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搜索文档
徐工胡德平:聚焦“双碳”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提升可持续发展内生力、影响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9-24 15:03
公司战略与ESG实践 - 公司将ESG作为必答题 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大核心指标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标准 [1] - 聚焦双碳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坚守以人为本和长期主义 持续打造可持续发展内生力和影响力 [1] - 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公司重要发展战略 在此战略引领下已做了多面前瞻布局 [1] 产品技术突破与运营数据 - 百台纯电动无人驾驶矿用自卸车在内蒙古伊敏露天矿实现规模化运行 国产化率达到100% [1][3] - 采用纯电动换电机制 换电成功率从60%提升至95%以上 达到L4级自动驾驶水平 [2] - 综合运行效率是人工驾驶1.2倍 经技术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 单车年运输量24.5万立方米可节省电费15.8万元 100台车减少用工136名 [2] - 每年降低人工成本约2720万元 整车故障率较传统车型降低30%以上 [2] - 100台车每年减少燃油消耗1.5万吨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4.8万吨 [2] 研发历程与技术演进 - 2020年开展矿用卡车以电代油实践 2021年实现三电系统和充换电核心技术突破 [3] - 2023年完成第一台样车试制 无人驾驶作业效率与人工驾驶持平 换电时长小于6分钟 [3] - 2024年在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三个维度深度提升 实现无人电车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力转化 [3] - 2025年集中开展技改工作 进一步提升产品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实际运营表现 - 百台编组单月连续作业超过400小时 最高人效比达到1:1.2 [3] - 最低运行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 在极寒工况下实现稳定运行 [1][3] - 在伊敏露天矿实现规模化运行 该矿年消耗燃油7.5万吨 燃油支出占运营成本50%以上 [1] 市场前景与发展规划 - 2026年计划落地300台纯电无人矿卡 作为面向全球市场的标准技术样例和商业模范 [4][5] - 矿山未来一定是绿色先行零碳先行 该方案是公司交出的零碳矿山技术答卷 [4][5]
海信HHA智能制造工业园开工仪式在泰国举行
环球网· 2025-09-24 14:09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在泰国春武里府开工海外最大工业园区HHA智能制造工业园 定位为深耕东盟市场及全球化关键支点 [1][3] - 工业园分三期建设 计划2030年全面完工 将引入AI质检和数字孪生技术打造全流程数字化生产线 [3] - 通过本土化运营与泰国供应商深化合作 共享产业集群优势 实现高起点建设及高标准运营 [3][4] 技术发展与产能建设 - 工业园对标全球顶尖灯塔工厂标准 以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为核心 追求环保与高效生产统一 [3] - 采用ESG理念指导制造业升级 将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作为核心发展路径 [3] 市场与社会影响 - 公司自2016年进入泰国市场后 已建立全品类产品线 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 并带动当地就业与产业发展 [3] - 通过体育赛事 教育及医疗捐赠等公益活动践行企业公民责任 促进中泰民心相通 [3] - 借助中泰建交50周年契机 以区位优势深化经贸合作 推动中泰关系再上新台阶 [1][3][4]
新奥公益慈善基金会二十年:企业基金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样本
新浪证券· 2025-09-24 11:0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基金会正通过将企业核心优势与社会需求、国家战略深度融合,以创新实践重塑公益生态,实现从单纯捐赠者到主动引领公益方向、创新公益模式的核心力量转变 [1][9] 绿色低碳公益 - 公司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通过设立“新奥公益慈善日”等系列活动,将绿色行动从宏观企业战略落地为四万员工的日常实践 [2] - 员工志愿者在全国多座城市联动开展绿色办公、垃圾分类、保护水资源等主题活动,搭建起向公众普及低碳知识的桥梁 [2][3] - 这些持续行动推动环保从“企业行为”转化为“社会共识”,为落实“两山理念”和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奠定社会基础 [3] 教育科研公益 - 公司在教育公益领域开创“全生态”捐助范式,公益重心从早期“建校工程”升级为助力学子成长的“励志工程”和提升教师能力的“素质工程” [4] - 公司通过捐资建设北京大学工学楼等举措,以“校企协同”模式推动产业资源与科研优势深度对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融合 [4] - 公益捐赠累计惠及12万学子、1万余名教师,其战略投入对推动教育发展与创新意义重大 [4][8] 文化传承公益 - 公司在文化公益领域以“创新”为核心,覆盖“走出去、活起来、普及开”三个维度,取得富有成效的成果 [5] - 通过联合举办“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和支持世界剧院北京论坛等活动,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文明互鉴 [6] - 公司参与打造“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等创新形式,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并通过组织“艺术第一课”等活动提升大众文化素养 [6][7] 公益成果与模式升级 - 二十年来公益实践成果丰硕,赈灾行动覆盖全国170余个市区县及3个海外国家,约2万名“七色花”志愿者活跃在各类公益场景中 [8] - 公司先后8次获得中华慈善奖,其公益模式实现了从“单点发力”到“系统增效”的跨越,为共同富裕注入可持续动能 [8][9] - 公司坚持公益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通过精准帮扶和搭建公益生态系统,持续推动公益行业升级 [9]
