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商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小马智行赴港上市计划曝光 美股盘前大涨17%释放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5-14 20:13
公司动态 - 小马智行计划秘密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消息传出后公司ADR美股盘前一度大涨17%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由前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首席架构师彭军和楼天城共同创立 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3] - 2021年完成D轮融资后估值达85亿美元 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之一 [3] - 采用"秘密提交"上市方式 既能避免过度曝光又能灵活掌握上市节奏 [5] 行业影响 - 小马智行上市计划将为自动驾驶赛道注入新动能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其动向牵动行业神经 [3] - 2023年中国自动驾驶领域融资总额超200亿元 显示资本市场持续看好该赛道 [5] - 自动驾驶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且技术不断成熟 [5] 市场反应 - 上市消息传出后公司ADR美股盘前大涨17% 反映投资者对公司技术实力和商业前景的认可 [7] - 在整体资本市场波动背景下 自动驾驶企业仍获得高度关注 证明该领域投资价值 [7] 战略布局 - 选择香港上市因香港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接受度高且具备国际投资者基础 [5] - 在中概股面临美国监管压力背景下 香港成为中概股回归首选地 [5] - 公司已在中美两国开展自动驾驶测试和商业化运营 合作伙伴包括丰田、广汽等传统车企巨头 [3]
小马智行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以“中国方案”重塑全球智慧出行版图
财经网· 2025-05-06 17:40
5月6日,全球自动驾驶领域迎来里程碑事件——小马智行与优步(Uber)宣布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双方 将共同推动小马智行Robotaxi服务接入Uber平台,并计划于年内率先在中东市场落地,逐步扩展至全 球。据了解,运营初期,每辆Robotaxi车辆将配备安全员,随着当地测试许可和阶段的快速推进,最终 将实现全无人驾驶Robotaxi的商业运营。 这一合作不仅是双方尖端技术与优势资源的深度融合,更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企业从"本土深耕"向"全 球输出"的战略跃迁。通过"技术出海+生态共建"的双轨策略,小马智行正携"中国方案"加速国际市场自 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绘制全球智慧出行的新篇章。 步步为营,"渐进式"布局全球市场 对于小马智行而言,此次合作是其"立足中国,着眼全球"战略的重要一步。Uber作为全球月活用户超 1.3亿的超级平台,可提供即时需求匹配、支付系统与用户信任基础,帮助小马智行的全球商业化落地 提供强有力的用户入口和生态协同。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坦言,"通过将小马智行成熟的自 动驾驶系统与优步领先的出行平台相结合,我们将从中东市场起步并拓展至全球,树立无人驾驶商业化 新标杆。" 近年来,出海布局 ...
丰田牵手Waymo背后,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智通财经· 2025-04-30 23:27
4月30日,一则重磅消息震动汽车与科技行业——丰田汽车和Alphabet旗下的Waymo表示,双方已同意 探讨合作,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和部署。两家公司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他们的目标是结合各自 的优势,开发一个自动驾驶汽车平台,同时还将探索如何加强下一代个人拥有的汽车(POVs)。双方表 示将讨论扩大合作范围的可能性。 在智通财经APP看来,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丰田此番与美国Robotaxi领域唯一成规模的玩家 联手,绝非偶然,而是其在智能驾驶领域深思熟虑后的关键落子,背后折射出丰田对自动驾驶商业化的 深远布局与坚定决心。 丰田选择Waymo,本质上是一次优势互补的战略"联姻"。Waymo作为全球顶级的L4级自动驾驶企业, 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丰富的运营经验。其自动驾驶系统历经数千万英里的实际道路测试,具备处理各 类复杂路况的能力,在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目前,Waymo的Robotaxi服务已在美国多个城市实现常态化运营,每周为用户提供超25万次出行服务, 积累了海量的实际运营数据。而丰田作为全球汽车制造巨头,具备强大的整车制造能力、完善的供应链 体系以及庞大的全球销售网络。双方 ...
