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面振兴

搜索文档
摸清家底才能更好强农兴村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4
农业普查背景与意义 - 国务院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旨在全面摸清新时代"三农"家底 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 2016年第三次普查以来 我国"三农"情况发生显著变化: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 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培育 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面临新挑战 [1] - 作为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 我国农业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全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 普查结果将对世界农业作出重要贡献 [1] 普查特点与挑战 - 普查对象涵盖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大领域 具有中国特色 需克服农民外出务工、隐私保护意识增强、企业商业秘密等难题 [2] - 本次普查将强化现代化技术应用 包括遥感测量技术 并新增对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等新情况的调查 [2] - 普查数据将直接转化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成为农民参与市场的重要参考依据 [2] 数据应用与实施安排 - 普查分4阶段推进 2027年完成现场登记和数据处理发布 强调数据共治共享原则 建立完备的普查对象信息库 [3] - 将深入开发应用海量普查数据 为常规统计调查提供基础 促进成果广泛共享 [3] - 数据收集处理过程将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社会共识 [3]
让乡亲们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人民日报· 2025-06-06 06:02
北宋名臣范仲淹有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领导干部来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忧得 其所;后天下之乐而乐,乐在其中。广大群众笑在脸上、乐在心里,无数家庭安居乐业、其乐融融,这 样的美好图景,何尝不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好褒奖。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06日 05 版)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今天,如何进一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大家乐起来,让欢笑 声、歌声回荡在千家万户,也是乡村全面振兴应当聚焦的课题。近年来,贵州着力打造"多彩贵州"文旅 新品牌,榕江"村超"、台江"村BA"、凯里"村T"等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火爆出圈,不仅促进文旅发展, 更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倾情投入,乐在其中。这些文体活动已成为贵州农民群众尽情展示自己 的开心大舞台,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的生动注脚。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 有,农民群众才能有更多欢笑、更多乐趣。 让乡亲们笑容更多、心里更暖,根本上要靠做好群众工作,这需要真本领,讲究方式方法。善于与群众 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善用方言俚语和家乡土话,努力在语言、行动、作风上全方位、零距离亲近群 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好口碑就会如同"自 ...
全面摸清“三农”家底 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新华社· 2025-06-05 21:32
普查背景与意义 -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将于2026年开展 每10年进行一次 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1] - 普查旨在全面摸清新时代"三农"家底 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2] - 普查结果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2] 普查对象与范围 - 普查对象包括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3] - 行业范围涵盖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4] 普查核心内容 - 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从业人员、土地利用和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等[5] - 粮食和大食物生产:粮食和经济作物 肉蛋奶等畜产品 林产品、水产品等[5] - 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5] - 乡村发展基本情况: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治理等[5] - 农村居民生活情况:农户家庭情况、生活质量等[5] 普查创新点 - 内容创新:新增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调查[6] - 方法创新:采取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长表与短表相结合的方法[6] - 技术赋能: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6] - 数据应用:打造农业普查数据"一张图" 促进普查成果共享[6] 普查时间安排 - 标准时点为2026年12月31日24时 时期资料为2026年年度资料[8] - 准备阶段(2025-2026年):组建机构 研制方案 开展试点 落实经费物资[8] - 现场登记阶段(2027年1-5月):普查登记 数据上报 比对复查[8] - 数据处理及发布阶段(2027年6-12月):质量抽查 审核汇总 发布数据[8] - 资料开发应用阶段(2028-2029年):建立数据库 出版资料 开展分析[8] 组织实施 - 国务院设立普查领导小组 统计、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9] - 地方各级政府设立相应普查机构 负责本地区普查实施[9] - 充分发挥县、乡、村作用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配合[9]
丘陵沟壑间的蝶变(前沿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硬化路直通家门,"微菜园"绿意盎然,无花果挂满枝头……四川省内江市地处内陆丘陵地区,资源禀赋 并不丰富。然而,如今深入田间地头,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幅幅宜居宜业的和美画卷。 近年来,内江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强化党建引领,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切入点,让丘陵 沟壑间的村庄既有"颜值"又有"内涵",让群众真真切切触摸到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结出的幸福硕果。 干部下沉,扮靓乡村"颜值" 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长坝村依山而建,山上曾堆满了无人问津的鹅卵石。如今,这些石头却串起了一个 个果园、菜园、花园,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村民钟正明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改造前后的对比 视频:"你看,改造前这是个臭水沟,现在水干净得很。" 但是,起初村里提出开展面貌提升工作时,钟正明和不少村民并没有多大积极性。郭北镇党政办主任张 梦遥回忆,作为包村干部,他和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发放《农村面貌改善知情书》,组织召开院坝 会,但是效果有限。 怎么办?张梦遥决定用事实说话——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人家村庄改得好,咱们村也能这么 干。"钟正明说。 回来后,他主动拆掉门前乱搭乱建的鸡棚鸭棚,还用鹅卵石砌就菜园、花圃,环境更美了。在党员干部 ...
