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for Science
搜索文档
朝闻国盛:近年9月交易线索及其相对8月变化
国盛证券· 2025-08-26 07:51
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于2025年9月交易线索及市场动态,覆盖策略、固定收益、化工、社会服务、汽车、纺织服饰、有色金属、轻工制造及环保等多个行业,重点分析公司业绩表现、技术突破及行业趋势 [1][4][5] - 策略层面指出科技股领涨A股,沪指突破3800点关口,全球权益多数上涨,AI催化国产芯片发展 [4] - 多个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如道氏技术归母净利润同比+108%,零跑汽车实现半年度扭亏,布鲁可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扭亏 [5][9][17] 策略专题:9月交易线索及市场表现 - 近期A股科技股涨势强劲,推动沪指突破3800点关口,全球权益市场多数上涨,A股领涨 [4] - 大类资产中商品价格涨跌参半,中美利差收窄,政策事件包括鲍威尔鸽派讲话及AI催化国产芯片 [4] - 固定收益领域基本面高频指数为127.3点,同比增加5.5点,利率债多空信号因子为4.9% [4] 化工行业:道氏技术 - 公司传统锂电材料主业盈利高增,2025H1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108%,利润率持续上行 [5] - 布局AI for Science赛道,投资APU芯片厂商并建设智算中心,算力提升1-2个数量级,能耗降低2-3个数量级 [5][6] - 单壁碳纳米管研发取得突破,拟投资6亿建设120吨产能,应用于固态电池、硅基负极等领域,形成固态电池材料矩阵 [6][7] - 股权激励目标指引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6亿、8亿、10亿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45亿/8.77亿/11.38亿元,对应PE 27.2/20.0/15.4倍 [5][8] 社会服务行业:九华旅游 - 公司依托九华山旅游资源,拥有索道缆车经营权及酒店业务,2025H1客流带动营收增长,客运业务保持高增 [8] - 控费能力优秀,利润率持续提升,定增+收购助力长期发展,预计2025-2027年营收8.9亿/10.2亿/12.2亿元,归母净利润2.3亿/2.7亿/3.2亿元 [8] 汽车行业:零跑汽车 - 公司半年度扭亏,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明年目标销量100万台 [9] - Q2销量强势,品价比优势显著,预计2025-2027年销量60万/101万/131万辆,总收入653亿/1144亿/1529亿元,归母净利润11亿/56亿/111亿元 [9] 纺织服饰行业:新澳股份 - 2025H1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同比+2%,毛精纺主业Q2销量波动,期待H2订单修复 [11] - 坚持国际化产业链布局,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41亿/4.98亿/5.67亿元,2025年PE为10倍 [11] 有色金属行业:洛阳钼业 - 上半年多数产品产量超预期,完成目标指引50%以上,铜钴板块Q2销量环比大增 [11][12][13] - 钼钨板块Q2价格上涨,毛利环比双位数增长,铌磷板块产销量稳定,毛利环比双位数增长 [14][15] - 成功收购厄瓜多尔金矿,计划2028年投产,预计2025-2027年营收2301亿/2485亿/2684亿元,归母净利润176亿/193亿/203亿元 [15] 有色金属行业:中矿资源 - 2025H1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81%,主因锂价下跌及铜冶炼厂亏损 [15][16] - 铯铷业务盈利大幅增长,H1毛利5.1亿元,同比+50%,Q2环比+22% [16] - 锂盐业务量增价减,H1销售1.8万吨,同比+6.4%,Q2电碳均价6.55万元/吨,环比-13% [16] - 铜冶炼业务受加工费下降影响,H1净亏损约2亿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4亿/14.6亿/22.7亿元 [16][17] 轻工制造行业:布鲁可 - 2025H1营业总收入13.38亿元,同比+27.89%,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大幅扭亏 [17] - 中国市场增长稳健,加速海外扩张,扩充客群及性价比产品,IP持续拓展 [1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亿/11.09亿/15.19亿元,同比+274.5%/58.4%/37.0% [18] 环保行业:伟明环保 - 公司利润维持平稳,垃圾焚烧产能保障现金流,装备业务高歌猛进,新能源材料业务已有部分产品产出 [1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2.5亿/38.0亿/42.3亿元,EPS 1.9/2.2/2.5元,对应PE 10.2X/8.7X/7.8X [18] 行业表现数据 - 通信行业1月涨幅30.0%,3月59.1%,1年107.0%,领涨市场 [2] - 电子行业1月涨幅21.3%,3月37.1%,1年86.8%,计算机行业1年涨幅101.4% [2] - 银行行业1月涨幅0.2%,1年25.4%,煤炭行业1年涨幅1.3%,表现相对落后 [2]
道氏技术20250821
2025-08-21 23:0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固态电池材料 - 公司:道氏技术 --- **单壁碳纳米管性能与产业化** - **性能指标** - 粉体基底比:100~120(2024年为80~100),国内领先(进口产品70~80,国内同行普遍<100)[2][3][5] - 比表面积:1,000~1,300(2024年为900~1,000),优于国内同行(部分仅800~900)[2][3][5] - 固含量分散度:4/1,000~8/1,000[3] - **产能规划** - 2025年底:50吨/年 - 2026年中:120吨/年[2][6] - **销售与市场** - 售价:酸性粉体>1,000万元/吨,浆料约10万元/吨(固含量相关)[7] - 销售形式:主售浆料,未来或出口粉体[7] - 需求结构:数码/消费领域占比>80%(配套硅碳负极)[8][9][10] - **应用前景** - 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因高倍率、续航需求提升,应用潜力显著[9][10] - 动力领域:2025年底预计大规模放量(已完成小试、中试)[12][13] --- **硅碳负极材料** - **市场需求** - 消费电子:2025年需求1,000~2,000吨(2024年翻倍至大几百吨)[22][23] - 动力电池:验证周期约3年,2025年为应用初期,2026年或放量[24] - **性能与产能** - 首效:87%(行业平均83~84%),倍率性能优异(0.2C~10C快充效率90~93%)[29] - 产能:2025年底100吨/年,2026年7月200~300吨/年[25][28] - **成本与定价** - 消费数码客户价格:50~80万元/平方[27] - 动力领域用量:10%添加量对应70吨/GWh,20%对应100~120吨/GWh[27] --- **固态电池材料布局** - **技术研发** - 布局领域: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高镍三元、固态电解质、锂金属负极[16][17] - 固态电池研究院:聚焦AI for Science,优化分子动力学计算[16] - **固态电解质** - 产能:吨级产线(氧化物/硫化物),小批量出货[19] - 半固态优势:与现有锂电产线兼容,产业化进程快于全固态[18] - **锂金属负极** - 合作:与电子科技大学开发高温熔融法,一步法成膜(幅宽10cm,厚度10~20微米)[30] - 应用前景:全固态电池终极方案,目前处于原型机测试阶段[30] --- **其他关键信息** - **客户反馈** - 单壁碳纳米管可平替进口产品(国产市占率<20%)[14] - 头部客户浆料需求:2,000~3,000吨/月(供应商以俄罗斯代理商为主)[15] - **行业趋势** - 半固态电池:优先产业化(航空航天、无人机等高能量密度领域)[18] - 全固态电池:政府示范项目推动,电芯厂规划中试线[18] - **核心竞争力** - 技术团队:200+专项研发人才,深度合作上下游客户[16][20] - 产业化能力:注重一致性、稳定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20]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基底比提升:80~100 → 100~120[3] - 比表面积提升:900~1,000 → 1,000~1,300[3] - 硅碳负极需求:2025年1,000~2,000吨[23] - 浆料价格:10万元/吨[7]
