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五一”假期“村”字号频“出圈”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
中国新闻网· 2025-05-05 16:10
乡村旅游新业态 - "村"字号活动如贵州榕江"村超"、台江"村BA"、三都"村马"、凯里"村T"等持续火爆,吸引大量游客参与[1] - 新疆、内蒙古等地骑手携百余匹赛马参加"贵州村马",吸引3万余名观众观赛[1] - "村T"走秀达成五省区民族服饰联展,30多个民族进行服饰展演[1] 乡村特色体验 - 云南墨江"村烤"项目提供当地特色美食如五彩糯米饭、炭烤五花肉等,并有文艺团体轮番献艺[1] - 浙江乡村游中"村咖"成为热门打卡点,杭州桐庐最火门店需排队半小时[2] -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呈坎古村落举办非遗鱼灯巡游,吸引众多游客体验徽州民俗[4] 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指出,乡村文旅资源具有典型性、在地性等特点,需构建审美意象的乡村艺术现场[4] -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强调打造特色"村IP"需坚持地域特色,让游客看到文化遗产与未来[5] - "村"字号活动显现凝聚人心、聚合人才、带动就业的功能,具有长远价值[5]
“文化+烟火气”解锁跨界新玩法 古镇“小而美”激活文旅“大流量”
央视网· 2025-05-05 15:22
浙江兰溪游埠古镇 - 游埠古镇拥有1300多年历史 自古以来店铺林立商贾云集 形成特色早茶文化 [1][3] - 古镇核心区1平方公里内分布38家早茶店 集中在两条3米宽500米长的街巷 [3] - "五一"假期日均游客接待量达6.5万人次 当地开放学校等临时停车空间缓解交通压力 [3] - 早茶店提供300余种小吃 特色美食"肉沉子"由鸡蛋和肉沫制成 具有当地文化寓意 [9][11] - 立夏节气传统食品带饼油条日均销量激增 寓意吉祥并形成排队购买现象 [6] 重庆磁器口古镇 - 磁器口古镇保留明清风格巴渝特色民居 叠加山城建筑特点成为必打卡景点 [11][13] - 景区提供陈麻花酸辣粉等特色美食 配套老茶馆川剧表演等民俗体验项目 [13] - "五一"前四天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同比增长20%以上 [13] - 新开发的后街商业区融合现代与传统 引入连锁品牌和文创商店提升承载力 [15] - 扩容提质后日最大承载量提升至31.14万人次 瞬时承载量达7.78万人次 [15] - 智慧管理系统实时监测人流 设置5个重点区域15个点位 500余人保障安全 [17] - 新增35块交通标识 整合多方力量指挥疏导 实施4万人次瞬时人流限流措施 [17][19]
2025年五一旅游市场:消费热潮涌动,多元趋势凸显
南方都市报· 2025-05-05 14:16
国内旅游市场复苏态势 -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供需两旺,出游需求全面释放,文旅消费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1] - 民航旅客运输量达1075万人次,日均215万人次,同比增长8% [2]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4.2亿人次,同比增长4.5% [2] 热门目的地与消费趋势 - 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位居热门旅游城市前列,同时县城"反向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30% [4] - 酒店预订覆盖全球1837个城市,较去年增加432个,自驾游人次同比增长近40% [4] - 高星酒店需求旺盛,四星、五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分别同比增长54%和28% [9] 多元化旅游方式 - 错峰出游占比显著,19%游客选择假期前出发,7%选择假期最后一天出行 [6] - 亲子游与宠物友好服务升级,携程租车亲子订单占比增长11个百分点,宠物友好酒店订单量增长超30% [4][8] - 自驾游市场量价齐升,异地出行占比85%,人均租车消费增长24%,新能源车型渗透率提升 [8] 文化与主题旅游 - 国潮旅游热度高涨,非遗主题游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32%,小众古镇流量激增30% [9] - 户外旅游需求爆发,含"极限运动"标签的景区预订量同比暴涨50% [9] - 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免签政策和购物退税政策助推外国游客体验农耕文化等活动 [9] 消费群体特征 - 大学生和老年旅客增长显著,19-22岁群体机票预订量增幅达60%,60岁以上群体增长40% [11] - "新银发"一族(55-60岁)酒店预订增幅43%,偏好自由行与自然景点路线 [11] - 年轻群体引领网红城市打卡潮流,乐山、张家界等目的地出游人次同比增幅超200% [13] 政策与市场前景 - 错峰休假政策推动客流量同比增长超30%,延长假期刺激远途旅游 [14] - 离境退税政策升级,起退点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提高至2万元,提升入境消费力 [14]
新场景·新体验·新举措——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市场活力十足
新华社· 2025-05-05 11:11
旅游消费市场表现 - 五一假期期间旅游消费市场稳步增长 多地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显著提升 黑龙江省接待游客921 5万人次同比增长13 8% 湖北省A级景区接待游客1217 03万人次同比增长24 15% 甘肃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34 6万人次同比增长18 5% [1] - 大城市群周边旅游度假区及休闲街区人气高涨 广东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77 4万人次同比增长12 2% [1] - 乡村旅游消费表现亮眼 甘肃省乡村旅游游客花费达11 54亿元同比增长29 81% [1] 旅游产品创新与场景拓展 - 科技赋能文旅体验 江苏无锡拈花湾景区通过1500架无人机表演与蓝莲花焰火打造"科技+自然+文化"沉浸式体验 [1] - 各地景区结合文化特色推出多元化活动 重庆市推出100余场文旅节庆活动涵盖体育音乐国潮等领域 浙江省东钱湖度假区推出20余项创意活动包括南宋风华沉浸剧场等 [2] - 新兴文旅场景蓬勃发展 云南大理古城举办主题灯会与沉浸式演艺活动 