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发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宝武镁业(002182) - 2025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3 16:54
原镁产能分布 - 2024 年全球原镁产量 112 万吨,同比增长 12% [1] - 2024 年中国原镁产能 148.75 万吨,同比增长 9.29%;产量 102.58 万吨,同比增长 24.73%;镁合金产量 39.68 万吨,同比增长 14.95% [1] - 中国原镁产能占全球的 85%左右 [1] 炼镁方法 - 国内多用硅热法,工艺流程简单,投资较少 [1] - 电解法炼镁工艺复杂,投资较高,国内厂家持续攻克技术难关降低成本 [1] - 公司在硅热法继续技术创新,同时研究电解法炼镁 [2] 矿石资源 - 子公司巢湖宝镁、五台宝镁分别持有白云岩矿资源储量 8,864.25 万吨和 57,895 万吨 [3] - 参股公司安徽宝镁持有白云岩矿资源储量 131,978.13 万吨 [3] - 甘肃矿业在永登县石英岩矿保有资源储量约 300 万吨 [3] 下游深加工拓展 - 公司在全国有六个压铸基地,拥有 200 多台压铸单元和近千台加工中心,具备部件表面处理、自主开发设计制造模具能力及强大研发设计团队 [4] - 镁合金深加工产品重点拓展汽车部件、电动自行车部件、机器人部件、镁建筑模板、镁储氢材料和一体化压铸件等 [4] - 铝合金深加工件主要拓展汽车挤压结构件和微通道扁管 [4]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以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为核心战略,自主研发全套镁还原和镁合金生产加工设备及工艺等,多项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5][6] - 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承担多项科研项目,推进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6] - 随着汽车轻量化推进,公司布局深加工业务,调整产品结构和业务转型升级,拓展下游深加工业务 [6] - 未来聚焦轻量化镁合金材料领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 [6]
德方纳米补锂增强剂出货量增超500% 子公司三次“引战”投后估值升至21.97亿
长江商报· 2025-06-13 07:30
德方创域增资扩股 - 德方纳米旗下控股子公司德方创域完成年内第三次增资扩股,投后估值攀升至21.97亿元 [1] - 三次增资投后估值分别为19.47亿元、20.97亿元、21.97亿元 [1] - 最新增资方包括国信资本、成都产投、芯云基金等具备国资背景的战略投资者 [2] 德方创域财务与业绩 - 截至2025年3月底,德方创域总资产11.39亿元,净资产4.02亿元 [3] - 2024年营收5019.43万元,净利润亏损1.31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34.60万元,净利润亏损4451.64万元 [3] - 增资协议要求2025-2028年累计扣非净利润达标,否则触发回购条款 [3] 补锂增强剂业务表现 - 2024年德方创域建成5000吨/年补锂增强剂产能,较2023年增长300% [1] - 2024年补锂增强剂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0%,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 [1] - 德方纳米2024年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量23.66万吨(同比+15.31%),销量22.57万吨(同比+5.52%) [4] 德方纳米整体经营 - 2024年公司营收76.13亿元(同比-55.15%),净利润亏损13.38亿元(同比减亏)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0.04亿元(同比+5.90%),毛利率环比转正至0.30% [4] - 2024年研发投入2.48亿元,聚焦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及锂电生态材料创新 [5] 技术研发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的"自热蒸发液相法合成纳米磷酸铁锂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5] - 补锂增强剂技术处于行业前沿,持续推进新一代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产品研发 [5]
东睦股份拟7.35亿增持上海富驰 首季MIM业务收入6.34亿增66%
长江商报· 2025-06-10 07:38
收购上海富驰股权 - 公司拟以7.35亿元收购上海富驰34.75%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达99% [1][2] - 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48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生产线技术改造 [2] - 上海富驰是国内MIM领域第一梯队企业,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医疗设备等领域 [2] MIM业务发展 - 2024年MIM业务营收19.65亿元,同比增长92.19%,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38.2% [5] - 2025年一季度MIM业务收入6.34亿元,同比增长65.86% [1][5] - 2024年新增7条折叠机铰链模组生产线,实现从"MIM零件"到"MIM零件+模组"的发展模式 [3] - 