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无锡新安:烟火升腾近湖路,燃起消费新“夜”态
搜狐财经· 2025-06-28 09:01
夜市经济发展模式 - 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近湖路后备箱市集成为当地夜经济新地标,设有100个摊位,吸引大量市民消费[1] - 市集业态丰富多样,包含手冲咖啡、现包小馄饨、冰饮等餐饮品类,以及创意手工甜品和文创周边等创新业态[1][6] - 市集通过保留传统市集温情与注入年轻态创新活力的方式,提升消费体验和吸引力[6] 城市治理创新实践 - 新安街道城管部门推出《近湖路后备箱集市经营公约》,实行"一摊一档"备案制,严格核查商户资质[2] - 采用单双号轮换机制平衡商户权益,划定明确摆摊范围与时段[2] - 新增1座临时公厕和10个垃圾桶,加强夜间保洁频次,改善市集环境卫生[2] 多方协同管理机制 - 城管部门搭建"商户自治会",鼓励摊主互相监督公约执行情况[4] - 城管、交警、社区联合成立"夜市巡查队",及时处理噪音和交通堵塞等问题[4] - 街道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对违规经营者采取"亮红牌"措施[4] 未来发展计划 - 新安街道计划持续升级服务和优化体验,打造"夜经济"与"文明创建"双赢的典范[8] - 未来将以"公约共守、多元共管、创意共享"为内核,进一步焕发市集经济活力[8]
“不停车胡同”折射城市治理智慧
经济日报· 2025-06-23 07:59
北京"不停车胡同"治理 - 北京市计划年内实现东西城70条胡同"不停车"目标,旨在改善街区出行环境并恢复胡同宁静[1] - 停车难问题源于早期规划不足、土地紧张及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北京1994年前居住区无强制停车位配建要求[1] - 胡同区域违停现象严重导致消防通道堵塞、行人空间挤占及剐蹭事故频发,影响居民生活品质[1] 治理策略与实施路径 - 治理采用"疏引结合"方式,强调系统推进而非局部调整,遵循"由易到难、分类施策"的渐进式变革原则[2] - 具体措施包括建设立体车库、拓展机械车位、整合商圈共享车位,同步规划非机动车停放及充换电设施[2] - 治理注重资源统筹与精准疏解,在规范中保留弹性,兼顾约束与需求满足的双重目标[2] 城市治理理念创新 - 通过空间再分配实现治理理念重塑,寻求"人车平衡"而非二元对立,推动从停车自由向有序停放的转变[2] - 微改造释放街区缝隙空间并激活沉淀资源,以群众可接受为前提形成治理共识[2] - 治理案例为全国城市在存量空间改善民生提供实践参考,展现超大城市管理智慧[2][3]
坚持数智赋能城市治理 加快创新融合驱动发展
郑州日报· 2025-06-16 08:56
智能体城市建设战略 - 以智能体城市建设引领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及产业活力与发展动能深度融合 [1] - 围绕场景优化、生态构建、数智赋能推动城市发展 [1] - 智能体城市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的关键步骤 [3] 信访业务智能化应用 - 郑州市信访业务智能体"郑智信"开发应用需以人民为中心优化服务终端 [2] -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辅助信访群众了解业务流程并快速处置问题 [2] - 确保智能接访助手实用、好用、管用以提升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 [2] 教育智能体建设 - 高新区行知中学部署校园安全智慧巡查系统及学生心理疏导"智慧小屋" [2] - 加快建设新型教育基础设施并织密视联网与物联网筑牢安全防线 [2] - 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用共享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 网格智能体服务效能 - 阜民里网格智能体服务群众、化解纠纷并助力企业发展 [3] - 在人员密集场所发挥专属网格作用提升指挥调度效率 [3] - 巩固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并推动数据互通共享服务新业态与经济发展 [3] 数字基础设施与产业升级 - 持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拓展惠民、兴企、强政应用场景 [3]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3] - 使智能体成为创新发展新引擎并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动力 [3]
