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强制退市
icon
搜索文档
财务造假!这家公司,或被强制退市
证券时报· 2025-07-14 08:34
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 虚假记载钱群英为实际控制人而实际控制人为钱群山 [2] - 公司2020年至2023年通过无商业实质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 分别虚增4.95亿元 4.68亿元 4.31亿元 3.77亿元 占当期营收26.46% 26.39% 21.26% 16.82% [3] - 同期虚增利润总额1458.27万元 2027.12万元 1992.42万元 2121.94万元 占当期利润总额2.89% 51.65% 26.42% 29.81% [3] 关联方资金占用 - 公司2020年至2023年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年末余额分别为1.27亿元 13.93亿元 15.43亿元 16.93亿元 [4] - 资金占用余额占当期净资产比例达6.88% 74.2% 84.6% 96.09% [4]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拟对公司处以1000万元罚款并给予警告 [5] - 对实际控制人钱群山处以1500万元罚款(含500万元直接责任罚款和1000万元实际控制人罚款)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5] - 对钱群英 陈颐 孙曦 骆啸等高管分别处以200万元 150万元 100万元 100万元罚款 [5] 退市风险警示 - 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股票自2025年7月14日起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 - 若正式处罚决定确认违法事实 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1] 公司业务背景 - 公司全称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上交所上市 主要从事医药和医美业务 [6] - 医药产品涵盖抗病毒 免疫调节 抗肿瘤 消化系统 心血管等领域 医美业务聚焦高端注射类产品 [6]
财务造假!这家公司,或被强制退市!
证券时报· 2025-07-14 08:26
公司财务造假及处罚情况 - 公司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被中国证监会拟处以1000万元罚款,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1] - 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钱群山实际控制公司但披露为钱群英[2] - 2020年至2023年通过无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虚增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为4.95亿元、4.68亿元、4.31亿元、3.77亿元,占当期营收26.46%、26.39%、21.26%、16.82%[3] - 同期虚增利润总额1458.27万元、2027.12万元、1992.42万元、2121.94万元,占披露利润总额2.89%、51.65%、26.42%、29.81%[4] - 2020年至2023年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分别为1.27亿元、13.93亿元、15.43亿元和16.93亿元,占净资产6.88%、74.2%、84.6%和96.09%,但未在年报中披露[5] 相关人员处罚措施 - 实际控制人钱群山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并处罚款1500万元(直接责任500万元+实际控制人1000万元)[6][7] - 时任董事钱群英被警告并罚款200万元[7] - 时任董事陈颐被警告并罚款150万元[7] - 时任财务总监孙曦和子公司总经理骆啸分别被警告并罚款100万元[7] 公司现状及业务情况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4日起将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6] - 截至公告日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将配合证监会工作并行使听证等权利[9] -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和医美业务,医药产品涵盖抗病毒、抗肿瘤等领域,医美业务聚焦高端注射类产品[9] - 截至7月11日股价报2.42元/股,总市值17.23亿元,股东户数8.6万户[10] - 股票交易数据显示:当日最高价2.45元,最低2.41元,成交额3927万元,换手率2.28%,市盈率24.45倍[11]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ST锦港被终止上市,一季度末有近8万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6-21 11:47
公司退市决定 - 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ST锦港股票上市 [1] - 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起始日为6月30日 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预计最后交易日为7月18日 [3] - 首个交易日无涨跌幅限制 其他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为10% [3] 财务造假事实 - 辽宁证监局认定公司2022至2024年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虚增利润 [3] -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年度报告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3] - 证监会认定公司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3] - 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虚假记载 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3] 公司背景 - 1993年进行股份制改造 成为中国第一家政企分开实行股份制经营的港口 [3] - 主营业务包括油品业务 粮食业务 杂货业务 集装箱业务 [3] 股东情况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股东总户数为7 88万户 较2024年年末减少3 913户 [4]
定了!这家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
国际金融报· 2025-06-20 21:45
