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教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看“Z世代”玩转“国潮养生”:“中药+”口红和草本鸡尾酒了解一下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16:22
位于江西樟树岐黄小镇会展中心的主展馆内,汇聚了全国千余家医药企业及相关机构参展。来自南昌医 学院的学生团队现场展示了多款含中药成分的口红与唇膏,受到不少女性参展商代表和游客的青睐。 用草本提取液调制鸡尾酒,把"赣十味"中药融入唇膏、口红……继往届药交会本草冰淇淋、中药咖啡等 国潮养生花样之后,正在举行的中国药都樟树第56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上,来自医学院校和参展企业 的"Z世代"花式上新的"中药+"跨界产品再受关注。 10月17日,中国药都江西樟树第56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上,来自医药院校的学子向记者介绍"中药 +"口红展品。姜涛摄 来自该学院赣药本科班的大三学生胡雨轩介绍,"我们以泽泻、江香薷等'赣十味'中药材为主,开发了 多款口红,有些味道较重的药材适当调节用量,既有中医药的特色与功能,又不影响其美妆效果。" "我今天用的就是学生团队制作的一款中药口红,通过亲身体验,给学生最直接的肯定和鼓励。"南昌医 学院药学院副院长胡慧明表示,学生团队在研发过程中不断优化,将传统药材转化为符合年轻人审美与 使用习惯的时尚单品,也是"产教融合"理念的实践。 在樟树市刚刚开街的药都里文化街区,夜幕降临后,赛博朋克风格灯光秀 ...
攻克20微米杂质滤除难题,这个“全国金奖”项目硬核守护“中国油壶”
扬子晚报网· 2025-10-18 15:06
项目核心技术 - 项目名称为“国油智盾”,是一项针对本土菜籽油精炼环节的创新装备技术 [1] - 核心技术为自主研发的智能精炼模组,攻克了传统板框压滤机无法有效滤除20—50微米杂质的行业难题 [1][3] - 模组采用“搅拌与吸附功能分离”的设计理念,通过底部金属搅拌桨与顶部高分子吸附膜的协同工作,实现对微小杂质的有效吸附 [3] - 该技术能显著提升油脂纯净度,并降低加工成本 [1] 项目成果与影响 - 项目已申请5项专利,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迈安德集团的千吨级本土菜籽油产线,油脂质量通过权威检测 [5] - 项目成果已在企业验证,广受好评,为实现菜籽油产业“提标降本”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1] - 公司致力于以油脂装备升级为支点,带动油菜种植、油脂加工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5] 行业背景与项目意义 - 行业面临困境:本土菜籽油因菜籽品种繁多、杂质复杂,导致精炼后油脂纯净度低、加工成本高,难以进入国际市场 [3] - 项目意义在于通过加工端的技术突破,保障国家食用油战略安全,防止国外低价大豆冲击市场的情况在菜籽油领域重演 [1][3] - 公司立志做中国菜籽油精炼装备的第一品牌 [5] 项目研发与团队 - 研发过程历经无数次实验失败与方案迭代,攻克了精炼膜材料强度与孔隙率平衡、油液黏度精准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3] - 团队完成了从技术学徒到研发者的转变,项目成功是学校长期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成果 [5][7]
北京发布十条措施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10:14
住房保障支持 - 北京将筹集约3万套青年人才公寓,通过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房源,并定向给予租金减免或补贴 [1] - 制定并实施青年公寓试点方案,计划逐步扩大覆盖范围以加大青年人才住房支持力度 [1] 创业空间支持 - 计划盘活科技园区、商务楼宇及老旧厂房等闲置空间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免费或低价提供300万平方米办公空间给青年人才初创企业 [1] - 升级打造成本更低、要素更全、更加专业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减负增能 [1] 人才培育与服务 - 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打造产教融合基地,建设育人基地让青年人才在实践中历练成长 [2] - 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配备3000名专属服务管家,采取一对一方式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政务服务 [2]
我省首个中职智能制造(无人机)产业学院揭牌
海南日报· 2025-10-18 09:41
产业学院成立背景与意义 - 海南中职学校首个以智能制造为主线、以无人机为特色方向的实体化产教融合平台正式签约揭牌 [1] - 该学院是海南省首个中职学校正式签约的产业学院 [1] - 学院旨在落实教育部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国家低空经济战略的生动实践 [1] 合作模式与参与方 - 产业学院由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海南宏济实业有限公司三方联合共建 [1] 教学模式与培养目标 - 学院将系统推进岗课赛证融通 [1] - 教学模式将企业真实工艺、真实项目、真实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与学习任务 [1] - 目标为打通学生从普通流水线工人到掌握先进智能制造技术的技术人员的成长通道 [1] - 完善双导师制、工学交替制,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长,提升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 [1]
职业院校就业发展研讨会在烟台举行,共同探讨职校就业新方向
齐鲁晚报网· 2025-10-17 23:27
