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icon
搜索文档
让碧海银滩成为金山银山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5 10:11
产业发展 - 澳角村发展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海产品加工、电商和乡村旅游五大主导产业[2] - 海洋捕捞实现木质渔船到钢质渔船转型升级 全村渔船640艘 年产值达3.3亿元[7] - 水产养殖拥有138家高级养殖场 去年产值37亿元[7] - 海产品加工厂38家 其中海源水产去年产值5亿元[7] - 电商微商117家 从业技术人才532名 年销售额3.5亿元[7] - 海景民宿41家 共700多个床位[7] 生态保护 - 建立一体化处理体系处理生产生活垃圾 配备生活垃圾塑料桶集中处理海上垃圾[3] - 常态化检查工业企业排除隐患 每条巷道设有污水收集设施 污水经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4] - 通过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海水变清沙滩变净 对海洋生物繁殖和居民生产生活起到关键保障作用[5] 产业创新 - 构建捕捞、养殖、加工、电商、文旅的生态经济模式 从传统捕捞到海鲜直播[9] - 福建旺昇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循环海水智能化系统进行鲍鱼苗养殖[9] - 坚持健康养殖+生态保护模式 实现好生态出好苗的良性循环[9] - 形成从捕捞到出口的完整产业链 加工企业实现原料供应及时与便利[9] - 海产品通过清洗、蒸煮、拆肉、罐装等工艺处理 主要销往欧美和东南亚市场[10] - 电商直播带动业务发展 营业额不断攀升 规模从两个冰柜扩展到三个冰柜、一个冻库和一个急冻库[11]
云南大关如何将渐危植物筇竹打造成富民产业?
中国环境报· 2025-08-25 10:06
三是以竹富民,用筇竹铺就致富路。大关县按照"一体两翼,多元发展,全竹利用"的思路,集中各类资 源要素,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设施建设跟进到哪里",打造出一批现代竹科技示范园、竹生态经济 园、特色竹产业园。采用"企业+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即鼓励农户自己种竹养竹、在家对竹材进行粗 加工,再由企业统一收购,成功覆盖脱贫户1.75万户共7.87万人,竹农年均增收超过1万元。 筇竹是一种中小型混生竹类,因竹节膨大如佛珠、竹姿秀丽而闻名。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属于滇东北乌 蒙山区,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这里日照少、湿度大的独特生态气候,孕育出"中国独 有、大关独大"的珍贵筇竹资源,被誉为"中国筇竹系统研究起点",是名副其实的"筇竹之乡"。 筇竹竹笋美味,竹材坚硬,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然而,筇竹也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属于渐 危种。这是因为曾经在一段时间里,集"山区、贫困、多灾"于一体的大关县为了经济发展需要,对竹林 资源进行了过度砍伐,对筇竹竹笋无序开采,严重破坏了竹鞭生长,损伤了筇竹的再生能力,导致筇竹 林面积不断萎缩。 近年来,为挽救天然筇竹资源,大关县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短能脱 ...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97期:改变中国命运的生态革命
观察者网· 2025-08-24 08:38
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 -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国家 [3][5] - 实施跨世纪生态修复工程 聚焦"三大空间布局"和"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 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实现每一条河流湖泊都有专属守护者 [5] - 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构建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光伏产能占全球80% 汽车电池市场占70% 风力涡轮机产能占60% [7] 绿色产业转型成果 - 