公司退市决定 - 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决定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包括A股和B股,证券简称为*ST锦港、*ST锦港B,证券代码为600190、900952 [1] - 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5年6月30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3] 财务造假情况 - 公司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22.46% [3] - 公司2023年虚增利润6808.78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5.96% [3]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虚增利润1537.75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2.05% [3] - 公司2018年—2021年累计虚增收入约86.24亿元,累计虚增利润约1.79亿元 [4] - 公司2018年—2024年连续7年均在财务造假 [5] 退市原因及背景 - 公司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3] - 公司此前收到中国证监会辽宁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多份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3] - 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主要为满足银行贷款需求,做大了收入和利润 [4] A股市场退市情况 - 2025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13家公司完成退市 [5] - 退市原因包括面值退市(5家)、市值退市(3家)、主动申请退市(2家)、重大违法强制退市(2家)、吸收合并退市(1家) [5]
又一家公司强制退市!证监会严惩财务造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21:56
强制退市案例*ST九有 - *ST九有因连续4年财务造假和财报内控双重非标被强制退市 6月24日起进入15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 [1][3][8] - 公司2020-2023年通过虚构交易虚增利润 其中2020年虚增利润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471% 2021-2023年分别虚增453万/1199万/1784万元 [5][6] - 公司及责任人被合计罚款3600余万元 原实控人被罚1500万并处10年市场禁入 财务总监等高管各罚300万 [6][7] 财务造假细节 - 2020年未披露关联自然人李明通过亳州纵翔向公司无偿赠与股权 构成关联交易 导致虚增营业外收入6397万元 [5] - 2021-2023年子公司通过虚构互联网服务和公关营销业务虚增收入 三年分别虚增4371万/1.51亿/1.64亿元营业收入 [6] - 造假手段隐蔽 涉及跨年度多业务线协同操作 被认定为重大违法退市典型案例 [4][7] 监管趋势变化 - 2024年证监会查处35起追究实控人责任的案件 同比增长60% 体现严惩"首恶"导向 [7] - 退市新规下重大违法类退市成重点 2025年因财务造假退市公司数量预计将超2024年 [1][7] - 中介机构责任被压实 会计师事务所普遍加强质控流程 减少问题企业获得标准审计意见 [9] 退市配套机制 - *ST九有退市前发布19次风险提示公告 显示信披要求趋严 [2][8] - 投资者赔付机制完善 适格投资者可在行政处罚后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2][12] - 2024年35家退市公司被追责 体现"退市不免责"原则 [12] 行业退市情况 - 2024年以来至少4家企业因财务造假退市 包括博天环境/新海宜/卓朗科技/普利制药 [11] - *ST鹏博等3家公司因连续两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而退市 [11] - 重大违法/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构成退市四大类型 财务造假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 [7]
广道数字涉嫌财务造假或将退市,先行赔付启动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新京报· 2025-06-14 14:03
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 [1]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虚增营业收入分别为1.43亿元、1.92亿元、2.23亿元、2.49亿元、3.04亿元、2.83亿元、7164.61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金额的87.34%、95.39%、98.96%、85.87%、99.39%、98.14%、88.11% [1] - 同期虚增营业成本分别为6465万元、8542万元、1.17亿元、1.33亿元、1.63亿元、1.52亿元、3863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金额的84.53%、91.17%、98.41%、83.30%、99.13%、92.26%、83.81% [1] 信息披露违法 - 公司披露的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草案)》存在虚假记载 [2]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金文明明知和放任公司实施财务造假,协调第三方借款,审批同意其控制的两家关联公司配合资金流转 [2] 监管处罚 - 深圳监管局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 [3] - 对金文明给予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500万元,作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罚款1000万元) [3] - 对赵璐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对宋凯给予警告,并处以250万元罚款 [3] - 对刘海军、陈友志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50万元罚款,对邹璧鸿给予警告,并处以120万元罚款 [3] - 对李威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对安秀梅、杨彬、WANG,YANG(王洋)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 [3] - 对陈曦、周绍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3] - 对金文明、赵璐分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4] 行业监管趋势 - 2024年证监会对61起财务造假案件作出行政处罚,案均处罚金额1577万元,同比增长12% [4] - 对7起案件按照法定最高限处以罚款,同比增长75% [4] - 对69名"董监高"人员实施市场禁入,同比增长9.5% [4] 退市风险 - 公司可能触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0.5.1条规定的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 [5] - 公司已于2025年5月6日因2024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被北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5] - 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后,将根据决定内容判断是否进入股票强制退市程序 [6] 投资者保护 - 保荐机构五矿证券已发布《声明》,用于先行赔付适格投资者因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遭受的投资损失 [7] - 先行赔付在实践中已有万福生科、海联讯、欣泰电气、紫晶存储四单落地案例 [7]
停牌!900957,拟退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6-09 19:22