5月29日周四《新闻联播》要闻28条
快讯· 2025-05-29 20:31
24、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禁止执行美政府多个关税行政令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认为美经济前 景不确定性加剧; 25、以军持续袭击加沙地带多地致数十人死亡; 26、俄称新控制两个定居点 乌称打击俄军工设施:(1)俄称俄乌第二轮会谈将于6月2日举行;(2) 德总理称计划支持乌生产远程武器 俄称德相关决定加剧紧张局势; 5月29日周四《新闻联播》要闻28条 智通财经5月29日电,今天《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有: 27、伊朗重申美国必须解除对伊非法制裁; 28、瑞士发生大规模冰川崩塌 村庄被毁。 1、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发布《军事科研奖励条例》; 2、【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打造乡村特色产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天问二号成功发射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4、前4月规上轻工企业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5、政策加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6、【新闻特写】农机"上云" 三夏跑出"加速度"; 7、端午将至 民俗体验游热度持续上升; 8、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 9、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全部完成; 10、《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徽》国家标准6月1日实施; 11、"润心伴成长 同心护未来"主 ...
初心刻在田垄上
人民日报· 2025-05-29 06:31
乡村振兴政策实施 - 全国在岗驻村第一书记19.2万名、工作队员33万名 [1] - 第一书记制度在脱贫后继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 - 驻村第一书记主要任务包括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等 [1] 基层党组织建设 - 四川省孟桥村驻村第一书记罗凌峰制定《孟桥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手册》规范组织生活 [5] - 回引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优秀人才12名 [6] - 新发展党员2名,培育储备后备力量2名 [6] 产业发展模式 - 辽宁省后屯村发展红色旅游和辽峰葡萄种植产业 [8][9] - 葡萄种植大户年收入10多万元 [9] - 福建省解建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开发300亩现代化种植基地 [12] - 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突破30万元 [12] 基层治理创新 - 浙江省宾舍村组建12支志愿队伍开展8个月环境整治 [13] - 北京市马村实行网格化管理,划分11栋楼为4个网格 [17] - 通过"以物换物"方式解决废品堆积问题 [16] 民生服务改善 - 山西省上立羊泉村驻村书记张继峰创设"爱心理发日"和农产品销售渠道 [19] - 山东省贾桥村驻村书记孟谦协调市医院进村开展健康义诊 [21] - 记录村民困难情况并逐一解决 [21]
全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查改一体推进大会召开
河南日报· 2025-05-26 18:38
会议背景与核心目标 - 全省召开大会动员开展专项行动,重点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聚焦"两高四着力"(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着力乡村振兴、实体经济、社会治理、警示教育)[1] - 专项行动旨在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具体措施,强调"学查改"一体推进,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2] 农业与乡村振兴领域 - 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加强耕地保护建设,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3] -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加快农业强省建设[3] 实体经济与产业升级 - 深入企业调研,对照新发展理念整改突出问题,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3]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服务保障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 社会治理与基层建设 -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升法治和诚信建设水平,排查整治风险隐患[3] - 通过网格化管理凝聚群众,将党的领导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3] 作风建设与警示教育 - 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紧盯重点人员和领域,以案促治推动作风严管[3] - 强调八项规定对党风政风的转变作用,深化风腐同查同治,破除"局""圈""托"等不良风气[4] 实施要求与组织保障 - 要求各地部门协同联动,将专项行动转化为问题整改、能力提升的实际成效[3] - 坚持以上率下,统筹"两手抓、两促进",通过真查实改转变干部作风[4]
立足岗位做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效能治理的践行者
郑州日报· 2025-05-26 08:50
