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

搜索文档
激发消费新动能 金融如何继续发力
金融时报· 2025-05-13 11:16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工 作的首要重点任务。央行日前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在专栏"持续完善金融服务 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中就相关重要性和有关措施进行了详细阐释。 扩内需、稳增长关键点 《报告》指出,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报告》认为,当前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外 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趋弱,我国经济正加速向以内需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型,消费已成为构建新发 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 "提振消费可以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从而进一步促进消费,形成经 济增长正反馈机制。"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有关银行分析人士表示,强大的消费市场能够增强 经济整体抗风险能力,缓解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这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尤为重要。 "当前有必要进一步认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研究院院长盛松成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以往单独讨 论"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容易 ...
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解读:中美积极寻找共识,合作明显改善两国经济前景
国信证券· 2025-05-13 10:55
中美经贸会谈举措 - 美国4月2日对中国加征34%对等关税中24%的部分90天内暂停实施,中国保留对美34%对等关税,其中24%部分同样90天内暂停,中美均取消4月2日后关税反制,5月14日起,美国对中国加征30%关税(20%芬太尼关税和10%对等关税),中国对美国加征10%对等关税[2] 对美国经济影响 - 贸易谈判积极,美国经济前景改善,经济增长方面,下调贸易逆差和成本传导对GDP增长拖累程度,上调贸易逆差减少对GDP增长拉动作用[3] - 排除“90天窗口期”抢进口因素,中性情形下,2025年四季度关税政策对美国实际GDP环比年化增长拖累最深为1.5个百分点,2026年四季度降至0.4个百分点,此前悲观情形下最大拖累幅度为2.1个百分点[4][6] - 中性情形下,预计2026年美国实际GDP增长复苏,年底增速重回2%[7] - 中性情形下,美国“再通胀”短期,预计CPI同比大幅上升两季度,2025年三季度升至3.6%,2026年三季度降至3%以下[11] - 关税政策方向性渐明,缩短美联储“观望窗口期”,预计6、7月大概率不进行货币政策操作,最早9月降息[12] 对中国经济影响 - 极端情形下,2025年后三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归零拖累出口同比降14.8个百分点,拖累GDP同比回落约3.0个百分点;非极端但偏悲观情形下,68.8%出口归零拖累GDP同比回落约2.0个百分点;中性情形下,50%出口归零拖累GDP同比回落约1.5个百分点[15][16] - 2025年中国政府广义财政赤字规模较2024年增加2.4万亿元,其中1.1万亿用于对冲外部不确定性,可对冲0.8个百分点经济增速下行[16] - 考虑财政赤字后,极端、非极端但偏悲观、中性情形下,2025年后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分别回落至3.2%、4.2%、4.7%,全年同比约为3.7%、4.5%、4.9%,发表联合声明后,中国或能完成5.0%左右经济增长目标[18] -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降温,中国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力紧迫性下降,政策进入观察期[19]
美联储硬钢到底?特朗普炮轰鲍威尔,万斯紧随其后,甩锅戏码再次上演!
