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商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未来将有序扩大自动驾驶的开放区域
快讯· 2025-08-02 09:17
在上海浦东的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们已经可以打到无人驾驶出租车了。目前,小马智行面向公众开 放了无人驾驶出租车,记者第一时间前往,用16.8元实地体验了一次。日前,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 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首批受牌企业覆盖智能出行、干线物流、末端配送等场景。在业内人士看来, 这也意味着基于法规的主驾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可以公开收费运营,正式叩开商业化大门。在开放道 路上,上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将有序扩大自动驾驶的开放区域。实现浦东新区全域开放, 同步推动奉贤、闵行等区域开放,并联通上海市四大测试区域的开放道路。(上证报) ...
文远知行Q2财报解码:当Robotaxi跑出836%增速,自动驾驶商业化拐点到了?
美股研究社· 2025-08-01 19:27
二 季 度 R o b o t a x i 收 入 创 纪 录 成 营 收 " 半 壁 江 山 " 如果说 2025 年第二季度的自动驾驶行业有什么"现象级事件",文远知行 Robotaxi 的爆发式增长绝对算一个。 财报显示,文远知行 2025 年第二季度营收为 1.27 亿元(约 1780 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 7910 万增长 60.8% 。 相比曾经,此次业绩最大的不同在于,随着 Robotaxi 等核心产品商业化落地的加速,文远知行已然从单一业绩支柱,变为以产品为主,服务为辅的商 业兑现循环。 莫种意义上,这才是文远知行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的第一个经营拐点。 其中,服务收入仍是第一大收入来源,报告期内实现 6740 万元,较 2024 年同期的 6460 万元同比增长 4.3% 。增长主要由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的 智能数据服务收入增加了 3580 万元,以及自动驾驶相关的运营及技术支持服务收入增加了 250 万元,但由于部分客户的定制化研发服务已于 2024 年 第三季度完成,导致 ADAS 研发服务收入减少了 3550 万元,部分抵消了这一增长。 来源 |美股研究社 从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先后 ...
文远知行Q2实现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60.8%
巨潮资讯· 2025-08-01 11:17
财务表现 - 二季度公司营收1 27亿元 同比增长60 8% [2] - Robotaxi业务二季度营收4 590万元 同比增长836 7% 创公司成立以来单季度新纪录 [2] - Robotaxi业务占二季度营收比例大幅提升至36 1% 创2021年以来单季度历史新高 [2] - 毛利同比增长40 6% 增速稳步提升 [2] 业务进展 - 阿布扎比Robotaxi车队规模自2024年以来增长到3倍 规模化效应显著提升 [2] - Robotaxi安全运营超2 200天 树立行业安全新标杆 [2] - 上半年与Uber 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签署合作协议 在迪拜部署商业化Robotaxi出行服务 [2] - 启动Robotaxi道路测试 预计今年内开启试运营 计划2026年开启纯无人Robotaxi商业运营 [2] 国际化布局 - 旗下Robotaxi获得沙特首张自动驾驶牌照 [2] - 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旗下产品拥有六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 [2] - 启动沙特首个Robotaxi试运营服务 也是目前沙特唯一的Robotaxi试运营服务 [2]
Robotaxi探路竞速:从供应链到生态链的集体加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2:49
行业动态 - 国内外Robotaxi产业链公司加速布局商业化阶段 特斯拉从固定收费转为按里程动态定价 [1] - 上海发布"模速智行"行动计划 目标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突破600万人次 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 L2/L3新车占比超90% [1][4] - 全球主要玩家加速Robotaxi商业化进程 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业务不局限于Robotaxi [2]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美国简化无人驾驶技术测试政策 中国一线城市进一步开放商业运营 中东欧洲日本等地区跟进 [4] 公司进展 - 特斯拉Robotaxi在奥斯汀落地试点 初期投入10-20辆Model Y改造车辆 面向少数受邀用户 [2] - 小马智行获得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在四大一线城市构建商业化网络 [3] - 文远知行联手奇瑞汽车和锦江出租 获准在上海浦东开展主驾无人自动驾驶出行示范应用 全球布局达10个城市 [3] - 文远知行Q2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60.8% Robotaxi业务营收4590万元同比大增836.7% 占比提升至36.1% [6] - 小马智行Q1营收780万美元同比增长4.2% Robotaxi收入170万美元同比增长200.3% [6] 技术发展 - L4级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度提升 