建成600℃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稳居世界首位 通过新质生产力驱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7] - 形成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绿色经济产业链和电动汽车产业链 [7] - 余村通过竹林碳汇和集体经营项目实现年分红316万元 村民人均收入达7.4万元 [13] 乡村生态经济模式 - 余村从矿山水泥厂转型发展生态旅游 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实现"旅游饭生态饭分红饭"多元化收入模式 [13][18] - 创新"全球合伙人"机制吸引青年返乡创业 已落地60多个合伙人项目 吸引1200多名年轻人在村生活 新村民数量超过原村民 [15][26] - 盘活闲置资源改造工业遗址 将垃圾房改造成网红小酒馆 水泥厂办公楼改造为青年图书馆和网红打卡地 [28][29] 生态资源价值转化 - 通过"深蓝计划"将废弃矿坑改造为网红景点 单日咖啡出杯量达8818杯创吉尼斯纪录 高峰期单日游客量达数万人 [38] - 建立"两入股三收益"模式使村民获得租金薪金股金三重收入 实现资源资产与合伙人项目联动发展 [29] - 构建大余村片区发展模式 覆盖3乡镇24个村 村平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82万元 通过缆车联通实现流量共享 [16][35] 青年入乡振兴机制 - 打造"数字游民社区"提供轻资产创业环境 配套5G全覆盖 天然气入户 充电桩等基础设施 实现"城里有的村里都有" [13][27] - 推行渐进式青年入乡路径 从云村民线上参与到数字游民短期驻留 最终成为落地发展的合伙人 [15] - 政府设立梦想基金提供金融支持 与银行及国有企业对接解决创业要素需求 [24]
绿水青山谱写大地长歌
人民日报· 2025-08-24 06:42
核心观点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 浙江通过艺术展展现绿色发展成果和文化内涵 [1][2][3][4] 艺术展内容结构 - 展览分为四大篇章:"青绿之歌"以版画、连环画等形式展现浙江20年实践历程 [2] - "美丽之窗"通过艺术写生呈现湖州从先行者到示范生的发展蝶变 [2] - "山川之颂"以鸿幅巨制展示理念的山水灵魂 [2] - "绿富之路"聚焦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刻画"生态美推动共同富"的创新实践 [2] 文化哲学内涵 - 山水观体现中国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不同于西方客体化自然观 [3] - 大型影像装置《山高人为峰》通过20位典型人物/20个故事/20件纪念物构建微观叙事 [3] -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的古老智慧在山水巨制中得到诠释 [3] - 理念达至禅宗第三重境界"见山还是山 见水还是水"的认知高度 [3] 实践方法论 - "道法自然"传统文化观提升至方法论实践高度 [4] - "山不让尘乃成其高""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山水孕育中的藏纳与生发哲学 [4] - 理念揭示自然财富、经济财富与文化财富的三重价值 [4] - 展览既是山水写生记录 更是精神实践 开发心物相通的家园经验 [4]
e法耀陇原 | 天光染绿处 法治护祁连
央广网· 2025-08-22 20:53
生态保护成效 - 张掖地区植被盖度达97.6%,黑河西岸植被覆盖率达85%,戈壁荒滩生态显著改善 [1] - 山丹马场高寒草甸鲜草产量较2015年每亩增加106公斤,野生动物种群恢复 [8] - 黑河林场从无序采砂的"石头滩"转变为植被覆盖率超85%的林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9][11] 法治建设举措 - 祁连山林区法院设立80平方米巡回办案点,截至报道时处理11起案件,实现就地开庭和当庭调解 [6] - 开展跨省"草原普法行"活动,联合青海法院发放5000余份双语宣传资料,覆盖甘青共牧区 [8] - 推行"线上+线下"普法模式,年均开展3场线上防火培训,结合短视频和直播普及《森林法》 [9] 生态价值转化 - 山丹马场牧民年人均收入达3.5万元,通过生态管护、马文化旅游等产业实现增收 [8] - 黑河林场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50万元,2022年完成全市首笔400万元碳汇交易 [11] - 建立涉林案件补植复绿基地,500余亩新苗完成种植,违法者通过缴纳1.48万元补植费实现生态修复 [11] 创新治理模式 - 采用"法律监督+社会化治理"机制,由青绿林草公司代履行补植任务 [11] - 配备智能"森林眼"监测系统实时跟踪植被生长数据 [11] - 开展"碳汇研学游"活动,通过互动式科普长廊推广生态法规教育 [11]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绿色发展经验启示全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18:10
