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融合

搜索文档
长三角数智文化产业基金成立
FOFWEEKLY· 2025-06-10 18:06
对接需求请扫码 每日|荐读 榜单: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峰会: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盛大启幕:汇聚中国力量! 热文: 一纸新规,炸出一级市场的管理费焦虑 热文: 今年,上市公司热衷做并购基金 6月7日,在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沪苏浙皖一批企业共同签约成立长三角数智文 化产业基金。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30亿元,资金来源和投资地域主要面向长三角地区,将 以文化科技融合为核心,重点布局数字技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数字化相关领域。 据悉,上海已构建起"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计划重点发力"文化+AI",推动数字 技术与文化创意进一步融合。为此,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 司等上海地区企业牵头发起该基金。目前,已有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安徽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 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甬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参与组建,另有多家意向出资主体正在洽谈。 来源:宁波金投控股集团 ...
焦点访谈|从“小透明”到“实力派” “连载”21年中国动漫产业实现华丽转身
央视网· 2025-06-09 21:22
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展示动漫与科技融合的特色,包括机器人、机器狗和互动体验项目 [1] - 动漫节聚集350家动漫游戏企业和机构,参展IP超过2000个,经典国漫如《哪吒传奇》《小鲤鱼历险记》引发80后、90后回忆 [3] - 国产动漫从20年前被日美主导到如今成为实力派,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证明国产动漫的实力和文化内涵 [7] 国风动漫与传统文化融合 - 《秦时明月》以秦灭六国为背景,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收获大量忠实粉丝,周边产品热销 [3] - 国风动漫产品持续火热,如《秦时明月》等作品让中外受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推动周边产业发展 [5] - 动漫节现场有100个哪吒和悟空的角色扮演者,显示国漫在年轻人心目中已超越日漫和美漫 [7] 科技赋能动漫制作 - 玄机科技运用虚拟拍摄系统和虚拟演员系统,通过动作捕捉和模块化设计提升动画制作效率和品质 [5] - 最新渲染技术和人工智能生成场景等科技手段大幅提升动画制作水平 [5] - 动漫与科技融合成为动漫节一大特色,展示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 [1] 动漫IP的多元化开发 - 动漫节推出"动漫+旅游"活动,如"看我悟空72变"系列活动,整合杭州4月至6月的动漫活动,延长至"动漫月""动漫季" [9] - 杭州西溪湿地和淳安下姜村融入动漫元素,推出动漫巡游和动画作品,吸引游客打卡 [9][11] - 下姜村三部动画作品以实景为基础,串联成旅游线路,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11] 动漫产业生态与城市发展 - 中国国际动漫节举办21届,带动杭州动漫产业从零发展到千亿级规模,形成动漫产业生态集群 [13][15] - 动漫节为杭州带来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推动游戏、电竞、周边经济等文化新业态发展 [13][15] - 动漫成为杭州城市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年轻人并提升城市竞争力 [13][15] 动漫的社会价值与文化影响 - 动漫从娱乐消遣发展为讲述中国故事、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成为时代精神的结晶 [15] - 国产动漫作品如《哪吒之魔童闹海》和《秦时明月》展现文化自信和创新力量 [7][15] - 动漫节推动中国动漫走向国际,让世界通过动漫了解中国 [15]
奥迪连续五年相约“设计上海”,引领人本主义设计与科技融合共生
新浪财经· 2025-06-09 10:57