Waymo方案验证安全性和可靠性 特斯拉方案具备规模经济优势 [4] - Robotaxi与Robotruck技术架构存在共通性 可实现技术复用和数据反哺 [7] - Robotaxi面临更高商业化挑战 城市场景复杂度显著高于高速公路场景 [7] 海外拓展 - 文远知行已在10国30城进行自动驾驶研发测试运营 Robotaxi等产品落地法国西班牙等多国 [5] - 小马智行在中美韩卢森堡等国持有Robotaxi牌照 [5] - 阿布扎比Robotaxi车队规模自2024年以来增长3倍 [6] - 迪拜与小马智行合作 目标2030年前实现25%大众出行转为自动驾驶 [8] - 新加坡与文远知行合作 加速未来五年自动驾驶车辆部署 [8] 成本与商业化 - Robotaxi整车制造成本持续下降 文远知行下一代车型成本可降20%-30% 百度Apollo Go第六代成本下降60% [11] - 小马智行第七代方案使用100%车规级零部件 自动驾驶套件成本下降70% [11] - 如祺出行发布"Robotaxi+"战略 计划5年覆盖100个核心城市 推动10亿级投资 [10] - 行业预计Robotaxi有望在未来三到四年实现整体业务盈亏平衡 [12]
华泰证券:WAIC上海新政推动Robotaxi加速
快讯· 2025-07-30 08:17
政策推进 - 2025年WAIC大会上海相关政策推进是Robotaxi行业从"示范"走向"商业"的里程碑 [1] - 上海发布《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明确了L4级自动驾驶的量产时间表和规模化目标 [1] 路权开放 - 2025年浦东全域开放将提供全球领先的超大城市复杂应用场景 [1] 商业化进展 - 上海首次发放"示范运营"牌照,允许商业试运营,将加速L4企业构建商业化闭环 [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核心技术方案商、场景应用集成商以及高成长硬件供应商 [1]
政策与生态共振Robotaxi应用场景“多点开花”
证券日报· 2025-07-27 23:46
行业规模与前景 - 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666亿美元,2035年达3526亿美元 [1] - 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390亿美元,2035年达1794亿美元 [1] - 智能汽车产业链成熟推动硬件及运营成本大幅优化,单车成本接近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水平 [1] 商业化运营进展 - 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覆盖小马智行、百度智行等企业,涉及智能出租与货运业态 [2] - 上海浦东新区新增583条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支持全国首个L4级自动驾驶机场专线项目 [2] - 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展至600平方公里,覆盖机场接驳等八大场景 [3] - 广州黄埔区文远知行Robotaxi开通8条24小时运营专线,广汽如祺出行在大湾区运营车辆超300辆 [3] - 深圳南山区300余辆无人车覆盖100多个社区商圈,日均配送量突破10万单 [3] - 百度"萝卜快跑"在11个城市开展示范运营,小马智行在嘉定区1076公里道路推出准商业化服务 [3] - 文远知行与奇瑞合作推出L4级解决方案,服务覆盖全球3国10城 [3] 政策与成本优化 - 中国工信部等五部门2024年推出20个"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推动智能化设施建设 [4] - 北京《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为商业化提供法律依据,上海计划2027年实现L4级载客600万人次 [4] - 单车硬件成本降至千元级,头部企业目标将单英里成本降至0.25美元 [4] - 行业采用"技术公司+整车厂+出行平台"协同架构加速商业闭环构建 [4] 资本与技术投入 - 哈啰联合蚂蚁集团、宁德时代成立"造父智能",首期出资超30亿元聚焦L4级技术 [5] - Uber向文远知行追加1亿美元投资 [5] - 特斯拉、百度等企业跨区域部署Robotaxi,多城运营网络加速完善 [5]
和讯投顾何钰豪:拆透哪些企业能站稳脚跟
和讯网· 2025-07-27 11:59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牌照的商业化意义 - 上海发放的5张收费牌照标志着Robotaxi从试验阶段进入商业化阶段,类似于外卖平台获得线上支付牌照后的盈利周期转变 [1] - 牌照发放决定了技术投入能否变现,首批获得牌照的公司包括赛可智能、百度萝卜快跑和小马智行 [1] - 赛可智能拥有高快速路运营权这一稀缺资源,短期内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1] 首批受益企业分析 - 赛可智能凭借高快速路权限可获取更高客单价,从市区到机场的定价为120元,相比传统出租车150元仍有利润空间 [1] - 百度萝卜快跑通过与大众合作获得牌照,单公里成本已从15元降至3元,接近传统出租车2.5元/公里的运营成本 [1] - 传统出租车公司如锦江、大众、强生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实现"资源换分成"模式,无需承担技术研发风险 [1] 技术路线与盈利模型 - 高精地图派(百度、赛可智能)精度高但成本高,一幅高精地图的采集和更新费用可能超过车辆硬件成本 [1] - 无图路线派(特斯拉、小马智行)长期成本更低但需要积累足够的安全里程数据 [1] - Robotaxi成本主要来自车辆改装、地图更新和人工监控,盈利途径包括提高单价或降低成本 [1] 产业链机会 - 5G专网设备提供商如万马股份(上海优咖)的产品价值量是普通5G产品的3-5倍,属于刚性需求 [2] - 传感器供应商如经纬恒润、万集科技将受益于车队规模扩张,赛可智能计划从100辆扩至500辆,每辆车传感器成本达十几万元 [2] - 传统车企如上汽、广汽通过改装业务获得更高利润,每辆车改装费可达2-3万元 [2] 商业化进程关键指标 - 上海运营范围计划从浦东扩展至全市,年底实现浦东除陆家嘴外全覆盖 [2] - 技术可靠性需通过实战场景验证,如暴雨天、早高峰等复杂路况 [1] - 商业化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每公里成本和收入"的平衡 [2] 需警惕的企业类型 - 仅持有示范牌照而无收费权的企业难以实现技术变现 [2] - 技术未经实战验证的企业可能无法适应上海梅雨季等复杂天气条件 [2]
