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计算

搜索文档
特斯联更新招股书:2024年营收超18亿元,今年以来新增6.5亿元战略投资
IPO早知道· 2025-05-01 09:0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AIoT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及空间智能的高科技企业,聚焦AIoT领域模型、AIoT基础设施和AIoT智能体三大战略方向[2] - 研发团队由三位IEEE Fellow领导,均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截至2024年底研发人员占比46.9%,拥有专利超1700项[3] - 产品已覆盖全球160个城市的800多个客户,2024年新增客户194名,总客户达342个[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38亿元、10.06亿元和18.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8%,2024年同比增幅83%[4] - 2024年AI产业数智化业务营收16.4亿元,同比增长162.9%[4] - 三费费用率从2023年76.9%降至2024年45.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238天缩短至2024年104天[5] 技术进展 - 发布支持华为昇腾等信创芯片的绿色智算体,适配DeepSeek-R1/V3等大模型训练,构建"芯、网、云、智"全链路工具包[4] - 截至2024年底在手订单金额约23亿元[2][4] 资本动态 - 获得光大控股、IDG资本、京东等机构投资,2024年初至今新增6.55亿元融资,引入国有资本和产业基金[5] - 正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中信证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2]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空间计算市场规模1495.9亿美元,预计2034年达10661.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1.7%[5] - 亚太市场年复合增长率22.2%,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
特斯联更新招股书:2024年营收增速超83%,战略升级卡位空间智能万亿赛道
格隆汇· 2025-04-30 22:58
核心观点 - 特斯联2024年营收18.43亿元,同比增长83.2%,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58.0%,成为AI行业增速最快的公司之一 [1][3] - 公司运营效率显著提升,费用率从2023年的76.9%下降至45.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238天压缩至2024年的104天 [4] - 2025年D++轮融资获得6.5亿元,新股东包括青岛汇铸、诺哲瑞英等机构,上市前财力储备充足 [4] - AI产业数智化业务2024年同比增长162.9%至16.4亿,占总收入89%,客户数量从2022年224个增至2024年342个,在手订单约23亿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8.43亿元,同比增长83.2%,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58.0%,展现强劲成长动能 [3] - 费用率从2023年76.9%优化至2024年45.0%,运营效率飞跃式提升 [4]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238天压缩至2024年104天,资金周转效率显著改善 [4] 业务布局 - AI产业数智化业务2024年同比增长162.9%至16.4亿,占总收入89% [5] - 形成"AIoT领域模型+AIoT基础设施+AIoT智能体"三位一体空间智能战略布局 [7][8] - 全球160座城市落地近万个空间智能项目,覆盖中国、阿联酋等市场,积累800多个客户 [8] - 绿色智算体已在徐州智算中心及摩托车行业上市厂商落地应用 [8] - 迪拜世博会期间泰坦系列机器人服务超84000小时,进行65万次对话,行程32.2万公里无重大故障 [8] 行业机遇 - 全球空间计算市场规模2024年约1495.9亿美元,预计2034年达10661.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1.7% [9] - 亚太市场空间计算年复合增长率22.2%,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9] - 行业数智化需求爆发,特斯联凭借领先产品和解决方案持续转化客户订单 [4] - 大模型技术普及为空间智能创造巨大想象空间,将重塑各领域生产方式 [7]
全景推演视听技术新未来——2025春交会视听科技论坛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4-30 16:17
