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搜索文档
河南多举措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5 08:50
河南省上半年经济表现 - 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 7% 高于全国0 4个百分点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 2% 高于全国2 2个百分点 [1] - 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125 3亿元 同比增长26 2% 高于全国23 3个百分点 [1] - 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达43 5万吨 同比增长23 9% 新开通9条国际货运航线 [1] - 中欧(亚)班列开行1522列 同比增长56 1% [1] 政策与消费驱动因素 - 省级发放3 5亿元文旅 住宿 餐饮等消费券 [2] - 汽车 家电 数码产品以旧换新申请额达126 4亿元 [2] - 智能手机 可穿戴智能设备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2 7% 95 3% 35 1% 28% [2] - 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 8% 实施分级包联政策 [2] 下半年重点举措 - 制定36条政策措施 聚焦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2] - 开展"缤纷夏日 乐享河南"暑期消费季活动 接续发放餐饮 文旅 住宿 零售等领域消费券 [3] - 拓展"一老一小" 体育文娱等消费新增长点 [3] - 深化"空陆数海"丝绸之路建设 举办郑州-吉隆坡国际合作论坛 [3] - 实施"千企百展"拓市场行动 搭建外贸优品内销平台 [3]
上海市委财经委调度部署下半年经济运行重点工作
快讯· 2025-07-24 21:28
区域经济一体化 - 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更大力度推动长三角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1] - 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统一规则标准 破除卡点堵点 畅通经济循环 [1] -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 强化监管执法跨区域协同 加紧治理"内卷式"竞争 [1]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以更高水平区域一体化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1] 海洋经济发展 - 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1] - 强化海洋科技自主创新 提升船舶 海工装备等海洋先进制造业能级 [1] - 培育海洋产业新优势 增强航运服务业竞争力 [1] - 保护利用好海洋生态资源 打造崇明世界级生态岛 [1] 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 - 扎实做好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各项工作 [2] - 集中精力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落实 突破放大 [2] - 聚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保持战略敏捷 深耕细分领域 [2] - 注重要素集聚 空间集聚 推动打响更具显示度和竞争力的特色品牌 [2] 经济工作能力提升 - 强化宏观微观一起抓 准确把握大局大势 掌握行业发展规律 [2] - 敏锐发现市场变化 精细化抓好经济运行调度 [2] - 坚持问题导向 从苗头性问题中研判趋势 把握规律 抓住机遇 [2] - 发扬"小老虎"精神 自我加压 追求卓越 形成奋发进取的良好局面 [2]
“反内卷”与利率上涨
搜狐财经· 2025-07-24 20:15
大宗商品市场表现 - 焦煤期货主力合约7月23日收涨11%,24日上涨7.97% [2]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月内第四次触及涨停,7月23日收涨5.5%,24日上涨5.13% [2] - 焦炭7月23日收涨3.83%,24日涨幅可观 [2] - 碳酸锂、玻璃、纯碱、橡胶、甲醇等品种24日涨幅分别为7.21%、6.87%、可观幅度 [2] 反内卷政策动态 - 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要求防止价格大涨大跌 [2] - 市场监管总局曝光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案例,涉及企业低价低质竞争行为 [3] - 政策目标指向价格整体上涨,以打破"价格下跌-利润减少-消费萎缩"负反馈链条 [4][5] 宏观经济数据 - 2024年上半年CPI累计同比下降0.1%,6月同比转涨0.1% [3] - 2024年前半年PPI同比下降2.8%,5月降幅扩大至3.3% [3] - PPI自2022年10月至2025年6月连续33个月负增长 [4] 金融市场反应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初1.644%升至1.728%,30年期从1.869%升至1.941% [5] - 30年期国债期货从123.134跌至118,1月23日单日下跌0.92% [5] 行业影响范围 - 反内卷政策从钢铁、光伏、水泥、新能源扩展至生猪、金融、种业、电商、白酒等行业 [6] - 政策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结合,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和品质提升 [6] 市场观点分歧 - 部分观点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存在过度炒作,政策更强调市场化治理 [5] - 另有观点认为政策影响范围扩大,将显著改变低价竞争格局 [6]
北京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下半年还将完成这些大事
新京报· 2025-07-24 18:07
7月24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受市政府委托,报告了 本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 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北京积极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 预期,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各项工作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25029.2亿元、同比增长5.5%。 今年下半年,北京还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报告提出,今年将做好本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立法论证,支 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还将出台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新版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此外,今年地铁17号线剩余段、6号线南延将开通,承平高速、京平高速改扩建工 程通车。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44元、实际增长5.1% 报告显示,北京上半年经济大盘稳。推动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落地见效,首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 中有进,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29.2亿元、同比增长5.5%,经济增速连续3个季度保持在5% 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1%,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0.9%、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7%, 一般公共预 ...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0724