退市触发与股票状态 - 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人民币1元 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 [1] - 股票自2025年6月10日起停牌 上交所将在5个交易日内发出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3] - 截至6月9日收盘价为0.086美元/股(合人民币0.6179元/股) 股东户数为2.03万 [3]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814.72万元 同比减少28.2% 净利润-401.65万元 [5] - 2025年1-4月上网电量4766万千瓦时 同比增长27% 电费收入3887万元(含税) 同比增长27% [4] - 业绩下降主因包括上网电量减少、天气因素、消纳能力不足及电价下滑 [5] 公司背景与监管流程 - 公司1998年注册成立 2000年发行B股上市 主营光伏发电及商业物业出租 [3] - 根据上市规则 公司可提出听证申辩 上交所上市委员会15交易日内审议终止上市事宜 [3] - 上交所作出终止决定后5个交易日内摘牌 [3] 风险警示历史 - 2025年4月25日起因2024年利润总额、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且营收低于3亿元 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 - 2025年5月12日首次发布退市风险提示 当日收盘价0.136美元/股(合人民币0.9805元/股)首次低于1元 [5]
立案,终止上市!又一“老油企”告别A股
格隆汇APP· 2025-06-08 16:08
公司退市决定 - 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ST海越股票上市,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6月1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4日 [1] - 公司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这是第三次遭监管立案 [3] 公司背景与退市原因 - 公司成立于1993年,2004年登陆A股市场,早期以石油仓储、液化气销售、成品油贸易为主业,后拓展至新能源领域如锂电池材料投资 [5] - 公司2023年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2024年年报审计机构依旧维持"无法表示意见"结论,并出具否定意见的内控报告 [6][7] - 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4月修订)》,连续两年年度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发强制退市红线 [8] - 公司存在控股股东资金占用问题,2021-2022年违规占用资金超12亿元,以及信披违规等历史问题 [9]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81亿元跌至2024年的14.83亿元,三年累计下降逾80% [11] - 2024年实现营收14.83亿元,同比下降30.32%,净利润-3亿元,同比下降22.14% [11] - 2023年实现营收21.28亿元,同比下降67.7%,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大降538.01% [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24亿元,同比增长12.75%,但净利润仍亏损1408万元,同比减少243.19% [12][13] 公司历史违规记录 - 2021年12月18日公司首次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2020年间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关联交易数额达19.83亿元,占公司2020年半年报记载的净资产绝对值的63.19% [10] - 中国证监会对公司和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对公司、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邱国良分别处以100万元、70万元罚款,对其他相关责任人分别罚款50万元 [10]
合计罚款3680万元 *ST锦港连续多年财务造假,监管对公司及11人开出罚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23:55
行政处罚决定 - 辽宁证监局对锦州港及相关责任人合计开出3860万元罚单 [1] - 对锦州港责令改正并处以2000万元罚款 [4] - 对李挺处以650万元罚款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5] - 对尹世辉处以360万元罚款 [4] - 对张文博处以210万元罚款 [4] - 对其他8名相关责任人分别处以80万元罚款 [5] 违规行为 - 锦州港未按期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 [2] - 2022年至2024年通过虚假贸易及跨期确认收入虚增利润 [2] - 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2] - 2022年至2024年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2] - 2023年至2024年为关联方提供担保未披露 [2] 责任认定 - 刘辉决策组织实施虚假贸易及关联交易 [2][3] - 李挺参与虚假贸易并实施财务造假 [2][5] - 尹世辉未审慎关注虚假贸易问题 [2] - 张文博分管贸易业务未审慎关注虚假贸易 [2] 后续处理 - 刘辉将另案处理 [6] - 公司因多年年报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6] - 上交所要求公司落实退市相关工作 [6]
300108 明日摘牌
中国证券报· 2025-05-28 23:17
退市决定 - 公司股票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将于5月29日摘牌 [2] - 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 [2] - 公司股票累计跌幅达83 59% [3] 退市后安排 - 公司需在摘牌后45个交易日内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 [2] - 已聘请山西证券担任主办券商,签订《委托股票转让协议》办理相关事宜 [2] 经营状况 - 公司2024年营收3 33亿元,同比下降3 69%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 39亿元,亏损幅度增大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374 36万元,同比下降15 53% [5]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4517 46万元,亏损幅度增大 [5] 财务问题 - 公司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多项借款逾期欠息 [4] - 引发多起诉讼,银行账户被冻结,资产被查封 [4] - 2024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5] - 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5] 历史背景 - 公司前身为双龙股份,2014年重组金宝药业进入医药领域 [4] - 2017年更名为吉药控股 [4] - 业务分为医药板块和化工板块 [4] 重整失败 - 2023年申请破产重整并启动预重整程序 [7] - 2024年3月预重整方案未获通过,程序终结 [7] - 多次谋划股权转让未成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