晶泰控股(02228):大订单落地,商业模式初具雏形,颠覆传统研发范式打开市场空间勘误版
东吴证券· 2025-08-20 19:5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大订单落地验证技术价值 与DoveTree LLC合作涉及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神经领域靶点 首付款分两笔支付合计1亿美元(5100万美元+4900万美元) 潜在里程碑付款达58.9亿美元 另含销售分成条款 [7] - 商业模式初具雏形 首付款金额超预期 为未来商业化订单落地奠定基础 合作客户覆盖新材料、能源、化工等多领域 打开成长天花板 [7] - 全球AI for Science稀缺标的 采用AI+机器人端到端药物发现平台 颠覆传统研发范式 [1][7] - 哈佛大学Gregory Verdine教授背书 其为化学生物学先驱 创立超十家生物科技公司 包括五家上市公司 三种疗法获FDA批准 [7] 财务预测 - 营收高速增长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52亿元、9.24亿元、15.03亿元 同比增长107.23%、67.35%、62.62% [1][7] - 盈利状况持续改善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5亿元、-1.58亿元、0.63亿元 2027年实现扭亏 [1][7] - 毛利率显著提升 预计2025年毛利率达97.47% 2026-2027年维持在60%以上 [8] - 现金流状况改善 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从2024年-4.79亿元收窄至2027年-2.57亿元 [8]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8.74港元 对应市净率6.89倍 港股流通市值321.17亿港元 [5] - 一年股价波动区间3.05-16.20港元 [5] - 每股净资产1.16元 资产负债率8.32% 总股本4.017亿股 [6] 业绩预测调整 - 因大订单超预期上调盈利预测 2025年收入预测从4.26亿元上调至5.52亿元 2027年净利润从0.42亿元上调至0.63亿元 [7] - 估值指标显示高成长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S分别为63.00倍、37.65倍、23.15倍 [7]
AI for Science提升创新质量 志特新材“薄型相变高温隔热阻燃材料”引领隔热材料新风向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22:52
产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公司推出"薄型相变高温隔热阻燃材料",突破毫米级材料千度高温长效防护技术壁垒,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1] - 采用"AI+机器人"研发模式,攻克传统催化剂配方筛选难题,实现800—3000℃明火中维持近1小时适温环境 [1] - 技术基于"催化相变-气化吸热-熵增调控"范式创新,吸热反应启动温度降至270℃(传统需500℃),吸热密度达3600J/g(传统3—12倍效能) [1] 材料性能与行业应用 - 材料在建筑领域性能超越国家最高标准:2.5cm厚度可使背板温度稳定低于80℃(国标最高等级要求140℃),耐火极限理论值突破180分钟 [2] - 可制成防火涂料应用于建筑钢结构混凝土基材,替代隔热保温涂料、气凝胶等传统方案 [2] - 在电池热失控防护、极端高温隔热及基础物性检测中表现卓越,具备新能源、消防等多领域工程化应用潜力 [3] 产业化进展与市场影响 - 公司正积极推动材料产业化落地,已具备良好行业验证和商业化基础 [2][3] - 技术推动高温防护进入化学能主动管理热能新阶段,有望引发产业变革 [3] - 作为铝模板行业龙头,公司通过该材料进一步拓展装配式建筑及高温防护市场 [2]
道氏技术20250813
2025-08-13 22:53
