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
搜索文档
叙新政府求俄交前总统,俄陷两难,中国能源进口或遭断供危机
搜狐财经· 2025-10-18 20:16
叙利亚新领导人访俄的核心事件 - 叙利亚新任总统朱拉尼将于10月15日访问俄罗斯,与普京举行首次正式会谈[1] - 朱拉尼是去年12月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核心人物,此次访问旨在要求俄罗斯引渡流亡中的前总统阿萨德回大马士革接受审判[3] - 朱拉尼本名艾哈迈德·沙拉,曾是极端武装组织“努斯拉阵线”领导人,其诉求包括借助俄罗斯影响力争取国际社会对其新政权的承认[8] 俄罗斯面临的两难战略抉择 - 俄罗斯若同意引渡阿萨德将背弃多年盟友,损害其在中东的国际信誉,特别是与伊朗等战略伙伴的关系[3][14] - 俄罗斯若拒绝引渡要求,可能危及其在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和赫梅米姆空军基地,这两个基地是俄在中东的关键战略支点[10][14] - 自去年12月逃亡后,阿萨德一直被安置在俄罗斯控制的安全住所内,成为俄方重要的战略筹码[9] 对全球能源格局与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 俄罗斯的决策可能间接影响中国的海上能源通道安全,中国每年进口的大量原油需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等高度依赖中东稳定的航线[6][14] - 中东地缘政治波动是全球能源安全的关键因素,可能影响全球油价、运输线路安全及中国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19] - 中国的根本利益是确保中东局势稳定,保证海上能源运输线畅通及“一带一路”项目顺利推进[16] 潜在的解决方案与未来走向 - 俄罗斯可能采取延缓处理策略,通过复杂司法程序或与新政府协商延长基地使用协议,以寻求利益交换的折中方案[16] - 俄罗斯最终可能选择既不立即交出阿萨德也不完全拒绝,通过延迟处理和利益交换来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国际信誉[17] - 这场博弈不仅将重塑叙俄关系,还可能深刻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体系和全球能源市场[16][19]
敏感时刻,印度大举进口俄石油
中国能源报· 2025-10-18 16:17
印度石油进口趋势 - 10月上半月印度自俄罗斯石油进口速度加快,日均进口量约180万桶,较9月日均增加约25万桶 [1] - 俄罗斯石油对印度能源结构至关重要,约占其进口总量的34% [1] - 印度石油进口量在2024年增长2.3%,达到2.4亿吨 [2] 印度加速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原因 - 进口加速受石油价格下降和物流效率提升影响 [1] - 俄罗斯石油提供每桶高达5美元的折扣,且乌拉尔等品种石油具有高毛利 [1] - 俄罗斯石油因经济、合约因素及战略合作而深度融入印度能源体系 [1] 印度石油供应多元化战略 - 印度推进石油海外供应来源多元化,旨在提高能源安全与供应灵活性,而非短期内替换俄罗斯石油 [1] - 印度自美国进口能源可能增加,但受限于物流问题及原油与炼油工艺兼容性困难,进口量上限约为每天40万至50万桶 [1] 国际关系对印度石油贸易的影响 - 美国以印度购买俄罗斯原油和石油产品为由,自8月底对印度商品和服务加征50%进口关税,印度外交部称此举不公平 [2] - 印度外交部否认关于印度总理莫迪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准备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近期接触信息 [2]
首堆、首个……中国能源领域迎来多个新突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8 06:05
核能创新 -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首堆冷态性能试验成功 为后续装料及商业运营奠定基础 [1][2] - “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 位于海南昌江 [2] - 项目投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10亿度 可满足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8万吨 [4] 电力系统优化 - 西北地区首个百万千瓦级调峰火电工程全面投产 甘肃常乐电厂6台百万千瓦煤电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营 [1][5] - 项目总投资205亿元 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能源建设项目 [7] - 项目可支撑甘肃河西地区新能源基地每年外送电量330亿千瓦时 助力火电和新能源稳定送出 [7] 应急保障升级 - 我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在海南澄迈正式启用 配套应急车间和实训演练场占地超11000平方米 [1][8] - 基地装备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3000米级水下应急封井装置和水下溢油回收系统 [8] - 基地启用后国内应急力量可在48小时内抵达现场 相比依赖国外团队约30天的响应时间大幅缩短 [11]
核能新贵Oklo(OKLO.US)与Newcleo达成协议 获20亿美元投资建设美国核燃料基础设施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21:34
合作协议核心内容 - 核能初创公司Oklo与欧洲先进核反应堆开发商Newcleo达成联合协议,计划投资高达20亿美元在美国开发先进的燃料制造和生产基础设施 [1] - 瑞典先进核技术开发商Blykalla也在考虑共同投资这些项目,并向其采购燃料相关服务 [1] - 这些投资将涵盖美国监管下的多个项目,促进加强能源安全的跨大西洋合作 [1] 合作影响与支持 - 美国内政部长伯古姆表示此次协议将Newcleo的先进燃料专业技术融入Oklo的发电厂 [1] - 此次投资被视为是特朗普总统“美国能源主导议程”的又一胜利 [1]