Robotaxi利好预期持续提振概念股 大众公用港股最高涨逾7%
新浪财经· 2025-07-21 14:16
股价表现 - 大众公用(01635 HK)股价今日显著上扬 盘中最高涨幅逾7% 截至发稿涨5 10% 报4 33港元 [2] Robotaxi行业动态 - 上海人工智能大会预计本月底发放更多Robotaxi牌照 并有望进一步开放浦东新区运营区域 [3] - 小马智行已在浦东北部区域(覆盖花木 金桥等)开放Robotaxi服务 [3] - 大众公用控股子公司大众交通(600611 SH)与百度"萝卜快跑"合作 申请了三批共65辆Robotaxi示范运营许可 [3] - 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7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00% 中国市场份额预计达58 5%(390亿美元) [4] - 2026年Robotaxi每公里运营成本有望与网约车持平 此后将持续低于人工驾驶成本 [4] 公司业绩 - 大众公用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亿至4 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5 59%至243 82% [5] - 扣非净利润预计2 1亿至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2 94%至175 63% [5] - 业绩增长源于公用事业主营业务稳健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7]
百度涨超8%,萝卜快跑搭上Uber快车,这些国家率先“发车”
第一财经· 2025-07-15 22:36
战略合作 - 百度萝卜快跑与Uber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将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拓展至美国和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多个市场 [1] - 数千辆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将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 今年年底前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署 [1] - 乘客可通过Uber App呼叫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车辆 服务上线后将逐步扩展至全球更多市场 [1] 历史合作背景 - 2014年百度曾战略性投资Uber 当时百度拥有数亿用户的地图业务和手机搜索 意图加码O2O领域竞争 [2] - Uber进入中国时曾将叫车服务接入百度地图 作为在华本地化业务的重要一步 [2] - 11年后百度通过萝卜快跑再次与Uber合作 点燃全球化野心 [2] 行业竞争格局 - Uber已与多家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合作 包括小马智行 Momenta和文远知行 不断扩大"中国朋友圈" [1][3] - 文远知行与Uber及迪拜交通局达成Robotaxi合作协议 计划2025年启动商业运营 2026年实现全无人驾驶 [3] - Momenta与Uber合作将自动驾驶车辆引入Uber平台 覆盖美国和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 [3] - 小马智行与Uber合作 年底将在中东推出首款搭载其技术的Uber自动驾驶出租车 [3] 技术商业化进展 - 萝卜快跑商业模式得到验证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具备快速复制和落地能力 [4] - 萝卜快跑已在迪拜开启公开道路验证测试 计划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 [4] - 萝卜快跑测试区域扩大至香港 消息称接下来将进入瑞士和土耳其 [4] 市场反应 - 百度美股上涨超8% Uber美股开盘下跌2% [1]
特斯拉无人出租上线两周就撞了,起步剐蹭路边车辆,纯视觉方案受争议
36氪· 2025-07-09 19:21
特斯拉Robotaxi首撞事件 - 特斯拉Robotaxi在美国德州奥斯汀市与停放车辆发生轻微接触 未造成人员伤亡 [1][4] - 事故发生在Robotaxi上线不到两周内 是该项目启动以来首次碰撞事件 [2][4] - 事故引发社交媒体和新闻平台广泛讨论 但公司未对此事进行回应 [4] 事故原因分析 - 事故发生在狭窄住宅街道 Robotaxi多次尝试进入停车场失败后停在入口旁 [5] - 车辆在静止状态下突然转向 经过短暂加速和刹车后轮胎轻微接触停放车辆 [7] - 推测事故原因为纯视觉方案在极端光照和遮挡条件下的局限性 [8] - 安全员存在视觉盲区 环视影像系统未能有效识别障碍物 [8] 技术改进措施 - 公司已在Robotaxi运营区进行针对性调整 [9] - 目击到搭载激光雷达的特斯拉在奥斯汀街头行驶 可能在进行高精地图测绘 [11] - 高精地图覆盖被认为是降低事故率的有效方案 [11] Robotaxi运营问题 - 上路一天后即因多起驾驶失误引发关注 被NHTSA介入调查 [12] - 主要问题包括:偏离车道 突然刹车 超速与违规停车 环境误判 [12][13] - 系统在感知判断 精准控制及规则意识等方面仍需提升 [14] 行业挑战 - Robotaxi商业化对任何公司都不容易 行业领头羊Waymo也曾遭遇类似挑战 [15] - Waymo在2025年召回约1200辆Robotaxi 因低速行驶时频繁与地面障碍物碰撞 [17] - 复杂城市环境中精准识别低矮 非标准化障碍物仍是技术瓶颈 [17] 未来发展 - 首次事故敲响自动驾驶商业化警钟 技术突破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18] - 自动驾驶技术完善将为公司与Waymo等老牌企业竞争提供保障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