搜狐财经· 2025-05-13 10:21
特朗普(资料图) 《华尔街日报》称,美国总统通常会与美联储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过度干涉,保持其决策的独立性。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曾暗示自己 愿意打破常规,在利率问题上拥有更大发言权。美国广播公司报道说,在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前几周,白宫敦促美联储降息,并扬言要解雇 鲍威尔。随后,特朗普软化了此前对鲍威尔的抨击,虽表示在明年任期结束前不会解雇他,但仍一再重申了对目前利率水平的不满,并敦促其 尽快降息。 据中国青年网消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第三次宣布不降息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8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抱怨说,跟美联储主席鲍 威尔打交道就像"对着一堵墙说话"。"我叫他'太迟先生','太迟先生鲍威尔',这是他的绰号。"《独立报》援引特朗普的话称,"这太遗憾了,太 荒谬了。"CNBC称,谈及鲍威尔"不想降息",特朗普对记者说,"我认为他不想这么做,可能是他不爱我。我觉得没关系,这是个疯狂的理由, 但生活就是这样。" 与此同时,美国副总统万斯当地时间5月8日在接受采访时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这个人不错",但他同时表示鲍威尔"几乎在所有事情上都错 了"。"好吧,首先,我认为总统对杰罗姆·鲍威尔的看法是正确的。杰罗 ...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5月13日
新华财经· 2025-05-13 09:04
·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公布了税收法案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制药商降低美国药品价格 【资讯导读】 ·美联储理事: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并拖累经济增长 ·日本首相石破茂拒绝与美国达成不含汽车关税的贸易协议 【市场资讯】 ·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在周二预定的小组辩论前公布了税收法案,这标志着共和党控制的议院正推动 本月就该立法进行全院表决。该法案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减税逾4万亿美元,并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 出。该法案将把美国债务上限提高4万亿美元,低于参议院所希望的5万亿美元。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制药商降低美国药品价格,与其他国家的药品价格保持一致。并 威胁对不降价企业征税,但实施难度大。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并拖累经济增长,贸易局势变化令美联储难以预 测未来的经济增长和通胀走势。她认为美国的就业状况"基本稳定"。 ·欧洲央行两位管理委员会成员表示,鉴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很高,因此欧洲央行对 下一步利率行动必须小心谨慎。 ·日本首相石破茂拒绝与美国达成不含汽车关税的贸易协议,并准备采取措施缓解关税影响,对削减消 费税税率持谨慎态度。 【全球市场动态】 ·道琼 ...
美联储理事:最新关税政策仍可能加剧通胀并拖累美国经济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5-13 07:21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并抑制经济增长,尽管近期中美宣布降低关税[1] - 美国对中国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对美国产品关税从125%降至10%[1] - 美国平均关税率仍远高于过去几十年水平[2] 经济影响分析 - 若关税维持较高水平,可能导致通胀上升和增长放缓[3] - 关税相当于负面供应冲击,物价上涨将削弱经济增长和消费者需求[4] - 企业可能减少投资并采取低效措施应对关税,影响生产率[4] - 总需求下降或对通胀产生下行压力,但不足以抵消供应冲击影响[4] 美联储政策立场 - 美联储连续第三次会议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政策立场对经济有一定限制性[3] - 通胀上行风险和就业数据变化将影响未来政策路径[3] 行业动态观察 - 关税已对消费者及企业的行为、情绪和预期产生实际影响[4] - 中美临时关税协议代表改善,但整体关税环境仍较高[3]
美联储高官警告:尽管贸易有进展,但特朗普关税仍是“定时炸弹”!
金十数据· 2025-05-12 22:59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表示,即使最近中美贸易关系取得进展,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仍可能推升通胀并 拖累经济增长。 库格勒周一在一场活动中表示:"贸易政策正在演变,并可能继续转变,今天早上也是如此。尽管如 此,即使关税水平接近目前宣布的水平,它们似乎仍可能产生显著的经济影响。" 商务部此前公布的声明显示,中美双方将暂时降低彼此商品的关税,以便两国努力达成一项更全面的贸 易协议。美国将对华关税从合计145%降至30%,而中国将对美商品关税从125%降至10%。 根据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市场此前曾预计美联储在即将到来的6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并在今 年余下时间再降息两次。 库格勒表示:"未来通胀和就业可能走向不同方向,在考虑未来政策路径时,我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她还表示,她预计关税将构成负面供给冲击,随着物价上涨,导致经济增长和消费者需求减弱。 她表示,关税对生产率也可能产生"显著影响",因为企业可能削减投资,并采取其他效率较低的举措来 应对这种情况。她表示,整体经济需求下降也可能使求职者更难找到工作。 库格勒表示:"这种整体需求下降可能对通胀产生下行压力,但可能不足以抵消不利供给冲击的影响。" 库格勒形容美国 ...
