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
搜索文档
雪榕生物股价小幅下跌 上半年亏损1.03亿元
金融界· 2025-08-27 04:03
股价表现 - 8月26日收盘价6.7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3% [1] - 当日成交量150942手 成交金额1.02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食用菌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金针菇、杏鲍菇 [1] - 属于农牧饲渔行业 涉及农业种植和人造肉概念板块 [1] 公司财务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1亿元 同比下降26.17%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03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46.32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194.62万元 [1] 公司治理 - 拟为全资子公司成都雪榕提供不超过500万元反担保 [1]
索宝蛋白股价微跌0.74% 大宗交易折价成交1584万元
金融界· 2025-08-23 01:3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股价报17.4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74% [1] - 当日开盘价17.69元,最高价与开盘价持平,最低价17.34元,振幅1.99% [1] - 成交额0.53亿元 [1] 大宗交易 - 8月22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100万股,金额1584万元 [1] - 成交价15.84元较当日收盘价折价9.33% [1] - 该笔交易占当日竞价交易成交额的30.09% [1] 资金流向 - 8月2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19.69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236.84万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大豆蛋白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饲料、保健品等领域 [1] 行业分类 - 所属行业包括农牧饲渔、粮食概念、人造肉等 [1]
“人造肉第一股”千亿市值毁灭:过去10年假科技盛行的一个缩影
创业邦· 2025-08-22 18:07
公司表现与市场状况 - Beyond Meat自2019年上市后市值从200亿美元峰值下跌99%至不足2亿美元[6] - 公司累计融资16.9亿美元但未能实现可持续经营[6] - 人造肉行业过去十年复合增长率仅10% 远低于市场预期[8] 成本结构与竞争劣势 - 人造肉出厂成本达每公斤7美元 显著高于牛肉(6美元)、猪肉(2.5美元)和鸡肉(2美元)[10] - 高成本导致产品在同质化市场中缺乏竞争力[10] - 白羽鸡等传统肉类过去10年复合增速达19% 成本优势明显[10] 技术瓶颈与行业局限 - 人造肉未能实现规模化后的成本下降承诺[13] - 农业单产能力和畜牧育种技术50年来未出现颠覆性变化[21] - 原子世界技术进步停滞 与数字领域的ChatGPT时刻形成对比[18][21] 资本动向与替代方案 - 比尔·盖茨2019年短期投资Beyond Meat后转向昆虫蛋白领域[19] - 昆虫蛋白成本约2美元 接近鸡肉价格水平[19] - 盖茨基金会向昆虫基因改造项目提供350万美元资助[19] 宏观背景与理论框架 - 人造肉热潮源于1972年《增长的极限》提出的资源天花板理论[13][14] - 技术停滞被归因于1960年代后对核技术等前沿科技的主动限制[16][17] -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加剧了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压力[14][16]
动物疫苗概念下跌0.72%,6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6:56
板块表现 - 动物疫苗概念板块整体下跌0.72%,位列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仅3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科兴制药(2.06%)、海正药业(0.44%)和国药现代(0.09%)[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申联生物(-2.00%)、蔚蓝生物(-1.94%)和贤丰控股(-1.79%)[1][2] 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0.68亿元[2] - 11只个股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6只净流出超千万元[2] - 康华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出3049.67万元居首,申联生物(2737.96万元)和大北农(2427.41万元)紧随其后[2] - 海正药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733.91万元,科兴制药(1669.98万元)和罗牛山(1038.48万元)亦获资金流入[2][3] 个股交易数据 - 康华生物换手率3.52%,申联生物换手率达7.73%[2] - 资金流入个股中,科兴制药换手率为3.12%,海正药业换手率为2.44%[2][3] - 大北农与天康生物当日股价持平,换手率分别为2.85%和2.58%[2]
