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再生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2024年中国电力设备出海白皮书:新周期开启,出海正当时
头豹研究院· 2025-07-09 20: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能源转型和发达经济体老旧电网设备更新推动全球电网投资需求增长,为中国电力设备出海提供广阔市场,中国电力设备产业链完善,具备全系列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3] - 从需求端看,新能源并网瓶颈强化需求,需对输配电网扩容升级;从供给端看,海外头部企业扩产不足等为中国企业提供出口空间 [7] - 中国电力设备出海加速,未来预计稳定增速,2024 - 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10.5% [8] - 中国电力设备出海已转向全生态输出,未来将在高端市场突破技术壁垒,在增量市场巩固成本优势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力设备出海市场现状与规模 - 全球层面,130多个国家承诺碳中和推动可再生能源设备需求激增,发展中国家存在巨大电力缺口,全球光伏、风电装机量和储能需求增长快;中国电力设备全链条技术成熟,成本优势大,海外业务整体盈利水平好于本土市场 [8] - 预计未来中国电力设备出海稳定增速,2024 - 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5% [8] 全球各区域电力设备出海需求市场 - 美国用电负荷增长强劲,输电网互联与配网改造驱动电网投资;欧洲新能源并网、电网互联与配网数字化是主要驱动因素;中东沙特推进新能源发展和电力系统升级;拉美巴西新能源装机增长驱动输配电侧投资;2023 - 2040年东南亚电力需求年均增速4.5% [9] - 中国电力设备出海主力区域为亚洲,2024年出口153.5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226.6亿美元;欧洲是第二大市场,2025 - 2029年CAGR达14.6%;非洲未来增速预计较快 [10] 从需求与供给端解析出海市场 需求端:发电侧 - 新能源并网瓶颈强化需求,全球多个国家电网容量无法匹配新能源装机需求,需对输配电网扩容升级 [7][12] - 2023 - 202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总量有望达3700GW,2023年新增装机量507GW,同比增长近50%,预计到202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发电量42%以上 [12] 需求端:电网侧 - 发达国家电网老化,变压器等关键设备存在更换需求,电网数字化发展也产生新需求 [17] - 仅23%的发达国家设备运营市场在10年内,超50%的设备运营时间超20年,如美国70%以上输电系统超25年历史 [17] 需求端:未来需求分析 - 全球电网投资预计持续加速增长,2031 - 2040年每年达7750亿美元,2041 - 2050年每年达8700亿美元,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下2035年后每年超1万亿美元 [21] - 到2050年,发达经济体电网总长度增长50%,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150%以上,发达经济体将更换70%以上输配电网,新兴市场更换长度相当于2021年的60% [22] 中国电力设备出海市场解析 整体市场规模 - 中国电力设备出海已从单一产品出口转向全生态输出,未来将在高端市场突破技术壁垒,在增量市场巩固成本优势 [23] - 预计2024 - 2029年中国电力设备出海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复合增长率10.5% [25] 市场规模:发电设备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出口发电机组405.7万千瓦,同比增长17.5%,风电机组成为新增长点 [26] - 2020 - 2024年发电设备出海市场CAGR为11.6%,2025 - 2029E为8.2%,重点区域为亚洲、非洲等 [26] 市场规模:输变电设备 - 变压器和开关设备是重要出口细分领域,变压器占比40.7%,开关设备达30.5%,智能变压器和特高压开关设备将成新增长点 [27] - 2020 - 2024年输变电设备出海市场CAGR为13.1%,2025 - 2029E为11.2%,重点区域为亚洲、非洲等 [27] 市场规模:新能源设备 - 亚洲是新能源设备出口重点区域,中国新能源电力设备出口至欧洲潜力大,2024年出口规模20 - 25亿美元,出口方向主要在光伏和风电领域 [29] - 2020 - 2024年新能源设备出海市场CAGR为15.0%,2025 - 2029E为14.0%,重点区域为亚洲、欧洲等 [29]
聚焦本地化与绿色金融,创维光伏全面加码泰国市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9 13:27
战略合作与金融布局 - 公司联合中国工商银行(泰国)启动本地战略金融合作,围绕跨境绿色金融、工商业太阳能解决方案、碳中和银行体系展开深度合作[1][9] - 公司与泰山资本共同发起5亿美元亚洲清洁能源基金,计划以泰国为投资起点推动东南亚新能源市场跨越式增长[1][11] - 中国工商银行(泰国)首席执行官强调合作体现中方企业对泰国的长期承诺及金融力量在碳中和目标中的关键作用[7]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以泰国为东南亚区域中心,计划未来三年实现100亿泰铢营收,通过本地化EPC服务、技术赋能与金融合作推动市场发展[9] - 公司提出"技术+资本+本地化"三大战略抓手,构建东盟清洁能源新生态,加速东南亚市场落地与纵深发展[3] - 公司从家电制造延伸至可再生能源领域,将成熟制造体系与全球供应链优势导入新能源赛道[5] 业务规模与技术能力 - 公司全球累计装机量达25GW,建设超75万座太阳能电站,形成光伏组件、逆变器、储能系统及支架的垂直一体化产品矩阵[9] - 公司依托整合技术能力和本地化团队,助力东南亚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泰国被视为区域关键节点[3] 行业活动与品牌影响 - 品牌盛典吸引泰国及东南亚各国金融机构、能源协会及产业企业的160余位重量级嘉宾出席[1] - 活动标志着公司正式以泰国为起点进入东盟可持续发展快车道,未来将坚持"科技+本地化"双轮战略[13]
