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搜索文档
湖北文旅“上新”新场景 入境游订单量激增
中国新闻网· 2025-05-06 00:06
文旅消费新场景和新产品 - 湖北"上新"6大类100多个文旅消费新场景和新产品,激活假日旅游市场 [1] - 武汉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70%,"荣耀号"等11艘游船联动定制长江灯光秀吸引海外游客 [1] - 宜昌每日一架东南亚包机,平均6个欧美旅游团游览三峡大坝、三峡人家等热门景点 [1] - 湖北省博物馆推出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VR首秀,恩施大峡谷设置机器狗挑战赛和AI互动体验区 [1] - 神农架"野人五项"极限运动、宜昌朝天吼漂流、武汉梧桐雨景区滑翔伞受年轻游客追捧 [1] - 孝感《槐荫船说》夜游演出运用5D全息投影技术,"五一"期间夜游船票场场售罄 [1] 重点景区接待情况 - 武汉黄鹤楼、恩施大峡谷、三峡大坝等景区接待量接近饱和,发布限流提示 [2] - 武当山景区购票入园游客达16 15万人,同比增长40 68% [2] - 赤壁古战场接待游客10 57万人次,同比增长80% [2] - 新晋5A级景区龟峰山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2 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2] 整体旅游市场表现 - 湖北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781 33万人次,同比增长24 61% [2] - 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75 46%,同比增长7 12个百分点 [2]
假日经济助推消费潜力释放
经济日报· 2025-05-05 05:48
旅游市场消费趋势 -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热度不减 反映出居民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多元化方向升级 [1] - 酒店套餐、私人定制游等产品成交量同比大幅上涨 消费者对深度体验和多元服务场景需求显著提升 [1] - 摄影装备消费领域女性占比超过男性 打破传统性别消费刻板印象 [1] - 汽车用品和服务销量大增 自驾游热潮持续升温 [1] 行业现存问题 - 偏远地区充电桩覆盖不足 露营基地场地及安全保障等配套服务存在短板 [1] - 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标准化仍需完善以匹配市场需求 [1] 供给端创新方向 - "旅游+"跨界融合可通过VR、AI等技术提升旅游体验质量 [2] - 需深度挖掘银发族、亲子家庭等细分市场需求 开发康养、研学等特色线路 [2] 政策协同重点 - 构建跨省旅游消费圈可优化旅游经济布局 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 [2] - 需整合区域资源打造特色线路 完善交通、信息服务和支付等基础设施 [2] - 下沉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需在产品种类、服务质量和价格区间上弥合供需差距 [2]
完美世界2024年及2025Q1财报解读:业绩触底反弹,聚焦成效显现
中国经济网· 2025-04-30 18:3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55.70亿元(YoY-28.5%),归母净亏损12.88亿元,主要因资产减值7.65亿元及主动优化低效项目 [1] - 2025Q1营收20.23亿元(YoY+52.22%,QoQ+35.05%),归母净利3.02亿元(同比扭亏),非经常性损益贡献1.39亿元(含乘风工作室处置收益1.2亿元) [1] - 2025Q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99亿元(YoY+156.4%),货币资金30.44亿元,现金流改善显著 [3] - 2024年研发费用19.27亿元(YoY-12.2%),2025Q1研发费率24.7%(同比-12.8pct),反映研发效率提升 [4] 游戏业务 - 2025Q1游戏营收14.18亿元(YoY+10.4%),归母净利2.92亿元,扣非净利1.63亿元 [4] - 端游《诛仙世界》2024年12月上线,30天流水超4亿元,用户生命周期长带动收入递延 [4][5] - 电竞产品《DOTA2》《CS》依托赛事收入增长,2024年上海Major及2025年CAC赛事支撑流水 [5] - 储备新品包括《诛仙2》《异环》《代号Z》,其中《异环》计划全平台登陆并启动海外测试 [7] 影视业务 - 2025Q1影视营收5.96亿元(YoY+1616.3%),归母净利2583万元,存货较上年末减少23.59% [8] - 短剧《夫妻的春节》观看人数破亿,入选2025年春节档推荐片单,未来将缩减投入规模并加码短剧 [8] 战略与治理 - 关停《完美新世界》等低效项目,出售乘风工作室获3450万美元,2025Q1管理费用同比-43.6% [9][10] - 应用AI技术于游戏智能对话及影视制作,VR技术用于上海Major观赛体验提升 [11] 未来展望 - 《异环》《诛仙2》等产品上线周期及AI技术深化有望驱动利润释放,全球化布局加速 [12]
探索演艺产业新路径,2万观众走进音乐科技融创节
新浪财经· 2025-04-29 15:58
