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精特新
icon
搜索文档
禾迈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第8,净利润垫底,远低于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13
公司基本情况 - 禾迈股份成立于2012年9月4日,于2021年12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全球微型逆变器龙头企业,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1] - 主营业务为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等电力变换设备和电气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3.23亿元,行业排名8/9,远低于行业第一名阳光电源的664.02亿元和第二名德业股份的88.46亿元 [1]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5984.05万元,行业排名9/9,与行业第一名阳光电源的119.54亿元和第二名德业股份的23.46亿元差距巨大 [1] - 主营业务构成中,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收入4.46亿元,占比44.39%,光伏发电系统收入3.51亿元,占比34.92%,储能系统收入1.88亿元,占比18.70% [1]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6.97%,去年同期为48.09%,低于行业平均的30.29% [2]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4.92%,去年同期为23.06%,低于行业平均的47.62%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6.61% [3] 业务发展亮点 - 2024年全球微逆出货量份额达22%,在美国以外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同比增长37% [3] - 2025年第二季度微逆销量预计环比小幅增长,上半年微逆及DTU毛利率约48% [3] - 公司发布新一代全液冷工商业储能系统等产品,储能产品矩阵持续完善 [3] 管理层与股东情况 - 董事长邵建雄2024年薪酬8.45万元,较2023年的25.41万元减少16.96万元 [2] - 总经理杨波2024年薪酬70.88万元,较2023年的71.81万元减少0.93万元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02万,较上期增加3.82% [2] 机构观点与展望 - 光大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8/3.59/4.76亿元 [3] - 长江证券指出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环比下降,货币资金为业务版图扩张奠定基础 [3] - 后续欧洲需求有望边际修复,公司多元化业务拓展将带来更多业绩增量 [3]
益诺思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5.71亿行业排18,净利润464.77万行业排25
新浪证券· 2025-10-30 20:5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12日,于2024年9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临床前安全性评价领域前三的企业,背靠央企资源丰富,核心团队专业资深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专业提供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为主的综合研发服务(CRO)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1亿元,在行业29家企业中排名第18,行业平均数为25.47亿元,中位数为6.07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非临床收入3.61亿元,占比96.31%;临床收入1285.17万元,占比3.42% [2] - 当期净利润为464.77万元,行业排名25/29,行业平均数为5.85亿元,中位数为8070.6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5.3亿元,同比增长7.4% [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5.17%,高于行业平均的22.79%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8.34%,低于行业平均的37.70% [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营收占比达5.9%,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6]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4] - 总裁常艳2024年薪酬为178.27万元,较2023年减少47.29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4849户,较上期减少9.97%;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87万股,较上期增加257.28%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汇添富医药保健混合、华夏稳盛混合等新进股东 [5] 业务发展与展望 - 公司在小核酸药物和放射性药物新签项目数增速亮眼 [6] - 海外布局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1507万元,同比增长160.4% [6] - 产能建设稳步推进,南通2期2.4万平方米设施已进入GLP模拟运营阶段,有望于2026年初开启产能爬坡 [6] - 东方证券调整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14元、0.94元、1.41元 [6]
飞凯材料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23.42亿行业第六,净利润3.09亿超行业均值一倍
新浪证券· 2025-10-30 20:24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26日,于2014年10月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科技材料供应商,在屏幕显示、半导体、紫外固化材料等领域技术领先 [1] - 公司主要从事高科技领域适用的紫外固化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生产和销售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23.42亿元,行业排名第6位,高于行业平均数13.99亿元和中位数10.69亿元 [2] - 主营业务中,屏幕显示材料收入7.06亿元,占比52.32%,半导体材料收入3.31亿元,占比24.51%,紫外固化材料收入3.07亿元,占比22.78%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3.09亿元,行业排名第6位,高于行业平均数1.55亿元和中位数9825.88万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4亿元,同比增长8%,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41% [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7.41%,低于去年同期的35.90%,也低于行业平均的28.64%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6.16%,高于去年同期的35.76%,且高于行业平均的31.60% [3] 业务进展与亮点 - 半导体先进封装用厚膜负性光刻胶取得重大突破 [6] - 在投项目有序推进,2025年三季度末在建工程达1.7亿元 [6] - “江苏和成年产280吨新型液晶材料混配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6] - 各板块经营稳步增长,屏幕显示材料、半导体材料、紫外固化材料营收均有增长 [6]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7.22万,较上期增加16.00%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7814.43股,较上期减少13.79%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41.77万股,相比上期增加91.98万股 [5] 管理层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和总经理均为JINSHAN ZHANG(张金山) [4] - 董事长2024年薪酬为129.22万元,2023年为89.24万元,同比增加39.98万元 [4] 机构观点与预测 - 华泰证券维持公司“增持”评级,给予2025年39倍市盈率,目标价25.74元 [6] - 维持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74亿元、3.94亿元、4.37亿元 [6]
江南新材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75.69亿行业第二,净利润1.65亿行业第四
新浪财经· 2025-10-30 20:01