光大期货· 2025-07-24 15: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股指预期未来以震荡为主,当前指数基本面取决于国内经济复苏进程,虽2025年上半年企业盈利较2024年改善且有配置型资金托底使指数不会大幅下跌,但6月PPI同比下滑、化债背景下信用收缩和需求不足使指数难突破中枢大幅上涨[1] - 国债短期震荡偏空运行,因6月出口增速超预期、金融数据总量超预期且结构改善、二季度GDP增速5.2%,经济保持韧性使短期内降息预期较低,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研究观点 - 股指方面,周末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带动基建板块冲高,6月经济和金融数据显示需求扰动仍在、投资继续回落但M1表现亮眼;中央财经委强调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央财政通过投资端刺激经济,短期或带来增量资金;海外“非农”强劲使美联储降息预期稍缓,国内小盘指数受提振减弱;目前指数基本面取决于国内经济复苏进程,6月PPI同比下滑、信用收缩和需求不足是主要矛盾,2025年上半年企业盈利改善,预期未来指数震荡[1] - 国债期货方面,30年期、10年期、5年期、2年期主力合约均下跌,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净回笼资金,银行间市场利率上行,经济保持韧性使短期内降息预期较低,国债短期偏空运行[2] 二度价格变动 - 股指期货中,IH涨0.21%、IF跌0.01%、IC跌0.15%、IM跌0.24%;股票指数中,上证50涨0.32%、沪深300涨0.02%、中证500跌0.27%、中证1000跌0.45%;国债期货中,TS跌0.03%、TF跌0.09%、T跌0.11%、TL跌0.15%[3] 市场消息 - 美财长宣布第三轮中美贸易谈判将于下周一、周二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此前双方已在日内瓦和伦敦举行两次会谈,最新一轮谈判旨在推迟8月12日中美暂停加征关税截止日[4] 图表分析 股指期货 - 展示IH、IF、IM、IC主力合约走势,以及IH、IF、IC、IM当月基差走势[6][7][9] 国债期货 - 展示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走势、国债现券收益率,以及2年、5年、10年、30年期国债期货基差、跨期价差、跨品种价差和资金利率情况[13][15][17] 汇率 - 展示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远期美元兑人民币1M和3M、远期欧元兑人民币1M和3M,以及美元指数、欧元兑美元、英镑兑美元、美元兑日元走势[20][21][24]
学习时报刊文:有效治理“内卷式”招商乱象
搜狐财经· 2025-07-23 14:56
招商引资的重要性 - 招商引资是地方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提升营商环境、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发展、培育经营主体、带动居民增收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 - 通过引入外部项目与资本,能够优化区域内外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配置效率,使资源流向更具发展潜力的领域 [1] - 招商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增量投资并引入先进技术、管理模式和市场经验,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培育新兴产业 [1] 招商引资乱象及影响 - 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局部利益,违规实施税费、用地等优惠,人为制造政策洼地,导致盲目无序竞争 [2] - 短视行为干扰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合理流动,降低资源要素整体配置效率,阻碍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2] - 扭曲竞争导致大量项目重复建设和产业同质化发展,引发行业价格内卷,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抑制创新投入和产业升级动力 [2] 中央政策导向 - 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到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党中央对规范地方招商引资的要求越来越明确 [3] - 中央明确提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旨在打破拼资源要素、土地政策、财税补贴的"内卷式"招商 [3] - 规范招商引资有利于理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消除乱象,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动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3] 公平竞争与监督机制 - 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制定行业公平竞争审查细化标准,出台招商引资行为负面清单 [4] - 禁止各地在招商引资中违规实施财政、税费和用地优惠,惩处突破环境资源制度和政策规定的行为 [4] - 开展重点行业招商引资行为公平竞争审查抽查或专项治理行动,对违规行为严肃问责并通报负面案例 [4] 高水平招商引资新模式 - 鼓励各地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开展招商引资 [5] - 推动市场化招商机制改革,以市场化方式统筹利用土地、厂房、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资源要素 [5] - 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促进政策、流程、承诺公开透明,健全决策和评价机制,完善考核机制 [5] 激励机制优化 - 需要健全地方税收体系,建立增值税横向分配机制,按照"生产地征收、消费地分配"思路确定分享比例 [6] - 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减少短期经济增长、财政收入权重,增加创新能力、绿色发展、社会效益等指标权重 [6] - 加快推进统计核算制度改革,全面推广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避免注册地与经营地不一致导致的地方保护行为 [6]
政策双周报(202507第1期):城市发展加快转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20250722
银河证券· 2025-07-22 20:57
