心区植被覆盖率超80% [20] 金融支持政策 - 西藏执行全国最低优惠贷款利率 二季度末平均贷款利率1.46% 中小微企业利率低至1.15% [14] - 浦银大厦引入银河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东方证券等头部金融机构 [17] - 绿茶集团通过优惠政策累计获得银行贷款约7亿元 减免税收1.38亿元 [14]
践行“两山”理念 促进城乡共富
中国青年报· 2025-08-24 07:11
核心观点 - "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包含统筹兼顾论、生态优先论和绿色发展观三层理论体系 [1][2] - 实践路径围绕生态保护 绿色发展和共建共享三大方向 要求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双向转型 [3][4][5] - 青年群体是践行理念的主力军 需通过环境保护 绿色经济建设和生态共富参与实现美丽中国目标 [6][7][8] 理论体系 - 统筹兼顾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批判传统经济增长观与狭隘环保主义 强调绿色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制度威力 [2] - 生态优先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批判"重经济轻环境"错误观点 确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不可突破生态阈值的科学论断 [2] - 绿色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求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经济生态化)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经济化) [2] 实践路径 - 生态保护: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全方位治理格局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循环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万元GDP自然资源消耗量 污染物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下降 [4] - 绿色发展:经济生态化需实现从"不绿色"向"绿色且经济" 从"不低碳"向"低碳且经济" 从"不循环"向"循环且经济"三大转变 需以绿色革命精神推动转型 [4] - 生态经济化:通过生态补偿 循环补助 低碳补贴等财政政策支持 我国已形成纵向与横向 政府与市场 输血与造血结合的生态补偿制度 太阳能光伏发电通过补贴实现从"低碳不经济"到"低碳且经济"转型 [5] 青年参与机制 - 环境保护者:内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参与战略谋划 制度设计和规划编制 加入论证会 听证会等流程 监督政府和企业生态环境行为 [6] - 绿色经济建设者:投身绿色科技创新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参与绿色创业 通过市场力量促进资源环境要素优化配置 [7] - 生态共富参与者:推动三次分配制度创新 一次分配加强土地使用权 林地使用权 碳排放权等产权变革 二次分配通过绿色财政收支政策调整收入结构 三次分配发展生态公益事业和慈善基金 [8]
大湖新记丨护住碧水 换得金山——湖南大湖的生态答卷与时代新韵
长沙晚报· 2025-08-22 08:20
生态保护成效 - 东洞庭湖总磷浓度下降14.3% 越冬候鸟增至25万只 麋鹿繁衍至300多头[4] - 古丈县栖凤湖水质从Ⅳ类跃升至Ⅱ类 建成23公里生态廊道[6] - 安化县雪峰湖筹资8亿元专项资金推动1806户养殖户转产 入选省级美丽河湖案例[6] - 望城区大泽湖湿地从劣Ⅴ类水质修复至白鹤 小天鹅重返[8] - 水府庙水库恢复水域面积260亩[8] 跨区域治理协作 - 湘潭与娄底签署联防联控联治机制 办理54起公益诉讼案件[8] - 涔天河水库拦截洪水28次 累计拦洪29亿立方米 为湘江下游补水71亿立方米[11] - 斜陂堰水库实现水安全 水生态 水经济协同发展[11] 文化赋能与旅游经济 - 张家界宝峰湖年购票超70万人次 境外游客占比50%[13] - 新化县车田江水库带动周边人均年收入增长1000元[16] - 邵阳县投资近3亿元建设蓝印花布特色小镇[16] - 洪江市清江湖文化项目带动3.4万名移民就业[16] 绿色产业发展 -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PUE值稳控1.2以下 用电成本降低38.5% 算力规模同比增长200%[19] - 园区实现IDC租赁收入1亿元 带宽收入1.9亿元[19] - 柳叶湖体育赛事贡献文旅产值30% 垂钓收入激增418%[19] - 天子湖桨板运动消费年均增长25% 带动相关产业增收超2.2亿元[20] - 酒仙湖开发投入20亿元 建成54家民宿[22] 传播影响力 - 系列报道全平台阅读量突破2亿次 微纪录片播放量超1800万次[23] - 微博17个话题中11个登上热搜 总阅读量数千万[23] - 抖音发布28条短视频 单条播放量超百万次[23]
滨州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环境报· 2025-08-21 09:39
环境质量改善成效 -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6.7%,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20.5%,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提升13.1%,三项指标分别位列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二 [3][18] - 国控及省控考核断面全部实现"消V",地表水水质指数同比改善率列全省第五,近岸海域优良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3][18] - 投资1.2亿元提升128条镀锌生产线,预计年削减NOx排放935吨,96家排放大户污染物排放量较基准下降超10% [9][18] 污染治理工程进展 - 完成17座污水处理厂"两清零一提标"改造,高标准整治1379个入河排污口和913个入海排污口 [3][19] - 沾化区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修复总面积达3924公顷,完成1132米人工岸线修复 [10][11] - 阳信县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5.67%,14家水产养殖企业全部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再利用 [12] 监管执法机制优化 - 上半年对874家企业实施"双随机"抽查,非现场执法比率达60.1%,对18种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 [9][21] - 将16521家企业纳入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其中绿色等级15713家、蓝色等级596家、黄色等级212家 [9][21] - 环评审批通过交叉公示、合并流程等措施缩短20-30天,保障716个重点项目环境要素 [9][20] 资金与政策支持 - 争取中央及省级环境专项资金3.58亿元,设立环境要素"蓄水池"实施跨区调剂 [9][20] - 沾化区入海排污口整治省级通过率100%,总氮浓度均值为3.70mg/L,同比改善1.1% [10] - 阳信县完成29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8% [12] 生态建设成果 - 入选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2个,化工园区入选国家级"一园一策一图"试点 [3][19] - 沾化区成功入选山东省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海域滩涂养殖发证率达100% [10] - 开展"海陆空"立体监管,采用无人机巡查、轻型快艇及海洋执法船协同巡查 [10]