融创节活动概况 - 融创节历时一个多月,汇聚180余位国内外艺术家和技术人员,吸引超过2万名观众参与[1] - 活动在上海音乐厅举办,充分发挥了场馆的公共属性[9] 核心展演内容 - 全球首演4部新作,包括"未来诗·古筝与AI视听音乐会"等跨界作品,展现技术与人文的融合[3] - 每场展演设置演后谈环节,主创与观众直接交流创作理念[3] - 德国剧团亚洲首演音乐戏剧《关于谎言的全部真相》,运用佩珀尔幻象技术融合多种艺术形式[5] - 特别呈现剧目包含20首音乐作品,横跨古典与流行风格[5] 配套学术活动 - 举办研讨会探讨"音乐与科技的共生变革",讨论AI等技术对行业的双重影响[6] - 论坛圆桌会议聚焦"艺术与科技的产业应用"等议题,分享技术落地案例[6][7] - 创投分享会搭建音乐产业投融资平台,连接创业者、投资人和音乐人[6] 互动体验项目 - "时空榫卯"展览提供五重时空的建筑+音乐交互体验[9] - 开设4个工作坊包括"Digital FUN"等主题,吸引全年龄段观众参与体验[9] - 工作坊结束后观众自发与艺术家进行深入交流[9] 观众反馈 - 观众评价展演"听到、看到、还能与艺术家畅聊",消除对新演出形式的距离感[3] - 特别剧目获得"艺术构作、技术运用、内容意涵上都无比饱满"的高度评价[5] - 观众惊喜表示AI在剧目中的运用"堪称精妙"[5]
深圳市康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5:5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42亿元,同比增长10.82%,主要驱动因素为智能交互显示产品(+10.03%)、创新类显示产品(+50.42%)和智能电视(+5.88%)的销售增长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15亿元,同比增长15.81%,扣非后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75% [5] - 创新类显示产品表现突出,营收同比增长50.42%,出货量增长63.56%,主要得益于AI技术赋能及差异化营销策略 [6] 产品线发展 - 智能交互显示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16.50%,营收增长10.03%,显示稳定市场需求 [6] - 创新类显示产品(含三个自有品牌)通过融合AI交互、VR/AR技术实现产品力提升,出货量增长63.56% [6] - 智能电视出货量增长30.98%,但营收增速(5.88%)低于出货量,或反映价格竞争压力 [6] 资金管理动态 - 董事会批准使用不超过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期限12个月,预计可节省财务费用约1,550万元(按LPR 3.10%计算) [14][15] - 前次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已于2025年4月25日全额归还至专户,本次操作符合监管要求且不影响募投项目进度 [12][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显示部分资金仍处于闲置状态,具体金额未披露 [13] 公司治理与会议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定于2025年5月20日召开,将审议包括利润分配预案在内的6项提案,中小投资者表决单独计票 [22][28] - 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全票通过一季度报告及募集资金使用议案,监事会无异议 [45][54][57] - 保荐机构华林证券对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事项出具无异议核查意见,认为程序合规 [67] 行业技术趋势 - 显示产品技术迭代加速,公司通过AI交互功能解决用户痛点,结合VR/AR技术提升产品体验 [6] - 差异化市场营销战略精准定位客户群体,推动创新类产品超预期增长 [6]
“数字活化术”解锁传统文化新玩法
新华网· 2025-04-29 13:11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活化 - 核心模式为"传统文化内核+数字技术+潮流玩法",通过游戏化思维、沉浸式体验等技术手段让文物和历史"活"起来,吸引年轻群体[1][5][9] - 福州冶山春秋园推出首个景区常驻AR剧本游《冶山守护者》,游客可扫码参与解密任务并与历史人物欧冶子互动,实现历史场景的趣味化重构[3] - 漳州博物馆"海底捞瓷"VR体验年吸引超1万人次,用户可操控机械臂打捞元代沉船青瓷,触觉反馈模拟文物出水震动,将海上丝绸之路转化为可触记忆[5] 世遗地数字化创新实践 - 鼓浪屿元宇宙以毫米级精度构建1.88平方公里数字孪生岛屿,AI导游支持AR寻宝、对诗互动,实现历史建筑的"可摸可玩"[7] - 永定土楼与《天涯明月刀》游戏IP联动,在1万平方米现实空间打造剧情融合式体验,玩家可边闯关边了解土楼文化[9][10] - 武夷山《月映武夷》采用全球首创270°环形水舞台+AI全息投影,70分钟演出将朱子理学转化为可触的"文化星河"[12] 沉浸式演出技术突破 - 中国船政文化城《最忆船政》运用300多套独立机械设备,实现50多种折叠动作,动态还原船政历史场景[14] - 乌山隧洞《寻梦闽都》利用400米天然隧洞空间,结合光雕艺术与裸眼3D技术,打造移步换景的实景演出[16] - 行业趋势显示,福建正通过AR/VR、元宇宙、机械舞台等"数字+"手段,构建"边走边看"的沉浸式文旅新业态[16]
墨拓科技总裁杨宏森:真正的数字文创玩家,永远在“拓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17:32