长青集团20250708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公司 长青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结构**:底层资产集中在发电领域,2024 年底总装机容量约 70 万千瓦,生物质发电约 50 万千瓦占比近 2/3,河北两个火电厂装机 16 万千瓦用于供热,广东垃圾发电项目装机 5 万千瓦,业务结构以发电资产为主[3] - **发展历程**:80 年代成立从事压铸业务,2000 年后转型,2021 年剥离燃气器具业务,转向生物质电站开发与运营,增加生物质机组实现从中游制造向下游能源运营转型,成为国内生物质发电重要参与者[2][4][5] - **行业挑战**:燃料成本上升与煤价走高有关,可再生能源基金拨付困难形成应收账款,使收入和成本基本持平,煤价飙升让火电行业受挑战[6] - **潜在催化点**:市场对火电业务预期差未兑现,煤价下行生物质业务有望改善盈利,与中科院合作进行外延扩展带来新增长空间[7] - **盈利情况及预期**:目前整体收入和成本基本持平,生物质发电盈利受燃料成本和补贴影响,火电因煤价下行和用电需求增加有望改善盈利,未来关注生物质和火电竞争力提升推动整体盈利提高,预计未来三年利润分别为 3.3 亿、3.5 亿和 3.9 亿,2025 年利润弹性或超 50%,2027 年复合增长率约 10%[2][8][9][16] - **火电业务表现**:装机容量小但贡献主要利润,河北项目为热电联产机组,为工业园区和造纸厂供热,盈利波动小,2022 - 2024 年 ROE 不断上升,2024 年满城项目净利润 1.3 亿占比超一半,煤价与利润负相关,2025 年一季度业绩增速超 40%[10] - **生物质业务影响**:是主要装机容量来源,受煤价波动影响,若产业有催化因素有望带来更多收益,但成本端不确定性大[11] - **应收账款及现金流**:应收账款源自可再生能源基金缺口,余额与 2024 年收入体量比约 1:1,2025 年补贴拖欠问题解决将改善现金流[14] - **与中科院合作**:引进中科泓源占股约 5%,与中科信控成立北京中科信控持股 49%,在科技、成长性方面创新,为未来成长提供可能[15] - **估值预期**:选取可比公司,25 年平均估值 18 倍,给予 20%溢价对应 17 倍估值,目标市值 56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秦皇岛 Q50 价格每周更新,秸秆价格有滞后性[12] - 煤炭下行周期公司整体收入和盈利有修复趋势,50 万千瓦大型机组目前盈亏平衡,燃料成本改善后有弹性潜力[13]
对话荷兰国际集团全球可持续发展负责人:计划每年投入75亿欧元助力可再生能源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7-09 09:03
ING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战略,致力于通过金融手段推动低碳经济转型[4] - 计划每年筹集1500亿欧元用于可持续金融,助力客户完成绿色转型[4] - 重点关注12个关键高排放行业,通过"Terra方案"推动贷款组合脱碳[7] - 已开发评估方法对约2000家主要客户进行转型计划评估[6] 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商业机遇 - 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需要巨额投资,国际能源署指出每年需额外投入5万亿美元[8] - 可再生能源是重点领域,计划将年度融资承诺提升至75亿欧元[8] - 2023年完成835笔可持续发展相关交易,同比增长5%[9] - "可持续动员资金"指标从1150亿欧元增长至1300亿欧元[9] 风险管理与客户参与 - 重点关注气候和环境问题带来的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10] - 通过客户数据分析和对话推动客户转型,必要时终止与不达标客户的合作[7] - 食品行业等依赖气候敏感型资源的公司处于认识这些问题的最前沿[18] - 与客户构建深度关系,支持其商业模式转型[18] 技术应用与数据透明度 - AI预计在未来十年占全球电力消耗的1%至2%[13] - AI有望提升数据收集和流程自动化能力,增强监测与追踪进展[13] - 正在探索利用客户数据实现自身目标的多个应用场景[13] 中国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 赞赏中国在气候治理方面的雄心与政策,特别是在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及可再生能源投资领域[19] - 中国设定了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19] - 建议中欧加强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对话,分享想法和最佳实践[20] 未来重点领域 - 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将成为未来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21] - 衡量水资源使用和污染等环境影响具有挑战性但至关重要[22] - 企业需要将自然相关议题置于更高优先级[22]
双碳研究 | AI用电激增!中国电网如何接招?
