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医生让我重见光明”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4 11:00
医疗合作项目 - 中国眼科专家医疗组在摩洛哥舍夫沙万穆罕默德五世医院为白内障患者进行"光明行"术前检查和手术 [1] - 专家组由上海眼科专家组成,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等资深医生 [1] - 摩洛哥光照充足导致白内障患病率高,但很多患者因各种因素得不到及时救治 [1] 手术情况 - 两周内筛查近600例患者,计划完成300例手术,实际成功实施337例手术 [2] - 手术中80%以上都是疑难病例,通过中摩协同合作全部取得成功 [2] - 包括30岁先天白内障患者和70岁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等复杂病例 [1][2] 医疗效果 - 72岁患者穆罕默德左眼术后视力达到1.0,右眼视力0.5 [2] - 专家组组长范先群表示要让患者复明以提高生活质量 [1] - 医生郭涛表示"只要能恢复0.1,医生就要按十倍的效果去努力" [1] 医疗设备捐赠 -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向摩方捐赠价值285万摩洛哥迪拉姆(约228万元人民币)的眼科医疗设备 [2] - 捐赠设备可满足医院高质量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的需求 [2] - 设备包括眼压计、光学生物测量仪、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超声诊断仪等专业仪器 [1] 医学交流 - 活动促进中摩医学交流,来自拉巴特的摩洛哥眼科医生参与合作手术 [2] - 摩洛哥医生表示中国医生的专业素养和执行标准令人敬佩 [2] - 本次活动是纪念中国向摩洛哥派遣医疗队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2] 社会影响 - "光明行"活动帮助摩洛哥民众重见光明,增进中摩民众友谊 [2] - 患者术后表现出极大感激,包括拥抱、流泪和合影等 [2] - 活动被视为摩中友谊的象征,摩方期待更多交流合作 [2]
壶化股份(003002):Q2创历史最佳业绩 起爆具供不应求再获新批产能
新浪财经· 2025-07-14 10:31
业绩预增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0 90-1 15亿元 同比增长43 91%-83 8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0 85-1 10亿元 同比增长61 93%-109 55% [1] - 按中值计算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 025亿元 Q2单季度0 80亿元创历史最佳 [1] 增长驱动因素 - 雷管 炸药 起爆具销量显著增长 爆破服务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增加 [2] - 起爆具海外市场需求旺盛 现有产能2300吨供不应求 [2] - 新增2000吨出口产能获批 预计进一步增厚业绩 [2] 战略合作 - 与中铁十九局矿业签订战略协议 聚焦矿山采剥 选矿施工领域 [3] - 合作涉及西藏 新疆重大项目 涵盖工程招标与施工承揽 [3]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计17 44/24 54/28 86亿元 [4]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计3 27/4 63/5 10亿元 [4] - EPS分别为1 63/2 32/2 55元 对应PE 17/12/11倍 [4]
华昌化工与苏州港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快讯· 2025-07-14 10:29
战略合作签约 - 江苏苏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方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1] - 合作旨在推进氢能设备应用,探索氢能绿色港口创新模式 [1] 氢能产业布局 - 华昌化工和华昌能源通过本次合作加速氢能设备在港口场景的应用 [1] - 合作标志着公司在氢能领域向绿色港口方向拓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1]
从暴利到崩盘:解码百度代理商破产背后的行业变局
搜狐财经· 2025-07-14 10:23
公司发展历程 - 世纪百捷成立于2003年,初始投入仅15万元,获得百度湖北总代理资格,业务从关键词搜索扩展到全方位互联网信息服务 [1] - 2005-2015年为黄金十年,荣获百度"特别贡献奖"等多项荣誉,人员规模达2000人,服务企业超13万家,年营收近20亿元,净利润3亿元 [3][4] - 2025年6月突然宣布破产清算,直接原因为百度渠道模式变革导致核心业务终止 [4] 行业变革分析 - 搜索流量格局剧变:抖音日均搜索53亿次占70%份额,百度App降至3亿次仅占30%,用户转向短视频/AI搜索 [7][8] - 百度广告收入持续下滑:2025Q1核心在线营销收入160亿元同比降6%,消费品广告70%预算投向抖音/淘宝等平台 [9][16] - 返点模式终结:百度降低代理商返点比例,取消武汉等6城独家代理机制转向服务商模式 [5][14][16] 商业模式危机 - 传统代理商高度依赖单一平台,世纪百捷百度业务占比过高导致抗风险能力薄弱 [18][19] - 