高层动态 - 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定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成国民经济重要支柱,2024年总量达105438亿元,占GDP比重7.8%[8][17]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召开,强调城市发展五大转变和注重,标志城市发展战略转型[22] - “十五五”要把握承上启下、坚定不移、因势利导三大关键词[39] 财政政策 - 7月11日财政部调整国有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截至2025年3月底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4.9万亿元[44][45] - 加强专项债券项目收益归集和资产管理,改变重发行轻管理格局[46] 货币政策 - 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6月金融数据超预期,M1同比增速4.6%,M2同比增速8.3%,新增社融4.2万亿元[51][54] 区域政策 - 7月3日国务院推广上海自贸区77项试点经验,我国已设22个自贸区[59] - 7月11日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签订6个合作协议[63] 产业政策 - 央企要发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大作用,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7万亿元,占比首超40%[66] - 7月7日33家建筑类企业倡议拒绝内卷,住建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76][79]
政策双周报(202507第1期):城市发展加快转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20250721
银河证券· 2025-07-21 20:29
高层动态 - 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2024年总量达105438亿元,占GDP比重7.8%[8][17]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召开,标志城市发展向高质量内涵转型[5][22] - “十五五”要把握承上启下、坚定不移、因势利导三大关键词[5][39] 财政政策 - 7月11日财政部调整国有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截至2025年3月底,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4.9万亿元[44][45] - 加强专项债券项目收益归集和资产管理,改变重发行轻管理格局[5][46] 货币政策 - 延续适度宽松基调,6月金融数据超预期,M1同比4.6%,M2同比8.3%,新增社融4.2万亿元[5][54] 区域政策 - 推广上海自贸区试点经验,涉及77条措施,涉及服务贸易等领域[42][59] - 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签订6个合作协议[63] 产业政策 - 央企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比重首超40%[66] - 33家建筑企业倡议拒绝内卷,住建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76][79]
中国大市场成支撑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关键力量
搜狐财经· 2025-07-21 12:19
内需与经济增长 -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 [1] -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3] - 中国大市场展现强大韧性,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日交易电量规模达38亿千瓦时 [3] - 市场电量规模超过英国、法国、德国三国用电量总和 [3] - 涵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5省区,实现多省区电力资源统一优化 [4] - 电价随供需实时波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发挥 [4] 市场规模与潜力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 [4] - 近1.9亿户经营主体,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4] - 1天之内,超过1万列铁路旅客列车开行,近340亿元实物商品在网上交易 [5] - 超过5亿个快递包裹投送,1200多亿元货物进出口贸易,2.4万户新设企业成立 [5] 市场准入与改革 - 2019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5年内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增加1倍 [6]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数量从2018年版的151项压减到2025年版的106项 [6] -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废止不符合要求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7] 对外开放与全球资源配置 - 自贸试验区提质扩围至22个 [8]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8] - 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8]
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新规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第一财经· 2025-07-21 09:01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 - 国务院出台《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国家税务总局配套发布《公告》,旨在落实"五统一、一开放"要求,遏制无序竞争、维护市场公平、促进平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1] - 规定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等涉税数据,MCN机构需报送网络主播及合作方涉税信息 [2] - 通过税务与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共享,全量获取跨区域线上经营数据,提升对虚假营销、刷单炒信、低于成本价销售等违规行为的监管效能 [2][3]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 平台企业因交易规模大、营收增长快成为地方政府重点招商对象,部分地区违规提供奖补政策形成"政策洼地",导致GDP虚增和资源错配 [4] - 新规通过平台报送的真实经营数据可识别企业虚开发票、虚增销售套取地方奖补等行为,打破"注册地与经营地分离"的信息壁垒 [4] - 有助于遏制地方政府"内卷式"招商,促进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规流动 [4] 统一市场监管执法标准 - 税务部门垂直管理体系(总局至分局五级)具备政策执行统一性优势,确保涉税信息报送主体、范围、标准全国统一 [5][6] - 新规解决平台经济"跨区域经营"与"属地监管"矛盾,消除因地区执法标准差异造成的"监管洼地"和"执法鸿沟" [6] - 通过数据标准化和监管协同化实现跨区域协调,推动税法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 [6] 税收公平与精准监管 - 政策精准区分主体:月销售额<10万元的小微企业仍享增值税免征,年收入≤12万元的个人基本不缴个税 [7] - 重点监管高收入低遵从度群体,如隐匿直播打赏收入的主播、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的平台大商户 [7] - 通过数据比对和风险分析打击虚假申报、隐匿收入等违法行为,使违规者税负回归合理水平 [7][8] 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 新规推动平台内经营者交易透明化可追溯,约束不合规行为,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2][3] - 促进市场基础制度统一、政府行为规范统一、监管执法统一,为守法经营者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8] - 长期有利于平台经济规范发展,保障市场机制有效运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