公司基本情况 - 江南新材成立于2007年7月26日,于2025年3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为江西省鹰潭市 [1] - 公司是国内铜基新材料领域重要企业,主要从事铜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 - 金属新材料 - 其他金属新材料,涉及PCB概念、专精特新、次新股、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5.69亿元,在行业18家公司中排名第2,行业第一名博威合金营收154.74亿元,行业平均数为30.23亿元,中位数为16.32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方面,铜球系列营收37.75亿元,占比78.30%;氧化铜粉系列营收8.32亿元,占比17.26% [2] - 当期净利润为1.65亿元,行业排名第4,行业第一名博威合金净利润8.81亿元,第二名安泰科技3.07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27亿元,中位数为6078.85万元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60.30%,去年同期为61.17%,高于行业平均的43.99%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95%,低于行业平均的15.62%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徐上金、钱芬妹,董事长徐上金2024年薪酬20.4万元,较2023年的21.04万元减少0.64万元 [4] - 总经理徐一特2024年薪酬64.76万元,较2023年的62.3万元增加2.46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9904户,较上期减少60.29%;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950.9股,较上期增加156.98%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行业景气混合A、华夏卓越成长混合A、宏利复兴混合A等基金为新进股东 [5]
金天钛业前三季度营收4.25亿元同比降31.27%,归母净利润4741.81万元同比降59.42%,毛利率下降3.92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0 19:1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下降31.2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741.81万元,同比下降59.42%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3341.86万元,同比下降68.22% [1]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34.46%,同比下降3.92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11.17%,同比下降7.75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34.90%,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5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6.43%,同比下降10.9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0.43个百分点 [2] 盈利能力与估值指标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0元 [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4% [2] - 市盈率(TTM)约为88.44倍 [2] - 市净率(LF)约为4.04倍 [2] - 市销率(TTM)约为13.78倍 [2] 费用与成本控制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9242.62万元,同比减少991.20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21.77%,同比上升5.20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38% [2] - 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7.12%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26% [2]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43.38% [2] 股东结构与公司背景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股东总户数1.38万户,较上半年末下降1948户,降幅12.36%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63.05万元增加至70.74万元,增幅12.20% [2] - 公司于2024年11月20日上市,主营业务为高端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钛及钛合金产品96.40%,其他3.60%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小金属-其他小金属 [3]
富淼科技前三季度营收10.91亿元同比降6.94%,归母净利润3558.03万元同比增52.24%,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23%
新浪财经· 2025-10-30 18:45
核心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91亿元,同比下降6.94% [1] - 归母净利润3558.03万元,同比增长52.24%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721.51万元,同比增长73.52% [1] - 基本每股收益0.29元 [1] 盈利能力指标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5.80%,同比上升2.27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净利率为3.45%,同比上升1.93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16.85%,同比上升4.99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49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为4.89%,同比上升5.8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91个百分点 [2] 费用控制与效率 - 前三季度期间费用为1.40亿元,同比减少131.64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为12.79%,同比上升0.78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7.13%,管理费用同比减少8.49%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23%,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45.82% [2] 估值与股东回报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0% [2] - 市盈率(TTM)约为-270.77倍,市净率(LF)约为1.81倍,市销率(TTM)约为1.69倍 [2] - 股东总户数为4681户,较上半年末增加181户,增幅4.02%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43.27万元增加至59.00万元,增幅36.36% [2]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功能性单体、水溶性高分子、水处理膜及膜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能源外供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水溶性高分子45.33%,功能性单体38.57%,能源外供10.16%,水处理膜及膜应用2.74%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其他化学制品 [3]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专精特新、微盘股、融资融券、节能环保等 [3]