融合古韵塔影创意市集等元素 [2] 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发展 - 乡村旅游深化文体旅融合 贵州省榕江"村超"等群众性活动火爆 江西省南城县举办"农耕+非遗"组合活动 [2] - 红色旅游创新展演形式 安徽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假期前三日接待2 4万人次 山东临沂天蒙景区推出沉浸式实景演艺《沂蒙山小调》 [3] 景区管理与服务优化 - 多地延长开放时间增加接待容量 湖南博物院每日延长开放至晚8点并增加5000个预约名额 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放夜场每日增售1 5万张门票 [3] - 交通与配套服务显著提升 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增投客运车辆110台开放停车位1 5万个 黄山市开通免费接驳公交并配备超千名志愿者 [3]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多地泉水复涌成为热门旅游点
央广网· 2025-05-05 08:30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保护处处长潘炳江:颁布了《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等,优化城市供水水资 源配置,减少约1亿立方米/年的地下水开采量。在济南趵突泉、白泉等泉域,213个地下水位监测点构 成了较为全面的地下水水位监测体系。 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宣传科科长陆倩:我们以泉为脉构建文旅融合新场景,比如开通环泉主题 巴士,串联特色点位,建成百泉鸳水公园等地标项目。通过泉水生态价值转化,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近年来,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印发实施《"十四五"重点区域地下水超 采综合治理方案》等,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二级调研员李青介绍,通过瞄准华北地区及10个重点区域进 行精准施策,华北地区、汾渭谷地、黄淮地区泉水流量增大,泉域保护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央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记者刘梦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近 年来,各地持续进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在我国华北平原、汾渭谷地等不少地区,一度干涸、断流的 泉眼焕新生。泉水复涌成为各地群众假期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难老泉是历史名泉,然而,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难老泉一度断流。太原市 大力修复晋祠泉域生态系统,相继关 ...
悦来通辽 乐享“五一”
内蒙古日报· 2025-05-05 08:12
文旅活动与演出 - 通辽市悦来河文旅休闲街区在"五一"假期举办融合电声乐与民乐的特色演出,吸引大量游客 [1] - 演出曲目包括《口是心非》《红日》《乌兰巴托之夜》等经典歌曲,民族特色与现代音乐元素巧妙融合 [1] - 街区引入非遗制作、文创潮品、特色美食等多元业态,提升游客体验 [1] - 科尔沁区乌兰牧骑在北京上演现代舞剧《白云·净生》和原生态民族艺术分享会,展示北疆文化传统与当下 [2] - 演出包含《额尔敦扎萨克的骏马》《万马奔腾》等节目,现场互动环节增强观众参与感 [2] 文旅产业发展战略 - 通辽市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牵引,培塑"悦来通辽"文旅品牌 [1] - 构建"一轴三区"发展格局,重点建设西辽河文明研学、科尔沁文化展示、城郊型乡村旅游等基地 [1] - 2025年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旅游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三大行动 [3] - 重点推进20个千万元以上文旅项目,拓展"旅游+""+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 [3] - 计划举办西辽河文化节等500余项文旅活动,开发四季旅游产品 [3] 文旅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通辽市接待国内游客631.08万人次,同比增长17.40% [3] - 国内游客总花费77.61亿元,同比增长6.77% [3] - 通过文旅融合推动全市旅游提质增效 [3] 品牌建设与产品开发 - 打造"歌游内蒙古·悦享西辽河"区域品牌 [3] - 开发自驾游、露营游、康养游、度假游精品景区和线路 [3] - 推出定制化旅游产品,助力"引客入通",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3]
优酸乳嚼柠檬新品上市,公益派发10万包嚼柠檬
齐鲁晚报· 2025-05-04 20:57
本次活动以"10万包嚼柠檬免费发"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向济南市民及游客免费派发10万盒伊利 新品"优酸乳·嚼柠檬",总价值达40万元,传递品牌关怀,助力文旅消费深度融合。 主会场落地千佛山,分会场覆盖动物园、佛慧山 本次活动主会场设在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分会场扩展至济南动物园、佛慧山景区等主要景区。市民及游 客可通过扫描活动现场二维码免费领取"优酸乳嚼柠檬"一盒,每人限领一次。活动期间,各会场设置有 醒目的宣传展架、拍照打卡点,还有丰富的文艺节目演出,各点位安排有工作人员引导参与,确保活动 有序开展。 优酸乳嚼柠檬新品上市,首创全新品类轻乳果汁饮品,为弘扬劳动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崇劳动者、关爱 劳动者的良好氛围,伊利液态奶事业部济南区域联合济南市公园发展服务中心,5月1日至5日开展"庆五 一·致敬劳动者"全市公益派发活动。 术,增加了多道工序,保证每一瓶、每一口都均匀地喝到每种果粒,带来满满的咀嚼乐趣。消费者现场 试饮时感叹:"这款嚼柠檬层次感太惊艳了!就像在喝一颗鲜柠檬。 文旅融合促消费,公益行动暖人心 活动深度融合济南文旅资源,以千佛山、动物园、佛慧山等景区为纽带,吸引市民及游客在游览中参与 公益互动。 ...