搜狐财经· 2025-07-08 23:27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规划 - 中国计划为国家电网新增500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 创历史纪录 [3][4] - 新增装机中风能占比超四分之一 达140吉瓦 较去年增长77% 规模相当于三峡工程 [5] - 光伏发电装机预计达380吉瓦 较去年增长35.5% 风光协同推进能源结构优化 [6] 风电产业发展 - 中国风力发电机产量占全球95% 彰显产业领先地位 [5] - 140吉瓦风电新增装机既是基础设施投资 更是国家向可持续能源转型的战略实践 [5] 光伏发电建设 - 380吉瓦光伏装机目标体现中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坚定决心 [6] - 风光协同发展模式为技术进步催生的电力需求提供保障 [6] 人工智能驱动能源需求 - AI技术快速发展导致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呈指数级增长 [7] - AI与制造业、医疗等行业深度融合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供给体系的战略需求 [9] 能源基础设施升级 - 需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 构建兼具安全保障与环保特性的新型电力系统 [9] - 基础设施升级是支撑数字化转型和满足AI产业刚性需求的关键举措 [8][9] 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 -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投资是经济增长新动力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关键 [10] - 该布局使中国在全球绿色转型竞争中占据先机 夯实能源独立基础 [10] - 中国计划引领国际能源变革趋势 巩固其在全球经济与环保领域地位 [10]
特朗普过去24小时都忙了什么?(2025-07-08)
新浪财经· 2025-07-08 17:49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业务动态 - 公司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电视流媒体平台Truth+ Newsmax频道现可在所有国际Truth+应用程序和网站上观看 [2] 贸易政策调整 - 签署行政令将对等关税暂缓期从7月9日延长至8月1日 [3] - 对14个国家发出新关税威胁 税率从25%至40%不等 涉及日本 韩国等亚洲国家及南非 波斯尼亚等 生效日期为8月1日 [5] - 暗示关税可能再次延期 若相关国家提出建议 [10] 能源政策动向 - 指示联邦机构推动终止风能和太阳能补贴 称可再生能源不可靠 昂贵且依赖外国供应链 [4] 国际关系表态 - 称愿意在适当时机取消对伊朗制裁 [6] - 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不满 宣布将向乌克兰输送更多武器 [8] 其他事件 - 贸易信函出现性别称谓错误 将波黑女性领导人误称为"主席先生" [7]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中国新能源获益
搜狐财经· 2025-07-08 17:16
美国"大而美"法案影响分析 - 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引发美国国内大规模抗议活动,民众诉求集中在贫困、经济不公及移民政策等问题[3][6] - 法案被批评为"劫贫济富",将导致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恶化而高收入群体财富增长[8][10] - 根据CBO分析,底层10%家庭每年损失约1万元人民币(1600美元),而顶层10%人群将额外获得1.2万美元补贴[10] 美国贫富差距现状 - 美国收入最高的10%人群收入是最低10%人群的13倍以上[8] - 31%美国人口每月收入不足500美元[8] - 法案将使底层民众收入损失接近4%,而富人收入仅增加2%[10] 能源政策与中美竞争 - 特朗普法案限制可再生能源发展,将太阳能等贴上"自由派"标签并实施限制[12] - 中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领域占据超过60%份额,同比增长15%[12] - 美国在电池行业设限制约了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获取能力[14] 科技与电力领域竞争 - 中国在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都取得长足进展,美国则越来越落后[12] - 中国稳步迈向"全球电力强国"目标,美国逐渐远离这一目标[16] - 特朗普政策被认为是在将美国的电力未来"送给"中国[16] 企业影响 - 马斯克成为法案"最大反对者",但与特朗普冲突后未采取实质行动[16] - 美国企业在中国新能源技术合作方面受到制约[14] - 企业所得税将大幅下调14个百分点,而个人所得税仅下降2.6个百分点[10]