奥迪品牌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第五次作为独家冠名合作伙伴亮相"设计上海"展会,强化品牌在设计领域的权威形象 [1] - 公司坚持将前沿设计语言与技术创新融合,传承品牌底蕴的同时持续突破 [3] - 通过构建"3、4、5、6"国产燃油轿车矩阵(A3/A4L/A5L/A6L),全面覆盖A级至C级豪华车市场 [6] 奥迪A5L产品亮点 - 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豪华B级轿车,轴距比海外版加长77mm,配备中国市场专属云感座椅设计 [3] - 采用奥迪PPC豪华燃油平台,搭载11.9英寸虚拟座舱屏+14.5英寸MMI触控屏+10.9英寸副驾屏的数字化座舱 [3] - 灯光系统创新:前部数字式LED日行灯支持8种造型变换,第二代数字OLED尾灯首次实现车联网交互功能 [4] - 动力系统搭载EA888 Evo5发动机与双电机全域智混技术(MHEV plus),兼顾性能与燃油经济性 [6] 智能化与本土化合作 - 首次在豪华燃油车领域引入华为乾崑智驾技术,智能化水平超越同级燃油车型 [4] - 未来两年将推出多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燃油及纯电车型,推进品牌史上最大规模产品布局 [6] - PPE电动平台落地与本土化合作深化,强化燃油与电动双赛道竞争力 [6] 品牌体验与设计创新 - 在展会打造"栖居之境"沉浸空间,通过270度环幕LED展现生活场景,与家具设计师周宸宸作品联动 [6] - 产品设计理念强调"人性化科技融合",如A5L的数字化静谧空间与交互式灯光系统 [3][4]
焦点访谈丨科技赋能+机制革新 双引擎驱动文化强国建设
央视网· 2025-06-03 21:45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科技是国家的强盛之基。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中,创新始终是最活跃的因子。5月26日至27日,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一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思想碰撞在这里展开。本届论坛勾勒出怎样的"文化 强国路线图"?文化企业有着哪些创新实践?今天,让我们来看科技如何为文化插上翅膀,改革如何为产业注入动能。 本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及嘉宾汇聚一堂,围绕建设文化强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和科 技融合、人工智能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新技术正以颠覆性姿态改写着电影创作规则。这场技术革命是如何改变影视行业的?这是中影北京电影制片厂自主研发出的全数字虚拟拍摄系统,这个系统 可以通过实时图像渲染引擎与LED屏幕图像输出,结合摄像机跟踪系统,在镜头中生成最终图像。 工作人员正在根据CINITY电影的技术参数,对《哪吒2》进行亮度、对比度、色彩、声音等方面的调整。预计8月,《哪吒2》将在国外的CINITY影院上 映。CINITY高新技术格式电影系统是中影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的电影放映技术 ...
AI赋能航天文化,开启梦幻星穹之旅
经济观察报· 2025-06-03 14:07
AI艺术与航天文化融合 - AI将中国航天器与敦煌壁画艺术结合,创造出穿越时空的奇妙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国航天成就的伟大与辉煌 [2] - AI构建的沉浸式星穹画廊打破神话与科技的界限,让观众直观感受宇宙神秘与浩瀚,激发对航天探索的热情 [4] - 作品《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中AI精准还原敦煌艺术风格,同时为传统元素注入新活力,展现无与伦比的魅力 [6] AI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 AI在角色设计、场景搭建、画面渲染和特效制作等创作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6] - AI能根据创意需求快速生成奇幻精美的画面,创造具有高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视觉体验 [8] - AI展现出在艺术创作中的无限潜力,将推动更多创意作品产生,丰富文化体验 [10] 科技与文化融合 - AI与航天文化深度融合,成为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典范 [10] - AI技术发展将推动航天文化传播到更广领域,激发更多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10] - 科技与文化融合开启新篇章,助力人类梦想在星辰大海中远航 [10]
Hello Kitty Cosmos光影特展亮相北京
新京报· 2025-06-03 13:56
新京报讯(记者张坤玉)近日,Hello Kitty Cosmos光影特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是迄 今为止规模最大的Hello Kitty光影展,沉浸式展览空间多达2000平方米,十大主题展区中70%以上的作 品专门为本次展览全新定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区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以丰富交互体验,通过全息投 影、动态捕捉装置、光影艺术等,让趣味性与游戏性在虚实交织的体验中自然迸发。 Hello Kitty这个诞生于零钱包上的卡通形象,从1974年至今,历经半个世纪的时光流转,凝结着几代人 的情感记忆,以爱、友谊与善良的精神内核,让我们彼此相连。本次北京时代美术馆携手三丽鸥打造的 Hello Kitty Cosmos光影特展,不仅保留了Hello Kitty"原汁原味"的精神内核,更通过科技创新诠释赋予 了她新的魅力,让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能在光影流转中感受到艺术的温度与情感的共鸣。北京时代美术 馆方表示,艺术的本质是情感的表达和共鸣,美术馆始终致力于打造这样有温度、有灵魂、有体验、有 互动、有科技性的展览,通过艺术与科技的创造性融合,让艺术更加可触、可感、鲜活、多元,以艺术 服务大众,让每个走进美术馆的人都 ...