农业高质量发展 - 聚焦"农业强",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 - 聚焦"农村美",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以"一谷三区"建设为引领,持续提升乡村发展建设治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 - 聚焦"农民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方位增加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 [2] - 聚焦"改革活",持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2] 县域经济发展 - 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全面提升现代食品、装备智造、生物医药"两主一新"产业现代化水平 [3] - 充分发挥驻地25所大中专院校、30万名在校师生优势,加快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区,促进科研成果更好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3] - 坚定传承和弘扬黄帝文化、郑韩文化等历史文化瑰宝,全力推进黄帝故里5A级景区创建,开创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 [3] 水利系统建设 - 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严防旱涝急转,做好各类水利工程和水源优化调度、合理配置 [4] - 聚焦河道、水库、南水北调、山洪灾害防御等防御重点,全面部署、精心准备,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 [4] 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 - 持之以恒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5] -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积极培育林下经济新业态 [5] - 全力推进林业工作全面融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巩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果 [6]
多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经济日报· 2025-05-26 06:21
政策导向与成果 - 强调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1] - 党中央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1]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同比实际增长6.3%,高于城镇居民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 [1] 产业发展与布局 - 推动乡村骨干产业错位发展,解决产业同质化问题,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2] - 科学布局乡村产业,形成县城、中心镇(乡)、中心村层级分工明确的格局 [2] - 促进镇村联动发展,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农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加工车间,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 [2] 金融支持与创新 - 推动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和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服务农民增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3] -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整体授信模式,探索无抵押授信 [3] - 构建商业性保险与政策性保险互为补充的农业保险体系 [3] 内生动力与技能提升 - 探索以奖代补、以效定补等帮扶奖励激励机制,鼓励勤劳致富 [3] - 强化扶志扶智,帮助脱贫户提升知识技能,结合劳务协作、就业帮扶车间需求开展技能培训 [3]
外出务工不应止于“输得出”
经济日报· 2025-05-25 06:24
三级驻外劳务管理体系 - 宁夏回族自治区创新建立"自治区总站+地市分站+县级工作站"三级驻外劳务管理体系 实现岗位对接精准化 务工输送规模化 权益保障制度化 [1] - 工作站动态收集企业用工需求 组织"点对点"包车输送 并联合企业开展岗前培训 [1] - 通过签订劳务合同 监督工资发放 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 有效遏制欠薪问题 [1] 务工人员培训与就业质量 - 短期培训难以满足高技术岗位需求 部分务工者因技能不足导致就业质量不高 [1] - 可以利用工作站人员 劳务经纪人等多种渠道 精准了解企业用工需求 通过订单式培训 细化分类输送 [2] - 强化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 政府部门对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的务工人员发放补贴 企业提供"技能津贴" 形成"培训—认证—增收"正向循环 [2] 产业人才联动与就业观念 - 用好"政府+企业+劳务经纪人"模式 通过集体合同保障工资 社保等权益 减少农民工单独求职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2] - 针对劳动者既想工作又要照顾家庭的意愿 利用东部产业转移契机 强化中西部县域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发展 [2] - 有目的地组织劳动者前往相关产业企业务工 提早为"家门口"产业发展储备劳动者队伍 [2] 务工人员转型与发展 - 有组织地外出务工的终极目标不应止步于"输得出" 而应着眼于"发展好" [3] - 未来需进一步平衡规模化效率与个性化需求 推动务工者向技能型 稳定型岗位转型 [3] - 推动务工就业从"谋生存"向"谋发展"跨越 让高质量就业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引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