**道氏技术 20250813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公司及行业概况** - 道氏技术通过持股辛培森的森持有平台涉足芯片研发、生产和销售,并自持80%股份成立算力中心,旨在通过算力服务扩大市场影响力[1][2] - 公司专注于APU芯片设计环节,采用fabless模式,委托台积电、中芯国际等代工厂生产[2][6] - APU芯片主要用于原子级科学计算,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市场规模达数百亿元人民币/年,目前尚无同质化竞品[2][6][12] **2 APU芯片技术优势** - **架构创新**:采用存算一体类脑架构,计算速度比传统GPU/CPU提升数量级,能耗降低2-3个数量级,可处理更多原子数量[2][8][9] - **性能表现**:基于FPGA的初版产品性能超英伟达禁运版GPU 1个数量级,比进口CPU快3个数量级,已有30多家用户[4][14] - **制程工艺**:采用28纳米工艺(中国自主可控),虽落后于英伟达7/5纳米,但凭借架构优势实现更高效率[28][33] **3 市场空间与增长潜力** - **超算服务市场**:规模达数百亿人民币,原子级科学计算占比50%-75%,实际空间或被低估[11][12] - **未来增长**:APU有望撬动万亿级市场,推动材料研发领域发展,类似GPU对AI的推动作用[12][29] - **下游应用**:新能源材料设计、半导体工艺优化(如离子注入)、极端服役条件材料仿真等[14][15][50] **4 商业模式与客户** - **三大模式**:机时租赁(按节点收费)、硬件销售(加速卡/服务器)、技术服务(定制开发)[16][19] - **客户案例**:宁德时代、珠海冠宇等锂电池企业合作,提供算力服务及本地中心搭建[19][31] - **高校合作**: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使用APU设备,反馈良好[31] **5 贺锡原子计算中心进展** - 一期投入200台服务器(佛山),固定资产约3,000万元,满负荷运行年营收预计3,000万元,净利润2,000万元[10][41][42] - 2025年建成后,2026年计划扩展至多地训练中心[10][37] **6 竞争壁垒与研发动态** - **核心壁垒**: - 芯片设计方案(复杂算法集成至存算一体芯片) - 封闭式驱动程序生态(类似CUDA,不开放源代码)[32] - **研发进展**: - 2023年完成MPW流片,2025年流片新一代ASIC,速度提升2-3个数量级[48][49] - 持续优化14纳米等先进制程潜力[33] **7 行业对比与差异化** - **与GPU/CPU区别**: - APU专注原子级科学计算(如密度泛函理论),GPU/CPU为通用计算[5][7] - 海外竞品(如美国安腾)采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技术,精度低于AI for Science方法[51] - **不涉足领域**:明确不进入消费级显卡或通用计算市场,聚焦科学计算[44][47] **8 其他关键信息** - **数据安全**:通过开源工具及严格隔离措施解决保密问题[38][39] - **单项目收入**:技术服务或算力租赁合同金额达百万量级[40] - **道氏技术支持**:提供资金、客户资源及实验数据共享,助力APU产业化[37] **9 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 **无机 vs 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如硅)市场释放更快,有机材料(如DNA)算法难度更高[24][25] - **高校技术差异**:公司存算一体技术侧重回归计算,其他高校多聚焦分类任务(如图像识别)[34][35] - **大模型集成**:已应用大原子模型等开源技术,支持国内算力需求[45]
晶泰控股涨超10% 预计上半年收益同比激增近4倍 AI制药商业化落地加速
智通财经· 2025-08-13 15:49
股价表现 - 晶泰控股(02228)股价上涨10.34%至8.22港元,成交额达21.12亿港元 [1] 财务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中期综合收益不少于人民币5亿元,同比增长至少387% [1] - 预期纯利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经调整纯利不少于人民币1.2亿元 [1] - 这是公司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1] 业务合作 - 公司与DoveTree Medicines LLC合作,提供基于AI药物发现平台及"AI+机器人"技术的解决方案 [1] - 合作带动重大收益增长,已收到首付款5100万美元并确认为2025年中期收益 [1] 行业分析 - 公司为全球AI for Science稀缺标的,此次合作是里程碑事件 [1] - 首付款金额高于预期,验证了AI+机器人技术在药物发现领域的价值 [1] - 商业模式初具雏形,为未来商业化订单打下基础 [1] - 合作客户涵盖新材料、能源、化工等领域,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1]