划龙舟、吃粽子、爬香山……海淀机器人陪您过端午
环球网资讯· 2025-06-01 07:26
科技与传统融合 - 银河通用首代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作为首位机器人嘉宾亮相端午特别直播,展示幽默互动能力并参与端午习俗讨论 [1][3] - 宇树科技北京子公司的G1机器人在香山5G智慧步道担任"登山搭子",与游客互动并记录运动数据 [3] - 海淀稻香湖景区大学生龙舟赛中引入"智能双面无人救援艇",兼具安全保障与竞技功能 [5] 文化遗产活化 - 圆明园复刻清代端午传统活动,包括花神巡游(12位汉服花神形象源自《胤禛美人图》)和艾草祈福 [3] - 香山公园结合端午驱邪习俗与现代健康理念,游客可通过智慧步道打卡机记录运动数据,同时体验艾草制作活动 [5] - 海淀区以"三山五园"为舞台,将清代皇家龙舟赛(《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记载)与现代大学生赛艇结合 [5] 饮食文化演变 - 江西德安县博物馆收藏的700多年前南宋古粽显示早期粽子形态相似但馅料更简单 [7] - 清代宫廷粽子用料精细,御膳房使用松仁、核桃等特殊馅料 [7] - 机器人Galbot对人类粽子甜咸之争表现出数据建模兴趣,引发网友关于味觉传感器的调侃 [8]
哪吒爆火后,成都再出大招!打造更多现象级“成都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21:00
每经记者|石普宁 每经编辑|唐元 记者了解到,政策面向内容创作、项目制作、交易转化、发行运营、宣传推介等全流程各环节,通过设置差异化的扶持比例和激励措施,进行靶向施力。 首先是突出系统推进产业生态建设。 例如,在影视产业方面,政策面向内容创制、后期制作、宣传发行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最高可综合给予2100万元的扶持。 而在电竞产业方面,则围绕俱乐部、场馆、赛事三大核心要素,分别给予每赛季最高300万元奖励、场馆建设最高1000万元奖励、赛事举办最高800万元奖励 的支持。 其次,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是系列政策的一大着力点。成都鼓励前沿技术在文创领域的应用,对数字文创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对动作捕捉技术、云渲染、AI生成等公共创新平台也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以构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双向赋能的创新生态。 5月29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成都市数字文创产业系列政策新闻发布会,推出系列"政策包",以"真金白银"投入培育数字文创产业生态,直指打造更多 现象级"成都创"、"成都造"。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成都2024年数字文创核心产业总规模已达3819亿元,力争到2027年突破5000亿元,20 ...
文化科技蓝皮书:北京文化科技融合指数名列前茅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9 17:12
文化科技融合指数 - 北京文化科技融合指数在10个省市中名列首位,总体发展情况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1] - 2021年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指数达202.5,较前一年提高43.1,比2014年的基准指数提高了102.5 [3] 文化新业态企业表现 - 2024年北京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906.9亿元,占本市文化企业营收比重超七成 [3] - 北京拥有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示范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 [3] 细分领域发展 - 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基础、融合产出、融合环境等指数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3] - 北京在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年度科普经费筹集额等指数位列第一 [3] 高新技术进展 - 北京在区块链、5G、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元宇宙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长足进展 [3] - 北京聚集了一批全国最优秀、劳动效率最高的从业人员,规模以上文化相关产业劳动生产率排名第一 [4] 未来发展建议 - 建议北京在社会文化氛围营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继续发力 [4] - 建议给予文化高端制造业更多的支持和发展空间,提升首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4]
文化引流,科技搭台:VR院线正打造线下文化消费新生态 | 早期项目
36氪· 2025-05-29 13:41
行业前景 - 2025年全球VR大空间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突破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8% [1] - 中国作为VR大空间核心增长市场,部分精品项目开始崭露头角 [1] 公司战略 - 七九八文科确立"智绘艺境"战略,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平台 [4] - 团队从2022年开始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举办多场年度大展,包括首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和国内首个聚焦VR/AR/MR的数字艺术展 [4] - 2024年6月798、751园区合并运营,成立北京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4] 项目运营 - 过去一年园区举办展览近4000场,接待访客1257万人次 [4][7] - 与京东方、HTC等头部科技企业合作推出数字展馆、AIHub等创新项目 [4] - 798超维视界VR院线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包含五大主题空间和两大发布厅 [7] - 首批放映8部VR影片,涵盖国风悬疑、科幻冒险、文化艺术等多种类型 [7][10] - 五一假期期间5000多人前来体验,单日全馆上座率达80% [16] 内容筛选 - 从上百部影片中筛选出8部,标准包括沉浸体验、体感交互、视觉效果等指标 [8] - 强调VR大空间项目内容品质的重要性,需结合前沿体验技术和成熟场地方案 [8] 技术特点 - 采用"实景锚点+虚拟叙事"技术打造可触达多维感官的沉浸宇宙 [14] - 实现多人同时在同一场地体验,总结出高效运营模式 [13] - 结合院线运营逻辑,开拓"一站式"多厅设置与"影院式"智能排映 [14] 未来规划 - 持续探索虚实融合可能性,打造文化科技融合新场景和文旅消费新地标 [16] - 目标是从"一处火爆"到"全域精彩",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