全球即插即用太阳能系统市场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7-07 18:14
即插即用太阳能系统行业概述 - 即插即用太阳能系统是一种集成光伏发电与储能的阳台能源解决方案,通过便捷安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电费[1] - 欧洲市场在政策驱动下实现高增长,德国、奥地利、法国需求显著,美洲和亚太地区加速布局[1] - 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14,972.7百万美元,2025-2031年CAGR为21.1%[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10强生产商包括Enphase、古瑞瓦特、沃太能源等,2024年CR10达82.0%[6] - 主要厂商覆盖中国、欧美市场,如正浩创新、禾迈股份、昱能科技等[22] 产品与应用细分 - 壁挂式产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7] - 多户住宅是核心应用场景,2025年占比70.9%[9] 核心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欧洲国家推行太阳能补贴与税收优惠,如德国、奥地利[11] - **能源独立性需求**:电价波动与电网稳定性问题推动家庭自给自足需求[11] - **智能化趋势**:系统与智能家居联动优化能源管理[13] 行业挑战 - **高成本**:初期投资门槛抑制消费者采纳,尤其在无补贴地区[14] - **技术风险**:电池过热、短路等安全隐患可能影响可靠性[15] - **政策不确定性**:补贴变动或法规调整可能抑制市场增长[16]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锂电池与固态电池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与能效提升[17] - **智能集成**:通过APP实现能源自动化管理,与光伏、充电桩联动[18] - **政策扩容**:中欧美绿色能源政策持续加码,如税收优惠与建筑认证[19] - **产品多元化**:企业通过差异化设计(如美观小巧产品)增强竞争力[20] 研究范围与厂商数据 - 报告覆盖产能、销量、价格等指标,重点分析北美、欧洲、中国、日本市场[21][22] - 产品类型包括壁挂式与落地式,应用分为单户与多户住宅[22]
宁夏光伏发电取代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快讯· 2025-07-07 17:56
宁国运灵武10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等陆续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宁夏第一批绿电园区光伏项目并网发 电。宁夏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5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60%,光伏发电取代煤电成为第 一大电源。 ...
中国石油传奇:从“贫油”标签到全球能源舞台中央的蜕变
搜狐财经· 2025-07-06 08:05
中国石油产业的历史变迁 - 中国曾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贫油国" 反映当时石油资源匮乏和国际对中国能源自给能力的质疑 [1] - 地质学家李四光成为中国石油勘探先驱 坚信中国地壳蕴藏丰富石油资源 [1] - 中国石油人克服技术落后和环境恶劣等困难 逐步取得勘探开发重大突破 [1] 21世纪的技术突破与成就 - 科技进步支撑石油勘探开发 页岩油领域实现从空白到领先的转变 [3] - 2024年初中国页岩油产量跃居全球领先地位 打破外界对中国能源潜力的质疑 [3] - 文昌海域深海油田开发中 自主研发"一体式水下井口系统"应对复杂地质条件 确保高效稳定开采 [3] 国际能源市场的战略布局 - 中国从全球能源市场主要需求方转变为具备重要影响力的参与者 [3] - 通过与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大国深入合作 提升国际能源市场影响力 [3] 能源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 面对全球能源需求变化和环保压力 中国平衡能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关系 [5] - 提升传统能源开采效率的同时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构建多元化、清洁化能源供应体系 [5] 中国石油产业的整体成就 - 从"贫油国"逆袭为全球能源巨头 历程充满艰辛与挑战 [6] - 中国石油人展现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品质 证明自身实力并展示能源事业辉煌成就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