五一假期兵马俑等景区延长时间开放夜场,部分景区推免票活动
南方都市报· 2025-05-04 20:56
文旅行业"五一"假期表现 - 多地景区延长开放时间并增加夜场活动 湖南博物院每日延长开放至晚上8点并增加5000个预约名额 陕西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每天增加1.5万张夜场门票 [1] - 文旅融合与科技赋能成为提升服务品质的关键手段 各地通过丰富产品供给带动旅游消费增长 [1] 地方文旅优惠政策 - 江西省九江市推出54项常态化优惠措施 包括庐山"护士节"门票优惠 属相免票及景区联票折扣 [3] -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提供票根专属福利 覆盖迪士尼乐园 购物村等场景的折扣权益 [3] - 无锡市梁溪区发放250万元文旅通用券 涵盖50家商户的景点门票 消费抵扣及出行补贴 [3] - 黑龙江亚布力度假区推出免费游览熊猫馆 索道体验及特色餐饮服务 [3] 交通与配套服务升级 - 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为草莓音乐节开通北四环直达专线 [3] - 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新增110台客运车辆和1.5万个停车位 天柱山景区启用智慧分流系统 黄山市部署千名志愿者及免费接驳公交 [3]
香江观澜:香港创新求变迎“五一”客流高峰
中国新闻网· 2025-05-04 20:56
近两年,每逢内地春节、"五一"和"十一"等长假前夕,特区政府均召开跨部门工作会议,文化体育及旅 游局、运输及物流局、保安局等部门提前统筹,做好访港内地旅客接待。 2023年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后,香港郊野公园、海岛成为不少内地旅客访港游玩新选择。今年以 来,500港元纸币图案取景地、拥有独特地貌的香港西贡万宜水库东坝地区成为网红"打卡"地。不过, 该地位置偏僻,公共交通欠佳,导致徒步客经常排队等巴士。 今年"五一"假期前,特区政府多个机构联手优化万宜水库东坝地区交通配套,提升游客体验。有媒体记 者观察到,现场安排数十辆小巴和的士接驳客流,从此前的"人等车"变为"车等人",出行体验明显改 善。 从业界角度来看,近年来香港旅游、零售、餐饮等行业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根据游客由实物消费转向更 重服务消费的趋势,增加相关产品供给。今年"五一"假期,香港有商场联合网络流行的盲盒文创店,以 人气角色布设"打卡"位置,吸引顾客体验。 中新社香港5月4日电 题:香港创新求变迎"五一"客流高峰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截至5月3日21时,中国内地"五一"假期前3天入境香港的内地游客约67.6万人次,接近去年"五一"假期5 天访港内地 ...
多地晒“五一”前三天旅游数据,黑龙江等地接待游客量同比增超12%
北京商报· 2025-05-04 19:01
旅游消费市场表现 - 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国旅游消费呈现繁荣景象,各地通过丰富产品供给、加强文旅融合和科技赋能提升服务品质 [1] - 浙江省累计接待全域游客2374 8万人次,同比增长12 9% [1] - 黑龙江省接待游客921 5万人次,同比增长13 8% [1] - 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217 03万人次,同比增长24 15% [1] 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 - 江苏省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接待游客337 01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达10 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 15%和2 97% [1] - 甘肃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34 6万人次,游客花费11 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 5%和29 81% [1] - 广东省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77 4万人次,同比增长12 2% [1] 大城市群周边旅游 - 浙江省东钱湖旅游度假区首日接待游客超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 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 07%和15 84% [2] - 上海市佘山度假区前两日接待量达25 4万人次,知名酒店入住率接近100% [2] - 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老街前三日累计接待游客近19万人次,同比增长57 66% [2] - 重庆市龙门浩老街前三日累计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同比增长54 8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