文章核心观点 本次2025视听科技论坛汇聚产学研界专家等,探讨未来十年视听技术机遇与挑战,展示实践案例与前沿探索,为视听产业升级指明路径,也促使业界反思挑战,凝聚的共识将转化为产业行动推动行业发展 [23][25] 论坛概况 - 4月26日“2025视听科技论坛”在北京举行,由首都视听产业协会主办等,聚焦技术跃迁等命题探讨视听技术未来 [1][3] - 论坛由胡月主持,邱章红开幕致辞,指出过去十年视听技术发展快,寄望与会者推动技术发展 [3] 基地推介 - 郭凯推介“永川科技片场”,其作为“西部科技影视城”有多重优势,已吸引百家企业入驻,承接40余项目 [5] 视听产业革新与重塑 - AI特别是AIGC成焦点,其从辅助工具升级为通用生产力,变革视听内容创作等 [7] - 马平指出AI冲击影视产业,有风险也有机遇,强调自主可控,介绍中影集团探索 [7] - 朱梁以“IQStage”为例,分享爱奇艺虚拟制作探索实践,构建数字资产库提升IP价值 [9] - 魏瑜提出AIGC+3D技术重构数字文娱生态,推动行业价值共生 [11] 技术融合催生视听新纪元 - 技术虚实融合推动影视工业新阶段,提升效率与效果 [13] - 周辉针对VFX制作痛点,提出引入架构结合技术实现全局重构,提升人效和智能化 [13] - 刘俊指出AI视频生成工具变革行业,提及LED虚拟拍摄技术影响 [15] - 林子健表示AI剧本创作可降成本提效率,提出三种合作模式,认为创作将民主化多元化 [17] - 陆洲认为AIGC拉高数字人表现力,未来内容价值回归三大原点 [19] - 嘉宾重视平台化、生态化发展,构建数字化平台促进产业生态良性发展 [21] 论坛意义与展望 - 论坛汇聚智慧,勾勒产业升级路径,指明实践方向,印证北京推动视听产业发展决心 [23] - 论坛直面构建AI模型等挑战,促使业界寻求创新与规范平衡点 [23] - 论坛共识将转化为行动,推动技术研发等,北京将支持企业取得更大突破 [25]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09:29
公司财务与经营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997.82万元,同比下降12.5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1,194.90万元[10] - 公司2024年度不进行现金股利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其他方式的分配,主要因净利润为负且需保障稳定经营[3][32] - 公司2025年度拟申请不超过16亿元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用于流动资金贷款及融资业务[11][12] 行业发展趋势 - 智慧供水行业2024年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扩大,但竞争加剧,主要来自传统水务企业、新兴科技公司及跨行业集团[4] - 智慧水务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如"十四五"规划)及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但面临数据安全、技术标准不完善等挑战[5] - 智慧水厂行业技术创新显著,智能传感器、AI预测模型提升生产效率,但技术成本高、改造难度大仍是主要瓶颈[6] 公司战略与业务 - 公司调整战略聚焦"水源地到水龙头"端到端智慧水务解决方案,优化非核心业务布局,产生部分处置损失及人员优化成本[10] - 子公司上海杰狮信息技术为国内领先的数字空间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空间计算技术,实现虚拟与物理场景交互[7] - 智能水表行业随智慧水务发展需求增长,但技术标准不完善及数据安全问题仍需解决[8] 募集资金使用 - 2020年可转债募集资金累计投入35,201.57万元,项目已结项,剩余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37][38] - 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累计投入63,899.38万元,闲置资金用于现金管理及临时补充流动资金[40][42]
亿道信息: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2.6%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中证网· 2025-04-22 21:4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1 8亿元 同比增长22 6% [1] - 研发投入达2 39亿元 同比增长36 16% [1]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在人工智能 空间计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1] - 推出AI企业工作台 实现企业专属信息的快速检索和精准解答 [1] - 开发AESOF边缘计算开发架构和AIEdgeserver 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1] XR/AI穿戴领域进展 - 子公司亿境虚拟推出AI眼镜全栈产品交付方案 具备"快 省 全"三大核心优势 [1] - "SW3030AI眼镜全链路解决方案"搭载高通AR1芯片平台 缩短量产时间并降低开发成本 [1] - AI眼镜方案已通过多家品牌客户验证 在整机重量 AI大模型交互等关键技术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未来战略方向 - 以"AI+XR"技术融合为切入点 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 [2] - 发力XR创新产品的研发 销售与量产交付 持续拓展产品应用生态 [2]
停产?不存在的!Apple Vision Pro 第二代有望于年内发布!