翰凯斯:RoboBus国内首个通过国家级《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认证 自动驾驶商业化提速
快讯· 2025-04-30 11:17
公司动态 - 勘设股份参股公司翰凯斯(PIX Moving)旗下RoboBus成为国内首个通过GB7258-2017国家标准检测并获得《机动车安全运行强制性项目检测报告》的软硬件全栈自研低速无人驾驶小巴车型 [1] - RoboBus整车关键系统和零部件已通过欧盟ECE法规认证并在意大利获得公开道路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及运营牌照 [1] - RoboBus已成功获得贵阳自动驾驶公开道路牌照并将陆续申请全国范围内的自动驾驶上路许可 [1] 行业进展 - 中国自动驾驶车辆必须满足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才能确保在公共道路上的安全运行 [1] - RoboBus通过国家标准检测被视为通往规模化商用的"门票"标志着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入快车道 [1] - 公司正推动智能交通的规模化落地 [1]
4家智驾车企2024年年报透析:谁在闷声发财,谁在艰难烧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0 22:27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是智驾企业密集上市年,上市后商业化情况“冷暖各异”,L2级辅助智能驾驶市场玩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但研发投入高,L4级通用自动驾驶企业发展步伐缓慢仍处亏损阶段,Robotaxi市场潜力大但企业需解决坚持到爆发的难题 [1][2][5] 智驾企业上市情况 - 2024年有15家智驾企业在各大交易所上市或推进上市流程,包括速腾聚创、黑芝麻智能、地平线机器人 - W、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 [1] L2级辅助智能驾驶市场情况 市场需求 - 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67.8%,较2023年提升12.5个百分点,2025年L2 + 级别智能辅助驾驶需求旺盛 [3] 企业财务表现 - 黑芝麻智能2024年营收4.74亿元,同比增长51.8%,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58.5%,毛利率从2023年的24.7%提升至41.1%,归母净利润3.13亿元 [3] - 地平线2024年全年营收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授权及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0.9%至16.4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2023年的62%提升至69.1%,毛利率从2023年的70.5%提升至77.3%,归母净利润23.47亿元 [3] 企业亏损情况 - 剔除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营性因素后,地平线经调整净亏损16.81亿元,同比扩大2.8%;黑芝麻智能经调整净亏损13.04亿元,同比扩大4% [4] 企业研发投入 - 黑芝麻智能2024年研发投入14.35亿元,同比增长5.3%;地平线2024年研发投入31.56亿元,同比增长33.4%,占总营收的132.4% [4] L4级通用自动驾驶市场情况 政策与运营突破 - 今年3月13日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Robotaxi服务获准在北京南站至亦庄之间开展收费运营,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生效,符合条件的自动驾驶汽车可用于个人乘用车出行 [5] 企业财务表现 - 2024年小马智行营收同比小幅增长4.35%至5.39亿元,文远知行营收出现10%负增长为3.61亿元 [6] -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毛利率分别为15.2%和30.66% [6] - 文远知行2024年净亏损25亿元,是营收的7倍;小马智行净亏损近20亿元,是营收的3倍 [6] 企业亏损原因 - 小马智行亏损与运营费用支出大幅增长有关,2024年运营费用同比增长85.4%达到2.97亿美元 [6] - 文远知行亏损扩大因开支较高,2024年营业费用为22.8亿元,同比增长33.7%,其中研发费用为10.9亿元,同比增长3.1% [6] 市场潜力与企业计划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30年中国与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分别达4888亿元和8349亿元 [7] - 小马智行计划2025年实现单车盈亏平衡,需扩大运营规模,今年运营规模和体量将增加5倍甚至10倍 [7]
小马智行营收三连涨,Robotaxi收入却不增反降,“全球Robotaxi第一股”何去何从?
美股研究社· 2025-03-26 20:45
核心观点 - 小马智行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3%至5.48亿元,连续三年增长,但经调整净亏损达11.21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4%至10.06亿元,凸显技术投入与盈利能力的博弈 [1][5][9] - Robotruck业务表现亮眼,营收同比增长61.3%至4040万美元,而Robotaxi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3%至730万美元,主要受服务费减少影响 [6][7] - 公司战略聚焦"Robotaxi业务优先、中国市场优先、一线城市优先",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成本下降70%,预计2025年落地三款合作车型 [5][7][14] - 行业处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应用过渡阶段,资本市场对盈利路径存疑,自动驾驶企业股价普遍低迷 [2][17]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5.48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2023年的8.1%放缓,但优于同行文远知行(下滑10%)和Mobileye(下滑20.4%) [5] - Robotruck业务第四季度营收增速达72.7%,全年占比提升至9.7%;授权及应用业务收入下降30.1%至2730万美元 [6][7] - 现金储备7.5亿美元,同比增长26.3%,为商业化提供资金支持 [10][11] 业务分析 Robotaxi业务 - 收入下滑主因工程服务费减少,但乘客票价上涨部分抵消降幅,第七代系统部署后成本大幅优化 [6][7] - 运营覆盖北上广深核心区域,接入支付宝、高德地图等平台,首次实现全域自动驾驶运营 [7] - 规模化面临三大限制:运营范围有限、用户渗透率低、单车改造成本高(数十万元) [9] Robotruck业务 - 增长驱动力来自车队运营区域扩展,全年营收4040万美元,占比显著提升 [6] 技术进展 - 自研"世界模型+虚拟司机"技术:每周生成超100亿英里数据集,"虚拟司机"安全性指标提升16倍 [14][15] - 第七代系统与丰田、北汽、广汽合作研发,成本降70%,2025年落地三款车型 [7][14] 行业与战略 - 行业窗口期:未来1-2年是规模化落地关键,生态合作与产业链整合成竞争焦点 [13][14] - 公司合作网络覆盖全球29000台出租车营运资源,合作伙伴数量行业领先 [14] - 盈亏平衡点:Robotaxi投放量需达1000台,当前仅250台,下一目标为750台 [15][16] 商业化前景 - 管理层预计技术成熟与资金储备将加速商业化拐点,但需突破规模临界点以掌握定价权 [11][17] - 投资者需平衡长期投入与远期回报的矛盾,技术领先性与商业验证是关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