“人造肉第一股”千亿市值毁灭了
投中网· 2025-08-22 15:04
Beyond Meat公司现状 - 公司从2011年种子轮融资至IPO合计融资16.9亿美元[6] - 市值从2021年最高200亿美元跌去99%,现仅剩不到2亿美元残值[6] - 上市6年后被传言濒临破产,反映生存难以为继的实况[6] 人造肉行业市场表现 - 过去十年人造肉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仅为10%,远低于预期[8] - 上市初期预测植物肉市场可达200-300亿美元,对应植物奶在牛奶市场占比,但未能实现[8][9] - 鸡鸭肉过去10年复合增速达19%,白羽鸡极低成本形成竞争优势[12] 人造肉成本结构问题 - 人造肉出厂成本价每公斤7美元以上,显著高于牛肉(6美元)、猪肉(2.5美元)和鸡肉(2美元)[11] - 高成本导致在资金硬约束下缺乏竞争力,无法扩大市场规模[11] - 成本迟迟无法下探,注定成为小众产品[12] 科技与成本关系分析 - 真正科技进步应带来成本下降,如电商、手机支付、天然气发电和光伏行业[14] - 人造肉未能兑现规模化后成本下降的承诺,违背技术进步规律[14] - 代表环保潮流和社会运动,主要吸引环保主义者和亿万富豪群体[14] 资源限制与技术停滞背景 - 美国页岩油成本达60美元平衡线,便宜原油难以满足所有国家需求[18] - 过去50年美国牛肉价格经通胀调整后保持在7美元左右,养殖业技术遭遇硬天花板[18] - 中国发展电动车和煤电厂是资源与技术双重天花板下的成本最优选择[18] - 全球技术停滞根本原因在于精英阶层为避免毁灭性风险主动阻碍技术进步[19][20][21] 替代蛋白发展方向 - 比尔·盖茨转向投资食用昆虫领域,蟋蟀蛋白成本约2美元,与鸡肉接近[23] - 通过基金会向All Things Bugs LLC提供350万美元资助,研发基因改造昆虫蛋白[23] - 支持AgriProtein等昆虫基饲料公司,但部分企业已因财务问题破产[23] 原子世界技术突破期待 - 与50年前相比,农业单产能力和畜牧育种未发生颠覆性变化[24] - 精英阶层期待原子世界出现"ChatGPT时刻",通过技术进步突破资源天花板[24] - Beyond Meat市值毁灭代表寻找技术突破之路的开始[25]
“人造肉第一股”千亿市值毁灭录
虎嗅· 2025-08-21 15:09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自2011年种子轮融资及IPO以来累计融资16.9亿美元 [1] - 市值从2021年峰值200亿美元下跌99%至不足2亿美元 [1] - 2019年上市后市场曾预测植物肉市场规模达200-300亿美元 [3] 行业成本与竞争格局 - 人造肉出厂成本为每公斤7美元以上 显著高于牛肉(6美元)、猪肉(2.5美元)和鸡肉(2美元) [6] - 传统禽肉市场过去10年复合增速达19% 主要受益于白羽鸡等低成本优势 [9] - 高成本导致人造肉在同质化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难以扩大市场份额 [6][7] 市场发展现状 - 过去十年人造肉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仅10% 低于市场预期 [2] - 成本未能实现规模化下降 导致产品始终定位于小众市场 [9][12] - 植物奶成功模式未能在人造肉领域复制 因未实现成本下降承诺 [12] 技术发展与投资动向 - 比尔·盖茨2019年第二季度突击投资Beyond Meat 当年度第四季度即退出 [24] - 当前投资重点转向昆虫蛋白 蟋蟀蛋白成本约2美元 与鸡肉接近 [25] - 盖茨基金会向All Things Bugs LLC提供350万美元资助 用于昆虫蛋白研发 [27] 宏观背景与产业逻辑 - 人造肉发展基于环保主张 其底层逻辑源于1972年《增长的极限》报告资源稀缺理论 [13][14] - 全球面临资源天花板约束 表现为美国页岩油成本平衡线达60美元 牛肉价格经通胀调整后始终维持在7美元 [16][17] - 过去50年技术停滞现象明显 核技术、农业单产和畜牧育种均未出现颠覆性突破 [22][29]
“人造肉第一股”千亿市值毁灭:过去10年假科技盛行的一个缩影
36氪· 2025-08-21 11:01
Beyond Meat市值暴跌 - 公司从2011年种子轮到IPO累计融资16.9亿美元,但市值从2021年峰值200亿美元暴跌99%至不足2亿美元 [1] - 股价月K线显示过去十年人造肉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仅10%,远低于市场早期预测的200-300亿美元潜力规模 [3] 人造肉行业成本困境 - 人造肉出厂成本高达7美元/公斤,显著高于牛肉(6美元)、猪肉(2.5美元)和鸡肉(2美元) [4] - 过去十年鸡鸭肉复合增速达19%,白羽鸡极低成本形成竞争优势,而人造肉成本无法突破导致其始终是小众产品 [4] 技术停滞与环保理念冲突 - 人造肉未能兑现规模化降本承诺,其发展更多依赖环保主义理念和社会运动推动 [6] - 行业技术天花板明显:美国牛肉价格经通胀调整后50年维持在7美元,养殖业育种技术遭遇硬性瓶颈 [10] - 比尔·盖茨2019年短期投资Beyond Meat后迅速退出,转而投资蟋蟀蛋白(成本2美元/公斤)等替代方案 [12][13] 全球资源天花板背景 - 原油边际成本达60美元/桶,发展中国家资源争夺加剧,中国选择电动车和煤电作为资源约束下的最优解 [10] - 1960年代后全球技术停滞现象显著,核能、AI等领域发展受限于"技术双刃剑"效应带来的安全顾虑 [11] - 农业领域50年未出现颠覆性技术进步,单产和育种技术未有突破,行业期待原子级"ChatGPT时刻" [16]