美股研究社· 2025-04-08 19:59
核心观点 - 苹果正在规划第二代Apple Vision Pro的生产发布事宜,关键零部件已进入生产阶段 [4] - 第一代Apple Vision Pro在技术创新层面领先行业,但面临商业成功困境 [7][9][11] - 第二代产品可能从芯片升级、操作系统智能化、佩戴体验优化和价格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11][13][15][17] 行业发展趋势 - 空间计算设备成为科技行业重要发展方向,苹果在该领域投入数年研发并申请超过5000项专利 [7] - 行业竞争格局显示,Apple Vision Pro在技术创新层面尚未被竞争对手超越 [11] - 空间计算生态内容匮乏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1] 公司产品规划 - 供应链信息显示蓝思科技为Vision Pro 2独家供应玻璃面板,长盈精密提供外壳部分 [4] - 第二代产品可能搭载M5芯片以提升算力并降低功耗 [11] - Vision OS操作系统将融入更多AI功能,提升智能化表现 [13] - 产品重量可能从600多克降低,通过材料优化改善佩戴体验 [15] - 公司可能推出青春版产品,在保留核心配置的同时降低售价 [17] 技术创新 - 第一代产品集成R1芯片、M2芯片、Vision OS操作系统、空间音频系统等多项创新技术 [9] - 产品创下业内最高清晰度、最强算力、最低时延等多项技术指标 [9] - 虹膜验证技术等创新使产品在生物识别领域保持领先 [9] 市场表现 - 第一代产品起售价29999元,销量未达预期的50万台目标 [11] - 高售价和佩戴体验问题导致市场反响不佳 [11] - 产品停产传闻曾引发市场疑虑,但第二代产品规划表明公司持续投入该领域 [11]
对话Rokid祝铭明:AI眼镜的战场只有中国
36氪· 2025-04-08 19:05
公司概况 - Rokid是一家成立11年的杭州AR/AI眼镜公司,投后估值达独角兽水平,投资方包括元璟资本、线性资本、复星等一线机构[6] - 创始人祝铭明2014年离开阿里创立公司,具有极客风格,办公室陈列苹果初代电脑等古董设备[6] - 目前同时运营AR和AI眼镜两条产品线,AI眼镜订单量已达AR产品的10倍(限制下单情况下),无限制可达20-30倍[13] 技术路线 - 行业存在"不可能三角":展现力、续航力、算力,AR和AI眼镜分别占据两个角,未来终局将是三者融合[11] - 当前70%精力投入空间计算和软件,30%用于与行业共同打磨AR技术[12] - 坚持显示路线源于文博领域用户反馈,区别于Rayban等无显示方案[19] - 核心定位为软件/操作系统公司,创始人首次创业猛犸科技也是操作系统公司[28] 市场策略 - AI眼镜被定义为大众刚需赛道,AR眼镜定位为小而美的细分市场[14] - 文博领域是B端到C端的重要桥梁,年市场规模约1亿元,公司是该赛道唯一玩家[20] - 采用"B to C"发展路径,借鉴苹果早期教育/出版业务模式[17] - 中国被视为核心战场,因14亿人口中高中毕业生近视率达80%,远超美国7.9%的近视率[30] 产品开发 - 当前工程机自评60分,目标6月前推出85-95分产品以避免流量反噬[32] - 产品关键挑战在于用户前10次操作体验,需解决AI助手唤醒词等交互问题[33] - 历史上销量最好的Lite和Max两款AR产品曾被创始人否决,后被证明对创业公司至关重要[38] 行业竞争 - 认为当前2年是关键窗口期,大公司声量带动但产品力尚未跟上[25] - 竞争六个维度中,产品/创新/生态已领先,重点补足渠道/供应链短板[26] - 预测Google的安卓XR可能成为未来主要对手,但目前仍是二流玩家[29] - AI眼镜市场容量将大于手机,因更具个性化特征[27] 创始人理念 - 采用"从大到小"的规划方式:先认定AI是未来,再逆向拆解目标[39] - 认同乔布斯"选择春天的技术"理念,认为过早准备充分可能限制想象力[40] - 批评Vision Pro存在能力溢出问题,类比为"张无忌的内功"[37] - 产品定义核心是让用户"干脆掏钱"而非"被说服掏钱",提词器是传播点非卖点[15]
拿下国内外无人机、MR巨头,空间计算芯片黑马芯明,完成数亿元融资
创业邦· 2025-04-03 07:38
空间智能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合肥芯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芯明),近日成功完成Pre-A轮 融资,融资额数亿人民币。本轮融资由开远实业领投,合肥产投、肥西产投跟投。 据睿兽分析,芯明智能此前曾完成3轮融资,披露融资额超5亿元人民币。投资者包括创见资本、盘实 资本、精确资本、合肥产投、鱼大水大投资、津西集团、新材智资本等多家知名企业和投资机。 详情请戳视频 芯明创立于2020年,是一家专注空间计算及人工智能芯片及产品设计的高科技企业。此前,名字为合 肥银牛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内容,如果您想了解更多 最新 企业 动态, 欢迎登录 睿兽分析 查看,解锁 赛道图 谱 以及 行业报告 。 ...