人走场净、骑行旅游、水稻旱作 “绿色低碳”融入生活
央视网· 2025-09-24 07:35
第三届中国碳市场大会将于24日在上海举行。近年来绿色低碳贯穿民生领域方方面面。 最近,"苏超"联赛第12轮比赛正式打响。无纸化的电子门票、"人走场净"、绿色出行等,让一场城市间的足球赛,正演变为绿色创新的试验场。 比赛前三个小时,位于江苏宿迁千鸟园广场公交集散点,不少市民已经开始陆续坐上公交,准备前往比赛现场。 球迷:我很愿意用这种绿色、健康的方式出行观赛,也能用这种特别方式为我喜欢的家乡球队加油助威。 球迷:公交车可以直达赛场周边,这对大家来讲都非常方便。公交车上有很多本地球迷,这样可以一起为我们宿迁队加油,这比自己开车有意思多了。 针对此次足球比比赛,江苏宿迁公交集团抽调了80辆新能源公交,保障赛事出行。 不仅出行方式注重低碳环保,早在赛事筹备时,低碳理念已融入比赛全流程设计之中。电子票务系统替代传统纸质票,单场就能减少纸张消耗超2万张,球 迷拿着手机和身份证,一扫就能进场,快速便捷。 宿迁市楚润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兆国:电子票不仅减少了纸张的使用,也减少了取票环节,广大球迷只要用手机就能实现购票、取票、观赛,同 时电子票也不易丢失,更加安全便捷。 在赛场,每隔50米就有一个分类垃圾桶,实现了垃圾 ...
江苏盐城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工作人员致信经济日报编辑部:让绿色理念生根开花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06:15
盐城绿色能源发展 - 盐城一体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和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绿色能源的跨越式发展 [1] -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是绿色低碳实践的缩影,园区面积为31平方公里 [1]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运营现状 - 园区内先导区的国际合作零碳项目有序推进,拓展区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开足马力,转型区的临港传统企业进行技术升级 [1] - 园区在国内率先搭建基于国网架构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绿电物理溯源 [1] - 园区企业使用的绿电来源清晰实在,并获得英国标准协会(BSI)的审定认可 [1] 产业园的竞争优势与目标 - 获得BSI“绿色凭证”使园区内出口导向型企业的产品在欧盟市场更具竞争力 [1] - 园区正朝着“国家级零碳产业园”的目标努力,旨在成为全国零碳发展的样板 [1]
2024年度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TOP100企业名录发布
中国电力报· 2025-09-23 16:45
绿证消费TOP100企业名录发布 - 中电联联合多家机构发布2024年度中国绿色电力消费TOP100企业名录 近20家能源企业上榜 显示能源电力企业绿证消费水平较高[1] 能源企业排名情况 - 名录前4名均由能源企业包揽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延续2023年前二席位 浙江省能源集团和深圳能源集团跃升至第三、第四[3] - 前10名中能源企业占据7席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分别位居第八、第九席位[3] - 中国大唐集团和国家电网公司分别位居榜单第十四、十七席位[3] 绿色电力消费规模 - 2025年1-7月全国绿色电力消费总量累计完成597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2.69%[3] - 绿电交易电量181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2.10%[3] - 绿证交易4.16亿个 对应电量416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2.96%[3] 名录编制标准 - 以绿色电力证书作为绿色电力消费唯一凭证 包括绿电交易和绿证交易[3] - 依据各企业2024年真实可信的绿色电力消费数据形成 统计口径全面数据完整[3] - 涵盖能源、石化、钢铁、制造、科技、服务等多个行业 覆盖度广泛[3] 企业名录详情 - 前30名企业包括国家能源投资集团(1)、国家电力投资集团(2)、浙江省能源集团(3)、深圳能源集团(4)、四川永祥股份(5)、广东省能源集团(6)、富士康科技集团(7)、中国石油化工集团(8)、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9)、中国铝业集团(10)等[7] - 第31-60名企业包括隆基绿能科技(31)、陕西煤业化工集团(32)、中国中煤能源集团(33)、中国海洋石油集团(35)、中国南方电网(41)、苹果中国(42)、腾讯集团(48)等[8] - 第61-100名企业包括广州恒运企业集团(61)、华为集团(63)、华晨宝马汽车(68)、快手科技(75)、北京汽车集团(76)、百威投资中国(81)、青岛啤酒(82)、巴斯夫中国(85)等[9][10]
中国人寿财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金融时报· 2025-09-23 15:01
