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值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光大控股(00165.HK):业绩扭亏为盈 募投管退全面向好
格隆汇· 2025-09-04 12:00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营业净收入18.9亿港币,归母净利润4.0亿港币(去年同期亏损12.8亿港币),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收益0.24港币,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1] 投资业务表现 - 投资业务收入16.9亿港币(去年同期亏损3.9亿港币),未实现投资收入9.8亿港币(去年同期亏损12.1亿港币) [1] - 自有资金投资未实现收入11.0亿港币,其中财务性投资未实现收入11.6亿港币,重要投资企业亏损收窄至0.6亿港币 [1] - 基金管理业务未实现投资亏损收窄至1.2亿港币(去年同期亏损7.4亿港币) [1] 资产管理业务 - 1H25期末AUM较2024年末增长2%至1,194亿港币 [2] - 新设淮安洪泽光启和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发展基金,新增募资27.4亿港币 [2] - 客户合约收入同比下降15%至1.8亿港币,管理费同比下降35%至0.5亿港币,表现费及咨询费同比下降24%至0.1亿港币 [2] 资金退出与流动性 - 1H25通过项目退出实现资金回笼20.2亿港币,完成小鹏汽车、大普通信、Taboola三笔完全退出及软通动力等多个项目部分退出 [3] - 退出回报倍数(MOIC)约2.8倍 [3] - 现金余额81亿港币,持有49亿港币银行未动用授信额度 [3] 战略与展望 - 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经济复苏预期及政策支持,全年投资收益有望进一步改善 [1] - 依托品牌效应及国资LP募资能力,预计资产规模恢复扩张 [2] - 充裕现金流及稳健财务状况为未来发展提供支撑 [3]
投研老将徐志敏“硬核”挥别中泰资管:十年产品全盈利!行业人才格局生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6:58
近日,资管行业又见标志性人物离任。中泰资管首席投资官徐志敏通过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封 情真意切的告别信,宣布即将结束其十年有余的中泰生涯。 据公司公告,他将于2025年9月4日起正式卸任所有在管产品,相关产品将由团队投资经理张亨嘉接管。 这是2025年以来,继东方红资管张锋、财通资管姜永明之后,又一位券商资管重磅投研领军人物离开。 十年答卷:所有产品百分百赚钱 拥有十多年投资经验、完整经历市场多轮牛熊的徐志敏,职业生涯清晰勾勒出从研究员成长为核心投资 决策者的路径。 作为中泰资管的首席投资官,徐志敏负责公司权益投资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并亲自管理多只重要产品, 深度参与了中泰资管"价值投资"理念的塑造。 在告别信中,徐志敏为其十年职业生涯做了一次简洁而硬核的总结:"我管理的所有产品全部赚钱,每 年都跑赢沪深300,积累下来就是大幅跑赢沪深300,且产品盈利幅度与产品运行时长总体呈正比。这意 味着任何一位我的客户,只要中途没有退出,就会百分百赚钱;而且持有的时间越长,就会赚钱越 多。" 这份"百分百赚钱"的答卷,在波动剧烈的A股市场中显得尤为珍贵。 今年4月,徐志敏曾表示,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需要更专注一点, ...
发挥长钱长投优势 险资系私募偏好大蓝筹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06:44
险资系证券私募发展现状 - 平安资管旗下恒毅持盈私募完成登记 首期基金规模300亿元 由平安资管100%持股[1][2] - 险资系证券私募已达7家 试点金额合计2220亿元 涵盖三批长期投资改革试点[1][2] - 试点机构包括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 人保寿险及人保资产等 采用公司制基金和契约制基金方式[2] 险资私募持股配置特征 - 重点布局能源 基建领域龙头股 包括中国石油 中国神华 大秦铁路等[1][3]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新进中国石油第6大流通股东 持股2.17亿股 市值18.57亿元[3] - 新进中国神华第9大流通股东 持股5200万股 市值21.16亿元 新进大秦铁路第4大股东 持股2.98亿股 市值超19亿元[3] - 鸿鹄志远一期持续持有伊利股份 陕西煤业 中国电信 持股数量保持稳定[4] 投资策略与经营表现 - 贯彻长期投资 价值投资理念 通过低频交易 长期持有获取稳健股息收益[5][6] - 鸿鹄志远一期总资产571.12亿元 净资产556.84亿元 上半年净利润9.68亿元[5] - 投资标的聚焦治理良好 经营稳健 股息稳定的大盘蓝筹股 减少短期股价波动影响[6] - 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 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作用 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6]
发挥长钱长投优势险资系私募偏好大蓝筹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06:42
险资系证券私募发展 - 平安资管旗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完成登记,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3亿元,由平安资管100%持股,首期基金规模达300亿元,聚焦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重点布局符合政策导向的优质上市公司 [1]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已批准三批,累计试点金额2220亿元,目前共有7家险资系证券私募获批,参与机构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及人保资产等 [2][4] 险资系私募基金投资动向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基金新进成为中国石油A股第6大流通股东,持股2.17亿股,持仓市值约18.57亿元,同时新进成为中国神华A股第9大流通股东,持股5200万股,持仓市值约21.16亿元 [2]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1号私募基金位列中国石化第8大股东,持股3.05亿股,对应市值超过17亿元,并新进成为大秦铁路第4大股东,持股2.98亿股,对应市值超19亿元 [3] - 鸿鹄志远基金一期继续出现在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和中国电信的前十大股东之列,持股数量较上一季度保持不变 [3] 险资系私募基金经营表现 - 鸿鹄志远基金一期截至6月30日总资产达571.12亿元,净资产556.84亿元,上半年营业收入12.03亿元,营业利润11.75亿元,净利润9.68亿元 [3] - 鸿鹄志远系列基金通过低频交易和长期持有方式获得稳健股息收益,投资策略聚焦公司治理良好、经营稳健、股息稳定的大盘蓝筹股,以减少股价短期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4] 险资投资策略与市场作用 - 险资系私募基金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长钱长投"原则,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属性,以高质量发展理念看待资本市场,促进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4] - 险企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入市,有助于发挥险资长钱长投优势,支持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大中长期资金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 [4]
热点轮换、分路突围,那些绩优基金经理都在买啥?
搜狐财经· 2025-09-03 23:51
市场表现 - 2025年A股市场显著走强 上证指数刷新近十年新高[2]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首次突破35万亿元[2] - 截至9月2日 红利指数年内下跌4.41%[8] 基金公司业绩 - 上半年净利润超2亿元的基金公司共19家[2] - 广发基金、中欧基金、兴业基金净利润增速超40%[2] 基金经理表现 - 汇添富马翔管理的科技创新混合任职回报超240%[2] - 中欧蓝小康管理的中欧红利优享近一年收益50.73% 任职回报159.05%[2][8] - 大成韩创管理的大成产业趋势年内上涨46.48%[2] - 中欧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混合任职回报175.71%[6] - 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A年内上涨71.58%[6] - 易方达祁禾管理的高端制造混合A年内上涨41.55%[6] - 嘉实王贵重管理的科技创新混合年内上涨35.81%[6] 科技板块投资 - 科技股成为下半年市场核心 半导体、云计算、机器人板块全线飙升[5] - 人工智能投资聚焦上游高端制造(CPO、PCB)和下游互联网龙头[5] - 新易盛年内涨幅335.58% 中际旭创涨幅212.17% 中芯国际H股涨幅90.88%[6] - 沪电股份涨幅71.7% 腾讯控股涨幅45.58% 阿里巴巴涨幅67.46%[6] 价值投资策略 - 中欧蓝小康采用价值平衡策略 在管规模136亿元[2][8] - 投资体系融合宏观国别分析和产业周期配置[8] - 重仓紫金矿业、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建设银行、中国黄金国际等标的[9] - 关注反内卷政策下顺周期龙头公司盈利恢复机会[9] 行业配置动向 - 科技成长与价值投资双线并行[2][5] - 人工智能赛道短期等待技术突破临界点[6] - 二季度优化AI应用组合 聚焦盈利模式清晰标的[6]
侃股:高分红让A股更具投资价值
北京商报· 2025-09-03 19:28
上市公司分红规模 - 超过800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中期现金分红方案创历史新高 [1] - A股公司中期派现金额合计超6300亿元刷新历史纪录 [1] 分红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 高分红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并增强回报投资者意识 [1] - 稳定慷慨的分红政策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并提供稳定资金来源 [1] - 高分红反映公司充裕现金流和良好财务状况体现经营稳健性 [1] 市场结构转变 - A股市场从重融资轻回报模式向融资回报并重模式转变 [2] - 高分红吸引国内外资金流入增加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 [2] - 引导上市公司注重股东利益并提高治理水平和经营效率 [2] 利益相关方协同 - 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通过现金分红实现利益趋同 [3] - 现金分红相比大股东减持更能满足现金需求且避免引发投资者反感 [3] - 高分红需要上市公司监管层和投资者三方共同推动 [2]
险资系证券私募持仓曝光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13:14
险资系证券私募发展现状 - 目前已有7家险资系证券私募获批 试点金额合计2220亿元 [1][5][6] - 新完成登记的恒毅持盈私募基金由平安资管100%持股 首期基金规模300亿元 [4]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首批试点于2023年10月获批 规模500亿元 [4] 险资系私募基金持股布局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基金新进成为中国石油A股第6大流通股东 持股2.17亿股 市值18.57亿元 [2] - 该基金同时新进成为中国神华A股第9大流通股东 持股5200万股 市值21.16亿元 [2] - 鸿鹄志远三期1号基金位列中国石化第8大股东 持股3.05亿股 市值超17亿元 [2] - 该基金新进成为大秦铁路第4大股东 持股2.98亿股 市值超19亿元 [2] - 鸿鹄志远一期基金继续持有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和中国电信 持股数量保持稳定 [2] 投资策略与政策背景 - 险资系证券私募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思路 重点布局能源、基建龙头上市公司 [1] - 2024年1月六部门联合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要求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4] - 基金聚焦符合政策导向和险资配置需要的优质上市公司 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优势 [4]