上海富驰2024年扭亏为盈,主要因大客户新产品上市及折叠机铰链模组能力提升带动订单增长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1.43亿元,同比增长33.20%,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100.59%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59亿元,同比增长32.41%,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37.61% [1][5] - P&S业务2024年营收22.37亿元,同比增长13.25%,SMC业务营收9.02亿元,同比增长9.13% [5] 研发与专利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45亿元、2.86亿元、2.71亿元、2.78亿元、3.22亿元 [5]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22项、实用新型专利622项,覆盖MIM、P&S、SMC三大技术平台 [6] - 折叠屏手机铰链专利技术可实现轻薄化、高强度和长寿命,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6] 战略布局 - 2020年收购上海富驰75%股权快速切入MIM领域,拓展至通讯互联终端、医疗器械等行业 [2] - 通过技术协同效应提升产品附加值,巩固高端制造竞争优势 [6] - 聚焦折叠屏手机铰链、AI芯片电感、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等新兴领域 [5]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自愿披露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国知发运字〔2025〕20号),广 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申报的"二次电池用低翘曲电解铜箔、制造方法"及"一种 普强型锂离子电池用极薄电解铜箔的制备方法"共两项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一种普强型锂离 子电池用极薄电解铜箔的制备方法"还在2024年获得了广东省专利奖金奖,这是对公司研发创新和知识 产权工作的充分认可,同时也是公司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新突破。相关专利信息情况如下: ■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5年6月9日 本次获奖是对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充分肯定,同时提升了公司在铜箔行业中的影响 力,对加速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新能源电池产业的进步具有推动作用。未来,公司将继续推动生产 技术研发创新和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加快研发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次获奖事项不会对公司本年度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中国专利奖是 ...
渠道老化、研发掉队,拉芳家化能靠营销“东山再起”吗?
新京报· 2025-06-06 20:50
品牌营销策略 - 公司从"爱生活爱拉芳"广告语转变为"中国拉芳冠军之选",反映直播带货等电商新模式对品牌策略的影响 [2] - 公司通过签约中国国家跳水队为官方合作伙伴,并邀请全红婵等运动员做客直播间,带动主打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4]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达6707.9万元,同比增长22.55%,占营业收入31.94%,主要因电商流量费用及广告推广费用增加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8.89亿元,同比增长3.36%,其中拉芳品牌销售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9.11%,营收占比72.2% [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3.3%至1304.88万元,主要受销售费用激增影响 [4] - 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2.27%至2.83亿元,销售费用率31.83%,广告及推广费用激增95.5%至8288.03万元 [6] 渠道结构 - 公司销售渠道仍以经销为主,2024年经销渠道营收6.23亿元,占比70.11%,同比增长4.42% [6] - 电商渠道及其他营收2.65亿元,占比29.8%,公司表示将加大电商投入并逐步开启24小时常态化直播 [2][6] - 公司坦言依赖经销渠道可能面临营销模式无法顺应市场变化的风险 [6]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4160.81万元,研发费用率4.68%,研发人员96人,占公司总人数8.95%,其中博士0人、硕士1人 [6]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691.05万元,同比下滑8.66%,研发费用率3.29% [7] - 公司计划2025年构建智能和数字化工厂,接入DeepSeek技术加速AI与智能研发融合 [7] 市场竞争与挑战 - 2015年拉芳品牌在国内洗发水市场销售额占有率2.52%,排名第六,但后续面临线上消费转移及国内外品牌竞争压力 [3] - 公司称日化行业"内卷"加重,直播电商带来强势冲击,计划通过强化品牌心智和丰富产品矩阵应对 [3][6] - 公司高额营销策略短期促进销量增长,但长期需解决渠道布局和研发创新问题 [7]
美好医疗(301363) - 301363美好医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6
2025-06-06 19:16
