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解读】养老理财试点扩围至全国 长期资金入市可期
新华财经· 2025-10-31 16:49
新华财经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吴丛司)扩围至全国、试点延长至三年、机构准入扩容、额度限制提 升,养老理财新政正为理财市场和资本市场引来更多"长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0月30日晚间发 布《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稳步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 专家指出,此次新政不仅打破地域限制,更在机构准入、规模上限、产品设计等方面全面升级,是大力 发展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具体举措,将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也将为市场引入更多"长期资金"。 试点全景扩容:全国范围、三年期限、五倍额度 与2021年首次在"四地四机构"启动试点以及在2022年试点范围扩至"十地十家机构"相比,本次通知在试 点范围、期限、机构和额度上均实现大幅扩容。 通知指出,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范围一致。试点期限延长至三 年。试点机构扩大至符合开业满三年、经营管理审慎等条件的理财公司。试点额度提高至各试点机构上 年末净资本扣除风险资本后余额的五倍,金融监管总局可以根据审慎监管原则进行调整。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通知稳步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加强养老理财产品试点 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统筹衔 ...
全国社保基金王文灵:养老金融要积极关注新技术,拥抱新机遇
新京报· 2025-10-31 16:33
图/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王文灵(主办方提供) 王文灵表示,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都是科技革命与金融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养老金融要根 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呈现的要素结构变迁、资本需求深化和技术迭代加速的特点,在满足自 身风险收益特征的前提下,实现金融供给与科技需求的同频共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10月28日在 其"以全球视野共筑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主题平行论坛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王文灵提出,在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的"十五五"战略任务中,新的五年,科技创新之力 将势不可挡,中国企业正以出色的表现吸引着全球目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文灵认为,养老金融要积极关注新技术,拥抱新机遇,通过发挥养老金耐心资 本的优势,丰富养老金投资组合,提高养老金投资收益,同时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杨利 ...
养老理财业务试点扩大至全国,监管发文引导长期资金服务长期事业
华夏时报· 2025-10-31 15:16
《通知》明确,将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正式扩大至全国,试点期限为三年。同时,鼓励试点理财公司 发行10年期以上,或最短持有期5年以上等长期限养老理财产品。此外,《通知》还提高了单家理财公 司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总规模上限,将其提升至该机构上年末净资本扣除风险资本后余额的5倍。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通知》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 监管要求,优化了市场环境,有利于引导银行理财机构探索差异化、专业化的养老理财产品,为投资者 提供更加稳妥、透明、可信的金融服务。 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教授朱俊生亦向记者表示,《通知》标志着养老理财从"试点探索"正式走 向"体系建设",建立了覆盖监管规则、产品标准、信息平台与风险约束的完整框架,为养老金融体系提 供长期制度支撑。 试点地区扩大、规模上限提升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再迎重大扩容。 2021年,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自当年9月15日起,率先在武汉、成 都、深圳、青岛四地启动试点。由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四家机构开展业务,试点 期限一年。试点阶段,单家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上限为100亿 ...
农行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股价年内涨幅超50%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14:28
10月30日晚,农业银行发布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农行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7%、3.28%。 在营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幅较高,同比增长13.34%。 值得一提的是,农业银行今年在资本市场表现同样出色,A股股价累计涨幅超50%,总市值居国有银行 之首。 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前三季度,农行实现营业收入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净利润2223.23亿元,同比增长 3.28%。 从营收构成来看,利息净收入为4273.08亿元,同比下降2.40%。净利息收益率为1.30%。手续费及佣金 净收入为698.77亿元,同比增长13.34%。 资产和负债方面,截至9月末,农行总资产为481354.2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8972.94亿元,增长 11.33%。总负债为449602.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8193.56亿元,增长12.01%。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9月末,农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414.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2.39亿元; 不良贷款率 为1.27%,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为1.22%,逾期与不良"剪刀差"连续21个季度保持为 负。拨备覆盖率为295.08%,比上 ...
交行三季报透视:单季度营收同比劲增3.9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3:49
| 主要会计数据 | 2025 年 | 同比增减 | 2025 年 | ロ | | --- | --- | --- | --- | --- | | | 7至9月 | (%) | 1至9月 | | | 营业收入 | 66.277 | 3.92 | 199. 645 | | | 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 东) | 23,978 | 2. 46 | 69.994 | |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 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 | 23.670 | 2. 70 | 69.572 | | 资料来源:截取自交通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单位为人民币百万元 10月30日晚间,交通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交通银行单季度经营表现稳健向好,整体盈利动能保持充足。7-9月,交行共实现营业收入662.77 亿元,同比增长3.92%;实现归 母净利润239.78 亿元,同比增长2.46%。 | 今年以来,交行盈利保持韧性、营收稳中向好。2025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996.45亿元,同比增长1.80%;实现归母净利润699.94亿元,同比增长 | | --- | | 1.90%。 | 净息差站稳脚跟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权威辅导材料:研究建立金融“五篇大文章”综合考核评价制度 加大专项金融债发行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3:45
人民财讯10月31日电,近日出版发行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对"如何理解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作出回答。 该解答指出,下一步,需要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正向激励,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的强 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其中,强化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要科学设计、精准实施再贷款等结构 性货币政策工具,研究建立金融"五篇大文章"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加大专项金融债券发行,引导金融机 构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强金融政策与科技、产业、财政等政策协同,健全标准体系和 信息共享、融资对接等支持配套机制,优化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发挥政府性融资 担保体系增信分险作用。 ...