险资系证券私募 持仓曝光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12:52
险资系证券私募发展现状 - 险资系证券私募数量已达7家 试点金额合计2220亿元 [1][9] - 平安资管旗下恒毅持盈完成登记 首期基金规模300亿元 [1][7] 持仓布局特征 - 重点布局能源及基建龙头股:中国石油持仓2.17亿股(市值18.57亿元) 中国神华持仓5200万股(市值21.16亿元) [3] - 持续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中国石化持仓3.05亿股(市值超17亿元) 大秦铁路持仓2.98亿股(市值超19亿元) [3] - 鸿鹄志远一期基金保持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及中国电信持股数量稳定 [4] 试点推进进程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于2023年10月启动首批试点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 [7] - 2024年1月推动第二批试点 人保寿险及人保资产获准参与 [7] - 试点机构包含国丰兴华、泰康稳行、太保致远等7家私募管理公司 [8] 投资策略导向 - 坚持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理念 聚焦政策导向及险资配置需求 [7] - 通过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形式运作 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优势 [7]
险资系证券私募,持仓曝光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12:32
近期,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上述部分基金的持股情况逐渐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首次现身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之 列。其中,该基金新进成为中国石油A股第6大流通股东,持股超2.17亿股,按照二季度末股价计算,持 仓市值约18.57亿元。另外,该基金新进成为中国神华A股第9大流通股东,持股超5200万股,按照二季 度末股价计算,持仓市值约21.16亿元。 中国石化(600028)8月26日晚披露的《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 况的公告》显示,截至8月21日,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号位列公司第8大股东,持 股3.05亿股,对应市值超过17亿元。大秦铁路9月2日晚披露的相关回购公告显示,截至8月28日,鸿鹄 志远三期1号新进成为公司第4大股东,持股2.98亿股,对应市值超19亿元。 此外,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即鸿鹄志远基金一期)二季度末继续出现在伊利股份 (600887)、陕西煤业(601225)和中国电信(601728)的股东之列,持股数量较上一季度保持不变。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长线资金——险资系证券私 ...
乘风而上,广发证券机构业务大增近8成
华尔街见闻· 2025-09-03 11:55
核心观点 - 广发证券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 收入153.98亿元(同比+34.38%) 归母净利润64.7亿元(同比+48.31%) 收入排名升至行业第四[1][2]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日均股基交易额1.57万亿元 同比+60%)和指数上涨(上证指数+2.76%) 四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3][4] - 公司深耕大湾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356家分支机构覆盖全国 珠三角网点数行业第一[13] 财务表现 - 总收入153.98亿元(同比+34.38%) 营业利润率54.14%[11] - 交易及机构业务收入49.69亿元(同比+78.46%) 营业利润率82.91%(同比+13.04个百分点)[5][11]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61.72亿元(同比+26.04%) 营业利润率64.59%[6][11] - 投资管理业务收入38.45亿元(同比+12.22%) 营业利润率35.44%[7][11] -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3.29亿元(同比-3.8%) 营业利润率1.44%[11] 业务亮点 - 交易及机构业务: 金融投资资产4151亿元(较年初+12.34%) 交易性金融资产2887亿元(较年初+18.9%) 坚持价值投资与多策略结合[5] - 财富管理业务: 投资顾问超4600人(行业第二) 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3000亿元(较上年末+14.13%) 融资融券余额1036.38亿元(市场份额5.6%)[6] - 投资管理业务: 广发基金与易方达基金合计管理规模超3.6万亿元 非货基规模分列行业第3和第1[8] 战略优势 - 大湾区布局: 港股IPO承销规模427.73亿港元 在中资券商中排名第4 受益于大湾区企业赴港上市热潮(上半年募资额1067亿港元)[14][15] - 跨境服务: 健全跨境人才培养与协同机制 助力中国企业出海布局[16] - 轻资产业务占比高 自营权益规模扩张提供业绩弹性[9] 市场环境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单日成交金额突破3万亿元[10] - 港股IPO市场活跃 募资额超纳斯达克(712亿港元)[14] - 政策支持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