XREAL亮相CES 2025:XREAL One系列全球首秀,多款产品斩获「CES创新奖」
IPO早知道· 2025-01-11 09:42
全球AR技术革新 - 公司在CES 2025展示XREAL One系列产品和创新体验 并携手宝马 Google 高通 Bose等国际科技公司共同定义AR技术新边界 [4] - 公司在CES 2025首日斩获两项「CES创新奖」 该奖项为全球消费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荣誉之一 [4] XREAL One系列产品 - XREAL One系列搭载自研X1空间计算芯片 实现原生3DoF空间计算能力 延迟降低至3毫秒 开启消费级AR眼镜2 0「芯」时代 [6] - 公司展示模块化AI相机XREAL Eye 支持第一人称视角拍照功能 提供智能生活记录与全新交互方式 [7] AI赋能空间计算 - 公司持续深耕空间计算技术 CES 2025展示XREAL Air 2 Ultra AR眼镜 具备6DoF空间定位能力 通过手势识别与追踪技术提升3D生成 体育观赛等场景的沉浸式体验 [10][11] - 产品契合Google的Android XR设计理念 诠释下一代交互的可能性 [11] AR跨界场景应用 - 公司与宝马合作展示车内AR技术应用 开创智能驾驶与娱乐新视角 [14] - 与荣泰健康合作融合健康与科技 在按摩椅上提供沉浸式AR游戏体验 [14] - 通过T-Mobile和Mawari技术实现实时全息视频通话 通过Logitech G CLOUD设备支持虚拟大屏游戏 [15] 市场地位与目标 - 公司累计出货量超过50万台 以47 2%的市场份额排名2024年上半年全球AR市场第一 [19] - 公司创始人兼CEO表示将继续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和全球合作推动AR行业发展 目标是让AR技术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17]
XREAL One正式发布,创始人徐驰:这是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消费级AR眼镜」
IPO早知道· 2024-12-11 23:07
核心观点 - XREAL One AR眼镜于2024年12月10日正式首发,标志着消费级AR眼镜2.0时代的开启 [3][9] - XREAL自主研发的X1芯片是全球首款专为空间显示定制的芯片,凝聚三年多前沿研发成果,为AR眼镜提供强劲动力 [2][5] - AR眼镜将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推动数字化信息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打造三维空间体验 [5][9] 技术突破 - X1芯片突破行业技术壁垒,专门针对AR眼镜的空间定位计算、超低延迟与高效显示需求设计 [7] - X1芯片实现稳定的原生3DoF空间定位,优化显示效果,显著提升视觉质量 [7] - X1芯片将M2P延迟降至仅3ms,解决XR行业普遍存在的延迟难题,呈现极致流畅的视觉体验 [7] 产品优势 - XREAL One支持跨设备兼容,可连接iPhone、Android设备、Steam Deck、Windows PC、MacBook等USB-C视频输出设备 [7] - XREAL One凭借X1芯片实现"空间显示"体验,推动空间计算技术落地 [7][9] - XREAL Air系列累计销量超40万台,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AR眼镜,奠定市场基础 [9] 行业影响 - AR眼镜是消费级数字化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空间互联网的重要入口 [5] - XREAL通过X1芯片自研成果抢占消费级AR眼镜"上半场"竞争先机,巩固行业引领者地位 [7] - XREAL One的发布加速空间计算落地进程,帮助消费者适应信息载体升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