矿坑“长出”城市公园
人民日报· 2025-08-19 07:22
生态修复工程 - 项目清运渣土15万立方米并完成土石方挖填12万立方米以改善土壤环境 [3] - 采用锚杆加固和灌浆回填技术提高岩体稳定性 [3] - 建设湖体/生态草沟/雨水花园等设施实现全链条水治理 [4] 生物多样性恢复 - 通过草垛填充本土植物种子为动物提供栖息地 [4] - 公园内已观测到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4] 商业开发与运营 - 引入餐厅/咖啡厅/书店等业态并建造无动力乐园/剧场/露营基地 [5] - 消费性项目2024年总营收约1600万元人民币 [6] - 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 [6] 旅游与教育效益 - 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 [6] - 成为江宁区十大研学基地之一开展地质科普教育 [7] - 保留工业历史印记如砖窑厂书店/锈钢板廊道等设施 [7] 社会经济效益 - 带动当地居民返乡创业如开设土菜馆等商业实体 [7] -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模式 [2][6]
宜兴抛弃“石头经济”打造“世外桃源”
新华日报· 2025-08-18 07:18
生态旅游转型 - 行香竹苑度假村从荒山改造为200亩山地竹林度假村,采用架空式设计与自然融合,吸引大量游客[1] - 宜兴依托20万亩竹海和5万亩茶洲发展生态旅游,乾元村、竹海村等山区村落实现绿色发展[2] - 洑东村将修复后的3个矿山宕口纳入兰山风景区规划,打造旅游新地标发展生态文化旅游[3] - 青龙山公园将废弃矿山改造为梯田式花海景观,年均人流量超20万人次,未来规划水上风光带和特色村庄[5] 矿山生态修复 - 宜兴对40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进行整治,2022年完成11个治理工作,2023年13个竣工,剩余16个已开工[6] - 洑东村废弃矿山宕口通过整形缓坡、植被修复实现生态恢复,昔日生态疮疤披上绿衣[2][3] - 青龙山公园核心区复绿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利用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形成四季变色的湖泊景观[5] 产业模式转型 - 宜兴实现从"工业优先"到"生态优先"转型,原有240家矿山企业、684个矿山宕口、3000多万吨年开采量的"石头经济"被绿色经济取代[2][6] - 通过"灾害治理、生态复绿、景观再造、土地复垦利用"的综合整治模式,实现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6] - 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荣誉,形成绿色发展生态蓝图[6]
许昆林在调研大运河(苏南段)建设保护工作时强调
苏州日报· 2025-08-17 07:53
大运河建设与保护 - 苏南运河二级航道整治工程配套建设4个2000吨级泊位 将形成年25万标箱及268万吨货物吞吐能力 [2] - 恒力 盛虹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位于运河沿岸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2] - 建设"水运江苏"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提升区域和产业发展竞争力 [2] 运河沿岸产业发展 - 江苏鸿泰钢铁公司推进超低排放改造 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 [3] - 英诺赛科(苏州)半导体公司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 - 推动沿岸产业向科技含量高 资源消耗低 产出效益好方向转型 [3] 运河文旅与生态建设 - 常州钟楼区大运河油罐公园展示生态治理成果 [4] - 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微改造更新老街区 [4] - 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保护老品牌老厂房 开发新业态新模式 [4] 运河综合功能提升 - 望亭立交及蠡河水利枢纽服务防洪排涝 引江济太 生态治理 航运发展 [2] - 方厅水院项目打造集文化交流 产业赋能 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多维空间 [4] - 推进游船游艇等水上文旅产业 户外运动场地 滨河生态空间建设 [4]
北京大气四项主要污染物持续稳定达标
人民日报· 2025-08-17 06:03
本报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王昊男)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北京的细颗粒 物平均浓度28.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4%,达到历史同期最优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牢固树 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由2013年的89.5微克/立 方米下降至2024年的30.5微克/立方米、降幅达到66%,大气4项主要污染物持续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 二级标准。 在水生态方面,北京动态消除劣Ⅴ类水体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平原地区地下水位连续9年回升,永 定河等五大河流全线贯通入海,形成了一批"水秀而可近、岸绿且可亲"的绿色滨水景观。2012年以来, 北京连续实施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超16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38.6%提高 到44.95%。全市公园数量达到1100个,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亲近自然。 北京不断优化能源结构,目前绿电占全社会用电量达29.3%,比2020年提高13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基本 实现无煤化。交通出行更加绿色,北京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00万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879 公里,今年上半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 ...
绿水青山 美丽海南
海南日报· 2025-08-15 11:26
生态资源与产业发展 - 白沙茶园分布在70万年前陨石坑及其周围 土壤富含矿物元素 热带雨林气候和高山云雾环境形成独特生态系统[14] - 茶园生态系统丰富多样 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 鸟类穿梭其中捕食害虫维持生态平衡[14] - 陵水建成国内首个黄鳍金枪鱼养殖示范基地 打造特色海上生态粮仓 推动顶级美味从远洋走向餐桌[15] 生态旅游与基础设施 - 琼乐高速路两旁层峦叠翠 云雾与远山相融 路桥隧道与树林田野江水湖泊和谐一体 堪称海南最美高速公路[16] - 海南天空湛蓝 森林葱郁 空气清新 水源清洁 形成流动生态产品 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民生福祉[18] 生态发展理念 -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5] - 生态能孕育优质产品和旅游产品[16] -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成就双向转化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可实现经济与生态和谐共生[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