返点差缩水+垫款难回收形成资金链压力,泰州青之峰注册资本从100万骤减至5万元 [14][16] - 百度战略转型AI技术服务商,传统"广告掮客"型代理商难以适应技术升级需求 [15][16] 转型方向 - 整合营销:突破单一渠道,构建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短视频的全链路服务能力 [19][20] - 效果分佣:从服务费转向与客户利润分成,如电商代运营按销售额抽佣 [21] - AI搜索优化:布局AI SEO新赛道,优化企业知识图谱抢占AI问答流量入口 [22][23] 行业影响 - 江苏青之峰等多家省级代理商相继倒闭,反映百度代理商体系系统性危机 [5][14] - 未来成功服务商需具备技术驱动、垂直行业专长和全链路解决方案能力 [25][26] - 行业洗牌加速,靠信息差盈利的传统经销商将被数字化服务商取代 [18][25]
第十四届齐鲁火锅节将于2026年5月在济南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7-14 10:17
展会概况 - 第十四届齐鲁火锅节将于2026年5月22-24日在济南市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 - 展会是国内首个通过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火锅行业专业展会 [2] - 展会已在济南连续成功举办十三届,成为行业信赖的品牌展会 [2] 市场基础 - 山东省2024年上半年火锅门店数超过3万家,位居全国前列 [3] - 山东省及周边省份(河南、江苏等)火锅市场规模庞大 [3] - 展会辐射华东、华北市场,吸引全国产业链企业和周边省份专业观众 [3] 行业影响力 - 展会实效性在行业中名列前茅,促成大量合作案例 [5] - 被官方评价为"引领北方火锅产业链创新风向"的重要平台 [5] - 第十四届展会将继续聚焦山东省内市场深度挖掘 [6] 行业现状 - 2023-2024年火锅行业新开店18.5万家,但净增门店为-29676家,显示激烈竞争 [7] - 行业呈现头部扩张与新锐突围并存,同时大量门店倒闭的格局 [7] 交流平台功能 - 展会打造了与重庆等火锅产业优势区域的互动机制 [7] - 配套活动包括出品大赛、发展论坛、技能培训等多维度交流 [9] - 第十四届将继续举办高质量配套活动,强化平台作用 [11] 协同效应 - 第十四届展会将继续与亚洲餐饮展览会同期举办,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11]
韩国贸易部长:与美国就关键工业领域合作的讨论取得了“显著进展”。
快讯· 2025-07-14 10:15
韩国贸易部长:与美国就关键工业领域合作的讨论取得了"显著进展"。 ...
Netflix法国下场,全球电视步入“网感”时代
36氪· 2025-07-14 09:29
Netflix与TF1内容分发协议 - Netflix与法国电视一台TF1达成内容分发协议 自2026年夏季起将提供TF1的直播和点播内容 [1] - 这是继2023年Netflix与Newen Studios、TF1共同打造首部法语剧集《舞台追光》后合作的升级 [1] 电视台与流媒体合作模式转变 - 电视台因观众流失、订阅饱和、广告压力等挑战 开始与流媒体建立更具韧性的合作关系 [1] - 行业从"此消彼长"的竞争转向"结构重构"的共生模式 包括触网合作、内容共制或可持续协作路径 [1] 日本电视台主导的内容分发协作 - 日本五大民营电视台及NHK仍掌握内容生产与分发主导权 通过自有流媒体平台建立版权闭环 [2] - 典型案例包括NTV控股的Hulu Japan、TBS的Paravi(并入U-NEXT)、富士电视台的FOD、朝日电视台的Abema TV等 [2] - 五大台联合推出免费广告型点播平台TVer 作为对抗外部平台的"共守型"合作 [4] - 电视台将部分优质内容接入Netflix等全球平台 用于扩大海外传播或实现版权溢价 [5] 英国公共电视的平台联盟化 - BBC、ITV等公共广播机构通过联盟方式推出流媒体服务 包括2012年YouView、2017年BritBox及2024年Freely [6] - BritBox已在8个国际市场成功出海 而Freely整合了地面直播、付费卫星与点播内容 [6] - BBC部分纪录片授权Netflix/Amazon发行 但核心剧集资源集中在BritBox等自有平台 [8] 韩国平台反哺内容创作 - JTBC、tvN等传统媒体集团掌控内容供给主力 本土流媒体Wavve(三大台联合运营)和TVING快速崛起 [10] - Netflix通过高预算直接参与韩国内容前期策划 打造《鱿鱼游戏》等全球爆款 但主创团队来自电视体系 [12] 美国平台垄断期成型 - 2017年后电视台集团启动"断供潮" 推出Disney+、HBO Max等自有平台 形成平台大爆炸时代 [13] - 高昂内容投入与订阅增长瓶颈导致部分平台回调 如CNN+仅存活1个月 Max整合HBO/CNN等资源 [15] - Amazon Prime Video通过收购MGM、引入NFL直播强化内容库 华纳从Netflix夺回《老友记》独家版权 [15]