公司概况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精密组件及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目标是成为全球卓越的医疗科技服务商 [2] - 马来三期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将加快海外研发基地建设,完善全球产业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2] 2024年经营情况 -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94亿元,同比增长19.19%;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16.11%;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的归母净利润为3.83亿元,同比增长22.2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96%,比去年增加0.86%;每股收益0.9元/股,同比增长16.88% [3] - 研发投入1.41亿元,同比增加16.75%,打造开放式研发创新平台 [3] - 经营性现金流入4.48亿元,同比增长27.80%,流动性覆盖率维持高位 [3] 海外基地情况 - 在马来西亚拥有约13万平方米自有研发生产基地,具备全产业链成熟体系和完善医疗品质系统,享受税收优惠 [4] - 独立董事对海外基地财务相关风险进行监控,包括内控有效性、资金使用及安全、税务合规性、汇率风险 [5] 股权激励与董事情况 - 2025年新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500.00万股,激励对象包括新业务、国际化布局和新生代力量相关人员 [6] - 引进两位外籍董事,Florian先生在医疗器械战略布局有前瞻性洞见,Joel先生有丰富国际化运营经验 [7] 未来业绩驱动因素 - 医疗器械及CDMO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8] - 多元化业务布局,拓展新赛道业务增长空间 [8] - 拓展欧美龙头企业全球业务及中国本地化MAH业务,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 [9] - 通用技术积累、核心专用技术竞争优势、全球化生产基地布局和优质客户资源优势 [9]
四环生物高层换血背后:原实控人涉内幕交易被判刑,四年亏损近2.7亿元触发退市危机,“碧水系”入主能否力挽狂澜
华夏时报· 2025-06-05 11:53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长郭煜、董事文军、独立董事王莉于5月12日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同时聘任陈龙为总经理,刘晓峰、韦麟福为副总经理,周扬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管理层完成大换血 [2] - 高层变动背景为公司深陷业绩泥潭与退市危机,2024年营收2.04亿元同比下滑13.55%,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近2.7亿元 [2] 实控人风波与股权变更 - 原实控人陆克平因内幕交易罪获刑三年缓刑四年,涉案违法所得2.32亿元被没收,其持有的27.78%股权于2024年12月被司法拍卖 [3][6] - 福建碧水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以3.88亿元竞得股权成为新任控股股东,实控人邱为碧旗下产业横跨农业、水产及零售业(间接持股朴朴超市5.79%) [6][7] 经营业绩恶化 - 2021-2024年营收逐年下滑:3.51亿元→2.7亿元→2.35亿元→2.04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30.56%、23.03%、12.86%、13.55% [8][9] - 2024年净利润-1.09亿元同比扩大46.13%,扣非净利润-8094.64万元同比扩大8.6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72% [9] - 2025年Q1营收5035.71万元同比降28.96%,净利润-2327.58万元亏损扩大75.43% [10] 业务结构及市场挑战 - 医药业务收入占比97.34%(2024年1.98亿元同比降12.33%),主要产品德路生、新德路生面临医保控费及竞品冲击 [8][9] - 园林绿化业务收入同比骤降51.84%,因项目订单获取不足且苗木存货减值 [9][10] 研发投入与转型尝试 - 2025年Q1研发费用905万元同比增31.09%,接近过往年度全年投入的三分之一(2023-2024年均未超3000万元) [10] - 行业评论建议中小药企通过代工或授权引入低风险品种快速补充产品线 [11] 退市风险与战略压力 - 因2024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自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四环) [14] - 需在2025年实现营收超3亿元且净利润转正,新管理层面临资产处置与业务转型双重挑战 [2][14]
鸿智科技:健康养生厨房小家电快速增长,公司大力拓展电商业务-20250604
开源证券· 2025-06-04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4.80亿元同比增长14.77%,归母净利润3542.35万元同比下滑3.12%;2025Q1营收1.02亿元同比增长3.66%,归母净利润732.92万元同比增长3.40% [4] - 维持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41/0.49/0.54亿元,对应EPS为0.46/0.55/0.61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40.2/33.7/30.5倍,看好境外需求恢复带来业绩潜力 [4] 报告各部分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当前股价18.50元,一年最高最低为37.18/9.38元,总市值16.35亿元,流通市值14.83亿元,总股本0.88亿股,流通股本0.80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211.83% [2] 财务数据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8|480|570|649|730| |YOY(%)|-5.5|14.8|18.7|13.9|12.