斯蒂尔:最紧迫的任务是恢复自然。全球生态系统正濒临崩溃——亚马逊雨林退化、珊瑚礁系统白化、 两极冰盖加速消融,这些都深切影响到每一个人。我们必须认识到,健康的自然环境是应对气候变化的 最强屏障,它维系着地球的生态系统运转。 其次,全球食物系统仍是自然破坏的主要源头。面对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压力,我们必须以不破坏自 然、不加剧气候影响的方式实现粮食生产。转型能源结构是其中关键。中国在这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建 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体系,让绿色电力惠及千家万户。中国的经验值得其他经济体,特别是新兴经 济体借鉴,使他们在未来也有机会拥抱绿色经济。 中新网:过去20年,中国在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过程中,哪些成就让您印象深刻? 斯蒂尔: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世界来说非常重要。过去,很多国家的工业发展都建立 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而中国的"两山"理念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经济发展不必以环境破坏为 代价。 中新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宫宏宇 张乃月 谢艺观 实习生 苗绚)在全球气候治理紧迫性日益凸显的背景 下,加速绿色转型、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 今年是"绿水青 ...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在埃塞俄比亚见证中非绿色合作
新华社· 2025-08-22 10:05
埃塞俄比亚生态治理成果 - 埃塞俄比亚单日植树7.14亿棵创全国纪录 [1] - 2019年至2024年累计植树量从47亿棵增长至75亿棵 [1] - 土壤流失量大幅下降 果树结果助力粮食安全 [1] 中埃绿色合作模式 - 埃塞俄比亚借鉴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生态治理 [2] - 中国分享退化土地修复经验 支持埃塞俄比亚恢复退化土地 [2] - 采用中国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土地退化 应用节水灌溉与沙丘固定技术 [2] 可再生能源合作 - 埃塞俄比亚阿达玛山地采用中国制造风电机组与技术标准 [3] - 中国提供风电项目运营管理服务 实现绿电稳定输送 [3] 中国生态建设成就 - 2024年完成国土绿化超1亿亩(造林6669万亩+种草改良4836万亩) [1] - 中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成为全球增绿最多国家 [1] 区域生态合作拓展 - 非洲国家推行"绿色长城"计划 借鉴中国防治荒漠化方案 [2] - 中非治沙培训班在新疆举办 分享防沙治沙技术经验 [2]
深度关注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核心观点 - 黑龙江省通过政治监督推动绿色发展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冰雪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3][9][13] - 冰雪旅游接待游客1.35亿人次 同比增长18.5% 游客花费增长30.7% 国际游客增长103.9%[9] - 冰雪经济总规模超2660亿元 冰雪装备企业营收增长超20%[13][14] 生态保护转型 - 伊春森林覆盖率83.8% 达全国平均水平3倍以上 林区从商业采伐转向生态保护[7] - 设立红松保护基金 开展生态系统恢复和科研项目 纪委监委监督资金使用[7] - 林场职工转型发展旅游业 养顺农家院等经营模式成功[5] 冰雪经济发展 - 2024-2025冰雪季接待游客1.35亿人次 其中国际入境游客增长103.9% 花费增长117.5%[9] -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延长营业10天增加收入近亿元 冰雪景区停业时间科学调整[10] - 冰雪装备制造覆盖全国80%滑雪场 