兵装重组概念下跌0.34%,主力资金净流出6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16:56
兵装重组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4日收盘,兵装重组概念下跌0.34%,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东安动力、长城军工、长安汽车等跌幅居前 [1] - 股价上涨的有3只,涨幅居前的有湖南天雁、华强科技、建设工业,分别上涨0.44%、0.18%、0.15% [1] 今日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啤酒概念涨幅居首达3.85%,铜缆高速连接、烟草分别涨2.90%、2.65% [2] - 兵装重组概念跌幅0.34%,在跌幅榜排名第三 [2] - 草甘膦、太赫兹、上海自贸区分别跌0.26%、0.16%、0.16% [2] 兵装重组概念资金流向 - 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0.43亿元 [2] - 6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长安汽车净流出2258.43万元居首 [2] - 东安动力、建设工业、长城军工分别净流出1821.91万元、443.94万元、259.08万元 [2] - 湖南天雁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85.22万元 [2]
人造肉概念涨2.37%,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16:55
人造肉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4日收盘,人造肉概念上涨2.37%,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7 [1] - 板块内17股上涨,华宝股份20%涨停,灵鸽科技、美盈森、好想你分别上涨5.50%、4.11%、3.42% [1] - 跌幅居前的有雪榕生物、富祥药业、安琪酵母等,分别下跌2.99%、1.57%、0.11% [1] 资金流动情况 - 今日人造肉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70.66万元 [2] - 9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华宝股份净流入5555.59万元居首,好想你、双汇发展、爱普股份分别净流入3729.71万元、1403.59万元、728.14万元 [2] - 华宝股份、好想你、爱普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13.93%、9.71%、9.15% [3] 个股资金流向 - 资金净流入前五:华宝股份(5555.59万元)、好想你(3729.71万元)、双汇发展(1403.59万元)、爱普股份(728.14万元)、双塔食品(681.96万元) [3][4] - 资金净流出前五:雪榕生物(-5378.28万元)、唐人神(-1793.72万元)、金字火腿(-1311.35万元)、海欣食品(-709.51万元)、美盈森(-504.26万元) [4]
全线收涨
第一财经· 2025-05-20 15:47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 沪指涨0.38%至3380.48点 深证成指涨0.77%至10249.17点 创业板指涨0.77%至2048.46点 [3] - 全市场超3800股上涨 全天成交11697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量832亿元 [4] 板块涨跌 - 培育钻石、宠物经济、动物疫苗、谷子经济、人造肉板块涨幅居前 [7] - 港口航运板块领跌 成飞概念、PEEK材料板块走低 [7] - 宠物经济概念集体爆发 天元宠物、依依股份、创源股份等多股涨停 [8] - IP经济概念掀涨停潮 曼卡龙、实丰文化、潮宏基等超10股封板 [9]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汽车整车、文化传媒、食品饮料等板块 [10] - 主力资金净流出航运港口、互联网服务、房地产开发等板块 [10] - 个股方面 欧菲光、贝因美、比亚迪获净流入16.51亿元、6.32亿元、6.28亿元 [11] - 成飞集成、中航成飞、利君股份遭抛售5.77亿元、5.61亿元、4.65亿元 [12] 机构观点 - 国元证券认为指数震荡偏强 个股轮番活跃 突破需要新催化 [13] - 中泰证券建议关注航运、军工等二季度景气度改善行业 同时筛选有强势产业资本股东入驻的公司 [13] - 前海波本基金预计市场以震荡上行的结构性格局为主 5-8小时级别反弹开启 需关注5月27日变盘时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