港股异动 | 晶泰控股(02228)涨超10% 预计上半年收益同比激增近4倍 AI制药商业化落地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5:45
股价表现 - 晶泰控股股价上涨10.34%至8.22港元 成交额21.12亿港元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综合收益预计不少于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至少387% [1] - 纯利预计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 经调整纯利不少于1.2亿元人民币 [1] - 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1] 业务合作 - 与DoveTree Medicines LLC合作提供人工智能药物发现解决方案及服务 [1] - 收到首付款5100万美元并确认为中期收益 [1] - 首付款金额高于预期 证明AI+机器人技术在药物发现领域的价值 [2] 技术平台 - 基于端到端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及综合"AI+机器人"技术 [1] - 公司为全球AI for Science稀缺标的 [2] 发展前景 - 商业模式初具雏形 为未来商业化订单落地奠定基础 [2] - 中短期收入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2] - 合作客户涵盖新材料、能源、化工等领域 进一步打开成长天花板 [2]
论坛| 未可知 x 腾云AI: AI 投资与GEO对商业生态的重构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 2025-08-12 17:02
全球AI格局与中国挑战 - 中美企业在生成式AI应用层布局接近持平,但中国AI融资占比持续收缩,头部企业估值仅为美国企业的2% [3] - 中国AI产业面临严峻算力瓶颈,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 [3] DeepSeek的崛起与开源战略 - DeepSeek以全栈开源策略突破,仅用600万美元、2000块H800 GPU完成训练,成本仅为GPT-4的6% [4] - 上线20天日活用户数突破2000万,刷新互联网获客纪录 [4] - 与微信生态深度整合,形成"超级平台+开源模型"新范式,重构广告、电商与企业服务生态 [4] GEO生态与流量变革 - GEO成为企业流量命脉,微信11亿日活用户接入DeepSeek R1推理引擎,搜索行为进化为"对话式需求表达" [6] - 传统SEO失效,AI成为全新搜索入口,未可知研究院推出GEO智能广告服务,抢占"答案话语权" [6] - 未来70%用户决策依赖AI推荐时,GEO将成为新时代的黄金广告位 [11] 2025年AI投资赛道 - 通用智能体(Agentic AI)、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小型AI硬件革命、AI for Science是重点赛道 [8] 未可知研究院的定位与服务 - 聚焦AI前沿趋势、商业落地与人才发展,致力于成为"AI时代的认知基础设施" [12] - 提供"趋势预判-技术拆解-商业落地"全链条服务,连接技术方与场景方 [11] - 参与工信部AIGC标准制定,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赛道筛选与投资风险评估服务 [11]
百奥赛图与镁伽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千鼠万抗”开启AI+自动化新时代
新浪财经· 2025-08-12 09:57
战略合作核心 - 百奥赛图与镁伽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全人抗体研发与生产的数智化升级 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在智能自动化建设 研发效能提升等关键方向展开合作 [1] - 合作将整合百奥赛图在抗体研发的技术积淀与超百万抗体分子资源 结合镁伽智能自动化创新能力 共建覆盖抗体发现 制备与筛选的智能升级体系 [4] - 合作核心在于推动全人抗体研发生产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打造高效率 数据驱动 规模化的研发生产体系 [4] 百奥赛图业务与技术 - 公司建立了涵盖靶点发现 全人抗体序列分子开发 临床前评估及合作转化的全链条一体化研发平台 [3] - 通过"千鼠万抗TM"计划实现了覆盖千余靶点 超百万全人抗体序列分子的规模化开发 [3] - 自主研发了RenMice®平台 用于全人治疗性单克隆抗体 双/多特异性抗体 双抗ADC 纳米抗体和类TCR抗体的发现 [9][10] - 已签署约200项药物合作开发/授权/转让协议 与多家MNC达成50多个靶点项目RenMice®平台授权开发合作 [10] 镁伽科技技术优势 - 以"感知-构思-执行"闭环技术架构为内核 构建高度适配生命科学场景的智能化软硬件生态 [3] - 多功能自主智能体能够独立执行复杂任务 可灵活嵌入多元研发场景 [3] - 自研高度智能化的数据处理系统与算法模型 为科研结果的标准化沉淀 深度价值挖掘奠定基础 [3] 合作技术细节 - 多智能体解决方案优化科研人力投入 实现超百万级规模自动化 提升抗体制备等实验环节的效率与精准性 [4] - LabillionTM数据智能系统实现高通量筛选产生的序列与功能数据的高效整合 实时分析与深度关联 [4] - LibraXTM智能质控平台对研发生产各环节进行动态监控 保障批量级抗体输出的质量与稳定性 [4] 高管观点 - 百奥赛图CEO表示合作将为"千鼠万抗"全链条引入更先进的数字技术和自动化能力 打造更高效 更智能 更具可扩展性的研发与生产体系 [5] - 镁伽科技高管表示合作将加速抗体研发从靶点发现到生产质控的端到端数智化重构 打造AI for Science在生物医药产业化应用中的标杆 [7]
化工巨变前夜!AI智能体杀入实验室,6大赛道正被重塑
材料汇· 2025-08-11 23:38
AI for Science成为未来研究升级的重要路径 - AI4S已成为科学研发领域"新范式",进入加速发展期,作为继实验、理论、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之后的"第五范式",利用深度学习解决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核心难题[7] - AlphaFold2模型在2020年破解蛋白质折叠难题,2024年其发明者获诺贝尔化学奖,最新AlphaFold3能预测蛋白质、DNA、RNA及药物分子相互作用,加速生物研究速度5%-10%[8] - AI发展历经70多年,从符号主义到深度学习阶段,现能对"未知"进行判断、模拟和自我修正,在应用端具备更高落地价值[7] AI4S发展衍生新的合作状态 - 当前商业模式包括合同研究组织(CRO)服务模式和内部研发模式,前者提供定向服务收取费用,后者自建平台通过许可或产业化获利[14] - 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初创型AI4S平台或与大学团队合作弥补数据和技术短板,承担工程化生产和推广环节[14] - 合作研发模式可快速启动降低初期成本,内部研发投入大但完全掌控技术路线,未来大型机构可能采用混合模式[19][20] 国内AI发展向应用落地推进 - 中国AI政策呈现体系化特点,通过国家规划整合算力、数据和人才资源,如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三步走"战略[22] - 2025年政策加大应用端推进,提出"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应用[27] - 大型化工集团成立AI/数智化事业部引进顶尖人才,如中国中化招聘要求具备谷歌、微软等AI部门工作经历[28][29] AI应用从行业痛点突破 - AI4S应用以高效为核心驱动,解决长研发周期、高成本问题,如AlphaFold2将蛋白质结构解析从年缩短到分钟[33][34] - 创新是AI在化工应用主旋律,关注菌株筛选、新型材料、农药开发等六个方向,如神经网络优化发酵培养基使产量提升63.33%[37][42] - 优化生产和资源调配是AI逐步兑现领域,如"AI+机器人"巡检系统在有毒环境下检测正确率达99.99%[62][63] AI4S多行业应用差异明显 - 高质量数据及应用将拉开企业差距,AI领军者企业投资回报率达39%,其他企业仅25%[83][84] - 大模型不完全适配化工专业化领域,需选择垂直AI方案,缺乏行业上下文会使工人绩效下降19%[89][90] - AI布局需硬件同步跟进,如高性能算力设施、数据存储与传输基础设施等[94][96] 投资建议 - 关注晶泰科技,全球AI制药与材料科学领军者,累计加速100多条新药管线,2024年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52.87%[98][100][101] - 中控技术为化工企业部署AI监测系统实现超前预警[63][65] - 志特新材在AI辅助材料研发方面有布局[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