会议概况 - 职业院校就业发展研讨会暨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职业教育就业工作委员会年会于10月16日在烟台召开 [1] - 会议开幕式在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全国职业本科、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等320余名代表参加开幕式 [1] - 会议同期举办职业院校就业发展大会展览活动,包括“职引未来”丛书入选案例展、“AI+就业”设备和图书展、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建校60周年办学成果展等特色活动 [3] 行业战略方向 - 职教工委会秉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发展、服务会员单位的宗旨,为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搭建沟通桥梁 [1] - 行业需紧贴产业变革,以数字赋能与产教融合提升人才供给质量,主动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行业需优化专业布局、调整课程体系,探索“数字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适配 [1] - 做好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关乎国家技能型社会的构建和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实现 [2] 区域发展成效 - 山东省教育系统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的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2] - 山东省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在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 会议核心议题 - 会议聚焦职业院校就业发展主题,搭建了兼具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高层次交流平台 [2] - 主旨报告环节解读如何用技术赋能就业服务,剖析助力高质量就业的关键路径 [2] - 论坛围绕职业院校就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分析当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3] - 平行论坛活动主题包括“面向国家发展战略的就业意愿引导”、“面向未来产业变革的就业能力提升”、“面向人才供需适配的就业结构优化” [3] 产教融合实践 - 会议通过实地考察了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用人需求,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供思路和方向 [3] - 论坛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宝贵经验,以推动职业院校就业发展 [3] - 会议开展供需对接、访企拓岗活动,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适配 [3]
在创新中成长 在奋斗中出彩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20
大赛概况与规模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于10月13日至15日在郑州大学举办,清华大学团队凭借自主研发的参照大脑机制的人工智能架构项目夺冠 [1] - 大赛自4月启动,由教育部等11个部门与河南省政府主办,覆盖来自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参赛人次达2443万 [1] 创新项目与技术亮点 - 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研发“磁合星枢”细胞式组合体卫星项目,旨在破解低轨巨型星座运维成本高的问题,部分技术已完成卫星验证并进入大学科技园孵化 [2] - 浙江大学团队为视障者研制无障碍智能辅具,运用“端云融合”技术平衡性能与续航 [2] - 福州大学团队参与产业赛道,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公司研制6轴试验样车,整车转场效率提升66.7%并已交付 [2] 产业合作与成果转化 - 大赛采用“产业出题、高校揭榜、学生答题”模式,3104家企业申报6976个命题,产业赛道吸引2355所高校的24.8万个项目参与 [3] - 大赛期间举办17场线上及3场线下资源对接活动,累计达成投资意向约90亿元 [3] 国际交流与影响 - 大赛在欧洲、非洲等地举办七大区域赛,塔吉克斯坦国立商业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的中塔数字农业项目获得中亚区域赛金奖 [4] - 总决赛期间举办世界大学生创新大会,发布《世界大学生创新指数报告(2025)》等相关研究报告 [4]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举行 在创新中成长 在奋斗中出彩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07
大赛规模与影响力 - 大赛由教育部等11个部门与河南省政府主办,覆盖来自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参赛人次达2443万[1] - 大赛产业赛道吸引了3104家企业申报6976个命题,参与高校达2355所,项目数量为24.8万个,参赛人次为96.3万[3] - 大赛在欧洲、非洲等地举办七大区域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并举办了世界大学生创新大会,发布相关创新指数报告[4] 创新项目与技术突破 - 清华大学团队自主研发参照大脑机制的人工智能架构,在推理深度和数据规律捕捉能力方面表现突出并夺冠[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研发“磁合星枢”细胞式组合体卫星项目,旨在破解低轨巨型星座运维成本高的问题,部分技术已在卫星上验证并进入科技园孵化[2] - 福州大学团队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公司研发超重载可拓展智能轴模块,其6轴试验样车交付后使整车转场效率提升66.7%[2] 产教融合与成果转化 - 大赛模式为“产业出题、高校揭榜、学生答题”,在教育端与产业端架起沟通与转化的桥梁[3] - 大赛期间开展17场线上和3场线下资源对接活动,累计达成投资意向约90亿元人民币[3] - 塔吉克斯坦国立商业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的中塔数字农业科技示范项目获得区域赛金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制的粪肥还田机提升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4]