文章核心观点 成都数字文创产业活力十足,墨拓科技作为代表企业,以“内容 + 技术”驱动,不断拓展产业边界,未来成都数字文创需提升内容与技术“原创力”,形成“产业合力” [1][17] 分组1:成都数字文创产业优势 - 成都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文旅与文博资源丰富,游戏、动漫、影视等赛道聚集众多优秀企业,产业生态逐渐成型 [4][11] - 成都重视并投入数字文创产业,适宜的产业政策支撑企业项目落地 [11] 分组2:墨拓科技对数字文创本质的理解 - 数字文创是高度融合化、跨界型产业,创业者应拓展产业边界,以技术或硬件为载体打造“核心内容”,找到或创造需求场景并落地 [5] 分组3:墨拓科技的行业“护城河” - 内容与技术的“原创力”重要,公司拥有十几项专利技术,基于自有版权开发20款VR游戏,打造多个原创IP,部分产品获奖 [6] - 公司早与中国科幻圈合作,拥有众多科幻大咖经典IP并转化为VR体验内容,进行长线运营与深度开发 [7] 分组4:墨拓科技的技术探索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研发建造一系列智能装备,可用于虚实互动多场景,填补行业空白 [8] - 公司与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深圳运营中心成立实验室,致力于前沿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孵化,在“高精度定位”与“多人交互技术”有突破 [8] 分组5:墨拓科技的重点项目及发展规划 - 公司筹备的新场景电影《太极熊猫》获国家电影局批复,影片融合多种文化元素,用AI等技术制作,以沉浸式观影体验区别于传统电影,未来将在特定场景播放 [13][15] - 公司着眼发挥“内容 + 技术”优势,深度打造数字文旅、数字文博创新产品与应用场景,复制成熟业务模式到全国 [15]
全国首个英歌舞AI数字体验馆亮相汕头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4-27 17:27
文旅数字化创新 - 全国首个英歌舞AI数字体验馆在汕头开馆,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为核心载体,结合5G、AI、VR、XR等技术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1] - 场馆通过VR设备实现360度沉浸式交互体验,游客可"穿越"至英歌舞表演现场,并触发AR虚实融合互动剧情及获得VR彩蛋礼品 [1] - AI数字人生成系统仅需3秒即可生成身着英歌服饰的专属数字人形象,数字化大锣鼓交互体验让游客实时驱动英歌队列共舞 [1] 非遗文化展示与互动 - 体验馆内布置108张手工英雄脸谱组成的红墙艺术装置,构建视觉震撼的非遗时空隧道 [2] - 互动区提供与英歌舞脸谱彩绘大师互动机会,游客可亲手制作专属脸谱,直接接触英歌舞文化符号 [2] 战略与产业价值 - 项目践行文化数字化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创新驱动潮汕文脉传承,激活文旅经济 [2] - 技术应用推动英歌舞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存、创新化表达和产业化发展,形成文旅新打卡点 [1][2]
扣非连亏八年,经营现金流五年为负!佳创视讯资产负债率逼近90%,新兴业务收入贡献仍未体现|财报异动透视镜
华夏时报· 2025-04-25 17: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上升14.2%,归母净利润亏损5805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7741万元,综合毛利率4.81%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610.27万元,同比上升207.34%,归母净利润194.01万元,同比上升115.85%,扣非净利润-125.35万元,毛利率25.16% [7]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748.80万元及资产减值损失451.52万元,合计占利润总额30.15% [5] 业务结构 - 广电行业营收1.44亿元,占总营收96.70%,同比增长18.42%,但毛利率降至3.55%,同比减少23.22个百分点 [5] - 第一大客户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金额1.0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1.04% [5] - VR业务中"大空间内容运营"项目因前期成本高、开业时间迟导致收入贡献未显现,未来计划在深圳、西安等地开设分店 [6] 现金流与负债 - 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87.79%,有息负债9365.88万元同比增加14.15%,货币资金1535.43万元同比下降63.06%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五年为负,2025年一季度为-1008.06万元,流动比率0.88,速动比率0.70 [7] - 应收账款9595.21万元,其他应收款项936.71万元,合计占总资产46.46% [6] 行业与竞争 - 广电领域面临激烈竞争,需提升服务效率并探索新盈利点以改善毛利率 [5] - VR业务获市场关注但需持续投入内容研发和体验店开设成本,存在进一步亏损风险 [6] - 技术迭代或市场需求偏差可能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