雨夜义举带来的感动与思考(暖闻热评)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1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未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输出关键要点
织就秩序与活力共生之网
苏州日报· 2025-06-03 08:21
城市治理创新 - 相城区通过设立路边摊疏导点实现传统地摊经济的转型升级 将流动摊贩纳入规范化管理 形成"落日市集""荻溪之夜""人民桥夜市"等网红打卡点 [1] - 治理模式核心在于以人民为中心 兼顾商贩生计与市民便利 使原先与城管"躲猫猫"的商贩获得更好经营体验 赢得广泛社会认同 [1] - 采用精细化治理手段 包括全面调研561个流动摊点 科学选址平衡引导与引流需求 引入第三方运营+摊贩自治+社区协同的多元管理模式 并制定《管理细则》明确标准 [1] 经济与社会效益 - 规范化管理使地摊经济焕发新活力 "人民桥夜市"日均客流量达3万人次 "落日市集"累计吸引游客约28万人次 [2] - 网红市集成功因素包括亲民价格 丰富业态 以及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 吸引青年群体追求"烟火气" 甚至出现游客专程驱车数十公里体验的现象 [2] - 实践表明 通过扎实调研和细致管理实现"疏堵结合" 能够构建秩序与活力共生的城市生态 [2]
“飞起来”的城市治理:事故勘测效率提升70%,深圳硬核“无人机交警”火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5:15
无人机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 深圳交警采用无人机实现交通事故勘测效率提升70%,累计检测交通事故及异常事件4.4万起[3][7] - 无人机配备400倍变焦高清摄像头,具备防水、防风特性,续航能力优于常规警用机型[4] - 深圳已组建全国最大交警无人机专业队伍,配备手控无人机和机巢无人机超200个,布设航线实现基层全覆盖[7] 无人机技术特点与执法模式 - 警用无人机加装警灯、喊话器等专用设备,并针对执法需求进行二次开发,配备专业执法系统[4] - 深圳交警探索无人机编组执法新模式,主控无人机在30~50米高空进行全域监控,小型无人机前往现场处置[4] - 无人机实现"事故远程处理"机制,最快5分钟完成责任认定并推送电子文书[6] 无人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电力维护领域推出国内首款面向电力巡检的行业级微型多旋翼无人机,可实时回传和智能识别分析图像[8] - 广州市白云区利用无人机低空巡检,研发违法建设、环卫垃圾等AI算法,实现环卫垃圾智能抓拍[8] - 深圳市罗湖区无人机将口岸人流巡查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5分钟,覆盖人工无法抵达区域[9] 行业趋势与专家观点 - "AI+无人机"代表城市治理从人力为主向科技驱动型转变,提升治理效率、执法精准性和资源配置[2][9] - 专家建议AI与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通信等技术深度融合,优化算法并拓展应用场景[10] - 深圳在行政管理方面进行前卫探索,"数智化"将成为城市治理的长期必然趋势[9]
市城管局依托“镇美管家”党建品牌赋能城市治理
镇江日报· 2025-05-12 07:31
环境卫生管理 - 市环卫中心开展"护航春日"行动应对飞絮问题,采用"机械+人工"作业模式,增加重点区域保洁人员和设备 [2] - 印发《镇江市区重点区域环卫保洁精细化作业标准》,明确责任路段、洒水频次等指标,开展"洗街抑尘"专项行动 [2] - 健康路街道与江苏泓润生物质能科技公司合作,实现每天16吨餐厨废弃物全部纳入无害化处置系统 [3] - 制定《镇江市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完善餐厨废弃物长效监管机制 [3] 建筑垃圾治理 - 编制《镇江市域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划(2024-2035年)》,建成8处终端处置设施,总处理能力265.5万吨/年 [4] - 建成镇江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消纳场,总库容达210万立方米 [4] - 开发"镇江市装修垃圾清运平台"小程序,累计完成400多单清运服务 [4] 市容市貌整治 - 对丁卯桥路、谷阳路等重点路段开展联合执法,整治占道经营问题 [5] - 修复345条城市道路34.1万平方米路面,拆除违规户外广告1.35万平方米 [6] - 整治145个露天烧烤油炸点位,采取"疏导+规范+取缔"相结合方式 [6] - 拆除违建3898起42.5万平方米,新增违建处置率达100% [7] 停车管理创新 - 推出四类限时免费道路停车泊位,包括969个"潮汐限时"泊位和519个夜间限时泊位 [8] - 在7座公厕附近试点施划14个免费限时停车位 [8] - 计划新增1000个公共停车泊位和800个错时共享泊位 [8] 市政设施维护 - 路灯管理处完成40项路灯工程,市区主干道亮灯率达99.19% [9] - "五一"假期出动70余人次维护路灯,亮灯率保持在99%以上 [9] - 五凤口高架桥安装4780余套洗墙灯和249套投光灯,打造城市夜景 [10]
单车“牛皮癣”真该管管了
广州日报· 2025-05-10 02:30
共享单车小广告泛滥现状 - 共享单车成为低俗违法小广告新载体 广告形式从粘贴纸质升级为盖戳与喷涂式 更难清理 [1] - 成人服务 涉黄网址 代开发票等违法广告泛滥 单车集中停放区成为重灾区 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与出行体验 [1] - 部分含二维码的小广告存在信息泄露与诈骗风险 用户误扫可能面临安全隐患 [1] 共享单车小广告治理难点 - 小广告具有隐蔽性与流动性强特点 张贴者行动隐蔽 清理后易反复出现 [2] - 二维码广告链接平台注册地分散 部分服务器位于国外 跨区域调查取证成本高难度大 [2] - 单车广告分布点多面广 治理需多方协同 属于长期性难题 [2] 治理措施建议 - 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管协调 追溯处罚背后利益团伙 [2] - 共享单车平台应升级车辆防粘贴技术 从源头减少广告附着 [2] - 建议平台开通举报奖励机制 鼓励公众参与监督清理 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2]
小区整层车位被“包场”,机关单位可以“先占先得”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20:35
停车位租赁争议 - 东莞塞纳城市嘉园小区负二层约200个车位被开发商租给东莞市工信局作为专用停车场,引发业主停车难问题 [1] - 业主希望部分时段开放共享停车,市工信局计划从租赁车位中划分部分供业主使用,具体数量和使用办法待定 [1] - 法律上开发商有权出租车位,但业主质疑程序正义缺失,未体现"业主优先"条款 [1] 机关单位角色与责任 - 工信局作为机关单位,租赁行为合法但需考虑政治伦理和政府形象 [2] - 机关单位工作日停车需求集中在白天,与业主夜间需求存在天然时间差,具备错峰共享条件 [2] - 市工信局若主动让渡夜间使用权,可化解矛盾并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范例 [2] 解决方案与深层问题 - 属地街道协调后初步计划共享50-70个车位,释放善意但举措相对滞后 [3] - 事件暴露政府部门与属地居委会、小区缺乏有效沟通渠道,需通过媒体曝光实现信息通达 [3] - 当地需从市级层面推动停车位共享共济,梳理类似机关单位占用小区资源情况 [3]
入城口变身花海,武汉“绣”出城市新封面
长江日报· 2025-05-01 12:00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 武汉以"四线一口"(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进出城道路沿线及入城口)为重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形象 [1][3] - 近一周清运沿线垃圾145吨,腾退违规菜地2万余平方米,移植补栽苗木170株,新增绿化面积超4000平方米 [3] - 东西湖区累计增绿约4万平方米,补种树木550棵,打造1万余平方米月见草花海景观 [7] 重点区域整治成效 - 汉孝城际高铁沿线整治后形成"花海+菜园"模式,桥下空置地试点6亩共享菜园,既美化环境又满足民生需求 [7] - 武汉火车站周边清走50多吨垃圾,移栽170棵树苗,4000平方米土地披上绿装 [8] - 青化立交桥下7000平方米区域完成立体绿化改造,上层栽植栾树、香樟,中层点缀海棠、栀子花,底层铺设麦冬草 [11] 生态景观提升 - 武荆高速东西湖段沿线打造2万平方米月见草花海,夹竹桃与月季错落交织 [12] - 新沟镇将武荆高速匝道旁3.6万平方米裸露土地变成"四季画廊",实现四季不同景观 [17] - 岱黄高速前川段桥下空间种植波斯菊、金盏菊等花卉,取代原有违规菜地和窝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