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7|35|41|49|54| |YOY(%)|6.1|-3.1|14.8|19.3|10.4| |毛利率(%)|20.1|17.6|18.1|18.5|18.0| |净利率(%)|8.7|7.4|7.1|7.5|7.3| |ROE(%)|14.7|12.6|13.9|15.4|15.5| |EPS(摊薄/元)|0.41|0.40|0.46|0.55|0.61| |P/E(倍)|44.7|46.1|40.2|33.7|30.5| |P/B(倍)|6.7|6.0|5.6|5.2|4.8| [8] 行业情况 - 2024年厨房小家电行业呈“低端市场内卷加剧,中高端增长空间大”分化格局,新兴品类和跨境电商助力品牌出海成亮点 [5] - 传统刚需品类规模趋稳,健康养生类快速增长,西式品类国内渗透率不高增长空间大,空气炸锅、破壁机等进入调整期 [5] 公司经营 - 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电饭煲营收3.70亿元同比增长12.67%,慢炖锅、压力锅收入分别为7702.95万元、1433.5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8%、24.01%,外销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16.79% [5] - 2024年厨房小家电行业零售额609亿元,线上渠道占主导,线上零售额478亿元同比+1.7%,其中抖音渠道占比21% [6]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1401.58万元同比+14.38%,大力拓展电商业务、参加各地展览会拓展客户;研发费用1707.31万元同比+17.65%,坚持研发创新战略布局,借助杭州分公司资源增强研发实力 [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175项专利,处于申请阶段专利27项,其中9项发明专利已进入审查阶段 [6]
兴齐眼药拟定增募资不超过8.5亿元 进一步加码研发提升创新能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5-28 19:49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8 5亿元 其中6 5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 研发中心项目旨在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补充流动资金可增强抗风险能力 [1] - 募投项目顺利实施将推动业务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1] 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2016-2024年营业收入从3 39亿元增长至19 43亿元 8年增长近六倍 复合增长率24 39% [2] - 同期净利润从5427 93万元增长至3 38亿元 增长超六倍 复合增长率25 69%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 36亿元 同比增长53 24% 净利润1 46亿元 同比增长超3倍 [2] 产品管线与市场地位 - 公司拥有60个眼科药物批准文号 其中38个进入医保目录 6个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 - 产品覆盖近视防控 干眼治疗 眼部感染等十余个眼科细分领域 构建"系列全 品种多"的产品体系 [3] - 在眼科药物领域构筑深厚领先优势 得益于专注领域和持续高研发投入 [3] 研发投入与战略 - 2024年研发投入2 35亿元 占营业收入12 11% [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将构建智能实验室矩阵 跨国研发协作中枢等平台 打造国际一流眼科研发基地 [4] - 项目将加速药物研发成果转化 形成差异化创新竞争优势 [4][5] 长期发展目标 - 募投项目将全面提升研发实力 拓宽产品管线 优化产品结构 [5] - 通过技术壁垒突破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推动成为创新驱动型医药企业 [5] - 巩固公司在眼科药物行业的重要市场地位 为持续业绩增长注入动力 [5]
迪瑞医疗(300396) - 300396迪瑞医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8
2025-05-28 16:5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市场完成高速仪器装机超400台,优化销售结构使试剂销售占比好转;国际市场调整策略,聚焦东南亚及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市场,不可抗因素影响较小,但因去年一季度大客户集中进货基数大,同比业绩下滑 [2] - 2024年度以总股本272,700,161股为基数,每10股派2.6元现金(含税),分红派息于2025年5月20日实施完毕 [3] 公司举措 - 降本增效方面,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内控流程,加强财务管控和绩效考核力度 [4] - 研发方面,2024年CS - 690等多款产品上市,聚焦研发,优化研发队伍和项目布局,如尿液分析领域构建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后续将优化其他产品线 [5][6] - 改善业绩方面,聚焦试剂上量,完善应收账款、现金流、存货管理,落实四个管理维度 [7] - 市值管理方面,建立市值管理体系并与高管绩效考核联动,定期审视调整策略 [8] 行业情况 - 体外诊断行业受政策推动,医疗设备细分领域有望获更多份额,公司有多方面竞争优势,产品远销海外120多个国家及地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