昱能科技前三季度营收9.43亿元同比降38.48%,归母净利润6648.01万元同比降55.52%,毛利率下降5.09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0 18:41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43亿元,同比下降38.48% [1] - 归母净利润为6648.01万元,同比下降55.52%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820.47万元,同比下降72.36%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3% [2] 盈利能力指标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7.48%,同比下降5.09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净利率为5.50%,较上年同期下降4.62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27.87%,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环比上升7.28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为-5.92%,较上年同期下降17.00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下降16.08个百分点 [2]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市盈率(TTM)约为66.59倍,市净率(LF)约为2.37倍,市销率(TTM)约为5.74倍 [2] - 股东总户数为1.28万户,较上半年末增加1255户,增幅10.86%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58.12万元增加至72.89万元,增幅为25.43% [2] 费用结构 - 期间费用为1.6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819.78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为17.45%,较上年同期上升1.62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4.96%,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2.99%,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32%,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803.45% [2]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微逆及能量通信产品54.95%,工商业储能系统29.14%,智控关断器8.94%,其它3.89%,户用储能产品3.06%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逆变器,概念板块包括光伏玻璃、太阳能、专精特新、融资融券、储能等 [3]
酉立智能三季报出炉,营收、净利连续三个季度两位数增长
贝壳财经· 2025-10-30 18:4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7.29亿元,同比增长30.79% [2]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8367.43万元,同比增长27.43% [2] - 2025年内公司主要业绩指标同比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4] - 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在2025年内呈上扬态势 [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公司专注于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 - 公司于2025年8月8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3] 经营趋势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在2025年二季度末曾出现滑坡 [4]
上能电气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第五,净利润第四,光储逆变器市场领先,国内外大储需求助力成长
新浪财经· 2025-10-30 18:3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30日,于2020年4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供应商,核心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逆变器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35.65亿元,行业排名5/9,远低于行业第一名阳光电源的664.02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08.57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光伏逆变器收入15.77亿元,占比72.20%;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5.6亿元,占比25.64%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1亿元,行业排名4/9,远低于行业第一名阳光电源的119.54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7.61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3.01%,高于去年同期的72.48%,且高于行业平均的47.62%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4.17%,低于去年同期的25.32%,也低于行业平均的30.29%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吴强、吴超 [4] - 董事长吴强2024年薪酬为85.34万,2023年为62.04万,同比增加23.3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7.58万,较上期增加62.40%;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5054.37,较上期减少14.03% [5] 机构观点与业务亮点 - 平安证券维持2025/2026/2027年净利润预测6.03/7.82/9.68亿元不变,对应PE分别为26.9/20.8/16.8倍 [5] - 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出货量排名全球第四,逆变器出货量连续十二年保持全球前十,国内储能变流器市场连续四年荣登出货量排名前二 [5] - 中泰证券预计公司在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8.1/9.8亿元,同比+51%/+27%/+22% [6]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达9.8亿,同比+106%;储能业务盈利提升显著,下半年海外出货有望加速 [6]
迪威尔前三季度营收8.73亿元同比增9.86%,归母净利润8971.49万元同比增40.59%,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545.30%
新浪财经· 2025-10-30 18:38
财务业绩概览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9.8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971.49万元,同比增长40.59%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8843.98万元,同比增长59.4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46元 [1]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21.79%,同比上升2.80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10.28%,同比上升2.25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24.61%,同比上升8.1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20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12.31%,同比上升8.7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86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0% [2] 费用情况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9488.60万元,同比增加1862.33万元 [2]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率10.87%,同比上升1.27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58%,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7.47%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0%,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545.30% [2] 估值与市场数据 - 以10月30日收盘价计算,市盈率(TTM)约为102.48倍 [2] - 市净率(LF)约为4.59倍,市销率(TTM)约为7.44倍 [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股东总户数4884.00户,较上半年末增加384户,增幅8.53% [3]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103.26万元增加至153.37万元,增幅48.53%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迪西路8号 [3] - 公司成立日期2009年8月19日,上市日期2020年7月8日 [3] - 公司主营业务为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油气设备专用件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 [3]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油气勘探、机械、基金重仓、融资融券、专精特新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