墨西哥财政部长:由于贸易政策缺乏明确性,墨西哥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比最初预期的更为温和。
快讯· 2025-05-12 22:57
墨西哥财政部长:由于贸易政策缺乏明确性,墨西哥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比最初预期的更为温和。 ...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仍认为关税会产生重大影响
快讯· 2025-05-12 22:40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仍认为关税会产生重大影响 金十数据5月12日讯,美联储理事库格勒周一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会推高通胀,拖累经济 增长,即使在降低关税后。库格勒表示,"贸易政策正在演变,可能会继续变化,甚至就在今天上午。 不过,即使关税保持在目前宣布的水平附近,它们似乎也可能产生重大的经济影响。"库格勒指出,目 前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仍远高于几十年来的水平。她补充说:"如果关税仍然比今年早些时候高得多, 对经济的影响不会有变化,包括推高通胀、降低经济增长。" ...
从导弹互袭到全面停火,印巴冲突“急刹车”原因很硬核
第一财经· 2025-05-11 21:50
印巴冲突事件概述 - 印巴冲突在24小时内经历急剧升级后意外达成全面停火协议,双方约定在5月10日下午实现陆海空全面停火[1][3] - 停火后仍存在小规模边境摩擦,巴基斯坦民航局立即宣布全面恢复领空开放[3][4] - 此次冲突是1999年以来烈度最高的一次,双方均为拥核国家且处于经济发展关键期[1][8] 冲突升级过程 - 直接导火索为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枪击事件,印度5月7日发起"朱砂行动"军事打击[7] - 印度罕见攻击伊斯兰堡附近努尔·汗空军基地,巴基斯坦随即发动"铜墙铁壁"行动打击印方20个军事目标[4][6] - 巴方宣称网络攻击使印度70%电网瘫痪(实际仅边境受影响),印度指控巴方违反停火协议遭否认[4][6] 停火促成因素 - 30多国参与外交调解,中国外长王毅与双方通话强调停火重要性,沙特表示愿居中调停[8] - 经济制约显著:巴基斯坦刚获IMF10亿美元贷款,印度面临经济增长放缓至6.4%的压力[10][11] - 核威慑平衡:双方均拥有核武器搭载能力,任何升级都可能导致毁灭性后果[8] 后续关键问题 - 印度单方面暂停1960年《印度河用水条约》,莫迪宣称水资源将优先服务印度利益[6] - 巴基斯坦总理提出希望通过和谈解决水资源分配及克什米尔问题[6] - 印度空军规模全球第四(2300架飞机),巴基斯坦空军(1434架)具备有效防御能力[10]
国际锐评丨美英达成协议难解经济困局,美联储承认风险上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8:45
美联储政策与经济形势 - 美联储维持短期利率在4 25%至4 50%区间不变 符合市场预期 [1] - 政策声明指出第一季度进口暴涨41 3%扭曲GDP数据 剔除后经济仍保持良好势头 [1][2] - 鲍威尔强调特朗普政府新政策带来高度不确定性 若关税持续实施可能导致通胀上升 经济增长放缓和失业率上升 [1] 企业动态与行业影响 - 美国企业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普遍暂停发布第二季度收入预测 类似疫情期间的非正常现象 [2] - 汽车制造 航空 快递等行业头部企业指出政策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决策 公司估值偏高且面临收入增长下降压力 [3] - 中间商品占美国进口总额20% 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生产原料短缺 直接影响企业运营 [3][5] 就业市场与消费 - 4月美国新增就业岗位17 7万个 其中批发行业增0 58万 运输与仓储业增2 9万 反映企业提前备货需求 [3] - 剔除批发和运输仓储行业 4月就业增长低于预期 后续月份若削减岗位将威胁就业市场趋势 [3][4] - 零售企业明码标出关税成本 既解释涨价原因 也抗议政策对消费的负面影响 [5] 贸易关系与宏观经济 - 美国与英国新贸易协议象征意义大于实际 对美进口仅681亿美元 远低于墨西哥 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 [5] - 关键进口商品如墨西哥汽车 加拿大原油 中国电子产品若下跌将直接冲击美国大众消费 [5] - 4月CPI数据将首次反映新关税政策对物价的实际影响 通胀反弹风险显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