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以金融温度守护“银发”生活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31 13:23
转自:新华财经 在重阳佳节之际,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创新推出"金融+文旅"跨界融合活动,通过组织"海口老爸茶巴士观光"系列活动,以独特方式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 德,为老年客户带来了一场融合金融知识普及与文化旅游体验的盛宴。 10月27日至29日,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连续举办四场"茶韵重阳・巴士漫行"主题活动,邀请老年客户乘坐特别设计的观光巴士,穿梭于城市地标之间,不仅 品尝地道海南老爸茶,还欣赏了本土海南话歌曲演唱、参与了景点介绍与有奖问答,并近距离感受了海南非遗的独特魅力。这一创新形式,让老年客户在轻 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了文化旅游的乐趣,同时增进了对海南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交通银行海南分行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其创新养老金融服务模式的一个生动案例。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通过顶层设计、服务创 新与资源整合,构建起了"财富丰沃、幸福养老、悦享四季"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并精心打造了"丰沃共享、康养四季"这一具有海南属地特色的养老金融品 牌。 在《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养老金融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指引下,银行不仅举办了养老金融服务技能竞赛、开展了养老资产配置主题培训及系列投 资策略会,还 ...
邮储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报:实现营收2,650.80亿元 同比增长1.82%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1:40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50.80亿元,同比增长1.82% [3] - 前三季度净利润767.94亿元,同比增长1.07% [3] - 净利息收益率1.68%,利息净收入表现逐季改善 [3] - 中收同比增长11.48%,在营收中占比提升0.75个百分点 [3]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7.52%,在营收中占比提升2.40个百分点 [3] - 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2.66%,成本收入比57.40%,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 [3]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截至9月末不良贷款率0.94%,维持低位运行 [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65%,较上年末提升1.09个百分点 [4] - 应用"看未来"技术批复客户同比增长37.24%,批复金额4.62万亿元,同比增长170.30% [4][5] 资产负债结构 - 前三季度贷款增加7426.89亿元,同比多增1122.09亿元 [6] - 对公贷款增加6535.42亿元,增长17.91%,在客户贷款总额中占比提升3.62个百分点 [6] - 前三季度存款增加9289.03亿元,增长6.08%,其中公司存款增加2018.15亿元,增长12.19% [6] - 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22%,较上年下降25个基点 [6]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6.70% [6] 普惠金融与特色业务 - 涉农贷款余额2.47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5万亿元,本年累计投放金额均超1万亿元 [7] - 科技贷款余额突破9400亿元 [8] - 绿色贷款余额9992.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2% [8] - 服务55岁及以上中老年客户超3亿户,金融社保卡发卡量超1.3亿张 [8] 数字化转型与客户服务 - 第三代资金业务核心系统上线,单笔交易审批用时减少97% [9] - 新一代资金清算系统全面上线,效能提升近50倍 [9] - 零售AUM规模17.8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7% [10] - 富嘉及以上客户规模达654.8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2.16% [10] - 公司客户融资总量6.7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33% [12] 战略布局与改革 - 加快推进"五大行动"和"七大改革",优化区域布局、渠道效能、业务结构 [11] - 试点推进网点分类分级管理机制,推进网点综合化、生态化、数字化转型 [12] - 稳妥推进"一分一支"改革试点,加快"云柜"远程服务和"数字人"等数智科技推广应用 [13]
邮储银行:深耕“五篇大文章”特色篇章 全方位融入发展大局
人民网· 2025-10-31 11:01
10月3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邮储银行")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三季 报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50.80亿元,同比增长1.82%;净利息收益率 1.68%,保持行业优秀水平;中收同比增长11.48%,在营收中的占比提升0.75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 767.94亿元,同比增长1.07%;不良贷款率0.94%,延续低位运行态势;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65%,较 上年末提升1.09个百分点,为稳健经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立足战略定位和资源禀赋优势,加快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建 设,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打造"服务升级+产品创新+公益关怀"的养老金融服务模式。邮储银行持续推进"523"综合营销服务 体系,助力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线上升级手机银行个人养老金服务专 区,线下积极打造养老金融特色支行;服务55岁及以上中老年客户超3亿户,金融社保卡发卡量超1.3亿 张,个人养老金缴存规模稳定增长。 升级数字金融服务能力。邮储银行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资金业务核心系统首批业务功能正式投产上 线,单笔交易审批用 ...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 推动创新突破与服务提质
金融时报· 2025-10-31 10:03
核心观点 - 非银金融机构紧密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 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领域精准布局并取得显著成效 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特色力量 [1][4] 科技金融 - 非银机构聚焦科技创新攻关、高端制造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深度参与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 [1] - 一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特色产品落地见效 [1] 绿色金融 - 非银机构锚定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生态修复等领域 打造差异化绿色金融服务方案 为绿色技改、节能降碳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1] - 绿色信托存续规模超过3000亿元 绿色租赁资产余额突破1万亿元 [1] 普惠金融 - 非银机构针对小微企业、县域群体等重点服务对象需求创新普惠产品 推出适配不同场景的信贷方案 并下沉服务至乡镇社区 [2] - 信托投向普惠金融领域的资金达1.6万亿元 消费金融公司累计为8543万人次的县域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2] 养老金融 - 非银机构精准对接老年人养老消费、健康护理、医疗照护等需求 整合资源完善养老服务链条 推动服务从单一资金支持向综合服务延伸 [2] - 信托业共设立养老金融相关项目1148个 投入资金144.93亿元 [2] 数字金融 - 非银机构以数智升级驱动服务效能 主动搭建全线上业务系统或自研数据平台 将客户画像、风险评估等环节嵌入数智化流程 [3] - 消费金融公司已累计取得技术专利1242项 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保障 [3] 政策与监管 - 金融管理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关键政策 为非银机构划定合规边界并留足创新空间 引导其聚焦主业、守正创新 [4] - 相关政策包括《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