《人与社会全面发展》报告发布:应利用大数据精准识别易返贫群体
新京报· 2025-10-17 20:55
报告核心理念 -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人与社会全面发展:面向2050年的人类社会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人与社会全面发展”新战略框架 [1] - 该理念将公平正义、有效治理、生态可持续与文化繁荣纳入发展目标,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系统性协同发展 [1] - 报告围绕8个方面提出具体行动路径和政策主张,包括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多元化、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建设、绿色转型与气候变化应对、全球公共卫生与健康合作、教育合作与人力资源开发以及金融支持与发展融资 [1] 具体行动路径 - 在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方面,提出建立动态贫困识别与监测机制,利用大数据和基层治理网络精准识别易返贫群体并提供差异化支持 [2] - 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建设方面,鼓励本土数字平台与应用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进入人工智能赛道,培育自主可控的数字与智能产业生态 [2] - 在全球公共卫生与健康合作方面,主张加强疫苗和药物研发与生产能力,推动公平分配 [2] - 在教育合作与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应发展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以适应产业转型与技术变革,提升就业能力 [2] 论坛背景与架构 -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由人民大学于2023年创办,旨在构筑政界、学术界及商界共商全球发展战略的高端对话平台 [2] - 本届论坛采用“1个主论坛+15个分论坛+1个圆桌对话”的架构 [2] - 论坛关注议题包括“一带一路”倡议、数字金融、能源安全、全球治理、人类卫生健康、跨文化交流、青年担当等 [2]
俄情报显示英乌图谋破坏“土耳其溪”管道
央视新闻· 2025-10-17 10:54
地缘政治风险 -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声称掌握确凿证据表明英国情报机构与乌克兰特勤部门合谋破坏"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 [3] - 俄罗斯国防部通报乌克兰已多次使用无人机袭击向"土耳其溪"管道供气的俄境内压缩站设施 [8] - 俄总统新闻秘书表示俄罗斯的伙伴可能已获悉这些重要声明 [3] 关键能源基础设施状况 - "土耳其溪"管道是从俄罗斯经黑海通往土耳其的天然气管道 共有两条管线 [5] - 一条管线向土耳其供应天然气 另一条向欧洲南部和东南部输送天然气 [5] - 自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后 该管道是目前少有的俄罗斯对欧洲供气线路之一 [5] 相关方反应 - 一名土耳其外交人士表示土方已看到媒体报道但拒绝置评 [3]
匈牙利外长:欧洲议会禁止俄罗斯能源决定极为危险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7 09:06
欧洲议会决定对匈牙利能源的影响 - 欧洲议会相关委员会投票支持从2026年1月1日起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和原油 [1] - 匈牙利外长称该决定极为危险 将危害匈牙利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公共事业费削减政策 [1] - 得益于俄罗斯廉价天然气 匈牙利家庭目前支付欧洲最低的天然气价格 [1] 匈牙利对禁令的立场与潜在后果 - 匈牙利不愿为布鲁塞尔的战争政策买单 [1] - 若没有俄罗斯天然气 匈牙利天然气价格将飙升 [1]
筑牢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双重基石
辽宁日报· 2025-10-17 09:05
项目概况与战略意义 - 中国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于10月15日全面复工,最后一项大型装备吊装作业已完成 [3] - 项目是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第三个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煤制天然气项目 [3] - 该项目是阜新历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3] - 阜新市计划以该项目为突破口,延伸产业链,在"十五五"期间向千亿GDP城市目标迈进 [3] 技术工艺与生产规模 - 项目以蒙东褐煤为原料,分三期建设,总设计年产能力为40亿标方煤制天然气 [4] - 一期工程计划于2026年年底建成投产,每年将产出13.3亿标方天然气 [4] - 项目采用碎煤加压气化、高效甲烷化催化剂等自主研发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8% [4] - 公司自6月起启动基础设计修编,借鉴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项目经验,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以提升能效与清洁生产水平 [5] 环保效能与资源利用 - 项目通过回收处理硫化物等副产品,产出可二次销售的固态和液态硫产品,实现变废为宝 [5] - RTO项目的实施大幅提高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效率,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并通过热能回收降低生产成本 [5] - 项目的推进实现了煤化工产业的绿色"变形",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守护环境 [6] 经济与社会效益 - 项目一期投产后,预计将创造超过40亿元的年产值 [8] - 项目将带动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并配套职业教育体系为本地培养技术人才 [8] - 项目全面投产后,年税收贡献预计可达亿元以上,并带动配套产业税收增长 [8] - 项目将激活阜新新邱经济开发区的煤化工板块,形成高端产业集聚的"黄金地块" [8] 产业协同与城市转型 - 项目将依托副产的焦油、粗酚、硫磺等化工原料及蒸汽,规划发展高端碳材料、精细化学品、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链 [8] - 项目将形成"项目带动—人才回流—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为阜新留住人口、吸引青年返乡创业提供支撑 [8] - 推动新能源与煤化工耦合发展已提上日程,旨在延伸产业链并提升项目经济性,确保可持续发展 [9] - 项目的复工标志着阜新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新突破,产业正在"由黑变绿",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9]
美国要求日本:停止进口
中国能源报· 2025-10-17 08:57
地缘政治对能源贸易的影响 - 美国财政部长在G7及G20财长会议期间敦促日本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产品 [2][4] - 日本财务大臣回应将根据七国集团协调一致的基本原则行事 以促成乌克兰和平 [4] 日本能源进口现状 - 日本自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已同意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原油 [4] - 日本仍在继续购买俄罗斯"萨哈林2号"项目生产的萨哈林混合原油 该项目供应的液化天然气占日本进口总量约9% [4] - 2024年1月至7月 日本从俄罗斯进口原油59.9万桶 仅占同期进口总量的0.1% [4] 美国能源出口战略 - 美国正推动盟友增加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 包括要求出资参与尚未建成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项目 [5] - 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项目总投资约440亿美元 日本尚未就此达成实质性协议 [5] - 近几个月日本与多家美国能源企业签署了新的液化天然气采购协议 [5]
长江能科今日登陆北交所 国家级“小巨人”锚定“一带一路”与能源安全 携海工装备战略布局开启新征程
搜狐网· 2025-10-16 18:50
公司上市与募资 - 长江能科于10月16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920158 [1] - 本次发行价格为5.3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6亿元 [1] - 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重型特种材料设备产能扩建及研发中心建设 [1][5]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业务架构以电脱设备为核心,海陆油气装备及LNG清洁能源设备为第二增长曲线 [1] - 公司电脱设备2021-2023年连续三年国内市占率第一 [2] - 产品应用于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盛虹炼化1600万吨/年、广东石化2000万吨/年等大型炼化项目 [2] - 2022-2024年,公司来自老客户的主营业务收入从1.03亿元增至2.54亿元,复购率稳步提升 [2] 国际化战略与“一带一路”布局 - 公司业务已覆盖新加坡、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巴西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3] - 2022-2024年,公司境外项目收入接近营收的半壁江山 [3] - 公司计划在迪拜设立子公司,以本地化运营重点拓展中东市场的电脱设备、海工装备及LNG清洁能源设备业务 [3] 海工装备与LNG市场机遇 - 2020-2024年,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生产总值从573亿元增至1032亿元 [4] - 同期,国内海洋船舶工业生产总值从819亿元增至1370亿元 [4] - 国内LNG装备市场规模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11亿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LNG进口需求年均增速超过8% [4] - 公司拥有2项LNG设备相关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项软件著作权 [4] - 募投项目将新增4500吨海陆油气工程装备产能,重点聚焦船用LNG设备 [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61%,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为4.63% [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占比22.88%,拥有55项授权专利,其中17项为发明专利 [6] - 7项科技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 [6] - 关键技术成果包括智能多级梯度复合电场电脱盐技术、新型碳矿化CCUS技术及易凝高粘原油高压电场改性技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