34户重点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超20%[14] 监督机制创新 - 建立7方面32条85项政治监督工作指引 形成具体化监督链条[13] - 运用"一扫通"二维码监督平台 优化群众问题反映渠道[8] - "室组"联动开展体验式监督 检查旅行社服务标准和监管漏洞[11][12] 产业协同推进 - 推动冰雪运动/文化/装备/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建设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产业园[13][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攻克滑雪板材料技术难题 提升装备制造水平[14] - 发展全季旅游模式 夏季国家森林公园接待量持续增长[12][15]
大湖新记丨护住碧水 换得金山——湖南大湖的生态答卷与时代新韵
长沙晚报· 2025-08-22 08:20
生态保护成效 - 东洞庭湖总磷浓度下降14.3% 越冬候鸟增至25万只 麋鹿繁衍至300多头[4] - 古丈县栖凤湖水质从Ⅳ类跃升至Ⅱ类 建成23公里生态廊道[6] - 安化县雪峰湖筹资8亿元专项资金推动1806户养殖户转产 入选省级美丽河湖案例[6] - 望城区大泽湖湿地从劣Ⅴ类水质修复至白鹤 小天鹅重返[8] - 水府庙水库恢复水域面积260亩[8] 跨区域治理协作 - 湘潭与娄底签署联防联控联治机制 办理54起公益诉讼案件[8] - 涔天河水库拦截洪水28次 累计拦洪29亿立方米 为湘江下游补水71亿立方米[11] - 斜陂堰水库实现水安全 水生态 水经济协同发展[11] 文化赋能与旅游经济 - 张家界宝峰湖年购票超70万人次 境外游客占比50%[13] - 新化县车田江水库带动周边人均年收入增长1000元[16] - 邵阳县投资近3亿元建设蓝印花布特色小镇[16] - 洪江市清江湖文化项目带动3.4万名移民就业[16] 绿色产业发展 -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PUE值稳控1.2以下 用电成本降低38.5% 算力规模同比增长200%[19] - 园区实现IDC租赁收入1亿元 带宽收入1.9亿元[19] - 柳叶湖体育赛事贡献文旅产值30% 垂钓收入激增418%[19] - 天子湖桨板运动消费年均增长25% 带动相关产业增收超2.2亿元[20] - 酒仙湖开发投入20亿元 建成54家民宿[22] 传播影响力 - 系列报道全平台阅读量突破2亿次 微纪录片播放量超1800万次[23] - 微博17个话题中11个登上热搜 总阅读量数千万[23] - 抖音发布28条短视频 单条播放量超百万次[23]
远山的回响丨余村:“点绿成金” 小山村惊艳世界
央广网· 2025-08-21 09:52
核心观点 - 浙江安吉余村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实现从污染型矿山经济向生态旅游经济的成功转型 形成民宿、农场、文旅等多元化业态协同发展的"美丽经济"模式 [1][2][29] 经济转型成效 - 村集体年收入从关停矿山后的20多万元低谷持续恢复增长 当前村民通过生态旅游实现显著增收 例如春林山庄民宿全年无休运营 年收入超百万元级别 [3][13][19] - 旅游业态从单一民宿扩展至复合型体验经济 包括亲子农场(如与余农场)、竹文化体验园(花海竹林Bambloom)、专业骑行社等 日均客流量达数百人 [19][22][25][27] 产业升级特征 - 传统高污染产业全面退出 三个土石灰窑及水泥厂彻底关停 替代以零污染的生态农业和文旅项目 [4][6][18] - 采用差异化高端定价策略 生态葡萄售价达30-40元/斤 较传统种植溢价5-8倍 通过原生态品质实现高收益 [19] - 项目投资规模升级 从初期60万元民宿投入扩展至百亩级竹林开发 配套设备投入超20万元(如电梯加装) [12][16][22] 人才与创新 - 全球合伙人计划吸引1200余名青年返乡创业 形成跨领域人才矩阵 涵盖AI+农业、自媒体运营、国际骑行社群等新兴领域 [25][27][29] - 创客采用技术融合模式 例如利用竹材构建霍比特小屋、树屋等特色建筑 结合绣球花海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18][22][27] - 年轻创业者占比显著提升 28岁青年俞佳慧通过规划专业背景打造亲子农场 开业首日即吸引数百客流 [19][22][23] 规模扩张路径 - 物理空间从4.86平方公里扩展至245平方公里"大余村"格局 覆盖23个行政村 实现50倍区域一体化管理 [25] - 业态从住宿餐饮延伸至全产业链服务 如乡野骑行社提供装备寄存、路线规划等专业服务 增强客户粘性 [25][27] - 品牌影响力从地方升级为国际化 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触达全球受众 形成文旅IP效应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