探索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新路径
新华日报· 2025-10-17 05:04
文章核心观点 - 应用型高校需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来培养高质量人才,以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体路径包括创新育人模式、优化育人路径和完善保障体系 [1][2][3] 模式创新:构建多维融合的育人体系 - 强化学科专业群与产业链深度对接,通过动态调整专业布局和与龙头企业共建平台(如人工智能研究院),实现“企业出题、校企共答”的协同创新模式 [2] - 完善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推行“企业出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的培养机制,并通过成立独立法人的产业学院,实现“专业办学+企业经营”的深度融合 [2] - 依托数字技术打造“虚拟仿真实训+实体产线操作”的混合式教学环境,以提升实践教学效率 [2] 路径优化:打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 建立“产业需求—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的闭环机制,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生产过程深度融合 [3] - 推进师资队伍双元化转型,推行“产业教授+访问工程师”机制,以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 - 以产业学院、实训基地为载体,打造“教学—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为企业输送高端技术人才 [3] 实施保障:完善政策激励与生态构建 - 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以破解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的问题 [3] -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测评”一体化联动机制,并通过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评价来持续优化培养方案 [3] - 借鉴德国双元制、美国校企合作等国际模式,开发“中德双证融通”等课程,使毕业生可同时获得国内外认证,提升国际竞争力 [3]
一座城市的产教融合试验
四川日报· 2025-10-17 04:08
职业教育改革与产教融合模式 - 通过“现场工程师班”等中国特色学徒制模式 大幅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使焊接专业学生可在毕业时获得高级工资格并入职企业 突破常规需五年以上岗位磨练的路径 [1] - 推行“三引三进”机制 将企业引入校园 产品引入实训 师傅引入课堂 推动教师进车间 学生进工段 教学进现场 实现学训产深度融合 [4] - 已建成校内实训基地260余个 并与2200余家企业共建“厂中校” [5] 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适配 - 职业院校持续推进专业与产业适配改革 对数控技术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等传统专业进行数字化升级 并新增增材制造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11个紧缺专业 [3] - 高职院校专业与本地产业匹配度已超过50% 并对围绕德阳“3+1”主导产业设置的相关专业给予每项10万至30万元奖补 [3] - 学生选择专业日益看重就业前景 例如因看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前景而选择智能焊接技术或智能控制技术专业 [3] 实训基地建设与实战能力培养 - 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如将便利店 旅行社 电商直播间等商业设施作为实训场所 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组成双导师团队 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一线技能 [4] - 学校牵头建设“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 与东方电气集团 国机重装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合作打造数控技术工程训练中心 航空材料检测平台等创新载体 将生产车间直接搬进校园 [4] - 便利店实训基地使学生能系统掌握商品陈列 库存管理 数据分析与用户运营等全链路知识 具备毕业即胜任商超店长岗位的能力 [4]
2025中国—印尼校企合作峰会在雅加达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16 10:32
峰会概况 - 峰会由印尼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部主办 为第二次举办中资企业与印尼高校的合作对接活动 [1] - 约200名来自印尼政府、高校及中资企业的代表参会 参会高校覆盖印尼9个主要岛屿 [1] - 30余家参会中资企业涉足矿业、制造业、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建筑、物流等领域 [1] 官方观点与倡议 - 印尼官方指出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 需让教育方向贴合企业实际需求以实现人才价值与产业效益提升 [1] - 印尼副部长高度评价中国"十四五"规划中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容 强调职业教育对印尼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2] - 呼吁更多中国高校和企业深化与印尼的合作 [2] 合作交流活动 - 活动设置主会场与分会场同步进行 主会场开展企业与高校一对一洽谈 议题包括本地人才培养、实习合作及课程共建 [4] - 分会场举行中国—印尼科技交流分享会 并进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推介及高校与企业的技术分享 [4] - 正式发布了中国—东盟产教融合"芯"计划 [4] 人才招聘与对接 - 在中资企业招聘会上 多家企业推出覆盖制造、建筑、信息技术、物流等领域的岗位 [4] - 招聘会吸引了近400名印尼高校毕业生和求职者到场应聘 [4]