经销商的疾呼能否等来主机厂的援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4 08:5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汽车经销商面临库存成本高企、资金链紧张、销售任务承压等多重困境,生存压力巨大 [2][3] - 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退网数量同比激增,部分品牌经销商亏损面超过70% [4] - 价格战导致经销商进货价与零售价倒挂,同时需承担固定成本,利润被挤压至临界点 [3] - 经销商为维持经营削减服务投入,服务质量下滑侵蚀消费者对品牌信任 [4] - 长三角地区经销商经营困境尤为突出,部分4S店因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倒闭 [2][5] 车企与经销商关系 - 车企推出"60天账期"承诺改善供应商账期,但经销商返利周期缩短诉求未获响应 [2] - 车企压低终端售价并下达高销量指标,经销商被迫用自有流动资金为市场策略埋单 [3] - 车企不合理商务政策加剧经销商经营压力,包括库存积压和返利周期漫长等问题 [8] - 经销商呼吁车企优化商务政策,建立公平合作机制,缩短返利结算周期 [8] -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至28.55万元,但未引发行业跟风 [16][17] 地方商协会行动 - 四川、广东、河南、江苏、上海等地汽车流通商协会集体发声呼吁改善经销商困境 [2][8] - 长三角三省一市商协会联名发函,提议构建"政府引导、行业协同、厂商共建"新型合作模式 [8][9] - 地方商协会建议加强区域政策差异化,重视经销商在新能源转型中的困境 [8] - 江苏省汽车流通协会发布风险预警,提醒经销商谨慎选择合作品牌 [9] - 专家认为地方商协会发声难以实质性改变车企决策,执行层面缺乏明确路径 [9][10] 法律与市场机制 - 行业频繁降价反映供求严重失衡,需关注是否存在低于成本价销售等违法行为 [11] - 《价格法》可规制车企强制经销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或经销商恶意低价倾销行为 [11] - 《反垄断法》约束车企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如限制经销商销售区域等 [12] -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经销商免受车企虚假宣传带来的连带损失 [13] - 长期解决方案需回归市场机制,优化供需结构和厂商利益分配体系 [16] 未来展望 - 2026年新能源汽车将收取5%购置税,预计今年四季度价格战可能卷土重来 [17] - 价格竞争客观上淘汰弱势品牌和落后产能,待格局稳定后竞争力度或放缓 [17] - 行业需凝聚车企、经销商与政策制定者多方合力,寻求系统性解决方案 [4][8]
“杭州六小龙”两位创始人成香港特首智囊!
新浪财经· 2025-07-14 08:16
香港特首顾问团会议与政策导向 - 第二届特首顾问团首次会议召开,新增三位成员包括朱民博士、韩璧丞及王兴兴,强化科创领域代表性 [2] - 顾问团结构调整体现年轻化转型,更聚焦经济转型与硬科技驱动 [6] - 李家超要求顾问团就香港经济转型期巩固竞争力、对接国家战略等献策 [6] - 香港积极引入内地前沿科技力量,加速两地科创资源整合 [6] 香港股市与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表现强劲,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超过4000点,创历来最大上半年升幅 [10]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完成42宗IPO,总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多约22%,暂列全球第一 [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港交所仍在递表有效期的公司有211家,首次递表企业占比超八成 [10] - 7月9日港交所迎来年内最拥挤上市日,6家公司同时上市敲锣 [11] - 申请在港IPO个案快速增加,已收到约200宗申请,较年初倍增 [11] 香港与内地及国际资本市场联动 - 内地企业看好香港作为上市及"出海"窗口,香港具有"内联外通"及教育科研优势 [2] -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宇树科技或年内启动上市 [9] - 李家超推动吸引国际企业来港上市,同时促进内地大型企业赴港上市 [9] - 韩国金融界对投资香港及内地市场兴趣浓厚,前5个月在港韩资机构证券交易总额超1.5万亿港元 [12] 香港科技创新与区域合作 - 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团曾考察浙江宇树科技与强脑科技等企业 [6] - 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能助力区域科企加强对接与合作 [12] - 香港将继续推动与亚洲区内经济体的多层次互动,加强合作基础 [11]
面包新语广深所有门店正常营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07:07
成都面包新语门店关闭事件 - 成都市11家面包新语门店全部歇业关闭,部分门店早在5月底已结束租赁合约 [3] - 消费者反映储值卡退款难且无法异地消费,退卡需提供购买凭证 [2][3] - 四川运营公司曾公告称因门店改造升级将处理储值卡退款,但实际执行存在问题 [3] 运营主体关系说明 - 深圳新语公司回应称成都门店关闭系加盟授权到期,属正常商业合作更替 [2][4] - 广深地区运营主体与成都地区运营主体在法律及经营层面无任何隶属关系 [2][4] - 深圳新语公司为霸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而四川运营公司股东为郭晓进和肖毅 [4] 品牌区域运营情况 - 深圳霸讯集团负责华南区域运营,2024年与面包新语签订20年战略合作协议 [4] - 广深地区门店系与新加坡总部战略合作经营,目前经营状态良好 [4] 消费者维权建议 - 律师指出消费者只能向成都运营公司主张违约责任,异地消费诉求难以实现 [5] - 建议通过行政投诉或司法途径集中维权,品牌持有人可考虑协调解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