公司战略与制度框架 - 公司印发《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推进乡村全面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以量化指标和闭环考核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 - 2025年上半年为791万户次农户提供3306亿元风险保障 [1] 粮食安全保障 - 在20个省份新研发上线31个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产品和11个三大主粮收入保险产品 [3] - 在29个省份承保三大主粮7086万亩 为520万户次农户提供685亿元风险保障 [3] - 落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保险试点并扩大高标准农田保险服务范围 在11个省份开展77个高标准农田项目 累计为12万亩高标准农田提供25亿元风险保障 [4] 特色农业与产业拓展 - 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推动生鲜乳保障从价格保险升级为收入保险 [6] - 在售地方政策性产品达1711个 新报备地方特色农险产品118个 在33个省份为180万户次农户提供1222亿元风险保障 [6] - 在售碳汇保险产品达59款 在9个省份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1亿元 [7] 服务创新与科技应用 - 与山西省林草局联合印发厚植美丽山西生态底色"五个一"公益行动方案 为护林员和防火员定制开发绿色卫士专属产品 [9] - 蓝色保险发展中心开发10余项区域化海洋保险产品 在山东为4022个养殖户提供超6.43亿元风险保障 [9] - 通过国寿i农图、国寿i农飞实现精准管理 养殖领域首创牛脸识别技术 依托安心防平台对15类灾害实施县域级预警 [11] 服务网络与金融协同 - 建成县级和乡镇营销服务部186个 乡镇三农服务站上万个 村级服务点近5.7万个 [12] - 国寿i农险APP实现在线投保、缴费和天气预警等增值服务 [12] - 在7省落地农业保险+信贷服务 带动涉农贷款超2亿元 [12]
“网-源-储-车”供能系统在包神铁路集团正式投运
新华财经· 2025-09-23 12:33
新华财经呼和浩特9月23日电(记者蔡博腾)《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项目22日取得重 大成果,在包神铁路集团建成多个能量互联互通的"网-源-储-车"协同供能系统示范工程,并正式投运, 形成涵盖系统架构、广域保护、变换装备和能量管控的协同供能系统成套技术,为新能源接入轨道交通 系统,提供了新的工程解决方案。 目前,包神铁路集团升级改造了6座牵引变电所和1座分区所,建设了最大6.02兆瓦新能源、4兆瓦时储 能接入的303公里"网-源-储-车"协同供能示范工程,实现了新能源接入27.5千伏牵引供电系统、再生制 动能量利用、牵引负荷削峰填谷和应急供电,为国内既有铁路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范例。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740万度的"零碳"绿色电能,节约标准煤约22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约5800吨。 "网-源-储-车"协同供能系统示范工程采用传统电网与光伏电能并行供电模式,为铁路牵引机车供能。机 车运行时,新能源发电系统通过直流或交流系统传输,经电能变换后汇入功率融通装置,向机车供能。 功率融通装置可将供电充裕侧的电网功率转移至负载较重侧,实现牵引供电分区所两臂功率优化与负 ...
2026第五届中国(济南)国际化工产业博览会
搜狐财经· 2025-09-23 10:51
"2026第五届中国(济南)国际化工产业博览会"旨在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助力山东省实现从"化工大 省"向"化工强省"的跨越,通过聚焦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链升级,为全国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 展提供"山东样板",并为全球化工产业创新贡献中国方案。博览会由山东省化工专项行动办公室指导, 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促进会、山东省安全产业协会主办,山东世创展览展示服务有限公司、中润展 览(山东)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拟定于2026年3月30-4月1日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博览会主要围 绕:化工新型材料、绿色化工设备、化工互联网解决方案、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技术与产品的展示。 博览会将汇聚各地化工园区、科研院所、高校、生产型企业、化工贸易商、经销商等行业上下游客户同 台交流沟通,真正做到"化工行业一站式贸易采购平台",诚邀您的参与! ...
服贸会上“绿色惊喜”多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47
环境服务专题展亮点 - 2025年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展突出绿色低碳主题 展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 [1] 亮马河治理项目 - 亮马河全长9.3公里 经综合治理实现18公里滨水绿道贯通和6公里旅游通航 [3] - 河岸串联"1河2湖24桥18景" 形成集休闲生活 国际交往和自然生态于一体的绿色空间 [3] - 项目将周围商圈消费带联通 激活区域经济发展引擎 [3] 温榆河公园生态建设 - 北京温榆河公园拥有18平方公里连片生态空间 涵养7种水生生境类型及880多种动植物 [4] - 配套建设30公里慢行绿道和15公里水上游线 强化首都城区生态功能 [4] 智能回收系统运营数据 - "爱回收"智能回收机在北京投放2106台 日回收量达150吨 [6] - 覆盖10个区960个小区 累计投递次数420万次 总投递重量1.1万吨 [6] - 采用0.6元/公斤加随机红包的激励机制 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 [5][6] 垃圾处理技术升级 - 不可回收垃圾通过焚烧发电实现资源化利用 [7] - 人工智能智慧焚烧系统提升发电效率并降低耗材 [7] 林区生态经济模式 - 内蒙古森工集团发展林下种植 养殖 采集和森林旅游产业 [8] - 白桦树汁采集实行5年轮休制 确保生态可持续性 [8] - 自主及协助开发8个造林碳汇项目 其中7个已完成公示 [9] 首钢园绿色示范 - 服贸会场馆群面积超10万平方米 展示工业遗产可持续利用典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